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贾志梅 齐国先 曾定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997-998,共2页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 (3 7例 ,常规西药加通心络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3 5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的...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 (3 7例 ,常规西药加通心络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3 5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 :通心络对血粘度的恢复及缓解心绞痛的总有效率 (83 .8% )均优于对照组 ,心电图的改善与对照组接近 ,并可使血压下降 (P <0 .0 5 ) ,心律失常明显减少 (P <0 .0 1) ,血镁升高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对血镁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加用通心络治疗冠心病比单用西药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胶痛 通心络胶囊 血粘度 中医药疗法 药理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孙英贤 陈惠斌 +4 位作者 曾定尹 于亚媛 齐国先 贾大林 韩献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2期82-84,共3页
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27例。左室特发性室速17例均消融成功,其中16例采用标测V波前最早P电位(浦肯野纤维电位)的方法;1例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成功靶点处均在左室间隔部。1例复发,再次消融... 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27例。左室特发性室速17例均消融成功,其中16例采用标测V波前最早P电位(浦肯野纤维电位)的方法;1例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成功靶点处均在左室间隔部。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对10例右室特发性室速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的方法,其中8例消融成功,成功靶点7例在右室流出道、1例在流入道部位。成功8例中2例复发或再发,1例复发后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室速,无法消融;1例再发左室室速,再次消融成功。27例中1例出现静脉炎并发症。以上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是治疗特发性室速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 心动过速 特发性 射频消融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志梅 杨梅荣 +1 位作者 齐国先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以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择首次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患者 5 3例 ,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 (A组 )和药物治疗组 (B组 ) ,A组病人于AMI后 2~ 4周行冠脉...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以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择首次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患者 5 3例 ,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 (A组 )和药物治疗组 (B组 ) ,A组病人于AMI后 2~ 4周行冠脉造影并证实存在梗塞相关血管 (IRA)而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 ,其他治疗同B组。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 ,并于半年后复查 ,随访半年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中部的最大收缩期流速 (Vp)及二尖瓣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之比值 (A/E)。结果 :A组的 3 2例病人PTCA及支架植入均获成功 ,且达 3级TIMI血流。半年后 ,A、B组各失访 2例 ,剩余病人中 ,A组 (3 0人 )和B组 (19人 )随访前后在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梗塞后 2~ 4周比较 ,B组Vp、A/E、WMI及LVEF无改善(P >0 .0 5 ) ,而A组Vp、A/E及WMI均有显著改善 (P<0 .0 5 ) ;半年后 ,B组病人再梗塞、室壁瘤形成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均高于A组 (P <0 .0 5及P <0 .0 1) ;A组与B组比较 ,Vp、A/E、WMI及LVEF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但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健 李梦 《药品评价》 CAS 2009年第7期270-272,共3页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其在未来1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成为全球首位死因。已证实,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情进展主要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血小板...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其在未来1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成为全球首位死因。已证实,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情进展主要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效应,因此,抗血小板药物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石。近年来,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脏病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在一、二级预防中均显示了其优越性,可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阿司匹林 临床应用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过程 血小板聚集 世界卫生组织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人心房扑动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孙英贤 马长生 +7 位作者 赵安乐 陈惠斌 曾定尹 赵卫华 杨光 于亚媛 吴大庆 张子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分析采用从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线性消融方法治疗老年人心房扑动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8例老年人心房扑动(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4 岁)患者采用多电极记录心房激动,分析激动顺序的方法及隐匿拖带的方法确定折返... 目的:分析采用从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线性消融方法治疗老年人心房扑动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8例老年人心房扑动(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4 岁)患者采用多电极记录心房激动,分析激动顺序的方法及隐匿拖带的方法确定折返环部位。采用从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线性消融的方法治疗心房扑动。  结果:18 例均为典型心房扑动。17 例(94.4% )消融成功。1例伴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消融成功后安置永久起搏器。随访1~25个月,1 例复发,再次导管消融成功。  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治疗老年人心房扑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心房扑动 老年人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病变与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定尹 马英杰 +2 位作者 冯丰 齐国先 于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6年第2期61-62,共2页
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P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74处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以前降支病变最常见。UPA患者绝大多数(45/48、93.7%)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随年龄增长冠状动脉病变有增多趋势,3支... 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P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74处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以前降支病变最常见。UPA患者绝大多数(45/48、93.7%)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随年龄增长冠状动脉病变有增多趋势,3支病变的冠心病病程明显长于单支病变(P<0.05)。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多数为单支病变,自发性心绞痛与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以单支、双支病变为多,混合型心绞痛以双支或3支病变为多。UA可发生冠状动脉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性 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对急性心肌梗死后VEGF和HIF-1α的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金岩 刘闺男 朱鲜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0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治疗组(1mg/kg)和高剂量治疗组(5mg/kg),于术后3、7、10、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0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治疗组(1mg/kg)和高剂量治疗组(5mg/kg),于术后3、7、10、14天测定梗死区微血管密度,RT-PCR法检测梗死区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梗死区内的表达。结果梗死区的血管生成数量稳定持续的增加,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后VEGF、HIF-1αmRNA表达随缺血时间的延长(3、7、10天组)有增高趋势,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14天时VEGF的增长出现停止或下降,而HIF-1α继续升高;假手术组VEGF表达明显低于各手术组。结论严重缺血可刺激心肌组织产生大量的VEGF、HIF-1α,其对缺血心肌起保护作用,人参皂苷Rg1可通过增加其表达而刺激心肌梗死区的血管生成和侧支循环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心肌梗死 新生血管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子新 曾定尹 王绽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9-569,共1页
关键词 通心络 动脉粥样硬化 家兔 血管成形术 术后 血管内皮功能 高胆固醇饮食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牛铁生 齐国先 +1 位作者 付鹏 孙英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95-598,共4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250-350 g的雄性大鼠24只,实验分为三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 h进行腹腔内注射20μg/g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空白对照组在缺...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250-350 g的雄性大鼠24只,实验分为三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 h进行腹腔内注射20μg/g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空白对照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 h进行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 mL;假手术组不结扎左前降支。建立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打开前胸暴露心脏,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后打开结扎,再灌注180 min后迅速取出心脏。测定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红素氧合酶1的mRNA表达、Caspase-3蛋白的表达、白细胞介素8水平,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血红素氧合酶1 mRNA表达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经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处理后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180 min后,心肌梗死面积在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为23.56%±2.12%,空白对照组为35.21%±2.34%,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心肌梗死面积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8 小凹蛋白3
下载PDF
常规、运动、动态心电图评估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定尹 关启刚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电图 诊断 常规心电图 运动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2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英贤 赵卫华 +8 位作者 陈惠斌 孙艳萍 齐国先 曾定尹 庞雪峰 李敏 白洁 于亚媛 彭永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本文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6 2 2例的结果。包括旁路 34 8例 ,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 16 5例 ,室性心动过速 39例 ,房性心动过速 18例 ,心房扑动 2 8例 ,Mahaim综合征 4例 ,另有复合性心动过速 2 0例。总成功率为 95 .0 % ,并... 本文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6 2 2例的结果。包括旁路 34 8例 ,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 16 5例 ,室性心动过速 39例 ,房性心动过速 18例 ,心房扑动 2 8例 ,Mahaim综合征 4例 ,另有复合性心动过速 2 0例。总成功率为 95 .0 % ,并发症 0 .6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电生理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和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大林 郑晓伟 +2 位作者 齐国先 胡健 曾定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4-214,21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双冠脉分别灌流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将不同药物注入左冠脉 ,经 12min低流量缺血 ,观察再灌注后 5min室性心动过速 (AT)及室颤 (VF)的发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双冠脉分别灌流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将不同药物注入左冠脉 ,经 12min低流量缺血 ,观察再灌注后 5min室性心动过速 (AT)及室颤 (VF)的发生率。结果 :脱氧肾上腺素 (PH)可明显加重再灌注心律失常 ,单独应用AngⅡ无明显作用。而AngⅡ 2型受体阻滞剂PD12 3319(PD)与AngⅡ合用可明显增加再灌注心律失常。用选择性Na+ /H+ 交换(NHE)阻滞剂HOE6 42及蛋白激酶C阻滞剂GF10 92 0 3X(GF) ,可完全阻断此作用。结论 :AngⅡ可通过兴奋AngⅡ 1型受体加重再灌注心律失常。AngⅡ 2型受体的兴奋可能有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中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及ST段下移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健 刘磊 田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比较运动试验中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 (QTcd)与ST段下移标准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 89例运动试验同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将其分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 (n =63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 (n =2 6)。分别测量缺血型ST段... 目的 :比较运动试验中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 (QTcd)与ST段下移标准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 89例运动试验同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将其分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 (n =63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 (n =2 6)。分别测量缺血型ST段下移的最大值及运动后QTcd值。使用SPSS软件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  结果 :与ST段下移标准比较 ,QTcd≥ 5 0ms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较高 (68 2 5 %vs 80 95 % ,P <0 0 5 ) ,而敏感度较低 (76 92 %vs 61 5 4% ,P <0 0 5 ) ,但两种方法ROC曲线下的面积无统计学差异 (0 85 6vs 0 899,P >0 0 5 )。  结论 :运动试验中QTcd与ST段下移标准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QT离散度 ST段下移 诊断 心电图
下载PDF
内皮型NO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吸烟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霁 代春华 +3 位作者 黄涛 马跃 袁大军 曾定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9期1476-1477,共2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吸烟的关系。方法依据eNOS基因外显子7G894T位点设计引物,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目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紫...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吸烟的关系。方法依据eNOS基因外显子7G894T位点设计引物,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目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透射分析仪检测,计数117例CAD患者和有吸烟的CAD患者及100例健康者基因型及突变基因频率,通过χ2检验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eNO基因外显子7的894位点有3种基因型:GG、GT、TT。CAD组117例中31例发生G894T突变,纯合子TT3例,杂合子GT28例。对照组100例中15例发生G894T突变,均为杂合子。CAD组基因突变频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GT+TT型χ2检验结果:χ2=4.265P<0.05,等位基因频数χ2=5.321,P<0.05。吸烟比例在C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921,P<0.01。另外,基因突变频数在CAD吸烟组明显高于CAD非吸烟组χ2=4.966,P<0.05。结论eNOS基因894位点G→T突变与吸烟和CA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吸烟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多态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性心动过速23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英贤 白洁 +6 位作者 赵卫华 陈惠斌 曾定尹 于亚媛 彭永文 李敏 王文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房速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对23例房速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为折返性房速,3例为自律性增高性房速。23例患者... 目的: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房速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对23例房速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为折返性房速,3例为自律性增高性房速。23例患者,21例消融成功,其中19例成功靶点位于右心房,2例位于左心房。成功靶点 PA为-60~-25 ms,平均-36 ms。 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治疗房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学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心肌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铁生 齐国先 +1 位作者 付鹏 孙英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3-527,共5页
目的目的评价心肌内注射缺氧诱导因子1α进行基因转染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大鼠72只进行实验,将实验分为转染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组,转染空质粒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以术后的不同时间处死,取材分3、7、14天三个亚... 目的目的评价心肌内注射缺氧诱导因子1α进行基因转染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大鼠72只进行实验,将实验分为转染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组,转染空质粒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以术后的不同时间处死,取材分3、7、14天三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当左前降支被结扎后,在室游离壁的三个不同部位分别注射50μg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质粒和50μg的空质粒。假手术组不结扎左前降支。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基因表达、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和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缺氧诱导因子1α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表达明显增强,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1),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23.85%±2.25%和38.74%±3.12%,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心肌内注射缺氧诱导因子1α进行基因转染可以增加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表达,增加心肌毛细血管生成,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大鼠心肌梗死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缺氧诱导因子 心肌梗死 基因转染
下载PDF
急性心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及阿托品前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滕旭 贾大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815-818,共4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急诊PCI)致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研究,为临床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通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应用阿托品,了解阿托品对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等缓慢性再...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急诊PCI)致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研究,为临床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通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应用阿托品,了解阿托品对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等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就诊的患者共252例。对发病12小时内进行PCI术的患者根据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出二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类型及发生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92例,配对分成二组:一组冠脉开通前予阿托品1mg静推;另一组不予任何药物干预。分别观察二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71例次,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13例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实验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15例次,室性心律失常发生12例次;对照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33例次,室性心律失常发生9例次。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0.01)。阿托品前处理的急性下壁心梗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经阿托品前处理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心律失常 阿托品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选择素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奡燕 胡健 贺业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298-30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浆P 选择素、血栓烷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 to PGF1α)的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5月~ 2 0 0 1年 9月住院治疗的 45例≥ 60岁的U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浆P 选择素、血栓烷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 to PGF1α)的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5月~ 2 0 0 1年 9月住院治疗的 45例≥ 60岁的U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式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中P 选择素、TXB2 、6 keto PGF1α的含量 ,计算TXB2 / 6 keto PGF1α。设老年健康对照 30例 ,青年健康对照 30例。  结果 老年UAP患者血小板P 选择素表达 ( 5 5 18± 5 32 ) %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 ( 44 18± 6 2 5 ) % ,P <0 0 1。TXB2 / 6 keto PGF1α水平在老年UAP组 ( 6 5 4± 1 79) %也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 ( 5 13± 1 31) % ,P <0 0 5。而且此二者水平在老年健康对照组较青年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P-选择素 血栓烷 6-酮-前列腺素F1Α 老年人 UAP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新概念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定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病理生理学 存活率 PACT试验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心肌顿抑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波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7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心肌顿抑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内科许波宁综述曾定尹审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心肌缺血是否导致心肌坏死是一种“全或无”的关系[1]:缺血程度轻或时间短,心肌没有损害,其功能立即恢复;缺血...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心肌顿抑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内科许波宁综述曾定尹审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心肌缺血是否导致心肌坏死是一种“全或无”的关系[1]:缺血程度轻或时间短,心肌没有损害,其功能立即恢复;缺血程度重或时间长,则发生心肌坏死。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肌顿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