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疫情时代研究生党建与专业特色相融合路径探究——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为例 |
徐宏武
张豪裕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借鉴——互动——创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课程中外联合(合作)教学 |
龚恺
张彤
吴锦绣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3
|
关于建筑学专业办学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为例 |
王建国
龚恺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4
|
中荷联合教学的回顾与评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建筑学院 |
高源
吴晓
杜嵘
|
《新建筑》
|
2008 |
2
|
|
5
|
开放 交叉 融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程及思考 |
王建国
龚恺
|
《城市建筑》
|
2011 |
7
|
|
6
|
小尺度“木”的空间表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木构教学及建造实验 |
韩晓峰
朱雷
龚恺
|
《建筑师》
|
2015 |
3
|
|
7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概况 |
钱强
龚恺
阳建强
|
《华中建筑》
|
2006 |
0 |
|
8
|
继往开来,把握机遇 回应新世纪挑战——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十年发展(1997-2007) |
王建国
安宁
|
《建筑与文化》
|
2007 |
0 |
|
9
|
转折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摇篮”的继承者与开拓者们 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新三届”学生发展研究为例 |
王建国
单踊
刘博敏
徐伟
|
《时代建筑》
|
2015 |
0 |
|
10
|
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课程《小城镇中心设计理论》教学 |
龚恺
|
《建筑与文化》
|
2018 |
0 |
|
11
|
苏州市干将路古城区段缝合与复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设计课程在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 |
孙嘉昕
张应鹏
陈晓扬
|
《建筑与文化》
|
2019 |
3
|
|
12
|
面向建筑产业与设计前沿的建筑学硕士教育——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为例 |
李启明
冷嘉伟
|
《建筑与文化》
|
2019 |
3
|
|
13
|
景观之道 和谐生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探索与实践:和而不同,至善至美——谈景观建筑创作的追求 |
杜顾宝
|
《建筑与文化》
|
2010 |
1
|
|
14
|
“情绪三部曲”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9概念建筑 |
刘畅
|
《时代建筑》
|
2011 |
1
|
|
15
|
“白天和黑夜/白天/黑夜” 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0概念建筑 |
高勤
刘畅
|
《时代建筑》
|
2011 |
0 |
|
16
|
秋光疏已密,宛在春风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志愿者活动小西湖片区保护与复兴计划研究 |
|
《建筑与文化》
|
2016 |
0 |
|
17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优秀作品·选刊 |
张羽上
|
《华中建筑》
|
2006 |
0 |
|
18
|
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 |
夏兵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9
|
展示传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藏基泰工程司古建筑模型研究 |
白颖
诸葛净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20
|
绿色:回归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绿色建筑设计教学探索 |
鲍莉
|
《中国建筑教育》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