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与降水对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袁新民 同延安 +2 位作者 杨学云 李晓林 张福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74,共4页
在粉砂粘壤土上 ,降水对休闲地和旱地土壤 NO-3 - N累积的影响主要在 0~ 2 m的深度范围 ;以当地生产中习惯使用的灌水量进行灌溉 ,在小麦 -玉米轮作 8年之后 ,土壤中累积的 NO-3 - N会逐渐被淋溶至 4 0 0 cm以下的层次 ;一次性过量灌... 在粉砂粘壤土上 ,降水对休闲地和旱地土壤 NO-3 - N累积的影响主要在 0~ 2 m的深度范围 ;以当地生产中习惯使用的灌水量进行灌溉 ,在小麦 -玉米轮作 8年之后 ,土壤中累积的 NO-3 - N会逐渐被淋溶至 4 0 0 cm以下的层次 ;一次性过量灌水则可将土壤上层施入的NO-3 - N淋至 50 0~ 6 0 0 cm的深度范围 ,不合理的灌溉会引起 N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降水 NO^-3-N累积 土壤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潮土中NO_3^-—N累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克刚 姚健 朱洪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潮土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中,在8个不同处理中,以0cm~20cm,20cm~40cm,40cm~60cm,60cm~80cm,80cm~100cm分五层垂直取土样,然后进行室内分析,NO-3-N用苯二潢酸比色法测定... 在潮土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中,在8个不同处理中,以0cm~20cm,20cm~40cm,40cm~60cm,60cm~80cm,80cm~100cm分五层垂直取土样,然后进行室内分析,NO-3-N用苯二潢酸比色法测定结果。作物产量以各小区单收计产。探讨了N、P、K配施及有机肥与N、P、K配合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剖面NO-3-N的垂直分布及0cm~100cm土体中NO-3-N累积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潮土区域中NPK配施是潮土区中粮田持续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各处理中以NPK处理0cm~100cm土体中NO-3-N含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NO^-3-N累积 定位试验
下载PDF
范各庄井田奥灰水NO_3^-离子形成机理及在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培智 郑士田 黄贤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分析范各庄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初步探讨了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地下水中赋存高含量NO-3离子的形成机理,介绍了应用这一水化学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条件的方法。
关键词 硝酸根 离子 岩溶水 奥陶纪 水源判别 NO^-3
下载PDF
作物籽粒中NO_3^-N和NO_2^--N的积累与氮肥种类和数量的关系
4
作者 秦玉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7-90,共4页
1996~1997在芸豆(云南)、红小豆(河北)、大豆(黑龙江)和花生(山东)绿色食品产地,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这些作物籽粒中NO-3、NO-2的累积特点.结果表明,芸豆和红小豆不论施用有机肥还是尿素,土壤中的速效氮与籽粒中NO-2的灰色关联最... 1996~1997在芸豆(云南)、红小豆(河北)、大豆(黑龙江)和花生(山东)绿色食品产地,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这些作物籽粒中NO-3、NO-2的累积特点.结果表明,芸豆和红小豆不论施用有机肥还是尿素,土壤中的速效氮与籽粒中NO-2的灰色关联最好;施用有机肥的最大关联度分别出现在土壤库内部(全氮与速效氮之间)或籽粒库内部(NO-3、NO-2之间);而施用化肥的最大关联度分别出现在土壤库与籽粒库的全氮与NO-3之间.芸豆和红小豆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籽粒中NO-3/NO-2比值动态变化趋势因施用有机肥和施用化肥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子粒 NO^-3-N NO^-2-N 有机肥 化肥 氮肥
下载PDF
VEGF、b-FGF、NOS_2和NOS_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桂圆 陈龙邦 +1 位作者 王靖华 周晓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1-134,137,共5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一氧化氮合酶 2 (诱生型 ,NOS2 )、一氧化氮合酶 3(内皮型 ,NOS3)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一氧化氮合酶 2 (诱生型 ,NOS2 )、一氧化氮合酶 3(内皮型 ,NOS3)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腊组织标本的VEGF、b -FGF、NOS2 和NOS3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VEGF、b FGF表达与TNM分期、IMVD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两者共表达与IMVD有关 (P <0 .0 1 )。NOS3与组织学分型、IMVD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NOS2与IMVD有关 (P <0 .0 5)。相关分析显示促血管形成因子 (VEGF、b FGF)与一氧化氮合酶 (NOS2 、NOS3)的表达呈正相关 (r=0 .30 1 8,P <0 .0 5)。结论 :VEGF和b FGF在促进血管形成和促进肿瘤转移方面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并且有NO的参与 ;VEGF、b FGF、NO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B-FGF NOS2 NOS3 非小细胞肺癌 表达
下载PDF
NOS、p38MAPK、Caspase-3介导大鼠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可能通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春美 杨卫忠 +5 位作者 王春华 石松生 易海波 陈晓斌 蔡冬生 杨意堃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se p38.p38MAPK)和半光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中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ACO)建立脑缺血SD大鼠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缺血对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方法(FCM)分别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nNOS、iNOS,p38MAPK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透视电镜下脑缺血6h出现核固缩,缺血12h出现细胞核分裂,缺血24h出现凋亡小体;FCM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缺血72h达到高峰,约70.37%;RT—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nNOS、iNOS、p38MAPK和Caspase-3 mRNA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为501、342、250和342bp,但mRNA。表达量不一致,nNOSmRNA主要在缺血早期表达,iNOS,p38MAPK和Caspase-3 mRNA在缺血中晚期表达,并在缺血3~5d,后三种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结论脑缺血区域发生典型的神经细胞凋亡现象,nNOS来源的NOS在缺血早期发挥神经毒性作用,INOS来源的NOS在缺血晚期发挥神经毒性作用;NOS,p38MAPK和Caspase-3三种基因的相互关系可能构成介导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凋亡 NOS P38MAPK CASPASE-3
下载PDF
蒸馏水NO_2^-与NO_3^-检查方法的探索和改进
7
作者 杨以真 冯皓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本文对《中国药典》1990年版蒸馏水NO2-与NO3-检查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以不同浓度的盐酸液代替醋酸渡作灵敏度比较实验。实验证明以盐酸液(0.02mol/L)代替醋酸(6mol/L)和盐酸液(0.05mol/L)代替醋酸(36%)配制对氨基苯... 本文对《中国药典》1990年版蒸馏水NO2-与NO3-检查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以不同浓度的盐酸液代替醋酸渡作灵敏度比较实验。实验证明以盐酸液(0.02mol/L)代替醋酸(6mol/L)和盐酸液(0.05mol/L)代替醋酸(36%)配制对氨基苯磺酸-α-禁脸试液的改进法Ⅱ既能避免醋酸所致的高发假阳性结果,又能达到药典法所要求的灵敏度;而且所配试剂稳定性好。为防止醋酸诱发的假阳性提供了有效方法,作为蒸馏水NO2-与NO3-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水 NO^-2 NO^-3 检查法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树章 任先军 +1 位作者 蒋涛 欧阳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探讨NT3(神经营养素3)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NT3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5只,各分为7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大鼠。采用Allen’s法以30gcm力致伤大鼠T8脊髓,经蛛网膜下... [目的]探讨NT3(神经营养素3)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NT3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5只,各分为7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大鼠。采用Allen’s法以30gcm力致伤大鼠T8脊髓,经蛛网膜下腔导管分别于术后0、4、8、12、24h、3、7d各注入NT3溶液200ng与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对照,于术后4、8、12、24h、3、7、14d自右心室取血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升高,术后12h达高峰,实验组NOS水平及升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NT3能有效抑制NOS在脊髓损伤后的活性,从而减少了NO的生成,这可能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合成酶 保护机制
下载PDF
灵芝孢子对大鼠脊神经腹根切断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及其NT-3、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伟 曾园山 陈穗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萌动激活赤灵芝孢子)对大鼠脊髓受损伤运动神经元存活和表达神经营养素_3(NT_3)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对单侧腹根切断后的大鼠胃饲不同剂量的灵芝孢子,计算受损伤运动神经元存活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萌动激活赤灵芝孢子)对大鼠脊髓受损伤运动神经元存活和表达神经营养素_3(NT_3)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对单侧腹根切断后的大鼠胃饲不同剂量的灵芝孢子,计算受损伤运动神经元存活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T-3的表达;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OS的活性。结果腹根切断后35 d,对照组运动神经元存活率为47.32%,灵芝孢子低、中、高剂量组的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67.11%、72.67%和81.67%;腹根切断后高剂量组存活的运动神经元NT_3和NOS的表达都高于对照组。结论灵芝孢子促进大鼠脊髓前角受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其存活率与用药剂量有关;灵芝孢子促进大鼠脊髓存活的运动神经元表达NT-3和N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腹根切断 运动神经元 神经营养素-3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存活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大鼠
下载PDF
土壤──作物系统中无机氮的缓冲容量与NO_3^-的淋失(综述)
10
作者 朱晓萍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56-60,共5页
综述了国外对土壤—作物系统中无机氮的缓冲容量与NO-3淋失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国外在N肥推荐中的安全区概念,在安全区范围内,N肥推荐不会发生NO-3的淋失,同时介绍了土壤—作物系统中无机N缓冲容量的机理。
关键词 土壤-作物系统 无机氮 缓冲容量 NO^-3 淋失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NO_2~2/NO_3^-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姚刚 许宏岳 +1 位作者 方奕 武晓春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8期427-42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NO2 -/NO3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3例尿毒症患者 (血液透析组 12例 ,非血液透析组 11例 ) ,测定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 ,透析 10分钟 ,透析 1小时 ,透析2小时 ,透析后和非血液透析组患者血清NO2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NO2 -/NO3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3例尿毒症患者 (血液透析组 12例 ,非血液透析组 11例 ) ,测定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 ,透析 10分钟 ,透析 1小时 ,透析2小时 ,透析后和非血液透析组患者血清NO2 -/NO3 -的水平。结果 血液透析组和非血液透析组尿毒症患者血清NO2 -/NO3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6 7.0± 13.9)umol/l和 (86 .5± 18.2 )umol/l,其中非血液透析组高于血液透析组 (P <0 .0 5 )。血液透析 10分钟时血清NO2 -/NO3 -水平明显高于透析前 ,透析 1小时 ,透析 2小时和透析后。血清NO2 -/NO3 -水平在血液透析前 (6 7.0± 13.9)umol/l与血液透析后 (6 0 .2± 14 .1)umol/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清NO2 -/NO3 -水平是升高的 ,血液透析自身可以导致尿毒症患者出现一过性血清NO2 -/NO3 -水平的升高 ,但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以减少尿毒症患者体内NO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血清 NO^-2/N0^-3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分光光度—CPA矩阵法同时测定NO^—3和NO^—2的研究
12
作者 董慧茹 余恩宝 《辽阳石油化专学报》 1990年第3期48-55,共8页
关键词 分光光度 CPA矩阵法 NO^-3 NO^-2
下载PDF
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AQP3和血清中NOS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马雪巍 刘传佳 唐学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8,I0022,I0023,共7页
目的通过给予慢传输型便秘大鼠增液汤干预治疗,研究其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中AQP3含量的影响及血清中NOS水平的影响,探讨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及增液汤润肠通便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正常组,... 目的通过给予慢传输型便秘大鼠增液汤干预治疗,研究其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中AQP3含量的影响及血清中NOS水平的影响,探讨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及增液汤润肠通便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伊托必利组,增液汤低剂量组,增液汤中剂量组,增液汤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复方地芬诺酯建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观察增液汤对慢传输型大鼠的通便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AQP3在结肠的分布和表达情况,测定其平均光密度(MOD)值,并取最终均值代表AQP3阳性表达参数;采用Q-PCR法检测AQP3在结肠组织中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QP3蛋白表达情况。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NOS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近端结肠组织中AQP3含量明显增加(P<0.05),经增液汤及伊托必利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增液汤中,高剂量组及伊托必利组的近端结肠AQP3含量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液汤低剂量近端结肠AQP3含量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血清中NOS的浓度,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S浓度较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增液汤及伊托必利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增液汤低、中、高剂量组及伊托必利组的血清中NOS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伊托必利组与增液汤低剂量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端结肠组织中AQP3含量增加可能是STC的发病机制之一;增液汤通过下调AQP3表达可能是其发挥"增液行舟"效应从而治疗STC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汤 慢性传输型便秘 水通道蛋白3 伊托比利 NOS
下载PDF
不同水肥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建力 张学军 +2 位作者 李红霞 陈晓群 裘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以强筋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有机肥处理、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与有机肥处理相... 以强筋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有机肥处理、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与有机肥处理相比,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不仅能提高籽粒产量,而且能提高小麦的品质;(2)在传统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能使籽粒产量提高2.9%,使沉降值提高3.6 mL,且降低了0~180 cm土层的NO3--N含量;(3)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的沉降值提高3.3 mL,且降低了0~30 cm土层的NO3--N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水肥处理 产量效应 品质效应 NO^-3-N含量
下载PDF
土壤中农用化学物质的迁移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辉 邵明安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9年第4期63-68,共6页
土壤作为解决“人口—粮食—资源—环境”问题的中枢环节,研究土壤中农用化学物质的迁移,可为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问题、促进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对主要农用化学物质 N O-3 — N 和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进行了... 土壤作为解决“人口—粮食—资源—环境”问题的中枢环节,研究土壤中农用化学物质的迁移,可为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问题、促进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对主要农用化学物质 N O-3 — N 和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进行了综述,并对农用化学物质在土壤中迁移模型及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化学物质 迁移 土训学 农药 NO^-3-N 肥水
下载PDF
玉米苗期硝酸根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秀珍 李韵珠 綦雪梅 《土壤肥料》 CSCD 1994年第3期21-24,共4页
采用了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玉米苗期的NO3-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苗龄15天的春玉米和苗龄30天的夏玉米的Km值分别为0.51和0.53mmol/L;Fmax值分别为51.81和25.32mmol/cm2·h;... 采用了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玉米苗期的NO3-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苗龄15天的春玉米和苗龄30天的夏玉米的Km值分别为0.51和0.53mmol/L;Fmax值分别为51.81和25.32mmol/cm2·h;Cmin分别为接近于零和0.030mmol/L。结果也表明了,在低NO3-浓度范围内玉米对H2PO4-的吸收速率随NO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NO^-3吸收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关中灌区夏季休闲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世清 李生秀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54-57,共4页
试验研究夏季休闲对陕西省关中地区中等肥力的红油土壤蓄水、硝态氮(NO_3^--N)累积及其对后季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蓄水作用主要取决于降水量,降水少,休闲效果突出。与蓄水效果不同,休闲显著增加土壤剖面中NO_3^--N累积量,其在土... 试验研究夏季休闲对陕西省关中地区中等肥力的红油土壤蓄水、硝态氮(NO_3^--N)累积及其对后季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蓄水作用主要取决于降水量,降水少,休闲效果突出。与蓄水效果不同,休闲显著增加土壤剖面中NO_3^--N累积量,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降水量有关,降水少的1993年有96.8%的NO_3^--N累积在0~80cm土层,3.2%的NO_3^--N累积在80~120cm土层;而降水多的1992年有57.1%的NO_3^--N累积在0~80cm土层,42.9%的NO_3^--N累积在80~120cm土层。休闲后作物产量和吸N量显著高于连作作物。从全轮作周期看,连作3季的作物总籽粒和干物质与休闲后2季差异不显著,休闲反而增加NO_3^--N淋失和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灌区 夏季休闲 蓄水作用 NO^-3 硝态氮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小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不确定度评定 离子含量 测量不确定度 NO^-3 同时测定 Cl^- 测量方法 评定方法 阴离子 可靠性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灰尘中四种酸根阴离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立萍 吕瑞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90-1793,共4页
用离子色谱快速测定文物表面灰尘中共存4种酸根阴离子(Cl^-、SO_4^(2-)、NO_3^-、PO_4^(3-))。灰尘样品经超纯水振荡浸提后,采用On Guard~Ⅱ RP(C18柱)固相萃取柱和On Guard~ⅡP固相预处理柱净化。溶液中共存的4种阴离子采用25 mmo... 用离子色谱快速测定文物表面灰尘中共存4种酸根阴离子(Cl^-、SO_4^(2-)、NO_3^-、PO_4^(3-))。灰尘样品经超纯水振荡浸提后,采用On Guard~Ⅱ RP(C18柱)固相萃取柱和On Guard~ⅡP固相预处理柱净化。溶液中共存的4种阴离子采用25 m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等度洗脱分离,依次通过Ion PacAG11-SH(50 mm×4.0 mm)保护柱、IonPac~AS11-SH(250 mm×4.0 mm)分析柱和抑制器,以电导检测器对共存的4种阴离子分析定量。该法各离子的检出限0.46~0.61 mg/kg,加标回收率89.90%~107.79%,相对标准偏差(n=7)0.26%~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灰尘 阴离子(Cl^-、SO2^-4、NO^-3、PO3^-4)
下载PDF
厌/缺氧水体COD降解及氮转化规律小试研究
20
作者 朱宜平 蒋士力 +1 位作者 张海平 陈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0-513,516,共5页
采用取自市区河道的河水,对有无流动两种工况下厌/缺氧水体(DO≤0.50mg/L)COD降解和氮转化规律进行了小试研究。结果表明,无流动工况下COD<60.0mg/L时,即使DO≤0.50mg/L,NH4+-N亦可依靠大气复氧发生缓慢氧化,并有TN损失,其可能途径... 采用取自市区河道的河水,对有无流动两种工况下厌/缺氧水体(DO≤0.50mg/L)COD降解和氮转化规律进行了小试研究。结果表明,无流动工况下COD<60.0mg/L时,即使DO≤0.50mg/L,NH4+-N亦可依靠大气复氧发生缓慢氧化,并有TN损失,其可能途径是厌氧氨氧化;流动工况下,虽然DO≤0.50mg/L,但COD和NH4+-N均能依靠大气复氧进行有氧降解,TN依然有损失。根据小试研究结果,认为在低DO条件下(≤0.50mg/L)进行河道水质模拟时,需要考虑NH4+-N的氧化和TN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缺氧水体 COD NH^+4-N NO^-2-N NO^-3-N D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