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之璧院士、陈凯先院士终身教授聘任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1
《中医药文化》 2015年第6期29-29,共1页
2015年10月28日,胡之璧院士、陈凯先院士终身教授聘任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裙楼四楼报告厅举行。
关键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术研讨会 终身教授 胡之璧 研究所 院士 中药 聘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敏 杨颖博 +3 位作者 林莉 应灵煊 孙连娜 肖伟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用药规律,为PMS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近20年PMS相关文献,对治疗PMS的中药复方进行筛选,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用药规律,为PMS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近20年PMS相关文献,对治疗PMS的中药复方进行筛选,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文献含中药方剂/中成药184首,中药122味,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安神药为主;核心单味中药有白芍、熟地黄、当归、茯苓等;性味涵盖甘、苦、寒等;归经多属肝、肾、心、肺、脾经。对出现的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2个主要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PMS以疏肝益气、滋肾养血宁心为重中之重,再根据临证配伍安神、清热利湿等药物;其临床治疗药物多为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等方剂加减化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药远志薄层色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的研究
3
作者 韩沅沅 陆美龙 +4 位作者 张倩 马程程 金武燮 谷丽华 王峥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25,共10页
目的建立远志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及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特征图谱,并分析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间化学成分差异,为远志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3,6’-二芥子酰基... 目的建立远志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及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特征图谱,并分析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间化学成分差异,为远志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苷A和远志皂苷B为指标成分建立TLC图谱;用UHPLC法建立远志特征图谱,结合热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评价多批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之间的差异性。结果TLC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UHPLC特征图谱共标定2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7个特征峰,13批次远志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批次间质量较为稳定;TLC和UHPLC特征图谱显示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化学组成一致,未发现特异成分,热图聚类分析和PCA显示远志全根与根皮中各成分峰面积接近,OPLSDA筛选出10个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的差异性成分。结论所建立的TLC及UHPLC特征图谱简便、准确、稳定,展开系统和提取溶剂均使用低毒试剂,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适用于远志的质量评价,从化学分析角度说明木心的存在对远志整体化学成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薄层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特征图谱 质量评价 去心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建群 袁建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230-2233,共4页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如发现部分中药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内脏感觉异常和/或改善胃肠动力异常现象.本文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述评,指...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如发现部分中药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内脏感觉异常和/或改善胃肠动力异常现象.本文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述评,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仅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等级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倩萍 谢琦 +1 位作者 李文艳 王长虹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从性状评价、化学评价、生物活性、综合分析等方面综述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等级标准的研究进展及方法,并分析了影响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的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等级标准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 中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质量标准 辨状论质 质量标志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通过肠道菌群改善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紫轩 薛琼雯 +5 位作者 罗亦轩 蒋嘉瑞 徐书杨 杨莉 王峥涛 丁丽丽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引发了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关系的失衡被认为是代谢障碍的标志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多种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代... 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引发了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关系的失衡被认为是代谢障碍的标志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多种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在减重、改善糖脂代谢方面效果显著。但中药及其复方的有效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很难在靶器官达到起效浓度,而肠道可能是其主要作用器官。围绕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综述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症、Ⅱ型糖尿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防治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靶向肠道菌群抗肥胖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代谢性疾病 中药 肠道菌群 糖脂代谢 Ⅱ型糖尿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白芍等级质量标准研究
7
作者 王帅 李燕 +3 位作者 王瑞 王峥涛 杨莉 石燕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白芍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多指标综合分析,挖掘两者间的关联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药材等级质量标准。方法 首先按药材直径大小进行初步分级,再对水分、水溶性浸出物、8种成分含量、芍药苷(PF)与芍药内酯苷(AF)的含量比例进行多... 目的 通过对白芍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多指标综合分析,挖掘两者间的关联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药材等级质量标准。方法 首先按药材直径大小进行初步分级,再对水分、水溶性浸出物、8种成分含量、芍药苷(PF)与芍药内酯苷(AF)的含量比例进行多维分析,并将直径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制定药材等级标准。结果 药材直径与芍药苷、水溶性浸出物以及PF/AF均呈显著正相关。一等直径≥18 mm,芍药苷≥2.0%,PF/AF≥6.0,浸出物≥24%;二等直径≥13 mm,芍药苷≥1.8%,PF/AF≥4.5,浸出物≥22%;统货直径≥10 mm,芍药苷≥1.6%,PF/AF≥2.0,浸出物≥22%。结论 所建立的等级质量评价策略科学合理,可为白芍的市场规范和优质优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质量评价 等级标准
下载PDF
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8
作者 张亦云 韩竹箴 +5 位作者 张倩 王佳 程明赛 王振中 杨颖博 肖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贯叶金丝桃降碳聚酮A(1)、α-芒柄花醇(2)、(3 R)-thunberginol(3)、2-geranyloxy-1-(2-methylpropanoyl)-phloroglucinol(4)、4,6-dihydroxy-2-O-(3″,7″-dimethyl-2″,6″-octadienyl)-1-(2′-methylbutanoyl)benzene(5)、norhyperpalum G(6)、garsubellin A(7)、garsubellin B(8)、(2″R/S)-kellerine C(9)、kobusone(10)、圣草酚(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在藤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金丝桃 二氯甲烷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和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育朋 施松善 +3 位作者 步盈萱 龚欢 王辉俊 王顺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42,共11页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源的RG-Ⅱ中基本保持相同。寡糖侧链A和B则存在轻微的变异性。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质谱分析等手段可实现RG-Ⅱ的结构表征。中药中含有RG-Ⅱ结构域的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使用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和草酸青霉可将RG-Ⅱ从中药中分离并对其在多糖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葡萄酒中可快速制备大量RG-Ⅱ标准品用于新定量方法的开发,实现对中药活性多糖的质量控制,推动中药多糖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RG-Ⅱ 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草酸青霉 葡萄酒
下载PDF
刀豆化学成分及其雌激素样活性研究
10
作者 吕紫阳 闫若雨 +2 位作者 刘拯珲 杨颖博 张紫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2-2277,共6页
目的研究刀豆化学成分及其雌激素样活性。方法刀豆75%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稳定转染雌激素受体报告基因(ER-Luc)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评价雌激素样活性。结果从... 目的研究刀豆化学成分及其雌激素样活性。方法刀豆75%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稳定转染雌激素受体报告基因(ER-Luc)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评价雌激素样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洋槐糖苷(1)、kaempferol3-O-[O-β-D-apio-D-fu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2)、山柰酚-3-O-(2′-O-β-D-葡酰)-β-D-洋槐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5)、异杨梅苷(6)、杨梅素-3-O-芸香糖苷(7)、(3-ethenylphenyl)-1,2-ethanediol(8)、1,3,6-三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9)、breyniosideA(10)、4-hydroxy-3-methoxyphenol-1-O-β-D-(6′-O-galloyl)glucoside(11)、maesopsin-6-O-β-D-glucopyranoside(12)。化合物1、3~5、8~9在浓度为50μmol/L,化合物2、12在浓度为100μmol/L时表现出雌激素样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刀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8~9雌激素样活性强于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豆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雌激素样活性
下载PDF
芒果苷的药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香成 焦广洋 +2 位作者 张凤 韩军 陈万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6,共8页
芒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C-葡萄糖基黄酮,是有效的药用化合物,可以从多种植物中分离提取。研究表明,芒果苷具有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治疗眼部疾病、神经系统保护、肾脏保护、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其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 芒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C-葡萄糖基黄酮,是有效的药用化合物,可以从多种植物中分离提取。研究表明,芒果苷具有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治疗眼部疾病、神经系统保护、肾脏保护、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其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有巨大潜力。本文对近年来芒果苷的药效学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芒果苷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黄酮 药效学 糖尿病 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骨碎补UPLC指纹图谱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12
作者 陈香丽 张慧敏 张紫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ALP活性检测骨碎补提取物对MG63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UPLC特征指纹峰与其促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在标定的12个共有峰中,确定了4、5、12号峰与ALP活性呈正相关,其对应的物质依次是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儿茶素7-葡糖苷、柚皮苷,为深入研究骨碎补的促成骨分化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UPLC指纹图谱 碱性磷酸酶活性 谱效关系 人骨肉瘤细胞MG63
下载PDF
莲子心中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
13
作者 李佳东 高晗 +2 位作者 李英哲 张贵兰 吴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8-1165,1181,共9页
为了寻找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莲子心的80%乙醇提取物,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为了寻找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莲子心的80%乙醇提取物,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筛选。从莲子心80%乙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苷(1)、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2)、芹菜素-6-C-β-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3′-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6)、橙皮苷(7)、异夏佛塔苷(8)、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9)、对香豆酸-4-O-β-D-葡萄糖苷(10)、对香豆酸(11)、苯乙基6-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β-D-葡萄糖苷(12)、淫羊藿次苷D1(13)、淫羊藿次苷F2(14)。化合物1~6、9、11~14均为首次从莲子心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1~8对缺氧/复氧损伤下的小鼠HL-1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小鼠HL-1-STAT3-Luc细胞中STAT3的表达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黄酮苷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缺氧/复氧损伤
下载PDF
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幸华 张紫佳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903-908,921,共7页
脂肪酶是参与脂质代谢的关键酶,可以作为治疗肥胖的关键靶点,作用于外周的脂肪酶抑制剂具有高效、副作用小等优势。现对脂肪酶的作用机理及来源于化学合成、微生物和植物的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发现更强效的天然脂肪酶... 脂肪酶是参与脂质代谢的关键酶,可以作为治疗肥胖的关键靶点,作用于外周的脂肪酶抑制剂具有高效、副作用小等优势。现对脂肪酶的作用机理及来源于化学合成、微生物和植物的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发现更强效的天然脂肪酶抑制剂提供启示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天然产物 脂肪酶抑制剂
下载PDF
中药植物多糖抗皮肤光老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高敏 王顺春 +2 位作者 王璐 杜沛 沈红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紫外线引起的皮肤光老化不仅影响皮肤美观,而且与多种皮肤病息息相关。国内外研究肯定了中药多糖对皮肤光老化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皮肤光老化发生机制和中药植物多糖对皮肤光老化的防治研究进展。
关键词 皮肤光老化 发生机制 中药植物多糖
下载PDF
中药枸骨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国文 吴弢 +1 位作者 谢燕 季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56-361,共6页
枸骨叶是苦丁茶的主要基源植物之一,作为日常保健饮品,具有减肥、强身健体的功效,其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多酚类化合物、三萜及其皂苷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近年药理学研究表明,枸骨叶具有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氧化、抗菌、免疫抑制,抗生... 枸骨叶是苦丁茶的主要基源植物之一,作为日常保健饮品,具有减肥、强身健体的功效,其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多酚类化合物、三萜及其皂苷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近年药理学研究表明,枸骨叶具有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氧化、抗菌、免疫抑制,抗生育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为了解枸骨叶与苦丁茶、十大功劳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枸骨叶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本文对枸骨叶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枸骨叶的研究开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叶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提取纯化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概况与思考 被引量:26
17
作者 谢燕 马越鸣 +1 位作者 王长虹 陶建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中药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药制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制剂的分类,对采用改变剂型、制剂新技术、应用吸收促进剂、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的给药系统设计和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等方面改善中... 中药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药制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制剂的分类,对采用改变剂型、制剂新技术、应用吸收促进剂、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的给药系统设计和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等方面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制约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口服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中药枸骨叶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吴弢 程志红 +3 位作者 刘和平 李颜 侴桂新 王峥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枸骨叶(Ilexcornuta)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寻找可能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I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用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枸骨叶的氯仿部位分得11个脂溶性成分,其中包括7... 目的研究中药枸骨叶(Ilexcornuta)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寻找可能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I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用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枸骨叶的氯仿部位分得11个脂溶性成分,其中包括7个三萜类成分即羽扇豆醇(1),11-酮基-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Ⅱ),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Ⅲ),3,28-乌索酸二醇(Ⅳ),熊果酸(Ⅴ),30-醛基羽扇豆醇(Ⅵ),30-酮基降羽扇豆醇(Ⅶ);1个链状倍半萜tanacetene(Ⅷ);1个甾醇β-谷甾醇(Ⅸ),2个有机酸类成分即正二十二烷酸(Ⅹ)和正二十六烷(Ⅺ)。结论化合物Ⅳ,Ⅶ,Ⅷ,Ⅹ和Ⅺ为首此从冬青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Ⅱ,Ⅲ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倍半萜类成分为首此从冬青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叶 脂溶性成分 三萜
下载PDF
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血-脑屏障变化机制及中药对血脑屏障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伟 石海莲 +3 位作者 吴晓俊 杨睿 王峥涛 刘梅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621-1625,共5页
血-脑屏障(BBB)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BBB异常伴随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BBB异常的病理机制不同,而药物对BBB异常的改善作用也严重影响药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该... 血-脑屏障(BBB)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BBB异常伴随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BBB异常的病理机制不同,而药物对BBB异常的改善作用也严重影响药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该文主要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BBB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两方面进行综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靶向血脑屏障药物的研发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药物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 多发性硬化 帕金森障碍 中草药 综述
下载PDF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研究现状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之璧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37-341,共5页
氧传递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需氧生物的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在哺乳动物中,血红蛋白具有氧结合特性,过去曾认为这种氧结合蛋白只存在于哺乳动物中,近期发现,它几乎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1].
关键词 透明颤菌属 血红蛋白类 基因 转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