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商业文化的功能与运作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程锦川
-
机构
<上海商业文化>杂志
-
出处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7-30,共4页
-
文摘
商业文化是(原商业部长)胡平同志在8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至今有10多年了。商业文化从理论到运作,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把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运作的企业,越来越多了,在营造商业文明的环境、提高商业员工的素质和促进商业的发展中,商业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在市场大潮中诞生的商业文化理论 商业文化是面对大商业、大市场、大文化提出来的。胡平同志当时认为“我们的经济和文化结合得不够。提出商业文化是为了提高商业的地位。按照过去的‘士、农、工、商’的排序,商业是末业。”对此,胡平同志在《商业文化的内涵》一文中叙述说,“
-
关键词
商业企业
商业文化
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
凝聚功能
商业文化建设
-
分类号
F71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当代艺术:返回非艺术的知识事件
- 2
-
-
作者
吴亮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
-
出处
《艺术广角》
2012年第1期13-19,共7页
-
文摘
艺术源自非艺术,这已是艺术史上的常识。也难怪,当人们试图解释什么是艺术的时候,恰恰是用一系列非艺术概念从外部去定义它的,换言之,正是非艺术的历史内容界定了不同时期的艺术。
艺术史在谈论艺术起源的时候,总是说它和巫术有关,和人类历史传说及神话记载有关,或者说和人的祭祀活动、日常仪式有关。但这是后人追加在古代人身上的。把那些活动中的某种形式抽象出来冠以艺术的名称,都是后来的知识事件。起先人类在做这种活动的时候,并没有艺术的概念,而只是说,这些活动具有现在称之为"艺术"的形式,它们一开始仅仅出于一种实用的目的——巫术是实用的,日常仪式也是。
-
关键词
非艺术
当代艺术
事件
知识
艺术概念
历史传说
内容界定
艺术起源
-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什么是批评,何谓文体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定浩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4,共3页
-
文摘
一什么是批评?一种深入人心且广为流布的观点,认为批评就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据说来自鲁迅。1978年的《社会科学战线》发表过王永生、戴翊合著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学习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与实践札记》一文,或许是这种"鲁迅批评观"的滥觞。如今,四十年过去,这"八字真言"似乎始终成为套在"批评"这门行当头顶的符咒,
-
关键词
文艺批评
《社会科学战线》
文体
鲁迅
王永生
批评观
札记
滥觞
-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韩少功:有些深的东西写进文学倒可能变浅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木叶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18,共6页
-
文摘
木叶:我看《日夜书》的时候,想到罗伯·格里耶的话:"回忆属于想象的一部分。"其中有显影,也有变形。韩少功:想还原当年的一切,是不可能的。历史都是现在时的,都是经过现在的选择的。为什么会想起这一段?肯定有一种现在的需要,要经过现在知识的筛选,又因为时间、距离,会产生某种变形。木叶:以前的多部小说都谈到了知青,写于1985年的《空城》里说,"知青是些城里人吧?是些犯了错误的城里人吧?是些神经有毛病的城里人吧?……我感到他们似乎在说一个远古暧昧不明的神话。"
-
关键词
韩少功
日夜书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张炜:“占领山河,何如推敲山河”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木叶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1-187,共7页
-
文摘
木叶:《你在高原》这部书出版一年了(本文访于2011年),回望时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足或未达成的意愿?张炜:这是来自朋友的鼓励,非常珍贵……我在感谢的同时,也会好好总结,思索全书的得与失。这部书原来有510万字左右,编辑认为要压缩一下,他们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及其他,我同意了。510万字是我22年工作的结果,要压缩就要经过反复推敲,最后的两年半主要用力在这方面。
-
关键词
刺猬歌
《你在高原》
《古船》
《外省书》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缺乏耐心的荒诞——读光盘小说集《野菊花》
- 6
-
-
作者
张定浩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
-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78,共2页
-
文摘
在《大闸蟹》中,食堂大厨老孙在退休后来到某高档小区给几家住户做炒菜钟点工。“田田非要跟着,老孙没办法。”这小说起句沉稳有力,是很自信的写法,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田田是老孙的孙子,跟着他去住户家炒菜,结果趁家里没人贪吃了这家主人鲁新建留在桌上的大闸蟹,
-
关键词
小说集
《野菊花》
光盘
荒诞
耐心
大闸蟹
钟点工
住户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读后
- 7
-
-
作者
张定浩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9-130,共2页
-
文摘
用地理叙事的松散、独立、复杂与客观的存在,去对抗历史叙事的粗暴、单调、简化与人为的混乱,这大抵是张清华先生上下两卷本《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一书的编著志向。阅读这部书,有一点点阅读五代史的感觉,那种五代十国式的群雄割据,此起彼伏,混乱、嘈杂、杀气腾腾,同时,又洋溢着一种乱世才有的生命力。同时,
-
关键词
民间诗歌
群雄割据
历史叙事
张清华
诗歌史
诗歌杂志
诗歌写作
长长短短
顾城
舒婷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过去与现在之间
- 8
-
-
作者
张定浩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
-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F0002,共2页
-
文摘
几乎所有的现代批评大家都反复教育读者要先信任作者,先怀抱热爱,才能有所收获;几乎所有现代批评杰作都是对优异的辨识、召唤、理解乃至欲求。但回到当代中国文学的具体境遇中,一个怀揣这样批评教养的阅读者,往往会陷入某种由热诚、焦灼和愤懑所构成的困境中,他尝试怀抱热爱,但每每失望;他企图发掘优异,但触目处皆是平庸;甚至,他沮丧地见到,假想某位当代中国作家及其作品具有多种实际上并不具有的美好,已经成为时下诸多所谓文学批评家和文论写作者的主要工作。
-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现代批评
文学批评家
反复教育
中国作家
阅读者
写作者
召唤
-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海子:开天辟地,世界必然破碎
- 9
-
-
作者
木叶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5,共7页
-
文摘
小站到了一盏灯淡得亲切大家在熟睡这样,我是唯一的人拥有这声车鸣这是海子1983年自印诗集《小站》里同名诗歌的一部分。“我是唯一的人/拥有这声车鸣”有些伤感,所指却不失美好,然而,可能令敏感的读者想到1989年春天的那声车鸣,那个暴烈的结局。从一个小站,到另一个或小或大的站,短短二十五度春秋,“走到了人类的尽头”。海子的诗简质而又充溢着感染力,近似于詹姆斯·伍德曾援引过的一句话:“一种狂喜之火,把事物烧至它的本质。”是的,一种迷人的本质,一种令人动容的决然,就像简单的几个乐符构成了无尽的声与光与诗与思。
-
关键词
海子
世界
《小站》
人的本质
诗歌
感染力
詹姆斯
诗集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谈批评吧,以我们各自的方式
- 10
-
-
作者
吴亮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
-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3,共1页
-
文摘
木叶你肯定不会忘记。2008年8月那个夏天下午,你闯进巨鹿路675号二楼最里面的房间温文尔雅地介绍了你的身份,你说你要采访我,关于当代文学史的回忆,我的经历,我的见证,我的反省,我的转向.
-
关键词
批评
当代文学史
回忆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解“老阴”——赵月斌《沉疴》
- 11
-
-
作者
黄德海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2-144,共3页
-
文摘
高中的一年暑假,我正在家里睡午觉。热大概跟黑一样有什么魔法,吸收掉了世界上所有的喧闹,周围无限安静。苍蝇在耳畔萦回,嗡嗡声仿佛来自洪荒。忽然,有另外一个声音传来,先是跟苍蝇的振翅声夹杂在一起,渐转渐高,慢慢压过了嗡嗡声。我在半睡半醒之间,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那是一个老年女性的声音,没有另外人的回应,只她一个人在独白,语调抑扬顿挫,听久了,就有了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意味。
-
关键词
老年女性
苍蝇
声音
个人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隐秘的世界
- 12
-
-
作者
黄德海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F0002,共2页
-
文摘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阅读重点是美学,循着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开列的书单,每天规定自己读起码多少页数的“原典”。当时的想法是,等有一天把这些美学或文学理论的原典全读过一遍,我必将获得开启文学之门的秘密钥匙,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
-
关键词
《西方美学史》
世界
文学理论
朱光潜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后来者的创造——韩东的诗歌和小说
- 13
-
-
作者
黄德海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创作评谭》
2015年第5期34-40,共7页
-
文摘
一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对政治、历史、文化的反思以至反抗,包括骨子里的参与冲动,是北岛们诗歌最动人的地方,也让他们的诗歌拥有了相应的沉重感和尖锐度。但所有的文学创作都拒绝重复,尤其是当历史的一波潮流过去。要从前人的笼罩中脱离出来,后来者必须忠于自己的感受。韩东后来强调,1950年代出生的人,"不仅有着正统信仰的少年时代,而且将正统信仰带入了自立的成年。
-
关键词
韩东
小说写作
沉重感
少年时代
小说语言
英特迈往
叙事者
文学创作
小说形式
现代小说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阿丁的小说(另一则)
- 14
-
-
作者
张定浩
-
机构
<上海文化>杂志社
-
出处
《创作评谭》
2015年第4期44-46,共3页
-
文摘
我是在旅途中看完阿丁的小说《胎心、异物及其他》的。合上书的时候,飞机正平稳行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气流层中,它的上方,湛蓝天宇被一缕缕卷积云拉住,金色的辉光映照其间,向下看,是浓稠翻滚漫无边际的雨云。我回想阅读几部阿丁小说的整体感受,就有点像在这样一个既暧昧又透明的夹缝中穿行。早在《无尾狗》中,阿丁就展现了其统驭纷繁经验的叙事能量。
-
关键词
小说写作
整体感受
卷积云
在旅途中
徐则臣
流层
现代小说
叙事视角
孤独者
小说作者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