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体聚四氟乙烯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祁佐良 王炜 +5 位作者 董佳生 陈守正 顾斌 林晓曦 戴传昌 刘彦春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治疗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及凹陷畸形,探索整形美容外科的新手术方法,开发软组织填充材料。通过外科手术在真皮下松解,将ePTFE植入软组织凹陷部位。临床选择隆鼻、眶周围凹陷畸形、先天性唇裂犁状... 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治疗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及凹陷畸形,探索整形美容外科的新手术方法,开发软组织填充材料。通过外科手术在真皮下松解,将ePTFE植入软组织凹陷部位。临床选择隆鼻、眶周围凹陷畸形、先天性唇裂犁状孔周围凹陷及耳轮部分缺损等64例,术后随访4年,满意率达979%。2例因发生感染取出,1例出现组织反应。认为ePTFE组织相容性好,弹性和硬度与软组织相似,是极有前途的软组织填充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面部凹陷 高分子材料 EPTFE
下载PDF
组织瓣移植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祁佐良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组织瓣移植术 整形外科 组织器官缺损 整形外科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纪要
3
作者 祁佐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34-334,共1页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交流会 整形外科 纪要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医学会 2005年 南方医院 主办单位 推动作用 学科建设 外科医生 广州市 大会 承办
下载PDF
整形外科组织填充材料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钱云良 崔磊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年第11期22-24,共3页
近年来,各种组织填充用材料在整形外科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合成生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点,并就其应用及并发症的检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整形外科 组织充填材料 生物活性玻璃 硅胶
下载PDF
网上查询整形外科文献原文的几种方法
5
作者 徐靖宏 王炜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网上查询 整形外科 文献查询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和外科人工植入物的仿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雷万军 李秉哲 +4 位作者 曹谊林 Karl Ulrich Kainero 彭淑鸽 崔磊 周宁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721-2726,共6页
学术背景:虽然已经有应用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的报道,但因其缺乏植入早期的力学强度,尚不能应用在四肢负重部位修复骨缺损。目的:探讨负重组织工程骨的新型支架的仿生力学设计、多孔纯镁支架的仿生形态学设计和多孔纯镁支架仿人... 学术背景:虽然已经有应用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的报道,但因其缺乏植入早期的力学强度,尚不能应用在四肢负重部位修复骨缺损。目的:探讨负重组织工程骨的新型支架的仿生力学设计、多孔纯镁支架的仿生形态学设计和多孔纯镁支架仿人骨材料表面涂层的仿生技术,以及其他负重组织工程骨候选支架仿生技术和外科人工金属植入物仿生表面涂层技术的发展现状。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EI数据库1899/2007与仿生材料相关的文献,并以ELSERVIER、Springer、万方外文文献数据库以及CHKI中文数据库文献索引为辅助,英文检索词"Biomimetic materials",中文检索词"仿生学"。纳入与仿生学、仿生力学、仿生材料及技术相关的文章。文献评价:共得到3501个索引,选择35篇完全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其中有关仿生学1篇,生物力学1篇,组织工程用仿生材料1篇,负重组织工程骨的新型支架3篇,医学用金属材料的仿生表面涂层技术12篇,医学用生物陶瓷的仿生表面涂层技术1篇,医学用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的仿生涂层技术4篇,纳米生物有机物大分子和生物无机物分子的自组装6篇,生物材料的体积修饰或改性2篇。资料综合:①为解决负重组织工程骨早期力学强度不足问题,仿生涂层的多孔纯镁新型支架是临床试用前期研究最佳候选方案,仿生涂层的多孔纯钛支架,可能作为上述研究的其他选择。②多孔双相生物陶瓷支架压缩强度较低,可能不足以解决问题,利用仿生技术对整体修饰或改性可能是有前景的。③多孔生物高分子聚合物支架,可以利用仿生技术对整体修饰或改性以改善力学性能,但是效果非常有限。结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解决负重组织工程骨的早期力学性能不足问题。外科植入物金属,以及多孔生物金属、生物陶瓷、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等组织工程骨支架表面,均可利用仿生涂层技术进行表面修饰或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组织工程骨 多孔纯镁支架 仿生涂层 仿生技术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上臂外侧小型皮瓣游离移植在手外科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永华 王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3-4,49,共3页
我科自1985年7月起,施行上臂外侧游离皮瓣5例,全部成活,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应用解剖 上臂外侧皮瓣,其主要供应血动脉为肱深动脉及其终未支—桡侧副动脉的皮支。肱深动脉起自肱动脉的后内壁,与桡神经伴行,穿肱三头肌内侧头与长头... 我科自1985年7月起,施行上臂外侧游离皮瓣5例,全部成活,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应用解剖 上臂外侧皮瓣,其主要供应血动脉为肱深动脉及其终未支—桡侧副动脉的皮支。肱深动脉起自肱动脉的后内壁,与桡神经伴行,穿肱三头肌内侧头与长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外侧 皮瓣游离 外科应用 皮瓣移植 肱深动脉 桡侧副动脉 游离皮瓣 动静脉 三角肌止点 皮支
下载PDF
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整形 被引量:11
8
作者 祁佐良 袁荣 王炜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56-159,共4页
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整形作者单位: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祁佐良袁荣王炜组织移植是整形美容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组织移植通常是指自体和异体的组织移植。自体组织移植由于存在供区选择... 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整形作者单位: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祁佐良袁荣王炜组织移植是整形美容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组织移植通常是指自体和异体的组织移植。自体组织移植由于存在供区选择困难,对供区造成损害,移植后发生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 应用 开发 整形术
下载PDF
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整形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顾斌 李青峰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00-301,共2页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 基于对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 ,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 ,鼻底行“Y -V”推进、瘢痕瓣转移 ,以抬高患侧鼻底 ;采用患侧口轮匝肌与鼻小柱、鼻底、鼻翼组织垫及对侧口轮匝...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 基于对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 ,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 ,鼻底行“Y -V”推进、瘢痕瓣转移 ,以抬高患侧鼻底 ;采用患侧口轮匝肌与鼻小柱、鼻底、鼻翼组织垫及对侧口轮匝肌多层次多部位重叠缝合 ,使上唇饱满 ,更具立体感 ,且防止鼻翼外脚外移复发。结果 自 2 0 0 1年 1月以来 ,经过 4 7例的临床实践 ,术后鼻底丰满 ,上唇人中嵴、人中凹显现 ,随访 3~ 6个月 ,鼻翼外脚外移复发 1例 ,其余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对某些术式进行改进 ,提高了手术疗效 ,减少了畸形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鼻唇畸形 整形
下载PDF
内窥镜乳房整形的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力 杨川 +1 位作者 范志宏 朱昌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 乳房整形 仪器配置
下载PDF
睑袋整形方法的探讨和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丽云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5年第3期148-149,共2页
通过600例下睑袋整形术后患者的随访观察,对经皮肤切口和经结膜切口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初步评价和探讨,对常见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睑袋 整形外科学 并发症 防治 眼外科手术
全文增补中
溶剂浇铸/颗粒沥滤技术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际达 崔磊 +1 位作者 刘伟 曹谊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35,42,共5页
生物可降解多孔三维细胞支架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的基础。溶剂浇铸 粒子沥滤技术是最简便、也是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多孔三维细胞支架制备技术 ,随着各种改进方法的出现 ,溶剂浇铸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多孔三维细胞支架 组织工程 制备 溶剂浇铸技术 颗粒沥滤技术
下载PDF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付国 曹谊林 商庆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7-300,共4页
关节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滑膜关节表面缺损后难以修复。现就关节软骨缺损的自发修复、自体或异体移植修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细胞移植修复,以及三维立体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下载PDF
GFP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内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示踪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广东 王晓云 +3 位作者 刘德莉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报告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 (BMSC)中的高效、稳定、持久表达 ,直接示踪BMSC在关节软骨缺损内的分布及分化。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G4 1...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报告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 (BMSC)中的高效、稳定、持久表达 ,直接示踪BMSC在关节软骨缺损内的分布及分化。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G4 18筛选及扩增 ,获得大量含GFP基因的假病毒液 ,并直接转染BMSC。将含有GFP基因转染标记的BMSC与生物可降解材料复合后 ,植入猪自体关节软骨缺损处 ,7个月后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修复组织中GFP标记的BMSC的分布及分化。结果 :经双酶切鉴定证实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构建成功 ,转染PT6 7细胞后可在荧光激发波长下 ,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 ,转染率达 2 0 %~ 5 0 % ,经G4 18筛选后可达 10 0 %。筛选、扩增后 ,PT6 7细胞的上清培养液可成功地转染BMSC ,筛选后能稳定、持久、高效表达GFP。将标记的BMSC植入关节软骨缺损 7个月后 ,修复组织仍能高效表达GFP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 ,多数新生软骨陷窝内有GFP标记的细胞。结论 :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GFP载体 ,能持久标记骨髓基质细胞 ,用于细胞动态变化的研究及细胞转归的示踪 ,该方法简便、灵敏、可靠、直观。标记的BMSC可在关节软骨缺损内分化为成熟的软骨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软骨形成
下载PDF
烘绑治疗后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程度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如鸿 黄文义 +4 位作者 干季良 张涤生 张梅 苏永新 付爱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应用生化测定技术和组织学观察手段,对15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在烘绑治疗前后的皮肤组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烘绑疗法能①降低病变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②减轻皮肤厚度,减少皮肤含水量;③促进局部组织的微循环;④提高病变组... 应用生化测定技术和组织学观察手段,对15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在烘绑治疗前后的皮肤组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烘绑疗法能①降低病变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②减轻皮肤厚度,减少皮肤含水量;③促进局部组织的微循环;④提高病变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活性。结合临床观察指标,提出烘绑疗法的作用机理:①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间液和蛋白质的回吸收;②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降低病变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热疗法 烘绑疗法 皮肤 组织学 纤维化
下载PDF
脂肪来源细胞体外增殖规律及定向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英 周广东 +5 位作者 杨平 尹烁 刘德莉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脂肪组织由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19例,31.5±5.8岁)。酶消化法分离抽吸物中细胞,体外扩增至第10代,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累计倍增数目,明确其体外生长规律和增殖能力:通过对表面抗原CD29、CD105、CD106、CD166、CD49d、CD34、... 脂肪组织由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19例,31.5±5.8岁)。酶消化法分离抽吸物中细胞,体外扩增至第10代,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累计倍增数目,明确其体外生长规律和增殖能力:通过对表面抗原CD29、CD105、CD106、CD166、CD49d、CD34、CD31、3G5等的检测分析脂肪来源细胞的群体组成;分别向软骨、骨、脂肪定向诱导,进一步明确该细胞群体定向分化能力。实验表明.每300ml脂肪抽吸物平均可获得5×10^7个有核细胞,体外扩增10代,平均每代倍增数目为1.59±0.224,累计倍增数目为15.53。流式细胞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干细胞相关抗原CD29、CD105、CD106、CD166等表达率均〉60%,但与造血系相关的CD34、CD31表达率也分别达到7.3%、29.2%。ADC向软骨诱导可检测到Ⅱ型胶原表达;向成骨诱导可见矿化结节形成.并可检测到AKP、Osteonectin基因表达;向脂肪诱导可检测到PPARr2、GLU-4、Leptin基因表达.细胞内有脂滴形成。脂肪来源的细胞获得量大,体外增殖能力强,并含有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细胞.有可能作为组织构建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增殖 分化潜能 体外
下载PDF
若干理化因素对脂肪颗粒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1
17
作者 李发成 雷华 李青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以葡萄糖转移实验检测肿胀液灌注压、注射针管内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庆大霉素对脂肪颗粒活性的确切影响,为脂肪移植术中如何控制这些因素提供参考。方法:于同一患者下腹部左右侧分别灌注 1∶1 和 1∶3 的肿胀液,同条件抽取,获... 目的:以葡萄糖转移实验检测肿胀液灌注压、注射针管内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庆大霉素对脂肪颗粒活性的确切影响,为脂肪移植术中如何控制这些因素提供参考。方法:于同一患者下腹部左右侧分别灌注 1∶1 和 1∶3 的肿胀液,同条件抽取,获两组样本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t 检验比较 2 组样本的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有无差异。用侧孔为 2.0mm×5mm 的吸管抽取的脂肪颗粒分 3 组,分别经注射器乳头(内径 2mm)、16 号针头(内径 1.5mm)、12 号针头(内径 1.1mm)注射于培养皿中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方差分析检验比较 3 组样本的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有无差异。将同条件获取的脂肪颗粒分 4 组,分别置于含0.08%利多卡因、0.0002%(1/50 万)肾上腺素、1kU/ml 庆大霉素及常规 DMEM(对照组)中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前 3 组样本的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与对照组有无差异。结果:1∶1 和 1∶3 灌注压下获取的 2 组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量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颗粒的葡萄糖转移量随注射时所经注射器乳头或针管的内径变小而依次降低,差异显著(P<0.05);在含 0.08%利多卡因、0.0002%(1/50 万)肾上腺素、1kU/ml 庆大霉素的 DMEM 中进行孵育的脂肪颗粒的葡萄糖转移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活性 葡萄糖转移实验 肿胀液灌注压 注射针管内径 利多卡因 肾上腺素 庆大霉素
下载PDF
下肢单蒂多组织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烧伤手畸形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云良 张余光 +1 位作者 章一新 王文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介绍下肢单蒂多组织瓣一期修复烧伤后手部严重畸形的手术方法。 方法  2 0 0 0年 9月~2 0 0 3年 2月收治 6例 ,根据手部创伤形状和面积 ,应用以胫前血管为蒂串连小腿外侧皮瓣、足背皮瓣和第 1趾甲瓣游离移植一期再造拇指 ,同... 目的 介绍下肢单蒂多组织瓣一期修复烧伤后手部严重畸形的手术方法。 方法  2 0 0 0年 9月~2 0 0 3年 2月收治 6例 ,根据手部创伤形状和面积 ,应用以胫前血管为蒂串连小腿外侧皮瓣、足背皮瓣和第 1趾甲瓣游离移植一期再造拇指 ,同时修复虎口、大鱼际、掌腕瘢痕挛缩及软组织缺损。切取小腿外侧皮瓣范围 4 cm× 10 cm~ 7cm×10 cm;足背皮瓣为 5 cm× 10 cm~ 9cm× 12 cm。 结果  6例烧伤后严重手畸形被修复。移植的皮瓣及再造拇指均成活。术后随访时间 6周~ 1年。修复后手功能和外形满意。供区下肢行走功能无障碍。 结论 以胫前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足背皮瓣和第 1趾甲瓣串连游离移植 ,能一期修复烧伤后复杂的手畸形。手术方法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单蒂多组织瓣游离移植 修复 烧伤手 畸形 拇指再造
下载PDF
应用聚四氟乙烯修复腹壁缺损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云良 章一新 +1 位作者 杨群 张余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聚四氟乙烯 (PTFE)生物材料修复腹壁大面积缺损 ,预防腹壁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 1999年 3月以来 ,应用片状 PTFE修复腹壁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 6例。腹壁缺损范围最大为 2 5 cm× 15 cm,最小为 9cm× 6 cm,其... 目的 探讨应用聚四氟乙烯 (PTFE)生物材料修复腹壁大面积缺损 ,预防腹壁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 1999年 3月以来 ,应用片状 PTFE修复腹壁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 6例。腹壁缺损范围最大为 2 5 cm× 15 cm,最小为 9cm× 6 cm,其中 2例伴有皮肤缺损 ,使用带蒂皮瓣或肌皮瓣移位进行修复。 结果 术后腹部伤口 期愈合 ,移位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材料无暴露。随访 6个月~ 3年 ,无排异反应及腹壁疝等并发症。 结论 临床应用片状 PTFE修复腹壁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聚四氟乙烯 腹壁疝 腹壁肿瘤切除术 并发症预防
下载PDF
犬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敏 翁雨来 +4 位作者 胡晓洁 崔磊 刘伟 冯希平 曹谊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在体外培养、诱导后的成骨活性,探讨B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犬骨髓,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单核细胞,经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培养后,进行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在体外培养、诱导后的成骨活性,探讨B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犬骨髓,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单核细胞,经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培养后,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成骨活性。结果第1代细胞Alkalinephosphatase(AKP)染色、Core-bindingfactoralphasubunit1(Osf2/Cbfa1)、Osteopotin(OPN)、Ⅰ型胶原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和I型胶原的原位杂交结果开始呈现阳性,第3代细胞BoneSailoplain(BSP)、Osteocalcin(OC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开始呈现阳性,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外有胶原分泌和钙盐沉积。结论BMSCs不仅能大量扩增,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分化,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诱导 成骨细胞 实验研究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