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政和边区根据地红军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的研究
1
作者
范永光
范强
《福建党史月刊》
2013年第2期45-46,共2页
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后,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指示,1938年1月至3月,政和边区根据地的建松政、政屏、寿政庆三块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720多人,分四批奉命整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关键词
政和边区根据地
整编
新四军人数
原文传递
保护红色遗产资源 留住红色历史财富——关于加强政和县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永光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第6期62-64,共3页
2010年以来,政和县有关部门按照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普查,针对遗址现状和遗址保护、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难题,梳理出意见和建议,提出保护利用规划与建议。
关键词
革命遗址
保护
利用
原文传递
小县大作为 实干赢发展 政和苏区展新貌
3
《福建党史月刊》
2014年第11期I0005-I0008,共4页
政和位于闽浙交界处,地处南平、宁德和浙江丽水3市结合部,全县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辖5乡4镇1街道,124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政和是福建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今已成...
政和位于闽浙交界处,地处南平、宁德和浙江丽水3市结合部,全县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辖5乡4镇1街道,124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政和是福建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今已成为“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楠木之乡”、“中国锥粟之乡”、“产茶明星县”、“中国竹具工艺城”,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政和工夫”红茶和国家地理标志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国驰名商标
革命老区
地理标志
福建省
交界处
结合部
行政村
原文传递
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在政和宣传抗日纪事
4
作者
范永光
叶相唐
《福建党史月刊》
2012年第17期50-51,共2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疯狂进攻面前,百万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到1938年3月,华北六省国土几乎全陷入敌手,同年5月10日厦门岛也沦陷了。
关键词
厦门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军队
纪事
抗日
服务
战时
青年
原文传递
烽火峥嵘杨公祠
5
作者
范永光
《福建党史月刊》
2013年第15期48-48,共1页
凤头村又称凤池村,距政和县城40公里,虽然只是个不到400户人家的村落,这里却是政和县革命的发源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瓯)松(溪)政(和)苏区的中心.政和的第一个中共支部,建松政边区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都...
凤头村又称凤池村,距政和县城40公里,虽然只是个不到400户人家的村落,这里却是政和县革命的发源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瓯)松(溪)政(和)苏区的中心.政和的第一个中共支部,建松政边区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都诞生在凤头村.而这一切,都与该村的百年祠堂——杨公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七一前夕,我再次前往凤头村杨公祠中共政和支部旧址,寻访革命遗址,感受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烽火
苏维埃政府
革命遗址
发源地
政和县
中共
村落
原文传递
我在土地改革工作中荣获一等奖
6
作者
范文才
《福建党史月刊》
2014年第7期40-40,共1页
我今年85岁了,在我收藏的各种获奖奖状、奖章和证书中,有一枚至今闪闪发亮的纪念章——土改胜利纪念章,它见证了我在60多年前参与土地改革运动的难忘经历。
关键词
土地改革运动
改革工作
一等奖
纪念章
奖章
经历
原文传递
试述建松政苏区对中央苏区的贡献
7
作者
施树有
范永光
陈才宝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第20期43-45,共3页
建松政苏区是闽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瓯、松溪、政和以及建阳的西部、浦城的南部。建松政革命根据地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26年,闽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建瓯成立,使建松政成为福建革命策源地之一...
建松政苏区是闽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瓯、松溪、政和以及建阳的西部、浦城的南部。建松政革命根据地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26年,闽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建瓯成立,使建松政成为福建革命策源地之一。1929年,以路下桥为中心的建松政农民暴动,树立起闽北土地革命斗争的第二面红旗。1933年,建松政苏区划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组成部分之一。1934年.,建松政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前进基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建松政苏区军民英勇保卫土地革命成果,成为最后陷落的中央苏区之一。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建松政游击区浴血坚持,保持了党在闽东北的革命支点,成为新四军创建时有生力量来源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松政游击根据地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是福建"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建松政苏区
贡献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政和边区根据地红军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的研究
1
作者
范永光
范强
机构
中共政和县委党史研究室
政和
县政协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3年第2期45-46,共2页
文摘
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后,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指示,1938年1月至3月,政和边区根据地的建松政、政屏、寿政庆三块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720多人,分四批奉命整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关键词
政和边区根据地
整编
新四军人数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保护红色遗产资源 留住红色历史财富——关于加强政和县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永光
机构
中共政和县委党史研究室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第6期62-64,共3页
文摘
2010年以来,政和县有关部门按照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普查,针对遗址现状和遗址保护、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难题,梳理出意见和建议,提出保护利用规划与建议。
关键词
革命遗址
保护
利用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小县大作为 实干赢发展 政和苏区展新貌
3
机构
中共政和县委党史研究室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4年第11期I0005-I0008,共4页
文摘
政和位于闽浙交界处,地处南平、宁德和浙江丽水3市结合部,全县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辖5乡4镇1街道,124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政和是福建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在福建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今已成为“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楠木之乡”、“中国锥粟之乡”、“产茶明星县”、“中国竹具工艺城”,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政和工夫”红茶和国家地理标志白茶。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国驰名商标
革命老区
地理标志
福建省
交界处
结合部
行政村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在政和宣传抗日纪事
4
作者
范永光
叶相唐
机构
中共政和县委党史研究室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2年第17期50-51,共2页
文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疯狂进攻面前,百万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到1938年3月,华北六省国土几乎全陷入敌手,同年5月10日厦门岛也沦陷了。
关键词
厦门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军队
纪事
抗日
服务
战时
青年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烽火峥嵘杨公祠
5
作者
范永光
机构
中共政和县委党史研究室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3年第15期48-48,共1页
文摘
凤头村又称凤池村,距政和县城40公里,虽然只是个不到400户人家的村落,这里却是政和县革命的发源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瓯)松(溪)政(和)苏区的中心.政和的第一个中共支部,建松政边区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都诞生在凤头村.而这一切,都与该村的百年祠堂——杨公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七一前夕,我再次前往凤头村杨公祠中共政和支部旧址,寻访革命遗址,感受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烽火
苏维埃政府
革命遗址
发源地
政和县
中共
村落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在土地改革工作中荣获一等奖
6
作者
范文才
机构
中共政和县委党史研究室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4年第7期40-40,共1页
文摘
我今年85岁了,在我收藏的各种获奖奖状、奖章和证书中,有一枚至今闪闪发亮的纪念章——土改胜利纪念章,它见证了我在60多年前参与土地改革运动的难忘经历。
关键词
土地改革运动
改革工作
一等奖
纪念章
奖章
经历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述建松政苏区对中央苏区的贡献
7
作者
施树有
范永光
陈才宝
机构
中共
松溪
县委
党史
研究室
中共政和县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
建瓯市委
党史
研究室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第20期43-45,共3页
文摘
建松政苏区是闽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瓯、松溪、政和以及建阳的西部、浦城的南部。建松政革命根据地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26年,闽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建瓯成立,使建松政成为福建革命策源地之一。1929年,以路下桥为中心的建松政农民暴动,树立起闽北土地革命斗争的第二面红旗。1933年,建松政苏区划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组成部分之一。1934年.,建松政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前进基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建松政苏区军民英勇保卫土地革命成果,成为最后陷落的中央苏区之一。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建松政游击区浴血坚持,保持了党在闽东北的革命支点,成为新四军创建时有生力量来源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松政游击根据地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是福建"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之一。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建松政苏区
贡献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政和边区根据地红军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的研究
范永光
范强
《福建党史月刊》
2013
0
原文传递
2
保护红色遗产资源 留住红色历史财富——关于加强政和县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调查
范永光
《福建党史月刊》
2011
1
原文传递
3
小县大作为 实干赢发展 政和苏区展新貌
《福建党史月刊》
2014
0
原文传递
4
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在政和宣传抗日纪事
范永光
叶相唐
《福建党史月刊》
2012
0
原文传递
5
烽火峥嵘杨公祠
范永光
《福建党史月刊》
2013
0
原文传递
6
我在土地改革工作中荣获一等奖
范文才
《福建党史月刊》
2014
0
原文传递
7
试述建松政苏区对中央苏区的贡献
施树有
范永光
陈才宝
《福建党史月刊》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