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病毒突变株rRC-HL(GX074P1M1)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1
作者 李文芳 彭璟 +4 位作者 罗茜 杨文豪 韦显凯 李晓宁 罗廷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06-3116,共11页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RABV)突变株r RC-HL(GX074P1M1)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分析磷蛋白(P)与基质蛋白(M)部分区域联合突变对RABV转录和复制水平的影响,以了解RABV的致病机制,为靶点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RABV)突变株r RC-HL(GX074P1M1)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分析磷蛋白(P)与基质蛋白(M)部分区域联合突变对RABV转录和复制水平的影响,以了解RABV的致病机制,为靶点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将RABV街毒株GX074的P蛋白P1区域(第48~78位氨基酸)与M蛋白M1区域(第1~22位氨基酸)联合嵌入弱毒株RC-HL相应位置,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突变毒株和对照毒株[RC-HL、GX074、r RC-HL(GX074PM)和CVS-11]感染细胞BSR/T7-9后的病毒滴度与核蛋白(N)基因、P基因和M基因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通过病毒拯救成功获得突变毒株rRC-HL(GX074P1M1)。病毒多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感染BSR/T7-9细胞24~96 h内,突变毒株rRC-HL(GX074P1M1)的病毒滴度均高于亲本毒株RC-HL和GX07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突变毒株rRC-HL(GX074P1M1)在感染24和48 h时,N基因、P基因和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亲本毒株RC-HL和GX074。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24 h时,与亲本毒株RC-HL相比,突变毒株rRC-HL(GX074P1M1)的N蛋白、P蛋白和M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小幅上升;在感染48 h时,突变毒株rRC-HL(GX074P1M1)的N蛋白、P蛋白和M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亲本毒株RC-HL与GX074。【结论】RABV街毒株GX074的P1和M1区域联合嵌入弱毒株RC-HL获得的突变毒株r RC-HL(GX074P1M1)复制及转录水平比亲本毒株高,在细胞内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表明街毒株GX074的P蛋白P1区域和M蛋白M1区域在促进病毒转录及复制中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RABV) gx074 RC-HL P1 M1 生长特性 反向遗传
下载PDF
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和仿真模拟
2
作者 张华炜 何凌欢 +2 位作者 侯娟 李家民 黄爱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3,共11页
为提升激光熔覆质量,建立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量为主要工艺参数的有限元分析过程,减少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研发周期和经济成本。通过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数据对照实验结果的方法,验证不同参数下的... 为提升激光熔覆质量,建立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量为主要工艺参数的有限元分析过程,减少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研发周期和经济成本。通过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数据对照实验结果的方法,验证不同参数下的成形质量,优化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为避免基体熔穿和高质量致密度,激光功率的调整范围应控制在1800~2000 W之间;增加送粉量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和残余应力。3个工艺参数中激光功率是主要调控参数,对熔覆质量影响最大。综合致密度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评估不同参数下样品的熔覆质量和残余应力分布,发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1800 W、扫描速度10 mm/s以及送粉量10 g/min。实验结果与应力场模拟的趋势一致,进一步验证模拟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 工艺参数优化 有限元模拟 温度场 应力场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GX1-rmhTNFα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珊珊 吴开春 +4 位作者 颜真 万一 韩宇 赵丽娜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GX1-rmhTNF重组融合表达质粒,表达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18000处出现了1条新生的蛋白条带,该表达蛋白具有与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结合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了该产物,为下一步GX1-rmhTNF的纯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段CGNSNPKSC/gx1 gx1-rmhTNFα 重组融合蛋白/表达 温度诱导
下载PDF
减轻师生负担 提高学生素质——对数学新课程背景下GX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庞坤 李明振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8,共3页
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汉语拼音GaoX iao的首字母)。GX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其核心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 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汉语拼音GaoX iao的首字母)。GX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其核心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GX实验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大众化”“活动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强调本质,注重适度形式化”等基本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GX教育思想有助于教师实施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教育思想 gx实验 数学新课程教学
下载PDF
GX Developer在PLC编程与应用技术项目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5
作者 卫冬梅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6期214-216,共3页
此次研究聚焦在GXDeveloper软件环境下,对中职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文章梳理了GX Developer软件功能,综合了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对PLC编程与应用技术实践教学策略与步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该软... 此次研究聚焦在GXDeveloper软件环境下,对中职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文章梳理了GX Developer软件功能,综合了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对PLC编程与应用技术实践教学策略与步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该软件平台的教学设计提升了教学互动性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实现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教学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 Developer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 项目化教学
下载PDF
+Gx负荷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斌 谢宝生 +3 位作者 由广兴 刘兴华 路盛强 黄伟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观察 +Gx作用下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 ,探讨其在 +Gx致脑功能改变和工作效率下降中的可能作用及防护措施。方法将 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5Gx组、+ 1 0Gx组、+ 1 5Gx组和 + 2 0Gx组 ,分别暴露于相应G值的 +G... 目的观察 +Gx作用下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 ,探讨其在 +Gx致脑功能改变和工作效率下降中的可能作用及防护措施。方法将 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5Gx组、+ 1 0Gx组、+ 1 5Gx组和 + 2 0Gx组 ,分别暴露于相应G值的 +Gx条件下。之后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腺苷酸含量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 (LA)含量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 ,+ 5Gx、+ 1 0Gx、+ 1 5Gx、+ 2 0Gx作用 3min ,大鼠脑皮层LA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1 ) ;+1 0Gx、+ 1 5Gx、+ 2 0Gx作用 3min ,ADP含量和ADP/ATP、AMP/ATP比值明显增加 (P <0 .0 1 ) ,而ATP含量、EC以及LDH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5或 0 .0 1 ) ;+ 1 5Gx、+ 2 0Gx作用 3min ,AMP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5和 0 .0 1 )。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随G值增大而增大。结论 +Gx负荷可引起脑能量代谢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 大鼠 脑组织 能量代谢 加速度应激 乳酸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高+Gx作用对猴肺脏的病理学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斌 刘兴华 +3 位作者 阚广捍 田向东 赵德明 姜世忠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7-401,共5页
目的观察高 +Gx作用对猴肺脏的病理学影响。方法 1 3只健康雄性成年恒河猴被随机分为对照组、+ 1 5Gx组、+ 1 8Gx组和 + 2 1Gx组 ,分别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相应峰值的抛物线形过载曲线作用 ,然后解剖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和HE染色光镜观察... 目的观察高 +Gx作用对猴肺脏的病理学影响。方法 1 3只健康雄性成年恒河猴被随机分为对照组、+ 1 5Gx组、+ 1 8Gx组和 + 2 1Gx组 ,分别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相应峰值的抛物线形过载曲线作用 ,然后解剖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 1 5Gx组、+ 1 8Gx组和 + 2 1Gx组在过载作用后即刻肺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肿、萎陷、淤血和出血 ,+ 2 1Gx组还出现了血管内溶血、细支气管粘膜脱落和出血等 ,肺脏的病理损伤随G值升高而明显加重 ;+ 1 5Gx作用造成的肺脏损伤在 1个月后基本恢复 ,而 + 2 1Gx作用后 1个月肺脏的损伤尚未恢复 ,且出现了白细胞浸润、浆液渗出和增生等炎症反应。结论高 +Gx作用可引起猴肺脏病理损伤 ,其中 + 1 5Gx造成的损伤相对较轻 ,且容易恢复 ,而 +2 1Gx造成的损伤严重 ,且难以恢复。这为载人航天型号任务中可能遇到的高过载医学要求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加速度 +gx 恒河猴 病理学
下载PDF
青霉菌GX2对蒽醌染料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46
8
作者 辛宝平 庄源益 +2 位作者 邹其猛 戴树桂 宋文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8,共5页
GX2生长菌体对 4种蒽醌染料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 ,但由于染料分子的结构不同 ,吸附速率和吸附率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染料对菌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即使在很高的染料浓度下 ,GX2生长菌体仍表现出很强的吸附性能 .对 2 50m... GX2生长菌体对 4种蒽醌染料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 ,但由于染料分子的结构不同 ,吸附速率和吸附率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染料对菌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即使在很高的染料浓度下 ,GX2生长菌体仍表现出很强的吸附性能 .对 2 50mg/L活性艳蓝KN R的吸附率高达 1 0 0 % ,对 4 0 0mg/LKN R的吸附率也可达91 4 % .在 0~ 2 %范围内 ,随着盐度 (NaCl)的增加 ,菌体干重增加 ;颗粒状菌团的直径却随之减小 ,比表面积增大 ,对GX2生长菌体的染料吸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碳源浓度通过影响菌体的生长而影响染料吸附 ,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大于 2 5g/L时 ,即可使浓度为 1 2 0mg/L的活性艳蓝KN R溶液完全脱色 .生长菌体具有比静止活体和死体更好的吸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吸附率 吸附菌 青霉菌 gx2 蒽醌染料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高+Gx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志鹏 孙喜庆 +3 位作者 刘挺松 吴斌 张舒 吴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高+Gx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Gx/180s超重组、7d模拟失重组及7d模拟失重后再+15Gx/180s超重组,每组8只。采用Y 型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观察应激后不同时间大鼠学习... 目的探讨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高+Gx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Gx/180s超重组、7d模拟失重组及7d模拟失重后再+15Gx/180s超重组,每组8只。采用Y 型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观察应激后不同时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在Y 型迷宫实验中,模拟失重后再超重组大鼠正确率在暴露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反应时均显著延长(P<0.01);与+15Gx超重组和模拟失重组相比,仅在暴露后即刻正确率显著降低(P<0.05),反应时显著延长(P<0.05)。在避暗实验中,模拟失重后再超重组大鼠总时间在暴露后即刻和1d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潜伏期在暴露后各时间点均显著缩短(P<0.01),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加(P<0.01);与+15Gx超重组相比,总时间在暴露后即刻和1d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拟失重组相比,总时间、错误次数仅在暴露后即刻显著增加(P<0.05)。结论+15Gx/180s超重和7d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7d模拟失重可以加重+Gx超重过载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正加速度 +gx 学习 记忆 脑功能
下载PDF
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抑制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莹莹 刘惊涛 +5 位作者 雷志杰 张海萍 邰千慧 崔巍 吴开春 惠晓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抗血管生成 gx1二聚体 gx1单体
下载PDF
模拟失重后高+Gx作用对大鼠脑胶质细胞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喜庆 徐志鹏 +3 位作者 张舒 吴斌 曹新生 吴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后高+Gx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protem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5Gx组、7d模拟失重组、7d模拟失重后再+15Gx组,每组10只。大鼠在动物离心机...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后高+Gx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protem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5Gx组、7d模拟失重组、7d模拟失重后再+15Gx组,每组10只。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Gx作用后,灌注取脑,固定包埋,做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FAP表达的情况。结果 +15Gx组大鼠海马、顶叶皮层在暴露1d后GFAP阳性细胞由少至多,以细小型为主;模拟失重组大鼠海马、顶叶皮层在暴露后各时间点阳性细胞逐渐增多,细小型多见;模拟失重后再+15Gx组大鼠海马、顶叶皮层在暴露后各时间点阳性细胞反应较强,以肥大型为主,GFAP表达较+15Gx组和模拟失重组均显著增加。结论 +15Gx/180s暴露和7d模拟失重均可引起大鼠海马、顶叶皮层GFAP表达增加;模拟失重后再高+Gx暴露可明显增强脑组织GFA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正加速度 +gx 胶质细胞酸性蛋白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抗+Gx作用呼吸动作和训练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月英 由广兴 +3 位作者 吴斌 刘兴华 路盛强 谢宝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对抗 +Gx作用的呼吸动作及其训练方法。方法 7名男性青年被试者接受了抗 +Gx呼吸动作训练 ,并于训练前、后分别在离心机上做 +Gx耐力检查 ,检查中实时监测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心电图、心率、动脉氧饱和度 (SaO2 )及主观呼吸感... 目的探讨对抗 +Gx作用的呼吸动作及其训练方法。方法 7名男性青年被试者接受了抗 +Gx呼吸动作训练 ,并于训练前、后分别在离心机上做 +Gx耐力检查 ,检查中实时监测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心电图、心率、动脉氧饱和度 (SaO2 )及主观呼吸感觉和视觉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训前比 ,训后被试者的 +Gx耐力明显提高 (P <0 .0 5 ) ,在与训前同样G值的作用中呼吸困难及胸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SaO2 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本实验出的呼吸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或缓解 +Gx引起的呼吸困难和胸痛 ,并可提高人的 +Gx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 呼吸动作 训练评价 对抗措施 航天医学
下载PDF
用固化剂GX08加固杭州海湖相软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日庆 李俊虎 +3 位作者 蔡承晟 李雪刚 荣雪宁 畅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8-1533,1554,共7页
为了验证固化剂GX08加固杭州海湖相软土的效果及考察有机质对水泥固化的不利影响,对固化土的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的添加会显著阻碍固化土强度的增长,而固化剂GX08能有效增强固化土的强度;固化土强度与有机质含量存... 为了验证固化剂GX08加固杭州海湖相软土的效果及考察有机质对水泥固化的不利影响,对固化土的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的添加会显著阻碍固化土强度的增长,而固化剂GX08能有效增强固化土的强度;固化土强度与有机质含量存在二次函数关系,与水泥掺量呈线性关系,与固化剂GX08掺量和龄期都以对数函数的形式相关;将总灰水比C/W用于固化土强度模型的建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建立了同时考虑固化土中有机质含量、水泥掺量、固化剂掺量和龄期影响的固化土综合强度预测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推广使用,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固化剂gx08 强度增长率 预测模型 总灰水比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GX8/99株的致病性 被引量:29
14
作者 崔治中 孙淑红 +2 位作者 单忠芳 蒋玉雯 金文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超强毒株GX8/ 99,系 1999年从广西一自然发病鸡群采集到。用原始病鸡法氏囊悬液连续 3次人工感染SPF鸡后 ,再取其法氏囊制备悬液 ,分装 ,在 - 70℃保存。以此悬液经卵黄囊接种 10日龄SPF鸡胚 ,测定鸡胚的半...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超强毒株GX8/ 99,系 1999年从广西一自然发病鸡群采集到。用原始病鸡法氏囊悬液连续 3次人工感染SPF鸡后 ,再取其法氏囊制备悬液 ,分装 ,在 - 70℃保存。以此悬液经卵黄囊接种 10日龄SPF鸡胚 ,测定鸡胚的半数致死量 (ELD50 )。随着鸡的日龄和接种剂量的不同 ,其致死率有很大差异。对 2 8~ 30日龄SPF鸡 ,病毒接种量为 2 0 0个ELD50 时 ,感染后 7日内死亡率最高可达 73%~ 90 5 % (11/ 15和 19/ 2 1) ;感染量为 2 0个ELD50 时 ,死亡率亦可达 5 3%~ 92 % (8/ 15和 2 3/ 2 5 )。以 5 0 0个ELD50 感染 2 8~ 10 4日龄的SPF鸡 ,死亡率均在 5 5 1%~ 6 7 2 % ;甚至 113~ 12 0日龄的SPF鸡 ,感染后仍有 10 %~ 15 %致死率。但 12 8日龄的SPF鸡感染后既不引起死亡也不表现任何症状 ,但抗体全部转阳。人工接种发病死亡的鸡 ,其法氏囊的出血程度也随感染量和年龄而异。 5 0日龄鸡接种 2 0 0 0个ELD50 后 ,死亡的鸡 10 0 % (12 / 12 )法氏囊严重出血 ;而 4 0日龄鸡感染 2 0 0个ELD50 后 ,死亡鸡中仅 17% (3/ 18)发生出血。在 2、3、4周龄带有母源抗体的商品代蛋鸡 ,以 2 0 0 0个ELD50 病毒接种后 ,只引起 10 % (2 / 2 0 )、35 % (7/ 2 0 )和 35 % (7/ 2 0 )的死亡率。但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超强毒株 gx8/99株 致病性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的致弱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曾祥伟 王笑梅 +2 位作者 高宏雷 付朝阳 魏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本研究成功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Gx株通过SPF鸡胚的快速培育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致弱 ,揭示了vvIBDV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 ,其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进行了序列... 本研究成功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Gx株通过SPF鸡胚的快速培育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致弱 ,揭示了vvIBDV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 ,其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进行了序列分析 ,发现细胞毒在第 7代以前 ,VP2基因序列没有改变 ,与欧洲标准超强毒氨基酸同源性达 10 0 % ;细胞毒第 8代 ,有个别核苷酸发生了改变 ,但没有影响氨基酸序列 ;细胞毒第 9代是变化复杂的过渡代 ;10代毒VP2基因与欧洲标准弱毒Cu_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97% ;以后的细胞适应毒至 2 0代 ,其VP2基因序列不再改变。致病性实验表明原代毒对 4周龄SPF鸡致死率为 6 4 % ,细胞毒第 5代的致死率为 6 0 % ,而 2 0代毒对鸡无致病性 ,在鸡体内连续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 传代致弱 VP2 基因 VVIBDV gx
下载PDF
GX-50抗皮肤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侯雪峰 宋小飞 +6 位作者 王朝霞 戴靖波 唐茂萍 陈晓辉 宋肖静 高萍 乔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研究GX-50抗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通过在20月高龄小鼠背部涂抹GX-50,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GX-50抗皮肤衰老的作用进行组织学观察。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H2O2诱导建立皮肤细胞衰老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GX... 目的研究GX-50抗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通过在20月高龄小鼠背部涂抹GX-50,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GX-50抗皮肤衰老的作用进行组织学观察。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H2O2诱导建立皮肤细胞衰老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GX-50组、H2O2组和GX-50预处理后H2O2处理组(GX-50+H2O2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以及测定细胞分泌物丙二醛(MDA)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检测GX-50在细胞水平的抗衰老能力。应用Draize兔眼刺激性实验评价GX-50的刺激性。结果在组织学水平,GX-50可使高龄小鼠衰老的皮肤年轻化,增加胶原蛋白的表达。在细胞水平,GX-50可使人皮肤成纤维细胞β-半乳糖苷酶合成降低;GX-50组细胞MDA分泌量较空白对照组下降30.45%,GX-50+H2O2组较H2O2组下降61.4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X-50组细胞胞内ROS荧光值较空白对照组下降8.03%,GX-50+H2O2组较H2O2组下降8.3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aize兔眼刺激性评分为0。结论 GX-5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延缓皮肤衰老,具有作为护肤品有效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50 皮肤衰老 胶原蛋白 丙二醛 活性氧
下载PDF
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暴露后大鼠脑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志鹏 孙喜庆 +3 位作者 刘挺松 吴斌 张舒 阚广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目的: 探讨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高 +Gx作用对大鼠脑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5Gx组、7d模拟失重组、7d模拟失重后再+15Gx组,每组 10只.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 +Gx作用后,解剖取材,经光镜、电... 目的: 探讨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高 +Gx作用对大鼠脑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5Gx组、7d模拟失重组、7d模拟失重后再+15Gx组,每组 10只.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 +Gx作用后,解剖取材,经光镜、电镜观察大鼠顶叶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 +15Gx暴露后即刻大鼠脑神经元形态无明显变化,暴露后 1d可见脑神经元形态学轻度变化,在暴露后 3d形态学改变明显,缺血性改变的神经元数目增多.7d模拟失重后即刻和 1d可见脑神经元损伤和超微结构改变,在暴露后 3d脑神经元的损伤减轻.模拟失重后再超重组在暴露后即刻和 1d出现一定数量的变性神经元及超微结构变化,在暴露后 3d损伤最重,变性神经元明显增多.结论:+15Gx/180s暴露可引起大鼠脑神经元损伤; 7d模拟失重可加重+Gx过载对大鼠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gx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Gx作用对视觉-运动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宝生 薛月英 +1 位作者 由广兴 路盛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了研究+Gx作用对视觉-运动反应的影响,6名健康男性青年在人体离心机上,承受+3Gx、+5Gx和+7Gx作用时,进行视觉-运动反应操作。结果表明,随着超重值的增大,被试者简单视觉-运动反应时延长,漏反应次数增多,反... 为了研究+Gx作用对视觉-运动反应的影响,6名健康男性青年在人体离心机上,承受+3Gx、+5Gx和+7Gx作用时,进行视觉-运动反应操作。结果表明,随着超重值的增大,被试者简单视觉-运动反应时延长,漏反应次数增多,反应时概率分布曲线发生了偏移。当被试者进行视觉辨别~运动反操作时,除反应时的变化同简单反应时的变化大同小异外,还观察到了随G值的增加漏反应和误操作次数增多的现象,感觉敏感性指数逐渐变小,决策标准指数在低G值时基本不变,在+7Gx时增加明显。此外,心率和呼吸频率有随G值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这表明在+Gx作用时人的监控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视觉分辨 +gx作用 人体
下载PDF
GX实验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庞坤 李明振 宋乃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认为GX实验取得了很大成功.其教学符合数学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特征;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与方式、多种数学能力、数学意识与观念;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实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目... 认为GX实验取得了很大成功.其教学符合数学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特征;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与方式、多种数学能力、数学意识与观念;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实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可迁移性,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与成功范例.GX实验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实验 数学素质 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包晓玮 王笑梅 +4 位作者 高宏雷 祁小乐 付朝阳 张厚双 彭志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4,共6页
本研究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野毒株)基因组为模板,用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基因组核酸dsRNA,在cDNA克隆的5'端上游引入了T7启动子序列,采用Long-accurateRT-PCR(LA-PCR)一步法扩增并克隆了病毒基因组A节段与B节段全长cDNA。序... 本研究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野毒株)基因组为模板,用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基因组核酸dsRNA,在cDNA克隆的5'端上游引入了T7启动子序列,采用Long-accurateRT-PCR(LA-PCR)一步法扩增并克隆了病毒基因组A节段与B节段全长c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基因组A节段全长共3267个核苷酸,包括5'及3'端的非编码区和两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基因组B节段全长共2843个核苷酸,包括5'及3'端的非编码区和一个开放阅读框。将IBDV-Gx株的A节段全长基因组及B节段全长基因组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构建成pMD-A、pMD-B两个带有T7启动子的重组质粒。两个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进行体外转录,然后共电转染于鸡胚成纤维细胞37℃培养72h并传代。收获的细胞传代培养物分别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蚀斑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用RT-PCR扩增出了VP3及VP5基因片段,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到了特异性的荧光抗体,蚀斑试验结果表明蚀斑形成单位为3×103P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gx株全长cDNA 感染性分子克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