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在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
1
作者 李小娜 李梦月 杨佳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07-0110,共4页
探究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中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接受CRSwNP治疗的患者80例,患者术前取其鼻腔分泌物,术中取患者鼻息肉组织,以其嗜酸粒细胞占比均分为嗜酸... 探究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中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接受CRSwNP治疗的患者80例,患者术前取其鼻腔分泌物,术中取患者鼻息肉组织,以其嗜酸粒细胞占比均分为嗜酸粒细胞型CRSwNP组(观察组)及非嗜酸粒细胞型CRSwNP组(对照组),对比组间一般资料、Ⅱ型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IL-5、Eotaxin-3水平较高,单因素分析中,观察组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IL-5、Eotaxin-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OT-22症状评分、Lund-Mackay影像学评分、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指标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疾病预测及表达中,IL-5、Eotaxin-3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为此类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的预测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分泌物Ⅱ型炎症细胞因子 慢性窦炎伴息肉 嗜酸粒细胞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穴位刺血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永红 吕琳 +6 位作者 韦金育 李凤珍 陈红 李萍 谢爱泽 李延 董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以卵清蛋白致敏原,建立豚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对动物模型给予穴位刺血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豚鼠鼻痒、喷嚏、鼻溢变化,治疗前后鼻分泌EC、MC细胞学、鼻粘膜病理学变化;并与二丙酸氯地米松治疗及空白组对照比较。结果显示,... 以卵清蛋白致敏原,建立豚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对动物模型给予穴位刺血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豚鼠鼻痒、喷嚏、鼻溢变化,治疗前后鼻分泌EC、MC细胞学、鼻粘膜病理学变化;并与二丙酸氯地米松治疗及空白组对照比较。结果显示,模型动物有典型的变应性鼻炎行为,鼻分泌物镜下见大量的EC和MC,MC脱颗粒现象明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75%,鼻粘膜呈炎性破坏。治疗后穴位刺血组和二丙酸氯地米松组豚鼠鼻痒、喷嚏、鼻溢缓解和消失,鼻分泌物EC、MC显著减少,阳性检出率降为25%和12.5%,鼻粘膜炎性破坏得以基本恢复。推论穴位刺血治疗豚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改善鼻粘膜炎症介质细胞(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变应性 穴位刺血 鼻分泌物
下载PDF
鼻分泌物特异性IgE在诊断过敏性鼻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孟一帆 王成硕 +2 位作者 娄鸿飞 王阳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评估鼻分泌物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在诊断过敏性鼻炎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8月131日连续入组的门诊鼻炎患者。入组患者在募集时均完成调查问卷,以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哮喘史、过敏史等基本特征。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评估鼻分泌物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在诊断过敏性鼻炎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8月131日连续入组的门诊鼻炎患者。入组患者在募集时均完成调查问卷,以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哮喘史、过敏史等基本特征。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患者鼻堵、流涕、喷嚏和鼻/眼痒,共4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清和鼻分泌物中针对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白色念珠菌、青霉菌、链格孢属、枝孢霉和曲霉菌的sIgE水平,判断入组患者对以上过敏原的过敏状态。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鼻分泌物sIgE、血清sIgE和VAS的相关性。结果共53例患者入组本研究,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34.2岁。入组患者VAS评分在1125分之间,平均17分,合并哮喘患者14例(26.4%)。外周血清sIgE检测结果显示,艾蒿过敏32例(60.4%),尘螨过敏15例(28.3%),真菌过敏原3例(5.7%)。鼻分泌物sIgE检测结果显示,艾蒿过敏33例(62.3%),尘螨过敏12例(22.6%),真菌过敏3例(5.7%)。艾蒿过敏患者鼻腔局部分泌物sIgE水平与血清sIgE水平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VA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鼻分泌物sIgE检测方法安全、有效、无创,可以作为血清sIgE检测的备选方法,诊断过敏性鼻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常年性 变应性 季节性 体内分泌物 免疫球蛋白E 诊断 鼻分泌物 局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鼻分泌物嗜酸细胞检测评价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义 陈仕虎 +2 位作者 任丽君 宋小萍 许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6期2403-2404,2407,共3页
目的探讨鼻分泌物嗜酸细胞(EOS)检测评价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前、后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门诊76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轻度、中-重度组。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鼻部症状... 目的探讨鼻分泌物嗜酸细胞(EOS)检测评价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前、后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门诊76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轻度、中-重度组。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鼻部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鼻分泌物中的EOS所占百分数(EOS%),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2周后AR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重度患者鼻分泌物中的EOS%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分泌物中的EOS%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2、4周和6周后患者鼻分泌物EO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鼻分泌物中的EOS%下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分泌物EOS%可反映AR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鼻分泌物EOS%水平,因此,鼻分泌物EOS%检测可作为评价AR药物疗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鼻分泌物 嗜酸细胞 激素治疗
下载PDF
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螨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肖水芳 王琦环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5-729,共5页
目的 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鼻分泌物中螨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 ,以了解变应原特异性IgG亚型抗体在人群鼻分泌物中的分布和免疫治疗对抗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负压吸引法收集健康人群、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和免疫... 目的 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鼻分泌物中螨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 ,以了解变应原特异性IgG亚型抗体在人群鼻分泌物中的分布和免疫治疗对抗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负压吸引法收集健康人群、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和免疫治疗组患者的鼻分泌物 ,采用间接非竞争生物素 链亲和素酶联免疫法检测鼻分泌物中粗制螨变应原、螨纯化变应原DerfⅠ和DerfⅡ各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亚型抗体浓度。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螨粗制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浓度均高于健康人 (Z =- 3.6 2 3、- 3.0 6 1,P均 <0 .0 1) ;免疫治疗组患者IgG1和IgG4抗体浓度均高于非治疗组 (Z =- 2 4 5 3、- 3 4 0 8,P均 <0 0 1)。免疫治疗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螨纯化变应原DerfⅠ特异性IgG4抗体水平较健康人群增高 (Z =- 3 5 18,P <0 0 1) ;而免疫治疗组DerfⅡ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人 (Z =- 2 36 6、- 2 936 ,P均 <0 0 1)和未治疗组 (Z =- 2 36 6、- 2 937,P均 <0 0 1)。IgG1和IgG4亚群抗体中 ,螨粗制抗原、DerfⅠ和DerfⅡ特异性抗体水平相互间具有相关性 ;三类变应原特异性IgG1和IgG4抗体间存在相关性 ;免疫治疗组患者鼻分泌物中螨粗制变应原IgG1和IgG4抗体与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变应性 鼻分泌物 螨变应原特异性 IgG1抗体 IgG4抗体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中细胞内DNA和RNA代谢的观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志忠 陈耀文 +3 位作者 林珏龙 王挥戈 王豪 宋德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本文介绍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中细胞内DNA和RNA代谢变化的观测方法。以鼻分泌物中的多种炎性细胞为实验标本 ,经细胞贴壁、0 .1%吖啶橙染色标记 ,37℃孵育 15min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内DNA、RNA形态和含量进行观测。结果表... 本文介绍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中细胞内DNA和RNA代谢变化的观测方法。以鼻分泌物中的多种炎性细胞为实验标本 ,经细胞贴壁、0 .1%吖啶橙染色标记 ,37℃孵育 15min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内DNA、RNA形态和含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 :本方法应用于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细胞内DNA、RNA代谢的研究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鼻分泌物 RNA代谢 观测 炎性细胞 DNA代谢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水平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林超萍 雷旭艳 +2 位作者 唐隽 仇颖妍 王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3期2288-2289,2307,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检测水平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AR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玻璃棒取所有受检者鼻腔分泌物,薄...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检测水平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AR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玻璃棒取所有受检者鼻腔分泌物,薄层涂片并瑞—姬染色,显微镜下观察EOS分布情况。比较两组鼻腔分泌物中EOS数量分级及阳性率,并分析EOS数量分级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鼻腔分泌物中仅有2例EOS数量分级为2级,观察组鼻腔分泌物中EOS数量分级集中在2~6级;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与AR患者鼻腔分泌物EOS数量呈正相关(r=0.839,P<0.05)。结论:AR患者鼻分泌物EOS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鼻分泌物 嗜酸性粒细胞 疾病严重程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酚糖酯-免疫球蛋白M和鼻分泌物中麻风菌PCR检测在麻风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翁小满 温艳 +10 位作者 袁联潮 杨荣德 龙恒 卢少峰 张远文 洪炳和 王耀辉 赵雪松 郭耀辉 杨光荣 李桓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流行乡村(同烘和南丘)麻风病患者、家内接触者及普通人群麻风菌感染的检测,评估实验流行病学对预测麻风病传播的意义。方法采用酚糖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GL-ELISA)和检测鼻携带麻风菌的PCR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麻... 目的通过对流行乡村(同烘和南丘)麻风病患者、家内接触者及普通人群麻风菌感染的检测,评估实验流行病学对预测麻风病传播的意义。方法采用酚糖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GL-ELISA)和检测鼻携带麻风菌的PCR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麻风病家内接触者的酚糖酯-免疫球蛋白M(PGL-IgM)阳性率和PCR检测的麻风菌鼻携带率分别为30.4%和23.1%;但PGL抗体阳性率在家内接触者和普通村民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2)两村普通村民的PGL-IgM阳性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然而,在<20岁的年龄组中,同烘村的PGL-IgM阳性率却显著高于南丘村。无论同烘或南丘村,PGL-IgM阳性率高峰均在<20岁的年龄组。随年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渐下降。此外,女性的PGL-IgM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两村的新发现病人主要为年轻人,这与两村PGL-IgM阳性高峰位于<20岁年龄组相关。在<20岁的年龄组中,同烘村的PGL-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南丘村,除与同烘村患病率和发现率均高于南丘村相关,也与消除麻风病运动(LEC)后,同烘村仍有新病人出现有关。这一现象似乎支持麻风患病率与PGL-IgM阳性率相关。为评价麻风病的传播是否得到控制,以PGL的血清学仍是一种有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检测 麻风流行病学 免疫球蛋白M 酚糖酯 鼻分泌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实验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 PGL 麻风菌感染 PCR方法 显著性差异 抗体阳性率 IGM阳性 麻风病 年龄组 20岁 接触者 普通人群 患病率 携带率 统计学
下载PDF
鼻泰喷雾剂对常年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雪华 周国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鼻分泌物 常年变应性 P物质 喷雾剂 含量 常年性变应性 治疗前后 分泌物 中药制剂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浆及鼻分泌物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放蕾 董明敏 +2 位作者 阮翘 李福全 刘保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前后血浆及鼻分泌物中 VIP 含量及其变化,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果:健康组鼻分泌物中 VIP 明显高于血浆中的浓...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前后血浆及鼻分泌物中 VIP 含量及其变化,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果:健康组鼻分泌物中 VIP 明显高于血浆中的浓度(P<0.05)。变应性鼻炎组血浆中 VIP 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变应原鼻粘膜激发实验后血浆 VIP 含量明显高于激发前(P<0.05),而鼻分泌物中 VIP 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内源性 VIP 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血浆 鼻分泌物 血管活性肠肽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分泌物抗菌肽水平与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及反复喘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冰 商静敏 +2 位作者 申永静 李贤伟 赵丽静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分泌物抗菌肽水平与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及反复喘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4月间我院10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分泌物抗菌肽水平与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及反复喘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4月间我院10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β-防御素2(hBD2)和N端含有双亮氨酸的37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肽(LL-37)水平。根据改良Wang氏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评分及住院治疗时间来衡量患儿急性期疾病严重程度。结果:患儿鼻分泌物LL-37水平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257,P=0.009),与住院时间、改良Wang评分呈负相关性(r=-0.343、r=-0.495,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鼻分泌物LL-37水平为影响患儿发生反复喘息的独立临床因素(P<0.001)。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鼻分泌物LL-37和hBD2水平预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反复喘息的曲线下面积为0.773(95%CI为0.669~0.876)和0.555(95%CI为0.410~0.699)。结论:鼻分泌物LL-37低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疾病严重程度增加及反复喘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鼻分泌物 25-羟维生素D 抗菌肽 反复喘息
下载PDF
联合切断筛前、蝶腭神经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手术前、后鼻分泌物组胺含量和细胞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平常 范道生 +2 位作者 张涛源 王长生 张念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年第2期84-87,共4页
联合切断鼻腔的部分筛前神经和蝶腭神经,5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术后30天时显效100%,术后6个月~1年时显效89.2%(45/51),有效为10.8%(6/51)。术后鼻分泌物中组胺含量、嗜酸细胞... 联合切断鼻腔的部分筛前神经和蝶腭神经,5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术后30天时显效100%,术后6个月~1年时显效89.2%(45/51),有效为10.8%(6/51)。术后鼻分泌物中组胺含量、嗜酸细胞和嗜硷细胞数量也较术前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分泌物 蝶腭神经 组胺 联合 变应性 手术前 含量 细胞数量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浆及鼻分泌物中P物质的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放蕾 董明敏 +2 位作者 阮翘 李福全 刘保平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16-17,共2页
为探讨P物质(SP)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前后血浆及鼻分泌物中SP含量,并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健康组鼻分泌物中SP明显高于血浆中的浓度(P<... 为探讨P物质(SP)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前后血浆及鼻分泌物中SP含量,并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健康组鼻分泌物中SP明显高于血浆中的浓度(P<0.05),变应性鼻炎组血浆及鼻分泌物中S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后血浆SP明显高于激发前(P<0.05)。提示:SP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血浆 鼻分泌物 P物质 测定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鼻分泌物细胞学检测与精准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建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74-176,210,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疾病,在大多数临床指南中,AR的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的过敏史、鼻部症状(鼻痒、打喷嚏、清水样分泌物和鼻塞)、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 E检查阳性结果。但在选择治疗方案...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疾病,在大多数临床指南中,AR的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的过敏史、鼻部症状(鼻痒、打喷嚏、清水样分泌物和鼻塞)、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 E检查阳性结果。但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常常依据主观症状,很少参考局部炎症指标^([1])。1 AR的鼻分泌物细胞学检测方法及标准的确立鼻细胞学是可以直接反映鼻腔炎症的重要诊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检测 变应性 鼻分泌物 治疗方案 咽喉头颈外科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特异性 常见疾病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一氧化氮检测及其意义
15
作者 程靖 张奇峰 张天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083-1083,共1页
关键词 变应性 鼻分泌物 一氧化氮 AR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分泌物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洋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析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分泌物培养,对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受的150例病人,均是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对这15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 目的探析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分泌物培养,对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受的150例病人,均是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对这15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鼻分泌物培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1标本一共150份,其检出病原菌的标本120份,其阳性率为(120/150)80.0%,分离鉴定病原菌共136株,均是需氧菌;2136株需氧菌中,84株为革兰阳性菌,占61.76%,具体是表皮葡萄球菌39.71%,金黄色葡萄球菌8.09%、肺炎链球菌5.88%及人葡萄球菌4.41%;52株是革兰阴性菌,占38.24%,具体是产气肠杆菌11.03%、肺炎克雷伯菌7.35%、大肠埃希菌5.88%及阴沟肠杆菌5.15%;3耐药率: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其耐药率为78.57%、66.67%;敏感率: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其敏感性为98.81%、64.29%、69.05%、66.67%、80.95%;4耐药率: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92.31%、庆大霉素88.46%、氨苄西林86.54%、氨曲南82.69%、和哌拉西林76.92%;敏感率: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98.08%、头孢他啶90.38%、阿米卡星80.77%、亚胺培南100.0%、美罗培南86.54%、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1.15%。结论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分泌物检出率比较高,且这些病原菌多数表现为耐药,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了解其分布特征,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窦炎 鼻分泌物 病原菌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分泌物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友铮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23期67-68,121,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病患鼻分泌物培养的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病患,通过对鼻分泌物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对76份鼻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病患鼻分泌物培养的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病患,通过对鼻分泌物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对76份鼻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后发现,病原菌检出69份,检出率为90.79%(69/76)。经过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发现,病原菌共有70株,所有病原菌均为需养菌。病原菌分布中革兰阳性菌40株(57.14%),其主要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30株(42.86%),其主要菌株为产气肠杆菌、肺炎格雷伯菌。对耐药率方面,革兰阳性菌的青霉素G95.00%和红霉素92.50%居首位,第二是氯霉素72.50%,第三是环丙沙星60.00%和四环素60.00%;革兰阴性菌的头孢唑林为93.33%居首位,第二是庆大霉素73.33%和氨苄西林70.00%,第三是氨曲南53.33%和哌拉西林53.33%。对敏感率方面,革兰阳性菌的万古霉素为97.50%居首位,第二是四环素82.50%和庆大霉素80.00%,第三是利福平67.50%和左氧氟沙星67.50%;革兰阴性菌的头孢吡肟为96.67%居首位,第二是头孢他啶73.33%和阿米卡星66.67%,第三是亚胺培南50.00%和头孢哌酮50.00%。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病患鼻分泌物中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发现其病原菌有很强的耐药性,可以通过药物敏感性来进行治疗,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窦炎 鼻分泌物 培养
下载PDF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临床意义及100例分析
18
作者 郝丽娟 任雨青 +1 位作者 陈琴音 赵玲莉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第10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鼻分泌物涂片 临床意义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诊断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章锦秀 史剑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EC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36例CRS患者及20例健康人鼻分泌物,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其ECP含量。结果:CR...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EC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36例CRS患者及20例健康人鼻分泌物,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其ECP含量。结果:CRS患者鼻分泌物ECP质量浓度平均为2 154.42μg/L较对照组平均185.02μg/L明显增高(P<0.05)。结论:鼻分泌物ECP可能成为CRS黏膜炎症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慢性窦炎 鼻分泌物
下载PDF
荧光PCR法对麻风现症患者与治愈者鼻分泌物麻风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銮端 郑迪楠 +2 位作者 郑华生 林旸 郑睦畅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分泌物麻风杆菌DNA的应用,以及了解麻风联合化疗的效果和复发情况。方法对5例麻风现症患者不同时期和32例经联合化疗治愈者共41份鼻分泌物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麻风杆菌DNA,同时取皮肤组织液样本同样检测...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分泌物麻风杆菌DNA的应用,以及了解麻风联合化疗的效果和复发情况。方法对5例麻风现症患者不同时期和32例经联合化疗治愈者共41份鼻分泌物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麻风杆菌DNA,同时取皮肤组织液样本同样检测作对照。结果麻风现症患者不同时期的9份鼻分泌物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7份,皮肤组织液检测阳性8份;而32例治愈者的鼻分泌物样本和皮肤组织液样本麻风杆菌DNA均为阴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PCR检测鼻分泌物麻风杆菌DNA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联合化疗,对麻风病效果好,且未发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杆菌 荧光PCR 鼻分泌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