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2次推注与一次性推注完成在降低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风险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成洲 贾宝欣 +4 位作者 高晓强 李文银 刘爱国 任聪慧 王亭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期1-4,56,共5页
目的:通过对骨折线累及椎体边缘的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骨水泥2次推注与一次性推注完成在降低骨水泥渗漏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行PVP治疗的97例患... 目的:通过对骨折线累及椎体边缘的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骨水泥2次推注与一次性推注完成在降低骨水泥渗漏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行PVP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CT均显示骨折线累及椎体前壁或上下终板,根据骨水泥推注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骨水泥一次性推注完成者纳入对照组,骨水泥分2次完成推注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同术前相比,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存在椎体前壁或终板破裂的OVCFs患者行PVP治疗时,采用骨水泥2次推注的方式可明显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2次推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儿童热性惊厥一次病程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赵阳艳 曹兴丽 +1 位作者 张宇升 单奔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一次病程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热性惊厥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热性惊厥一次病程2...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一次病程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热性惊厥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热性惊厥一次病程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102例热性惊厥患儿中发生2次及以上惊厥13例。无再惊厥与发生2次及以上惊厥患儿性别、年龄、首次惊厥时或惊厥前后体温、首次惊厥与发热间隔时间、既往惊厥次数、首次惊厥持续时间、热性惊厥家族史、头颅影像、首次惊厥后脑电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再惊厥与2次及以上惊厥患儿首次惊厥后外周血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惊厥后外周血WBC升高是儿童热性惊厥一次病程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首次惊厥后外周血WBC升高是儿童热性惊厥一次病程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密切随访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危险因素 2次及以上惊厥发作
下载PDF
大变形软岩巷道2次耦合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红军 李术才 +2 位作者 李海燕 白继文 李红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2-1271,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彭庄煤矿西翼-500 m水平行人大巷属于典型中深部软岩巷道,由于支护对策不合理导致围岩变形破坏剧烈。为了得到围岩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进行矿压监测、松动圈探测、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地应力测试等研究,并提出2次耦合... 山东省菏泽市彭庄煤矿西翼-500 m水平行人大巷属于典型中深部软岩巷道,由于支护对策不合理导致围岩变形破坏剧烈。为了得到围岩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进行矿压监测、松动圈探测、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地应力测试等研究,并提出2次耦合支护方案。为进一步研究2次耦合支护力学机制,对初次支护和2次支护后围岩塑性区与应力分布特点以及初次支护后10~60 d内进行2次支护围岩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次耦合支护能有效控制围岩塑性区的发展,改善应力分布状态,最佳2次支护时间为巷道初次支护后的30~40d。2次耦合支护能有效控制围岩稳定,减小围岩变形,能为类似软岩巷道支护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2次耦合支护 数值计算 最佳2次支护时间 参数优化
下载PDF
2次降雨间隔时间对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68
4
作者 李立青 尹澄清 +1 位作者 孔玲莉 何庆慈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87-2293,共7页
2003~2005年通过对武汉市十里铺集水区12次降雨径流的水量和水质过程监测,研究了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同2次降雨间隔时间的关系,探讨了城市地表状况、排水系统管理以及降雨特征在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降雨... 2003~2005年通过对武汉市十里铺集水区12次降雨径流的水量和水质过程监测,研究了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同2次降雨间隔时间的关系,探讨了城市地表状况、排水系统管理以及降雨特征在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受2次降雨间隔时间和降雨径流量的共同影响.2次降雨间隔时间与初期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汉阳地区城市地表卫生管理差和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利用2次降雨间隔时间和降雨径流量预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加强城市地表卫生管理和排水系统的管理,降低污染物在晴天累积的程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数量,是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首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表径流 污染负荷 2次降雨间隔时间 径流深 地表卫生管理 汉阳地区
下载PDF
新疆2次中强地震前气枪震源反射波震相走时异常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魏芸芸 王海涛 +2 位作者 苏金波 陈向军 王琼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81,共12页
以新疆2次5级左右地震为震例样本,选取震中附近石河子台、石场台和乌苏台记录的2013年8月以来的气枪震源信号数据,依据反射波震相,采用互相关检测技术等,研究2次5级左右地震前走时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研究结果:①根据单双层“3400走时表... 以新疆2次5级左右地震为震例样本,选取震中附近石河子台、石场台和乌苏台记录的2013年8月以来的气枪震源信号数据,依据反射波震相,采用互相关检测技术等,研究2次5级左右地震前走时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研究结果:①根据单双层“3400走时表”速度模型,参考理论PmP走时选取震相窗是可靠的;②2次5级左右地震前3个台站记录的PmP走时变化均出现4个月和2个月左右不同程度的低值异常过程,相对走时变化幅度约为0.1%~0.26%,距震中较近的石河子台、石场台的异常特征显著于较远的乌苏台;③2次5级左右地震前走时异常变化时间和幅度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震级和震中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次5级左右地震 气枪震源信号 走时变化 反射波震相
下载PDF
河套地区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连霞 石磊 +2 位作者 王永清 张玲 梁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32-16433,16437,共3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7月30~31日和8月15~17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2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7月30日是700hPa暖式切变线、台风外围西南急流、地面倒槽,而8月15~17...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7月30~31日和8月15~17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2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7月30日是700hPa暖式切变线、台风外围西南急流、地面倒槽,而8月15~17日是高空中小尺度的暖式切变线和地面中低压;台风"凤凰"登陆后,与副高脊之间形成1支超地转的东南低空急流并在其左侧形成1支西南急流,2支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河套地区是造成7月30日暴雨的重要原因;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0℃层高度与-20℃层高度差在2~3km、850hPa与300hPa的温差>40℃、K指数大于32℃、CAPE(1200J/kg都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指标;高低层散度的数值大小以及在空间上的配置与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次暴雨 影响系统 台风作用 局地气象条件
下载PDF
交流电弧炉SVC装置2次滤波支路设计校核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段晓波 朱明星 +3 位作者 胡文平 戎士洋 钱辰辰 韩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交流电弧炉不仅属于典型的谐波污染源、闪变发生源,而且交流电弧炉冶炼过程在2次附近产生较大的间谐波分量。基于某实际钢铁公司交流电弧炉谐波发生量和SVC装置参数的定量分析及仿真研究,得到交流电弧炉必须设置2次C型滤波器,保证将电弧... 交流电弧炉不仅属于典型的谐波污染源、闪变发生源,而且交流电弧炉冶炼过程在2次附近产生较大的间谐波分量。基于某实际钢铁公司交流电弧炉谐波发生量和SVC装置参数的定量分析及仿真研究,得到交流电弧炉必须设置2次C型滤波器,保证将电弧炉2次左右的谐波和间谐波放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2次滤波支路的设计方法,提出了2次滤波支路安全校核新方法,指导交流电弧炉滤波装置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弧炉 谐波和间谐波 静止无功补偿器 2次C型滤波器 安全校核
下载PDF
颈椎融合与非融合后相邻节段生物力学改变:2次手术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忠海 侯树勋 +3 位作者 李利 唐家广 任东风 赵彦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2-647,共6页
背景:相邻近节段病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的一种长期并发症,在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大、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盘内压过高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临床中,颈椎非融合与融合手术相比,是否能有效降低相... 背景:相邻近节段病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的一种长期并发症,在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大、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盘内压过高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临床中,颈椎非融合与融合手术相比,是否能有效降低相邻近节段病的发生率,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目的:系统评价颈椎融合和非融合治疗对相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Medline、Pub Me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关于比较颈椎融合与非融合技术修复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比两种修复方法对相邻近节段病的影响,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术后因相邻近节段病行二次手术。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5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有1 60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因颈椎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785例,椎间盘置换817例。1 066例患者完成了所有随访,总随访率为66.54%,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患者494例,椎间盘置换患者572例,共有68例因相邻近节段病接受了二次手术,总二次手术率为6.38%(68/1 066),其中椎间盘置换后28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40例。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等级均较高,5篇文献评价等级均为A级,且异质性较小(I2=14%)。Meta分析结果显示,颈椎非融合术后相邻近节段病的二次手术率低于融合手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R=0.58,95%CI:0.35,0.96)。提示颈椎融合术后相邻近节段病的二次手术率高于非融合治疗,融合手术所造成的颈椎生物力学改变对相邻近节段病发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相邻节段退变 颈椎 融合 非融合 生物力学 2次手术率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META分析
下载PDF
两种方式高强度聚焦超声2次辐照兔肝移植瘤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奕 邹建中 +3 位作者 马闻 邹海蓉 王雁 欧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2次辐照兔肝VX2移植瘤时,两种时间间隔方式对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45只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A组(1次辐照组)进行一次性辐照消融;B、C组(2次辐照组)先进行1次低剂量辐照(不消融),然后B组于第2日辐照消融,C组于...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2次辐照兔肝VX2移植瘤时,两种时间间隔方式对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45只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A组(1次辐照组)进行一次性辐照消融;B、C组(2次辐照组)先进行1次低剂量辐照(不消融),然后B组于第2日辐照消融,C组于第3日辐照消融。结果2次辐照组与1次辐照组的总治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每次辐照时间、皮肤红斑发生率及能效因子(EEF)与1次辐照组比较减小(P<0.05);3组消融后肿瘤组织均发生典型的凝固性坏死,并有效控制复发与转移。结论2次辐照能达到一次性消融相同的疗效,虽总治疗时间相当,但每次辐照时间减少,损伤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其中连续2d2次辐照方式效果最佳,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HIFU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2次辐照 损伤效率 辐照方式
下载PDF
初次与2次以上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数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执如 万浬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献血者 献血 2次以上献 检测
下载PDF
2次预应力简支组合梁受力性能与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亚栋 邵旭东 +1 位作者 聂美春 杨建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4,共8页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过大会影响桥上列车运行安全,为了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将2次施加预应力新技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中,以箱梁为例,设计了4根不同预应力度的2次预应力简支组合梁,分析了其各施工受力阶...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过大会影响桥上列车运行安全,为了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将2次施加预应力新技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中,以箱梁为例,设计了4根不同预应力度的2次预应力简支组合梁,分析了其各施工受力阶段截面应力、强度和抗裂性,并进行了结构尺寸与配筋完全相同的常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2次预应力简支组合梁徐变上拱的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次预应力简支组合梁截面应力梯度小,受力合理,与常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相比,徐变上拱减少约40%~60%;并可以降低梁的建筑高度,节约10%左右的预应力筋和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具有明显技术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地 桥梁工程 徐变上拱 2次预应力组合梁 受力性能 技术经济分析 箱梁
下载PDF
滚珠自动控制转子系统强迫振动研究(1/2次分数谐波振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小龙 魏井福 +1 位作者 东亚斌 何育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3-27,共5页
应用两个滚珠在线自动平衡转子系统,并控制转子系统的强迫振动。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转子系统,然而实际的转子系统大多属于非线性系统,特别是在常见的滚动轴承等支承的转子系统中,由于装配误差等原因出现弱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对... 应用两个滚珠在线自动平衡转子系统,并控制转子系统的强迫振动。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转子系统,然而实际的转子系统大多属于非线性系统,特别是在常见的滚动轴承等支承的转子系统中,由于装配误差等原因出现弱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对具有弱非线性弹性恢复力作用的转子系统,在已完成的对主振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解析与数值模拟,研究了两滚珠平衡制振时转子系统的1/2次分数谐波振动的响应特性及滚珠质量对振动响应大小的影响规律等。研究表明平衡滚珠在高速区域能够完全平衡非线性转子系统,对系统的1/2次分数谐波振动具有良好的制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转子系统 滚珠平衡 1/2次分数谐波振动 振动控制
下载PDF
以新疆于田2次M_S7.3地震为例探讨安居富民工程的减灾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帅 陈建波 +2 位作者 罗炬 伊力亚尔.阿不力孜 谭明 《内陆地震》 201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2004年,新疆地区开展了安居工程。自开始实施以来主要分为2004~2010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和2010年至今的安居富民工程两个阶段。至今,已经整整10年。在这10年里,安居工程在抗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于田地区近10年地震活动背景... 2004年,新疆地区开展了安居工程。自开始实施以来主要分为2004~2010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和2010年至今的安居富民工程两个阶段。至今,已经整整10年。在这10年里,安居工程在抗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于田地区近10年地震活动背景,重点对比2008年和2014年2次于田坂7.3地震中安居工程破坏的相关参数,最终通过参数对比认为安居富民工程的建设不但降低了房屋的破坏程度,减少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救灾的安置成本和政府抢险救灾的投入相对减少。同时,由于安居房在地震中表现出好的抗震性能的客观鲜明的示范作用,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居富民工程 于田2次Ms7 3地震 减灾作用 社会意义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第2次电切53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群 杨玉成 +2 位作者 陈健 丁睿 谭广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第2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5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4周后进行第2次电切术。对残余肿瘤、肿瘤复发、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53例中残留肿瘤19例(37.1%),其中3例(14.4%)病理... 目的探讨第2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5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4周后进行第2次电切术。对残余肿瘤、肿瘤复发、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53例中残留肿瘤19例(37.1%),其中3例(14.4%)病理提示肿瘤进展;其余34例(64.1%)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高级别、多发、肿瘤直径>3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常规行第2次电切术,能降低癌肿复发,明确病理分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2次电切
下载PDF
简谐横向荷载作用下弹性地基上不可伸长梁的1/2次亚谐共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建军 刘丰军 +1 位作者 谢镭 高笑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基于已建立的弹性地基上不可伸长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本文针对简谐横向荷载作用下梁的1/2次亚谐共振响应进行研究。利用弹性地基梁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和多尺度方法,求得梁1/2次亚谐共振响应的二次近似解。进而,运用幅频响应曲线对梁的... 基于已建立的弹性地基上不可伸长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本文针对简谐横向荷载作用下梁的1/2次亚谐共振响应进行研究。利用弹性地基梁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和多尺度方法,求得梁1/2次亚谐共振响应的二次近似解。进而,运用幅频响应曲线对梁的亚谐共振响应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边界条件、地基模型、Winkler参数等对梁非线性共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参数地基模型中弹性层的引入对其支承梁的亚谐共振响应影响显著;临界激励幅值决定了弹性地基梁1/2次亚谐共振响应非平凡解的存在性;梁端约束条件在一定程上改变了Winkler参数对梁非线性动力响应的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 不可伸长梁 非线性振动 1/2次亚谐共振 幅频响应曲线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2次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惠少兴 魏从信 金昭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7-182,共6页
应用静止气象卫星FY-2G的TBB产品为基础数据,针对2017年9月30日四川青川5.4级和2017年10月31日甘肃临潭4.3级地震前后出现在震中区附近的显著热红外异常,运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进行异常提取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青川地震热红外异... 应用静止气象卫星FY-2G的TBB产品为基础数据,针对2017年9月30日四川青川5.4级和2017年10月31日甘肃临潭4.3级地震前后出现在震中区附近的显著热红外异常,运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进行异常提取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青川地震热红外异常范围主要分布在震中东南区域,震前4个月左右出现功率谱增强现象,持续2个月左右。临潭地震热红外异常范围主要分布在震中的西南方向,震前20 d左右出现异常增强现象,随时间推移,异常范围逐渐向西南扩大,震前14 d异常开始收缩并减弱,异常持续30 d左右。通过对比2次震例,发现热异常特征有许多共同点,其中相同的特征周期可为中强地震前兆特征的归纳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次地震 热红外亮温 相对功率谱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简谐荷载作用下弹性地基上不可伸长梁的2次超谐共振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建军 刘丰军 +1 位作者 谢镭 高笑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5,182,共6页
基于已建立的弹性地基上不可伸长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梁的量纲归一化运动方程和多尺度方法求得梁2次超谐共振的幅频响应方程和位移的二次近似解。进而,运用梁的幅频响应曲线对其超谐共振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弹性地基模型... 基于已建立的弹性地基上不可伸长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梁的量纲归一化运动方程和多尺度方法求得梁2次超谐共振的幅频响应方程和位移的二次近似解。进而,运用梁的幅频响应曲线对其超谐共振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弹性地基模型、Winkler参数、外激励幅值、边界条件等对该共振响应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弹性地基模型中剪切参数的引入增大了梁2次超谐共振响应的幅值和多值区域;弹性地基Winkler参数的增加会抑制系统的共振响应,但同时会增加系统动力响应的软弹簧特性;在外激励幅值较小的情况下,系统共振响应未展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边界约束对弹性地基剪切参数作用于梁2次超谐共振响应的效应有显著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系统响应幅值及多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 不可伸长梁 非线性振动 多尺度方法 2次超谐共振
下载PDF
一起毒鼠强2次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维克 朱凤 胡永松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毒鼠强 2次中毒
下载PDF
基于SNR比较的2次协作的感知无线电频谱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显中 燕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50,共6页
在感知无线电系统中多径、阴影和隐藏终端等问题不可避免,协作频谱检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目前协作频谱检测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SNR判决的2次协作频谱检测算法,分析了非理想报告信道对性能的影响。数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 在感知无线电系统中多径、阴影和隐藏终端等问题不可避免,协作频谱检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目前协作频谱检测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SNR判决的2次协作频谱检测算法,分析了非理想报告信道对性能的影响。数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检测概率,减少判决融合决策节点数量,以及减少传给最终融合中心的数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无线电 协作频谱检测 SNR比较 2次协作
下载PDF
术前2次自体贮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芳 古桂英 +1 位作者 刘午阳 吴志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5-696,共2页
目的为节约血源,保证患者术中用血,寻求较为方便实用的术前自体贮血方法。方法本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的择期手术患者30名,在术前采血2次,并对采血前后部分血液指标做比较分析。结果于术前d7~10第1次采血200~300 mL,待各项血液指标... 目的为节约血源,保证患者术中用血,寻求较为方便实用的术前自体贮血方法。方法本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的择期手术患者30名,在术前采血2次,并对采血前后部分血液指标做比较分析。结果于术前d7~10第1次采血200~300 mL,待各项血液指标基本恢复后,于术前d3~5第2次采血400 mL,采集后3 d检测血液指标,Hb、Hct值明显下降,Ret明显上升(P<0.05),但尚能满足手术需要,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采集的所有血液均用于手术中,输血中及输血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术前采血2次(约600~700 mL)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2次贮血 自体输血 外科手术 用血安全 节约血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