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mmunotherapy approaches for allergic rhinitis
1
作者 Yu Fu Yi-Lai Song Zhong-Guo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31期6451-6461,共11页
Allergic rhinitis(AR)poses a significant global health burden,with the potential to progress to asthma,thereby impacting patients’quality of life.Immunotherapy has demonstrated effectiveness in mitigating clinical sy... Allergic rhinitis(AR)poses a significant global health burden,with the potential to progress to asthma,thereby impacting patients’quality of life.Immunotherapy has demonstrated effectiveness in mitigating clinical symptoms by altering the underlying disease mechanisms of AR.This article provides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immunotherapy for AR,encompassing various facets of immunotherapeutic strategies,elucidating thei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By presenting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landscape of immunotherapy for AR,this review aims to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informing clinical treatment strategies.The subsequent analysis of diverse immunotherapeutic pathways offer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A meticulous examination is conducted on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ublingual immunotherapy,oral immunotherapy,intralymphatic immunotherapy,and innovative intravenous gold-induced autologous serum injection therapy.Each pathway is systematically elucidated,with its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to managing AR emphasized.In conclusion,synthesizing epidemiological insights,immunotherapeutic nuances,and pathway-specific analyses encapsulate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immunotherapy for 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rgic rhinitis ASTHMA EPIDEMIOLOGY Immunoglobulin E IMMUNOTHERAPY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Mouse Model of Allergic Rhinitis
2
作者 Xiang QIN Yuan PAN +7 位作者 Xiaoni PAN Yanfeng MO Shuwen LI Tingting XIE Lixiang LU Jiancheng LIANG Shiyou ZHOU Suoyi HUANG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4期111-113,121,共4页
[Objectives]To explore a new method for induction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mice,and compare and evaluate it with common modeling methods.[Methods]36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blank group and exp... [Objectives]To explore a new method for induction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mice,and compare and evaluate it with common modeling methods.[Methods]36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blank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re were 12 mice in each group.The mic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nventionally induced.That is,the mice were first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the mixture composed of OVA 50μg,[Al(OH)3]5 mg and 1ml of normal saline once every other day,and then since the 15 th d,20μL of 5%OVA solution was dropped into each nasal cavity once a day,which lasted for 7 d.The blank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normal saline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group,and receive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nd bilateral nasal drip respectively.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mice were first give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the mixture composed of ovalbumin(OVA)75μg,aluminum hydroxide gel[Al(OH)3]8 mg and normal saline 1.5 mL for basic sensitization.On the 26 th d,20μL of 3%OVA solution was dropped into each nasal cavity once a day,which lasted for 10 d.The number of sneezes,the number of nose scratching,the amount of nasal discharge,and the activity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and the behavior of allergic reaction was scored.Meanwhile,the number of eosinophils in the nasal discharge of mice and the IgE content in serum were measured.[Results]The score of nasal stimulation symptoms,the number of eosinophils and serum IgE level of mic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lank group(P<0.05),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hree indicators(P>0.05).[Conclusions]The modeling method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condition,and reduced the probability of death of mice due to modeling,and simplified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rgic rhinitis Mouse model Modeling effect
下载PDF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3
作者 Suhong QIN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Three kinds of treatment for allergic rhinitis(Wester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ir combination)we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of AR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 Three kinds of treatment for allergic rhinitis(Wester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ir combination)we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of AR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This study will help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RGIC rhinitis WESTERN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下载PDF
探讨氧化应激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中药防治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竹 王超 李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13-220,共8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由吸入变应原诱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涉及鼻腔细胞和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介质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各种成分参与过敏性鼻炎的过程。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鼻塞、流鼻涕、...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由吸入变应原诱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涉及鼻腔细胞和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介质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各种成分参与过敏性鼻炎的过程。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以及嗅觉减退。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鼻/口服皮质类固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短期鼻充血减轻剂,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精神压力大,因此深入探索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氧化应激是机体在内外环境损害下产生活性氧(ROS)所引起的疾病生理和病理异常,氧化应激加剧了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AR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参与信号通路转导、细胞凋亡、自噬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病理状态,是促进AR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中医药对于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成效也得到大量研究结果的肯定,基于氧化应激途径,进一步阐明了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可凭借多靶点、多组分和多途径的生物学优势对AR起到整体性保护作用。作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对氧化应激在AR中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临床防治AR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变应性鼻炎 发病机制 中药防治
下载PDF
丽水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sIgE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涂晓波 裴立红 黄桂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丽水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诊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门诊就诊的1610例疑似AR患者的血清变应原sIgE抗体检测资料,并进一步分... 目的探讨丽水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诊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门诊就诊的1610例疑似AR患者的血清变应原sIgE抗体检测资料,并进一步分析AR患者各类变应原谱的分布特征。结果共计1020例患者诊断为AR,血清变应原阳性率为63.35%。其中男性AR患者阳性率(66.59%)高于女性(5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丽水地区AR患者中主要的变应原是户尘螨,吸入性变应原前5位分别为户尘螨(77.94%)、混合霉菌(10.20%)、猫毛皮屑(9.22%)、树木花粉(5.88%)、狗毛皮屑(3.43%);食入性变应原前5位分别为牛奶(23.33%)、蟹(7.75%)、腰果(6.67%)、虾(4.41%)、鸡蛋白(3.33%)。在食入性变应原中,牛奶、蟹、虾的阳性率在男性中显著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年龄分组比较,吸入性变应原中的户尘螨、桑树、蟑螂、树木花粉、草木花粉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食入性变应原中的鸡蛋白、牛奶、蟹、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入性变应原中的户尘螨、桑树、混合霉菌、树木花粉、草木花粉阳性率存在季节差异(P均<0.05)。结论丽水地区AR患者的致敏变应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且受到性别、年龄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食入性变应原 吸入性变应原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戴启刚 李涛 +4 位作者 钱香 窦玉珠 黄凌殷 高佳文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实现根治或有效且稳定的远期治疗目标。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靶点广泛、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优势明显。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风引动伏风,两风相合而...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实现根治或有效且稳定的远期治疗目标。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靶点广泛、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优势明显。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风引动伏风,两风相合而致。应采取发作期疏外风、抑伏风、宣肺利窍治其标,缓解期防外风、平伏风,调补肺脾肾治其本的中医药分期论治策略;同时应注重未病先防,包括避免先天禀赋因素的不良影响、避免后天环境因素的诱导发病、扶正御邪避其贼风,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的全阶段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 分期论治 全阶段预防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临证法轨 被引量:1
7
作者 付莹坤 王欢 +2 位作者 房玉涛 史欣德 杨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为深入探析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剖析中医治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整体思维。本文结合自身临证体会,并分析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的过敏性鼻炎治疗经验以及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总结发现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强调内因,认... 为深入探析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剖析中医治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整体思维。本文结合自身临证体会,并分析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的过敏性鼻炎治疗经验以及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总结发现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强调内因,认为其发病主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卫表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治疗以祛风解表治标、平调脏腑治本,兼顾肺热、肺寒、脾虚、肝风、胆热、肾阴虚、肾阳虚等多种脏腑功能失调以及饮停、湿浊、痰垢、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保持与理法一致的前提下,选方常方无定方,贵在圆通。用药在对证用药基础上,配合对症用药。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指导下理法方药体系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规律,理、法是方、药之依据,方、药是理、法之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理法方药 临证
下载PDF
皮下免疫治疗对局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蔡艳 廖倪 +3 位作者 袁婧 夏少华 邓伟 毛洪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究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伴哮喘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LAR伴哮喘患者,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 目的探究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伴哮喘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LAR伴哮喘患者,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哮喘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另给予SCIT,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12个月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患者症状评分、用药评分,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G4(sIgG4)和特异性IgE(sIgE)水平,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统计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哮喘症状总评分(total asthma symptom score,TASS)和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TASS和TNSS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与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用药积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TMS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sIgG4水平升高(P<0.05),sIgE降低水平(P<0.05);观察组sIgG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sIgE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RQLQ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RQLQ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8.57%,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CIT能够有效改善LAR伴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Ⅰ型变态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症 鼻炎 过敏 免疫疗法 治疗结果 局部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鼻腔局部类固醇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息肉和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小龙 朱丽娜 董静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鼻腔局部应用类固醇类药物在治疗鼻窦炎息肉、变应性鼻炎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变应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分析鼻腔局部应用类固醇类药物在治疗鼻窦炎息肉、变应性鼻炎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变应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差异性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予以安慰治疗,研究组予以鼻腔局部类固醇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使用安全性情况。结果:参照组采安慰剂治疗无法获得较好效果,仅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安慰作用。研究组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6、54.133、54.133、50.516,P<0.05)。研究组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2、0.000、0.352、0.352、0.000、0.352,P>0.05)。研究组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1、1.097、0.420、0.090、0.892、0.132,P>0.05)。结论:将鼻腔局部类固醇药物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息肉和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工作当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同时可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局部用药 类固醇药物 慢性鼻窦炎息肉 变应性鼻炎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颖 屈静 +5 位作者 高寅丽 张善东 陈陆泉 谭翊 刘畅 廉海红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劳动效率下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方案概述了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临床分型、西医治疗方案,并从中医辨证分型、方药施治...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劳动效率下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方案概述了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临床分型、西医治疗方案,并从中医辨证分型、方药施治、中药提前干预、针灸推拿辨证取穴、中西医疗效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阐述,制定本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供临床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 诊疗方案
下载PDF
中医药对变应性鼻炎Th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忠人 马瑀彤 +2 位作者 胡其回 刘征 尹洪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016-1022,共7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由草花粉、树木、杂草花粉霉菌、尘螨和动物皮屑等空气变应原诱发。AR的特征是流涕、阵发性打喷嚏、鼻痒、鼻塞和流泪等症状^([1])。AR可根据病因分为常年AR和季节性...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由草花粉、树木、杂草花粉霉菌、尘螨和动物皮屑等空气变应原诱发。AR的特征是流涕、阵发性打喷嚏、鼻痒、鼻塞和流泪等症状^([1])。AR可根据病因分为常年AR和季节性AR,因为暴露于季节性过敏原后会出现季节性症状,这些症状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达到高峰^([2])。AR影响全球10%~30%的人口,且其患病率仍在上升,其中约67%的病例由草花粉和尘螨过敏组成^([3-4])。目前,西医对本病的干预手段大多选择药物治疗或免疫疗法,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大,患者依从性较差,且远期疗效欠佳;而免疫疗法费用昂贵,不易推广使用。近年,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出愈加重要的治疗作用,且绿色安全、患者接受度更高,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各项免疫因子均有较为理想的改善作用。现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对AR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在AR及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变应性鼻炎 TH细胞因子
下载PDF
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窦晓清 尚红坤 宋照营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32-138,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5 (IL-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sVCAM-1)、白细胞介素-33 (IL-33)、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gE)、集落刺激因子(CSF)、嗜酸粒细胞(EOS)、微小R-487b (miR-487b)、水通道蛋白1 (AQP1)、鼻阻力(NR)、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鼻黏膜纤毛清除速率(MCV)、峰值呼气流速(PEF)、PEF昼夜变异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及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参照组83.67%(P<0.05)。治疗后,2组sVCAM-1、IL-5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TGF-β、IL-10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33、AQP1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miR-487b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CSF、特应性IgE、EOS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MCV、MTR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2组NR、MTT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PEF昼夜变异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FEV1、PEF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RQLQ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改善患者免疫应答,抑制机体炎症,提升通气及鼻黏膜纤毛功能,缓解患者致敏症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迎香穴 针刺 清热通窍汤 免疫应答 炎症因子 鼻黏膜纤毛功能
下载PDF
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周立 孙永东 +4 位作者 孟娟 王中亮 鲜小龙 王巧灵 田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5家医院招募251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平行分配至西药组、中成药组及联合治疗组。西药组为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中成药组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5家医院招募251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平行分配至西药组、中成药组及联合治疗组。西药组为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中成药组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治疗组为西药方案联合中成药方案。观察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s,TNSS),眼部症状评分(Total Ocular Symptom Score,TO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肝肾功能,血清免疫学,前鼻镜评分变化情况,并访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24周后变应性鼻炎复发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在治疗后TNSS、前鼻镜评分、TOSS、RQLQ以及IL-4、IL-5、IL-13、TGF-β均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80.9%,且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552)。治疗后24周复发率,西药组为61.9%,中成药组为45.8%,西药联合中成药组为21.4%,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6.0%,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8267)。结论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免疫状况并防止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鼻炎颗粒 肺脾气虚证 中重度持续性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苍耳子鼻炎滴丸对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李树华 邓伟 +1 位作者 蒋振华 蔡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观察苍耳子鼻炎滴丸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主要的药效学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经治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辅舒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苍耳子... 目的 观察苍耳子鼻炎滴丸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主要的药效学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经治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辅舒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苍耳子鼻炎滴丸口服。疗程结束时,比较分析两组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IL-4、IL-6、IL-34)、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和鼻腔黏膜纤毛清除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IL-4、IL-6、IL-34、Ig 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鼻腔黏膜纤毛清除率明显提高(P<0.05),但以观察组指标改变更为显著(P<0.05)。结论 苍耳子鼻炎滴丸联合常规治疗能进一步提升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其药效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及Ig E水平、促进鼻腔黏膜纤毛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变应性鼻炎 苍耳子鼻炎滴丸 疗效观察 药效学机制
下载PDF
沧州市气传花粉检测与过敏性鼻炎就诊情况研究
15
作者 刘卫卫 温博深 +4 位作者 苏小明 黄艳 申梦梦 贾玉静 王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0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究沧州市气传花粉的分布情况,分析花粉特征、气象因子和过敏性鼻炎(AR)就诊率间的关联性,为沧州市AR的精准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重力沉降法收集2022年3~10月沧州市监测点每日气传花粉并记录花粉的种类及数量。收集同期就诊... 目的探究沧州市气传花粉的分布情况,分析花粉特征、气象因子和过敏性鼻炎(AR)就诊率间的关联性,为沧州市AR的精准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重力沉降法收集2022年3~10月沧州市监测点每日气传花粉并记录花粉的种类及数量。收集同期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AR患者的信息及同期气象数据(每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相对湿度、最大降水量、地面最大风速),并分析AR患者就诊量、花粉量和气象因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2022年3~10月共收集到花粉曝片229张,共计花粉19368粒,其中18750粒花粉可鉴别出19个科属,有618粒难以鉴别科属。(2)期间花粉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是4月和9月。春季花粉以树本类为主,以松科、杨柳科柳属、木犀科(白蜡属)最多见;夏季花粉量有所下降,但仍以树本类为主;秋季花粉以草本类为主,以菊科蒿属、桑科、禾本科最多见。(3)沧州市花粉浓度与最大湿度、最大降水量、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均呈负相关。地面最大风速与花粉浓度呈正相关。(4)花粉浓度与就诊人数呈正相关。对6~10月的每日就诊量与空气花粉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显著正相关,而3~5月的结果显示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沧州市气传花粉播散高峰期为4月和9月。春、夏季花粉以树本类为主,优势花粉为松科、杨柳科柳属、木犀科(白蜡属);秋季花粉以草本类为主,优势花粉为菊科蒿属、桑科、禾本科。气象因子是影响花粉浓度的重要因素。一定范围内,最大湿度越低、最大降水量最少、最高或最低温度越低,花粉浓度越高,且花粉浓度受最低温度影响更大。6~10月花粉浓度与AR患者就诊人数存在相关性,可作为AR患病的环境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气象学 沧州市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基于神经肽角度探析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岩 李文涛 +3 位作者 谢梁震 王睿 陶荆华 汪婧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47,共4页
目的 基于神经肽角度探析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鼻内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鼻部症状积分(TNSS)... 目的 基于神经肽角度探析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鼻内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以及鼻腔分泌物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RQLQ、VAS评分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VIP浓度较治疗前降低,NPY较治疗前增高,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针刺临床疗效确切,可通过降低SP、VIP浓度及升高NPY浓度显著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针刺 变应性鼻炎 内迎香穴 鼻丘 神经肽
下载PDF
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儿童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5 位作者 王冰洁 李德庚 魏可英 刘翔腾 陈昂 林嘉镖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15例尘螨过敏性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8例)和益生菌组(5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15例尘螨过敏性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8例)和益生菌组(5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治疗前(T0)、治疗6个月后(T1)、停药6个月后(T2)]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用药评分、标准化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鼻部症状评分。结果常规组T0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分别为(5.97±2.01)、(1.64±1.06)、(2.04±0.72)分,T1时分别为(2.79±1.07)、(0.71±0.44)、(1.69±0.93)分,T2时分别为(2.48±0.99)、(0.58±0.49)、(1.71±0.93)分;益生菌组T0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分别为(6.18±1.94)、(1.71±1.09)、(2.01±0.73)分,T1时分别为(2.05±0.78)、(0.49±0.45)、(1.37±0.67)分,T2时分别为(2.21±0.81)、(0.54±0.45)、(1.58±0.72)分。两组T1和T2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均较T0时降低,益生菌组T1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两组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T0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分别为(1.81±0.66)、(1.60±0.62)、(1.68±0.77)、(1.34±0.69)分,T1时分别为(0.95±0.53)、(0.87±0.49)、(0.90±0.56)、(0.96±0.46)分,T2时分别为(0.93±0.54)、(0.84±0.43)、(0.88±0.31)、(0.89±0.54)分;益生菌组T0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分别为(1.78±0.57)、(1.63±0.61)、(1.70±0.70)、(1.41±0.69)分,T1时分别为(0.75±0.45)、(0.72±0.23)、(0.70±0.43)、(0.78±0.50)分,T2时分别为(0.91±0.43)、(0.83±0.51)、(0.86±0.53)、(0.85±0.50)分;两组T1和T2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较T0时降低,益生菌组T1时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两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尘螨过敏性AR患儿口服益生菌,可有利于减轻患儿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临床药物的使用,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尘螨过敏 变应性鼻炎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鼻炎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的临床特征分析
18
作者 胡慧敏 张媛 +5 位作者 黄东生 谷易轩 朱霞 张伟令 张谊 徐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82-985,共4页
目的总结过敏性鼻炎(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制订AR儿童的饮食及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330例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 目的总结过敏性鼻炎(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制订AR儿童的饮食及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330例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包括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以及13种食物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食物过敏原分布特点。结果330例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中男性209例(63.33%),女性121例(36.67%);中位就诊年龄5岁,按年龄进行分组,其中<3岁组17例,3~<6岁组155例和≥6岁组158例,年龄≥6岁患儿占比最高(47.88%)。血清总IgE为4~4674 kUA/L,中位数167 kUA/L,其中检测结果升高者(≥60 kUA/L)占78.18%。99例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阴性,231例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阳性,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阴性患儿的血清总IgE升高比例(51.52%)低于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阳性患儿(8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儿血清总IgE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血清总IgE升高比例最高(51.94%),其次是3~<6岁组(42.64%)。食物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最高的3种食物分别是牛奶(72.42%)、蛋清/蛋白(22.42%)和水果类(13.94%);对不同年龄、性别患儿的食物过敏原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女性患儿的蛋清/蛋白阳性率高于男性,蛋清/蛋白阳性率在<3岁年龄患儿中最高,其次是3~<6岁,最低的是≥6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以男性患儿更为多见,牛奶、蛋清/蛋白及水果类为主要食物过敏原,且女性患儿及年龄<3岁患儿的蛋清/蛋白阳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食物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儿童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通窍脱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马凤梅 李丛丛 +4 位作者 马雷 邢苗 史飞飞 袁子薇 于向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239,共4页
目的 探讨通窍脱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82例河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肺气虚寒证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定... 目的 探讨通窍脱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82例河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肺气虚寒证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窍脱敏方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嗜酸粒细胞数、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数、IL-17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窍脱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更快改善患者鼻炎症状,更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不仅不良反应少,且大大降低了远期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脱敏方 变应性鼻炎 疗效 安全性 复发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对SARS-CoV-2感染的影响调查
20
作者 李丽莎 关凯 +2 位作者 王子熹 崔乐 王良录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患有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否会影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比率和严重程度。方法招募AR患者及无AR的对照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是否有SARS-CoV-2感染,感染... 目的探讨患有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否会影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比率和严重程度。方法招募AR患者及无AR的对照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是否有SARS-CoV-2感染,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以及可能影响感染严重度的危险因素,完成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R组SARS-CoV-2感染率为83.9%(162/193),对照组感染率为86.0%(166/1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的感染症状严重度总评分为10(7,14)分,与对照组[10(6,1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患者感染SARS-CoV-2后的憋气、呕吐、腹泻症状要比对照组更严重。男性AR患者的SARS-CoV-2感染症状严重度总评分[8.0(5.8,11.0)分]低于女性AR患者[10.5(8.0,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在本研究调查的SARS-CoV-2感染轻症群体中,AR患者与对照组的感染率及严重度均未见差异,但性别可能会影响AR患者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变应性鼻炎 严重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