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益生菌筛选及部分菌株对鲤前肠黏液的体外黏附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东 王益平 +2 位作者 倪学勤 汪开毓 吴梦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7-433,共7页
从养殖池、水族箱和健康鲤肠道等分离20株细菌,通过耐热和体外拮抗试验筛选出5株细菌,经生化试验和细菌16S rDNA测序鉴定为2株芽孢杆菌(Bacillus)、2株肠球菌(Enterococci)和1株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进一步采用体外固定鲤前肠黏液... 从养殖池、水族箱和健康鲤肠道等分离20株细菌,通过耐热和体外拮抗试验筛选出5株细菌,经生化试验和细菌16S rDNA测序鉴定为2株芽孢杆菌(Bacillus)、2株肠球菌(Enterococci)和1株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进一步采用体外固定鲤前肠黏液蛋白,结合同位素32P标记细菌并示踪的方法,研究来源于鲤肠道的肠球菌和柠檬酸杆菌以及鲤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对鲤前肠黏液的体外黏附活性,建立筛选鲤(Cyprinus carpio)益生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株细菌均能黏附到黏液体外模型,肠球菌的相对黏附率极显著高于芽孢杆菌与柠檬酸杆菌(P<0.01),柠檬酸杆菌与芽孢杆菌的相对黏附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肠球菌L2的相对黏附率极显著高于肠球菌E2(P<0.01)。研究证明,鱼源的肠球菌对鲤前肠黏液的黏附率高于异源的芽孢杆菌,而且不同种属的肠球菌在黏附能力上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黏附作用 体外
下载PDF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3
2
作者 高长越 周华东 +2 位作者 邓娟 黄文 陈曼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模型大鼠脑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局灶...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模型大鼠脑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局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指数升高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断裂应力降低 ,黏附力显著增强 ;应用川芎嗪后附壁密度指数及黏附力显著下降 ,断裂应力增高。结论 :川芎嗪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黏附作用
下载PDF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细胞黏附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伟正 王金环 +2 位作者 马智刚 孙岸弢 俞亚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 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相关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 别对使用该颗粒治疗前后的CAA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受体c kit、CX...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 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相关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 别对使用该颗粒治疗前后的CAA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受体c kit、CXCR4、骨髓基质 细胞的淋巴细胞归巢受体(HCAM/CD44)、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 1/CD54)表达进行检 测,并与再障生血片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及正常组做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c kit/CD117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而CXCR4、HCAM/CD44、ICAM 1/CD5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 组,治疗后两组患者CXCR4、HCAM/CD44、ICAM 1/CD54表达均有所升高,并且补髓生血颗 粒实验组(简称实验组)CXCR4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后c kit/CD117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 差异,亦优于对照组。结论:CAA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受体c kit、CXCR4、骨髓基 质细胞HCAM/CD44、ICAM 1/CD54表达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可能是通过提高CXCR4、 HCAM/CD44、ICAM 1/CD54的表达以及降低c kit/CD117的表达而促进骨髓造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髓生血颗粒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细胞 黏附作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保守区蛋白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黏附作用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白杨 张亚历 +2 位作者 陈烨 王继德 周殿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2-426,共5页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保守区 (AB)蛋白的体外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黏附作用 ,以确定AB在Hp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 .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AB抗体 ,四唑盐比色法 (MTT)测定T细胞对AB的增殖反应 ,流式细胞术检测AB致T细胞表达FasL的作...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保守区 (AB)蛋白的体外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黏附作用 ,以确定AB在Hp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 .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AB抗体 ,四唑盐比色法 (MTT)测定T细胞对AB的增殖反应 ,流式细胞术检测AB致T细胞表达FasL的作用 ,二苯胺 (DPA)法测定AB致T细胞凋亡率 ,光镜计数法研究AB抗体对Hp与胃癌细胞黏附的影响 .ELISA法共检测了 5 5份血清 ,以快速尿素酶实验 (RUT)作为平行对照 ,两法的评价判断一致性程度的指标卡帕系数为 0 76.同时 ,低剂量AB即可刺激Hp+T细胞的增殖 .体外安全性实验表明 ,AB无明显调节T细胞表达FasL的作用以及无明显致Hp-T细胞凋亡的作用 .AB抗血清能部分阻断Hp与胃癌细胞系的黏附 ,在光镜下表现为经抗AB兔血清预处理后 ,每细胞周围黏附的细菌数较免疫前兔血清预处理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研究表明AB是安全的、具有免疫原性的Hp菌体成分 ,既可以刺激体液免疫 ,又能够提高细胞免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黏附素保守区蛋白 免疫原性 安全性 黏附作用 体外评价
下载PDF
乳酸菌对动物肠道的黏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文梅 许丽 王秋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可以产生乳酸、细菌素以及其他抗菌物质来抑制大肠杆菌等肠道病原菌的增殖,但是其对动物肠道的黏附性是选择其作为益生菌株的重要依据。文章就乳酸菌对动物肠道的黏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黏附的生理效应方面的研究做一...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可以产生乳酸、细菌素以及其他抗菌物质来抑制大肠杆菌等肠道病原菌的增殖,但是其对动物肠道的黏附性是选择其作为益生菌株的重要依据。文章就乳酸菌对动物肠道的黏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黏附的生理效应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动物肠道 黏附作用
下载PDF
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鄢庆枇 陈强 +2 位作者 马甡 庄峙厦 王小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6,共7页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的黏附量随着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在180 min后达到饱和;在温度15~30℃、pH偏酸条件下黏附作用较强,Na+是溶藻弧菌黏附作用必需的,Ca^2+起着辅助作...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的黏附量随着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在180 min后达到饱和;在温度15~30℃、pH偏酸条件下黏附作用较强,Na+是溶藻弧菌黏附作用必需的,Ca^2+起着辅助作用;溶藻弧菌经营养饥饿、热处理及高碘酸处理后黏附作用有明显下降;8种碳水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其中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及麦芽糖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的溶藻弧菌可很好地黏附于大黄鱼鳃黏液,其黏附作用受环境因子影响,并且与溶藻弧菌的表面碳水化合物、热敏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黏附作用 大黄鱼 鳃黏液
下载PDF
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威娜 徐青杰 +2 位作者 周圣雄 秦煜 闫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97-2205,共9页
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水稳性等主要性能,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作用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典型的黏附作用评价方... 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水稳性等主要性能,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作用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典型的黏附作用评价方法可分为如下三类:(1)在石质基材(或其他材料)表面涂抹沥青层,对沥青层与基材界面施加垂直拉力或剪切应力,以沥青从基材表面剥离所需力的大小(或剪切强度)间接表征两者之间的黏附作用;(2)表面涂覆沥青的集料放入水中,水的作用使得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以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的程度评价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作用;(3)基于表面能理论,测试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从能量角度评价沥青-集料的黏附作用。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规定使用水煮法和水浸法来评价沥青-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方法简单快捷,但测试结果受人为判断影响,缺乏定量评价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逐渐将各种新技术运用到沥青-集料黏附性能检测中,如超声波模拟动水压力对传统水煮法进行改进,并应用高质量的图形处理系统使得沥青剥落程度指标得到更精准的量化;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在不同测试模式下进行微纳观尺度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国外研究人员还依托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黏附性能的量化。随着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FM)的不断成熟,将该技术应用于对沥青-集料黏附作用的评价中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同时,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使用AFM新发展起来的测试模式测量沥青、集料的表面能及黏附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对黏附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新思路也开始出现,研究人员为了探讨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的变化,针对“三明治”柱体试件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s analyzer,DMA)进行拉伸试验,分析沥青与集料拉伸黏结疲劳与加载应力之间的关系,将黏附与疲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以沥青胶浆(集料+矿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黏附疲劳测试,以沥青胶浆黏附疲劳失效表征沥青与细集料之间的黏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沥青与集料黏附作用的研究发展历程,对沥青-集料黏附作用研究中的评价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四种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体系,并对各评价体系中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述,指出现有沥青-集料黏附性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为后续沥青-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方法改进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作用 评价体系 力学拉伸 剥落 表面能 原子力显微镜 黏附疲劳
下载PDF
高致病性毒力岛Irp1介导的细菌对Vero细胞黏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金文杰 郑志明 +2 位作者 吉荣 钱文正 秦爱建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高致病性毒力岛(HPI)已经在多种类型大肠杆菌中被发现。为了解HPI-Irp1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通过生物软件DNAStar的分析,筛选出HPI中irp1和fyuA基因上10个表位作用优势较强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10对,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插入... 高致病性毒力岛(HPI)已经在多种类型大肠杆菌中被发现。为了解HPI-Irp1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通过生物软件DNAStar的分析,筛选出HPI中irp1和fyuA基因上10个表位作用优势较强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10对,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进入菌毛阴性宿主菌BL21,获得的重组菌用IPTG诱导表达后与Vero细胞混合进行体外作用。结果表明:带有irp1-1基因片段的重组菌BL21-rpET32a-irp1-1表现出对Vero细胞较强的聚集黏附作用,空载体对照和宿主菌对照均未出现相关现象。因而推测irp1-1基因片段编码的产物在细菌对宿主致病过程中,介导了细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高致病性毒力岛(HPI) Irp1 黏附作用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溶菌酶释放蛋白的黏附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曾巧英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71,共5页
为研究猪链球菌 2型 (SS2 )的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的黏附作用 ,进行了如下试验 :1 用黏附计数法比较菌株HA980 1(MRP+ )和SH0 0 6 4 4 4 (MRP-)的黏附动力学 ,两菌株均能黏附于HEp 2细胞 ,MRP+ 株的最大黏附菌数显著高于MRP+ ... 为研究猪链球菌 2型 (SS2 )的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的黏附作用 ,进行了如下试验 :1 用黏附计数法比较菌株HA980 1(MRP+ )和SH0 0 6 4 4 4 (MRP-)的黏附动力学 ,两菌株均能黏附于HEp 2细胞 ,MRP+ 株的最大黏附菌数显著高于MRP+ 株 (P <0 0 5 ) 。 2 菌体置 5 6℃ 1h ,或用胰酶或半乳糖预处理 ,细菌黏附力完全丧失 ;分别用高碘酸、溶菌酶、秋水仙素和DNaseⅠ处理HEp 2细胞 ,前者可完全阻断HA980 1对它的黏附 ,后三者使黏附菌数显著下降。3 用纯化的MRP处理HEp 2细胞 ,或用抗MRP兔血清或MRP的单克隆抗体处理菌体 ,MRP+ 株的黏附菌数显著降低(P <0 0 5 ) ,但不能被完全抑制 ;用抗MRP-株全菌兔血清处理菌体 ,也能降低MRP+ 株的黏附菌数。 4 半乳糖或 5 6℃预处理MRP ,使其完全丧失对HA980 1的黏附抑制功能 ,但胰酶、过氧化氢和巯基乙醇的预处理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MRP是SS2的一种黏附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菌酶 释放蛋白 黏附作用
下载PDF
莲子抗性淀粉与双歧杆菌的黏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霞 薛旭亮 +2 位作者 缪松 柳国霞 邓凯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10-117,共8页
莲子抗性淀粉(lotus seed resistant starch,LRS)是一种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良好碳源,其可在被利用前与菌发生物理性黏附接触,这种黏附接触可能会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进而使二者黏附体系在人体中发挥益生功效,然而目前对二者黏附能力的... 莲子抗性淀粉(lotus seed resistant starch,LRS)是一种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良好碳源,其可在被利用前与菌发生物理性黏附接触,这种黏附接触可能会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进而使二者黏附体系在人体中发挥益生功效,然而目前对二者黏附能力的影响因素及黏附机理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以微波法制备Ⅲ型莲子抗性淀粉(LRS3),并通过不同的酶、胆盐浓度、pH值条件、生长介质、温度的处理以及测定二者的疏水性和表面电荷,研究LRS3与双歧杆菌黏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LRS3与双歧杆菌黏附体系在通过胃肠道过程中损失较大,静电相互作用对其存在一定的影响,疏水相互作用对二者黏附体系的影响存在菌株差异性。推测该黏附作用机理可能涉及一类特异性的细胞表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抗性淀粉 双歧杆菌 黏附作用 黏附作用影响因素 益生功效
下载PDF
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体外抗黏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同 王锋 +3 位作者 孙桂芝 张玉梅 张冬青 陈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14-517,523,共5页
目的 观察针对P-选择素的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体外抗黏附功能。方法 常规培养或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中性粒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并对ECV-304和HK2细胞行炎症因子TNF-α刺激,然后观察和比... 目的 观察针对P-选择素的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体外抗黏附功能。方法 常规培养或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中性粒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并对ECV-304和HK2细胞行炎症因子TNF-α刺激,然后观察和比较经PsL-EGFmAb和抗P-选择素全长单抗以及配体拈抗剂N-去硫酸肝素处理前后,中性粒细胞与ECV-304细胞黏附变化,以及HK2细胞的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共刺激分子(CD80)表达情况。结果 经PsL-EGFmAb等三种药物处理后,中性粒细胞与受刺激ECV-304细胞黏附量随药物浓度均下降,受刺激后HK2细胞的P-选择素表达及CD80mRNA转录水平也均受到抑制,其中尤以PsL-EGFmAb抗黏附抑制效应更明显。结论 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较其他两种药物更具体外抗黏附靶向抑制效应,为进一步研究针对P-选择索抗黏附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选择素 黏附作用 细胞黏附 HK2细胞 抑制效应
下载PDF
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黏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文政 鄢庆枇 +2 位作者 纪荣兴 张俊杰 郭国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160,共7页
为了解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值、阳离子、碳水化合物等因子对河流弧菌黏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很好地黏附于牙鲆表皮黏液,黏附量随... 为了解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值、阳离子、碳水化合物等因子对河流弧菌黏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很好地黏附于牙鲆表皮黏液,黏附量随菌浓度升高而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y=417.891n(x)+691.57(R^2=0.986);在30℃下黏附量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80min趋于饱和;孵育温度在4~30℃范围内黏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30℃时黏附量最大;pH值酸性较碱性黏附作用明显,pH为5时最强;NaCl浓度在0.5%~4.5%范围内,细菌黏附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强,较纯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2+,Mg^2+能显著加强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但Ca^2+作用明显超过Mg^2+;葡萄糖等8种碳水化合物能显著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P〈0.05)。以上结果说明: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的黏附量较大,这有利于进一步感染、致病;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受温度、pH值、阳离子、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较高的水温有利于河流弧菌的黏附,有利于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弧菌 牙鲆 表皮黏液 黏附作用
下载PDF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瑜 张焱 杨国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5期257-257,293,共2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灶区微动脉白细...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局灶区白细胞黏附性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指数升高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断裂应力降低 ,黏附力显著增强 ;应用川芎嗪后附壁指数及黏附力显著下降 ,断裂应力增高。结论 :川芎嗪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间黏附作用 白细胞 内皮细胞 实验研究 大鼠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其黏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津津 张彦明 +3 位作者 汤智慧 唐青海 仝刚 郝艳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了探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与原代培养的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应用气管支气管结扎灌注酶冷消化法分离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于胶原覆盖的盖玻片上培养,使上皮细胞分化成假复层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然后以对数生... 为了探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与原代培养的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应用气管支气管结扎灌注酶冷消化法分离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于胶原覆盖的盖玻片上培养,使上皮细胞分化成假复层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然后以对数生长期不同Hps含量的菌液感染上皮细胞和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作用1、2、34、h后,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Hps对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表明,Hps可黏附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Hps对气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致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Hps对细胞的黏附力与其在菌液中含量和作用时间有关,以菌落形成单位计,当含量为1.0×108mL-1且感染4 h后,黏附效果最好。高倍显微镜下可见大量Hps黏附于猪气管上皮细胞,只有个别Hps黏附于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说明Hps对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远强于猪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利用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的黏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气管黏膜上皮细胞 黏附作用
下载PDF
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和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大肠癌HT-2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宏 李荣清 +5 位作者 丁云霞 林旭 黄丽春 刘跃 张国桥 张振书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 )激活剂佛波酯PMA和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P)对大肠癌HT -2 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细胞黏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测定、Westernblot分析黏附分子E Cadherin(E Cad)、Lami...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 )激活剂佛波酯PMA和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P)对大肠癌HT -2 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细胞黏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测定、Westernblot分析黏附分子E Cadherin(E Cad)、LamininReceptor(LnR)、αCatenin和αCatenin表达等方法,研究PMA和SP对HT- 2 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从体外细胞培养观察和黏附HUVECs实验结果发现,10 0nmol/LPMA处理后,和培养液对照组相比可见HT- 2 9细胞由圆形变成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细胞发生游走、扩散,HT -2 9细胞间黏附减弱,而对HUVECs的黏附增强(P <0 .0 5 )。而10 0nmol/LPMA和10 0nmol/LSP联合处理HT 2 9细胞,可见细胞成片生长,HT- 2 9细胞间黏附增强,而对HUVECs的黏附则降低(P <0 .0 5 )。Westernblot分析结果提示,培养液对照组细胞可较高水平表达E Cad、LnR ,而低水平表达αCatenin、αCatenin。10 0nmol/LPMA作用细胞可诱导HT- 2 9细胞LnR表达水平增强,而E Cad表达水平轻度减弱,对αCatenin、α- Catenin表达水平无作用。而SP可拮抗PMA的作用,使LnR表达水平降低,E Cad表达水平增强,而对α- Catenin和α- Catenin的表达亦无影响。结论 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可促使肿瘤细胞间的同质性黏附能力减弱,与HUVECs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UROSPORINE 细胞黏附作用 PMA 佛波酯 激活剂 大肠癌 Catenin HT-29细胞 蛋白激酶C(PKC) HUVECs Western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体外细胞培养 Cad表达 Laminin PKC抑制剂 blot 黏附能力 LnR 低水平表达 肿瘤细胞间 黏附分子
下载PDF
Gab2对结肠癌细胞细胞外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玉辉 孙庆庆 郭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Gab2对结肠癌细胞外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SW620和HCT116两种结肠癌细胞系,建立Gab2表达降低和Gab2表达升高的稳定细胞株。将实验NOD/SCID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1)对照组;接种scr/MGC803体结肠癌细胞;(2)Gab2降低组;接种G... ;目的探讨Gab2对结肠癌细胞外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SW620和HCT116两种结肠癌细胞系,建立Gab2表达降低和Gab2表达升高的稳定细胞株。将实验NOD/SCID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1)对照组;接种scr/MGC803体结肠癌细胞;(2)Gab2降低组;接种Gab2降低的siGab2/MGC803结肠癌细胞;(3)Gab2升高组;接种Gab2升高的Gab2/MGC803结肠癌细胞。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测量肿瘤的大小和侵袭范围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处理后3组细胞迁移数计算结果显示,Gab2降低组的细胞迁移数显著低于Gab2升高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NOD/SCID小鼠均在接种40 d后处死,比较接种前与接种后小鼠体质量,Gab2降低组显著低于Gab2升高组、对照组,对照组低于Gab2升高组。测量瘤体积,Gab2升高组高于Gab2降低组、对照组。Gab2降低组瘤体积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与Gab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Gab2可有效调控体外细胞迁移数,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癌细胞侵袭及转移,通过调节MMP-2、MMP-9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生长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Gab2 细胞外黏附作用
下载PDF
病原菌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司振书 闫华超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9期52-54,共3页
病原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机体发生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致病的第一步是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本文介绍了参与黏附的物质——黏附素和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细菌黏附上皮细胞的过程,阐明病原细菌的部分致病机理,并... 病原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机体发生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致病的第一步是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本文介绍了参与黏附的物质——黏附素和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细菌黏附上皮细胞的过程,阐明病原细菌的部分致病机理,并对影响细菌黏附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粘膜上皮细胞 黏附作用 动物机体
下载PDF
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细胞分泌VEGF对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18
作者 阮琼芳 赵超莉 +2 位作者 叶子青 谢琼慧 谢卫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做电烧伤大鼠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同时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作为对照。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大鼠... 目的:观察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做电烧伤大鼠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同时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作为对照。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大鼠血清和电烧伤大鼠血清中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和电烧伤血清组,ELISA法检测2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正常血清+阻断剂组和烧伤血清+阻断剂组。取培养3 h、6 h的THP-1细胞,加入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检测。结果:大鼠电烧伤后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增加,s Flt-1水平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电烧伤血清诱导THP-1细胞分泌VEGF,s Flt-1水平随之减少。电烧伤血清可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s Flt-1可抑制电烧伤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结论: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细胞分泌VEGF,从而促进单核-内皮细胞黏附。阻断VEGF的生物学效应,可有效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烧伤 单核细胞 内皮细胞 黏附作用
下载PDF
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制人白细胞黏附作用
19
作者 翁玲玲 赵凯 黄文才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带α-亚甲基-γ-丁内酯结构的异黄酮衍生物并检测其抑制人白细胞黏附作用。方法以7-羟基异黄酮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人多形核白细胞黏附性实验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所合成的目标... 目的设计合成带α-亚甲基-γ-丁内酯结构的异黄酮衍生物并检测其抑制人白细胞黏附作用。方法以7-羟基异黄酮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人多形核白细胞黏附性实验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人多形核白细胞黏附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异黄酮 α-亚甲基-γ-丁内酯 白细胞黏附作用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保守区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安全性和黏附作用的体外评价
20
作者 白杨 杨云生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9-9,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黏附 保守区蛋白 制备 免疫原性 安全性 黏附作用 体外评价 胃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