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团队发展:健康中国,健康血压——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继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5-997,共3页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高研所)于1958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所集流行病学、临床、发病机制研究和社区防治为一体的专业机构。研究所现设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临床测试实验室、血管检测中心、社区防治中心...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高研所)于1958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所集流行病学、临床、发病机制研究和社区防治为一体的专业机构。研究所现设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临床测试实验室、血管检测中心、社区防治中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动物房以及行政办公室。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与研究所实现所科合一,2007年成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防治 上海市人民政府 流行病学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实验动物房 测试实验室 国家重点学科 血管检测
原文传递
上海市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趋势——1998年上海城乡164343人血压抽样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钱岳晟 傅华 +3 位作者 朱鼎良 丁永明 王崇行 赵光胜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6-379,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上海城乡人群高血压的基线调查资料 ,研究城乡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血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收集 1998年上海市 6个街道和 2个农村 >35岁的16 4 343人的高血压基线调查资料 ,对城乡... 目的 通过分析上海城乡人群高血压的基线调查资料 ,研究城乡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血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收集 1998年上海市 6个街道和 2个农村 >35岁的16 4 343人的高血压基线调查资料 ,对城乡不同年龄组血压值的百分点及均数进行分析。并与 1991年的城乡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作对比。结果 ① 1998年上海市城乡人群高血压 [收缩压≥ 14 0和 (或 )舒张压≥ 90mmHg和 (或 ) 2周内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1mmHg =0 .133kPa]患病率为 2 9.2 % ;②城乡人群无论是青年期进入中年期 ,还是中年期进入老年期 ,血压的升幅均为最快 ,最大升幅为 8~ 10mmHg ;③≥ 4 5岁城市人群的血压呈现高于农村的趋势 ,而农村人群血压的增长幅度大于城市人群。结论 上海地区人群血压的特点为 :① 7年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 2 9.73% ;②中年人群血压升幅最大 ,应将中年人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主要对象 ;③城乡血压差别正在明显缩小 ,要防止农村人群中以高血压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高血压 流行病学 变化趋势 血压 抽样调查
下载PDF
上海市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动态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光胜 袁晓源 上海市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组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2年第1期25-29,共5页
按全国统一标准和方法,对上海城乡各3个随机抽样点15岁及以上成人21189名进行血压普查,校正应答率91.85%.结果:①临界、确诊和合并(临界+确诊)患病率分别为6.38%、6.31%、12.69%;城乡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1.05%、6.59%,患病率骤升年龄城市... 按全国统一标准和方法,对上海城乡各3个随机抽样点15岁及以上成人21189名进行血压普查,校正应答率91.85%.结果:①临界、确诊和合并(临界+确诊)患病率分别为6.38%、6.31%、12.69%;城乡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1.05%、6.59%,患病率骤升年龄城市较早5岁、患病率及血压水平城乡相差10~15年.②男性在55岁前患病率高于女性,65岁后相反;血压值男性在46岁后、女性在45岁后城高于乡,40岁前在男性城乡差别不大,而女性反乡高于城.③城市合并标化患病率本次与1979年普查结果间无明显差别.而农村则本次为1979年的181.04%,且患病率骤升年龄提前5岁.城乡标化患病率差别从1979年的2.2倍降至本次的0.6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乡人口 高血压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经皮去肾神经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获益:证据和争议
4
作者 董一飞 张毅 +1 位作者 李燕 贾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890-896,共7页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尽管目前有多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低。经皮去肾神经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其作为一种新兴的高血压治疗方法备受关注,十余年来开展了...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尽管目前有多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低。经皮去肾神经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其作为一种新兴的高血压治疗方法备受关注,十余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现总结当前经皮去肾神经术治疗高血压临床获益的证据和争议,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并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肾神经术 高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海市脑卒中社区人群计划防治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傅华 王崇行 +3 位作者 洪震 姚景莉 俞顺章 唐树德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 了解已证明有效的干预措施在社区实施的效果以及需要的人力和费用如何 ,从而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脑卒中防治方案。方法 对上海 8个社区 38 3万人口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脑卒中综合防治研究 ,干预措施包括高血压控制、糖尿病控制... 目的 了解已证明有效的干预措施在社区实施的效果以及需要的人力和费用如何 ,从而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脑卒中防治方案。方法 对上海 8个社区 38 3万人口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脑卒中综合防治研究 ,干预措施包括高血压控制、糖尿病控制和合理营养。结果 通过 2年的干预 ,全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 80 6 % ;高血压病人管理率达6 6 % ,血压值 <16 0 / 95mmHg的控制率为 6 1% ,血压值 <14 0 / 90mmHg的控制率为 31% ;2年里高血压人群收缩压下降 3 9mmHg ,舒张压下降 1 8mmHg。干预人群脑卒中标化发病率较干预前下降 4 2 2 4 / 10万。以 5个设有对照的社区来分析 ,扣除了对照的基数后 ,2年来脑卒中发病减少 70例 ,平均每年脑卒中发病减少 2 5 4 1/ 10万。经济学分析表明 8个干预点用于高血压防治预防脑卒中所花费用平均为 38 0元 /人·年 ,平均每位卫生工作人员应管高血压病人数为 4 5 9人。研究也发现在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第一级预防、对三级高血压病人的管理和对上班人员高血压的防治方面仍是薄弱环节。结论 脑卒中的社区综合防治是有效的 ,但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的第一级预防和对轻度高血压尤其是上班族高血压的管理 ,研究提出了脑卒中社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防治 脑卒中 高血压管理 上海
下载PDF
重视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在高血压诊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蒋雄京 董徽 +4 位作者 董一飞 许建忠 贾楠 祝之明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1-754,共4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传统诊治手段往往纯“内科”,基本与经皮血管介入技术无关。近几十年来,随着高血压相关影像学的发展和介入器械的研发,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高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传统诊治手段往往纯“内科”,基本与经皮血管介入技术无关。近几十年来,随着高血压相关影像学的发展和介入器械的研发,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高血压的诊治。本文就当前经导管血管介入技术用于临床高血压诊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介入技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2023年)概要及解读
7
作者 张冬燕 李燕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97-304,共8页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介绍了多国高血压管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HEARTS高血压防控计划的全球推广情况。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危害健康。过去30多年间,全球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数量翻了一倍,从1990年的6.5亿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在30~79岁的全球高血压患者中,大约54%诊断为高血压,其中42%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而仅有21%得到控制。2019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如果全球范围内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从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600万人死亡。人群水平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盐和低钾摄入、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等。WHO支持通过减少膳食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限制饮酒、戒烟、增加运动和改善空气污染等方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治疗方面,WHO指南建议对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特定人群,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时也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我国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管理情况同样令人关注。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重要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全球高血压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特别是推动HEARTS技术包在我国的应用,以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该报告旨在提醒人们重点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成功案例明确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并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2025年将未控制高血压比例较2010年相对下降25%的全球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与管理情况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死亡 疾病负担
下载PDF
上海地区人群HMOX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及中医治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宁 张文俊 +1 位作者 罗云 钟久昌 《陕西中医》 2013年第12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人群血红素加氧酶基因1(HMOX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关联,及其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标签单核普酸多态(TagSNP)方法,分析上海地区人群中HMOXI基因3个标签SNP位点(rs8140669T/A、rs9607267T/...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人群血红素加氧酶基因1(HMOX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关联,及其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标签单核普酸多态(TagSNP)方法,分析上海地区人群中HMOXI基因3个标签SNP位点(rs8140669T/A、rs9607267T/C和rs2071749G/A多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该基因与EH发病的关系。同时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措施。结果:EH组患者中HMOXI基因的rs9607267位点C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该位点个体高血压发病危险是同位点其它基因型个体的1.41倍(P<0.05)。数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rs9607267位点CC基因型个体血压水平显著高于该位点其它基因型人群,校正其它影响因素后,rs9607267位点CC基因型个体与其它基因型个体比较,收缩压水平升高4.7mmHg,舒张压水平升高2.8mmHg。经过中医治疗后,85例治愈,13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1%。结论:上海地区人群中HMOXI基因多态性及血压水平与EH发病相关联,中医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性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辨证 @单核苷酸多态
下载PDF
上海市城乡人群血压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9
作者 钱岳晟 傅华 +3 位作者 朱鼎良 丁永明 王崇行 赵光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32-,共1页
目的 通过对上海城乡人群高血压的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 ,研究城乡人群血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以 1998年上海城区的 6个街道和农村 2个乡村 15岁以上人群 16 75 49人的高血压基线调查资料 ,对城乡... 目的 通过对上海城乡人群高血压的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 ,研究城乡人群血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以 1998年上海城区的 6个街道和农村 2个乡村 15岁以上人群 16 75 49人的高血压基线调查资料 ,对城乡不同年龄组血压值的百分点及均数进行分析。并以 1991年城乡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作对比。结果  1.城乡人群无论是青年期进入中年期 ,还是中年期迈入老年期 ,血压的升幅都是最快 ,升幅最大的达 9~ 10mmHg ;与 1991年相比 ,2 .城乡 35岁以下人群血压升高幅度最为显著 ,与 1991年相比城乡人群的收缩压分别增长了 13.0 5 %和 7.2 4 % ,舒张压分别增长 12 .4 2 %和7.35 % ,列其他各年龄组的首位。 3.城市人群的血压在 4 5岁以后才显示出高于乡村的趋势 ,而且乡村人群血压增长幅度都要大于城市人群。以乡村 6 0~岁组为例 ,1991年收缩压水平相当于城市 5 0~岁组 ,舒张压水平相当于城市 4 0~岁组 ,城乡人群血压相差 10~ 2 0年 ;1998年 6 0~岁组乡村收缩压水平与城市 5 5~岁组仅差 0 .5 8mmHg ,舒张压水平与城市 5 5~岁组差 0 .6mmHg ,城乡血压水平差值竟缩短了 5~ 10年。 讨论 上海地区人群血压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年人群血压升幅最大 ,无论是青年期进入中年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群 收缩压 城市人群 血压 基线调查
下载PDF
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影响因素探讨
10
作者 张红梅 陈凌 +8 位作者 王亚娟 苗苗 冷海燕 阮铁梅 唐晓颖 蔡兰平 王彦 冯雨 郑普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10期1037-1043,共7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1至12月在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免费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入选者的基线...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1至12月在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免费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入选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全因死亡为本研究的终点事件,终点事件收集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高血压患者4049例,年龄(67.9±7.1)岁,男性1856例(45.8%),其中死亡组610例、存活组3439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446,95%CI:1.200~1.742,P<0.001)、年龄(HR=1.130,95%CI:1.118~1.143,P<0.001)、腰高比(HR=8.117,95%CI:2.235~29.481,P=0.001)、尿蛋白阳性(HR=2.974,95%CI:2.202~4.016,P<0.001)、空腹血糖(HR=1.070,95%CI:1.012~1.131,P=0.017)、卒中史(HR=1.819,95%CI:1.414~2.340,P<0.001)是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周运动≥1次(HR=0.816,95%CI:0.668~0.996,P=0.046)、服用调脂药物(HR=0.459,95%CI:0.223~0.947,P=0.035)是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男性、年龄、腰高比、尿蛋白阳性、空腹血糖、卒中史是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周运动≥1次、服用调脂药物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死亡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9
11
作者 钱岳晟 张伟忠 +1 位作者 周怀发 王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 :从生理和生化角度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并做血压、体量指数、心电图和生化等指标测定。结果 :阳亢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37 4 %、... 目的 :从生理和生化角度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并做血压、体量指数、心电图和生化等指标测定。结果 :阳亢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37 4 %、4 7 6 %、15 0 % ;从体态上 ,痰湿质属于肥胖型 ,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痰湿质组最高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最低 ,心电图的异常率痰湿质明显高于阳亢质组。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阳亢质和痰湿质是两大基本类型 ;痰湿质高血压患者多数属于肥胖型 ,预后可能要比其他体质的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体质分类 阳亢 痰湿 中医病理学
下载PDF
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脂联素异常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钱岳晟 张怡 +3 位作者 周晓鸥 张伟忠 高平进 朱鼎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痰湿体质与非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APN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将250例高血压病患者(痰湿组137例,非痰湿组113例)进行血清APN检测,选择APN基因8个单核苷酸(single nucleotide p... 目的探讨痰湿体质与非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APN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将250例高血压病患者(痰湿组137例,非痰湿组113例)进行血清APN检测,选择APN基因8个单核苷酸(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痰湿组和非痰湿组血清APN水平分别为(5.07±0.35)μg/mL和(6.41±0.3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APN基因8个SNP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N基因rs1063537(3224C/T)多态性位点痰湿组血清APN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痰湿组,TT位点分别为(2.580±1.029)μg/mL、(6.011±0.945)μg/mL,CT位点分别为(5.113±0.968)μg/mL、(7.812±0.161)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21)。CC位点分别为(5.426±0.591)μg/mL、(6.130±0.668)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非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而且APN基因SNP3224的T基因携带者可能是APN异常的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脂联素 痰湿体质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宏宇 龚兰生 +2 位作者 张维忠 孙宁玲 胡大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 (pulsewavevelocity ,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 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扩张性的参数。对 13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PWV检测 ,其中男 95 4...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 (pulsewavevelocity ,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 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扩张性的参数。对 13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PWV检测 ,其中男 95 4例 ,女 438例 ,年龄 14~ 85岁 ,平均 (5 2 .0 9± 12 .37)岁。结果  1392例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PWV随年龄增大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而增加 (P<0 .0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收缩压和心率是与反映大动脉弹性的PWV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 (P<0 .0 0 1)。结论 长期高血压将导致大动脉扩张性降低 ,这种改变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年龄、收缩压、心率与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速度 高血压 动脉扩张性 血管病变
下载PDF
3156例原发性高血压脂肪分布与大动脉缓冲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倪永斌 张维忠 +1 位作者 王宏宇 吴美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肥胖和局部体脂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3 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按腰臀围比值分为中心胜肥胖... 目的:研究肥胖和局部体脂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3 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按腰臀围比值分为中心胜肥胖组和非中心胜肥胖组,应用法国产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Complior测量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分析比较体重指数和腰臀围比值(≥0.95者认为是中心性肥胖)与脉搏波速度的关系。 结果:体重指数和脉搏波速度不相关,而女性腰臀围比值和脉搏波速度呈正相关(r=0.220,P<0.0001)。女性中心性肥胖组脉搏波速度明显高于非中心性肥胖组,有极显著差异(11.96 m/s vs.11.06 m/s,P<0.001),在校正年龄、身高、收缩压、心率、体重指数和脉压等影响因素后,两组间仍有极显著差异(11.61m/s vs. 11.24 m/s,P<0.01)。但男性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性肥胖是影响大动脉缓冲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腰臀围比值 脉搏波速度 脂肪分布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邦杰 符德玉 +5 位作者 王世红 张雪梅 何淑寅 周端 钱岳晟 金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338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患者血清尿酸(SerumUric Acid SUA)水平,同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采集相关病史(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及... 目的:探讨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338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患者血清尿酸(SerumUric Acid SUA)水平,同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采集相关病史(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结合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高盐饮食、吸烟相关,与BMI、TG正相关、与HDL负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EH患者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高于女性(OR=5.614,P<0.01)。靶器官损伤方面,合并心脏病史的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增至1.95倍(OR=1.95,P<0.05)。高尿酸血症与左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形成或IMT增厚、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未见显著相关;EH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发现:肝火亢盛(318.26±19.25)<阴虚阳亢(325.80±13.28)<痰湿壅盛(354.17±19.61)<阴阳两虚(382.76±53.80),肝火亢盛、阴虚阳亢与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H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高盐饮食、吸烟、BMI、TG、HDL相关;EH患者高尿酸血症与心脏疾病史相关;血清尿酸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原发性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伤 中医证型
下载PDF
上海专科门诊高血压人群治疗和降压达标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16
作者 钱岳晟 朱鼎良 +1 位作者 李勇 方宁远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8-591,共4页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专科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和用药的状况。方法采用测量血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①2681例高血压病患者中,男1507例,女1174例,平均年龄为(65±12)岁,平均病程为(12±10)年,平均血压为(136.3±13.9...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专科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和用药的状况。方法采用测量血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①2681例高血压病患者中,男1507例,女1174例,平均年龄为(65±12)岁,平均病程为(12±10)年,平均血压为(136.3±13.9)/(82.5±9.8)mmHg(1mmHg=0.133 kPa)。降压达标率为43.2% (1159/2681例)。②降压达标与未达标者的年龄、病史中最高收缩压(SBP)、病史中最高舒张压(DBP)、病程和体重指数(BM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③降压未达标的患者中,单纯SBP升高者占39.6% (602/1522例),单纯DBP升高者占14.9%(227/1522例),SBP和DBP均升高者占45.5%(693/1522例),3者间年龄、病史中最高SBP、病史中最高DBP、病程、BMI、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和有无并发症、合并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④服用1种降压药物使血压达标者仅占44.8%。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中,0.9%未服药,44.6%仅服1种降压药。结论①上海地区心血管专科门诊的降压达标率为43.2%;②年龄大、基础血压高、病程长和BMI高等因素影响了降压达标,单纯SBP升高患者的血压较难控制;③有较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不足,如能强化治疗、合理用药,完全能够提高降压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诊患者 控制率 抗高血压药物 并发症
下载PDF
氟伐他汀改善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75
17
作者 张维忠 丁跃有 邱慧丽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降压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 60mmHg的高血压患者 ,分为安慰剂组 (15例 )和氟伐他汀组 (15例 ) ,分别加服安慰剂 (1片每天 )或氟伐他汀 (4...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降压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 60mmHg的高血压患者 ,分为安慰剂组 (15例 )和氟伐他汀组 (15例 ) ,分别加服安慰剂 (1片每天 )或氟伐他汀 (40mg/d) ,治疗 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1和C2 ) ,从桡动脉压力波形实时获得的中心动脉血压、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 (AI)。结果 安慰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肱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 8 0± 12 9mmHg (P =0 0 3 1)与 5 7± 9 3mmHg (P =0 0 3 3 ) ,中心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 9 7± 12 4mmHg (P =0 0 0 9)与 7 1± 9 3mmHg (P =0 0 1) ,中心动脉下降幅度大于肱动脉 ;舒张压和心率无显著改变 ;C2 升高 (P =0 0 3 ) ;AI降低 (P =0 0 2 6) ;PWV和C1无显著改变。结论 氟伐他汀通过改善高血压患者小动脉弹性和外周压力波反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脉压 动脉弹性 高血压 降压药物 安慰剂 降血脂药物
下载PDF
高血压大动脉扩张性与左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宏宇 李志明 +4 位作者 张维忠 龚兰生 邱慧丽 范明昌 吴美枝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评估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大动脉扩张性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观察影响这些变化的临床因素;分析高血压时大动脉变化 与心脏变化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分别应用脉搏波速度测量仪和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颈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传... 评估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大动脉扩张性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观察影响这些变化的临床因素;分析高血压时大动脉变化 与心脏变化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分别应用脉搏波速度测量仪和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颈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Pulse w ave velocity, P W V)和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总体分析所有高血压患者 P W V 增高(11.3±2.3m /s),左室重量指数( L V M I99.9±31.4 g/m 2 )正常,射血分数( E F0.67±0.08)正常,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速度( P 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速度( P A) 比值降低(0.97±0.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 W V与收缩压( S B P),年龄(age), P A关系密切( P值分别为0.0001,0.2371,0.0016); P W V 的改变与 L V M I密切相关( P= 0.1983)。结论:高血压时会出现大动脉扩张性的降低,这种改变与左室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收缩压水平、年龄、左室舒张功能状态是与大动脉扩张性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动脉扩张性 左室肥厚 脉搏波速度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遗传性红细胞Na~+-Li~+逆向及Na~+-K~+同向转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光胜 李迪元 +8 位作者 袁晓源 王谷亮 罗雪美 庞庆祥 阚立新 董寿祺 伍宸蓉 金亦军 詹一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对53个至少双亲之一患高血压病(EHT)的家庭和25个正常血压(NT)者家庭(包括父、母及一个子女)成员的红细胞(RBC)Na ̄+-Li ̄+逆向转运(SLC)及Na ̄+-K ̄+同向协同转运(SPT)功能,作它们与平均... 对53个至少双亲之一患高血压病(EHT)的家庭和25个正常血压(NT)者家庭(包括父、母及一个子女)成员的红细胞(RBC)Na ̄+-Li ̄+逆向转运(SLC)及Na ̄+-K ̄+同向协同转运(SPT)功能,作它们与平均血压(MABP)间的家庭内部相关分析,并计算其多基因累加遗传力(h2),发现:(1)在NT、NT+EHT家庭,RBC的SPT和SLC的双亲均值都和其子女的相应值呈正相关,但配偶间不相关,提示系遗传性传递;(2)SPT和SLC的h ̄2在NT和NT+EHT家庭分别为0.3250、0.4514和0.5770、0.7829,SLC的h ̄2较SPT的大;(3)双亲SLC均值与子女的MABP呈正相关,而SPT则不相关,提出SLC与血压遗传间的联系较SPT密切,可能成为预测EHT的“遗传标记”;(4)SLC与SPT值均存在“母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红细胞 遗传 钠离子 钾离子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钱岳晟 张怡 朱鼎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并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社区人群抽样调查,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评定和以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结果被调查的高血压病患者623例,按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分为腻滞质345例(55.4%)... 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并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社区人群抽样调查,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评定和以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结果被调查的高血压病患者623例,按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分为腻滞质345例(55.4%),燥红质138例(22.2%),倦?质36例(5.8%),正常质104例(16.7%)。按照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中危和高危人群占97.7%,在这些中危和高危的患者中腻滞质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腻滞质高血压患者年龄偏大、吸烟和血脂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3、0.01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以腻滞质和燥红质两种体质类型为主要特征,中医临床的辨证分型是从两种体质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体质类型决定了证型;腻滞质的高血压患者比其他体质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更高,进行早期干预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体质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