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7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速报技术系统
1
作者 戴丹青 徐泰然 +2 位作者 梁皓 刘敬光 邓文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4期99-109,共11页
作为我国地震速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速报技术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升级,功能增强。地震参数测定的准确度提高,时效性增强,运行稳定。已建成为以自动速报子系统、人机交互分析子系统、非天然地震分析子系统为核心,其... 作为我国地震速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速报技术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升级,功能增强。地震参数测定的准确度提高,时效性增强,运行稳定。已建成为以自动速报子系统、人机交互分析子系统、非天然地震分析子系统为核心,其他子系统辅助的地震速报系统。实现了震后约2 min发布自动定位结果,国内地震10 min、国外地震30 min内发布人工交互确定的地震时空强参数,震后约30 min产出非天然地震专报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震台网 地震监测 地震速报技术系统 非天然地震 预警台站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共服务部
2
作者 翟颖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共服务部于2019年组建,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扣“服务立局”的工作宗旨,勇于创新,积极实践,搭建了面向行业内外的各类技术平台,服务于社会不同群体,经过多年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 面向行业 不同群体 勇于创新 公共
下载PDF
2004—2010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科研论文产出状况分析
3
作者 吴琼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8期13-16,26,共5页
以科学引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分析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2010年科研论文的产出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增强,发表论文的质量提高较快,论文的被引用量及下载量均大... 以科学引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分析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2010年科研论文的产出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增强,发表论文的质量提高较快,论文的被引用量及下载量均大幅增加,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情况差别较大,地震预测预报、震灾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论文科研影响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科研论文 2004-2010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快速震源机制解的对比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志国 刘瑞丰 +2 位作者 任枭 黎明 孙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收集了2004~2006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和美国哈佛大学(HRV)对同一地震快速震源机制解的测定结果。比较两个机构不同测定结果的地震震源机制类型;比较两者矩震级结果;计算同一地震不同反演结果的P轴、T轴空间取向差别。比较结果表明... 收集了2004~2006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和美国哈佛大学(HRV)对同一地震快速震源机制解的测定结果。比较两个机构不同测定结果的地震震源机制类型;比较两者矩震级结果;计算同一地震不同反演结果的P轴、T轴空间取向差别。比较结果表明,除了少数地震的震源机制类型存在明显差别,震源机制类型一致的事件占总数的63%,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矩震级比美国哈佛大学测定结果偏小,平均偏差约为0.35。两个机构不同测定结果的P轴、T轴空间夹角分布较分散,在大约30°附近分布频度较大,这可能代表两个机构对同一地震测定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 快速震源机制 对比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机构知识库构建方案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晋辉 《国际地震动态》 2013年第12期29-36,共8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机构知识库的概念和由来,以及机构知识库的国内外建设现状,然后针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现状,提出了台网中心构建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方案,并探讨了方案中涉及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方案实施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解... 文章首先介绍了机构知识库的概念和由来,以及机构知识库的国内外建设现状,然后针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现状,提出了台网中心构建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方案,并探讨了方案中涉及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方案实施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 IR 构建 方案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捷 陈华静 童光辉 《办公自动化》 2016年第3期32-34,共3页
后勤服务保障是一项综合性强、时效性强、服务要求高、工作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信息化管理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大大缩短了各项工作流程的时间,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提高保障力,... 后勤服务保障是一项综合性强、时效性强、服务要求高、工作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信息化管理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大大缩短了各项工作流程的时间,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提高保障力,优质高效地保障单位有序运转。结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后勤保障部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科学构建台网中心后勤管理系统,系统采用C/S架构,数据库采用MS SQL Server 2008,使用Delphi XE5作为开发工具。信息查询功能是信息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也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系统设计实现动态查询,使用户能够自己根据实际的查询条件来动态的组合查询条件,实现动态查询功能。这样,不仅避免了重复编码,提高了开发效率,而且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和重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勤管理 动态查询 DELPHI MSSQLSERVER
下载PDF
浅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档案管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琼 《山西地震》 2009年第2期45-46,48,共3页
阐述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对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规范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按系统性、成套性及灵活性的原则合理组卷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网络项目档案... 阐述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对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规范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按系统性、成套性及灵活性的原则合理组卷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网络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 档案 管理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援建老挝国家地震监测台网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瑜 张锐 +1 位作者 邹锐 李建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6期171-175,共5页
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援建老挝国家地震监测台网,为期3年,现已初步完成台网建设工作。项目的实施,彰显了中国软实力,推进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 地震监测台网 一带一路 中国软实力 中国“走出去”战略 老挝 援建
下载PDF
浅析地震电子政务设计——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电子政务为例
9
作者 崔满丰 《城市与减灾》 2014年第4期30-31,共2页
地震电子政务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政务办公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地震行业信息化水平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保证。地震电子政务有效地提高了办公效率,特别是遇到突发地震灾害时,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关键词 电子政务 速报 公众服务 办公效率 中国地震台网 功能模块 设计规范 响应信息 美国地质调查局 办公自动化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北京成立
10
《城市与减灾》 2004年第6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北京 中国 科学技术水平 规模 管理模式 成立 中心 学科优势 专业性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电子科学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11
《防灾博览》 2018年第3期9-9,共1页
5月29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电子科学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台网中心举行。台网中心主任王海涛、电科院副院长李建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电科院院长... 5月29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电子科学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台网中心举行。台网中心主任王海涛、电科院副院长李建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电科院院长吴曼青院士出席签约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 科学研究院 地震台网 合作协议 电子科技 应急管理 副总经理 副院长
下载PDF
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
12
作者 段乙好 李晓丽 +8 位作者 徐志双 任静 张云芝 文鑫涛 陈雅慧 吴天安 李志强 郑通彦 刘晓雨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9-717,共9页
为满足应急管理新体制下,各级地震应急管理部门对地震应急响应服务的新要求,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开源数据库和开源GIS等一系列新技术与平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设了新一代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技术系统。新一代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技术系统集... 为满足应急管理新体制下,各级地震应急管理部门对地震应急响应服务的新要求,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开源数据库和开源GIS等一系列新技术与平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设了新一代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技术系统。新一代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技术系统集地震触发、应急响应级别判定、震害损失快速评估、应急产品产出和应急产品服务于一体,实现了从触发到服务的地震应急业务全链条自动化,提升了地震应急响应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该系统采用国、省两级部署,在近些年的地震应急处置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了全国地震应急技术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地震灾害 快速评估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下载PDF
2023年11月—2024年2月中国内地地区M≥4.0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姗姗 邹立晔 +1 位作者 刘艳琼 任枭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29-236,共8页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2023年11月1日—2024年2月29日发生在中国内地地区的M≥4.0共62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逆断型45次,走滑型13次,正断型3次,未知型1次。
关键词 震源机制 震源参数 乌什MS7.1地震
下载PDF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4年度学术交流会议在海南海口召开
14
作者 黄辅琼 刘杰 +4 位作者 姚华建 胡久常 曾春梅 张慧 刘阳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886-894,共9页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海南省地震局于2024年8月13—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4年度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17所大学(其中包含1所外籍大学)、7个科研院所与23个地震行业直属省市级分支...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海南省地震局于2024年8月13—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4年度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17所大学(其中包含1所外籍大学)、7个科研院所与23个地震行业直属省市级分支机构共47个单位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术交流设置了13个专题;会前征集到论文近96篇,会期交流报告51个,其中口头报告26个,张贴展板25个;26个口头报告中,大会特邀报告7个,外籍专题邀请报告1个;从25个张贴报告中,评选出优秀报告6个,6位作者获得下一届年会的口头报告资格。兼顾会议代表的特殊条件,本次会议设置了1个小时的线上交流时间。大会邀请了3位专家分别针对首座跨越1605年7.5级地震活断层的大跨度桥梁抗震设防技术与海南火山活动监测技术开展相关科技培训;围绕“制约地震三要素的因素与地震三要素预报的瓶颈问题”举办了1.5小时的Panel讨论;组织了为期一天的“跨越1605年海南7.5级地震断裂带的建筑抗震设防技术与海南火山活动监测技术的野外科普培训”。越来越多的行业外专家带来了不同视角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前沿性学术交流提升了对地震过程物理机制的认识,跨越活断层建筑设施的精湛抗震设防技术的现场观摩学习增强了年轻学子对地震科技行业的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 2024年度中国地震预报论坛 1605年海南7.5级地震 海南火山活动监测 海南省海口市 科普培训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波形数据整理及服务平台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雪君 陈宏峰 +1 位作者 赵国峰 马延路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424,共13页
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8—2021年间存储的中国地震台网固定观测台站近150TB波形数据进行了归档和整理,并对数据可用率和断记缺失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在建立波形文件索引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了符合国际标准Web服务接口的波形数据服务平... 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8—2021年间存储的中国地震台网固定观测台站近150TB波形数据进行了归档和整理,并对数据可用率和断记缺失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在建立波形文件索引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了符合国际标准Web服务接口的波形数据服务平台,能够7×24h不间断提供数据服务,实现了用户通过应用程序自动获取定制波形数据的功能,为人工智能等新数据驱动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数据 FDSN WEB服务 自动获取 miniSEED格式
下载PDF
2024年3—6月中国大陆地区M≥4.0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
16
作者 梁姗姗 邹立晔 +2 位作者 刘艳琼 李旭茂 任枭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7期476-482,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2024年3月1日—6月30日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M≥4.0共59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逆断型18次,走滑型33次,正断型7次,未知型1次。
关键词 震源机制 震源参数
下载PDF
国家中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技术平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勇 席楠 +3 位作者 徐泰然 戴丹青 孙丽 梁建宏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震后快速获取发震信息和灾区受灾情况,对于降低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后灾害评估和救援决策至关重要。得益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实施,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立了国家中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汇集并交换全国预警... 震后快速获取发震信息和灾区受灾情况,对于降低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后灾害评估和救援决策至关重要。得益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实施,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立了国家中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汇集并交换全国预警实时波形,分析、判断、加工实时波形数据,及时产出地震预警、烈度速报、地震基本参数和震源参数等信息产品,并将其推送到紧急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分钟级参数速报和烈度速报,在泸定MS6.8等强震袭来时均成功发布预警信息,为防震减灾及应急救援等提供有力保障。本文详细介绍该平台的整体情况及其所包含的分系统功能,并讨论目前平台的技术特性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烈度速报 参数速报 融合决策
下载PDF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艳琼 邹立晔 +6 位作者 房立华 梁姗姗 任枭 张琪 李旭茂 沈玉松 苏柱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且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 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且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录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分析预处理后的加速度事件波形数据,计算得到地震动各项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仪器烈度、持时、傅氏谱、反应谱和三联谱等,可以导出地震元数据、地震记录波形,对各类数据进行归档存储。该系统具有平台统一性、功能集成性、数据完备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日常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能在地震应急、震害评估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观测数据 预处理 事件波形 地震动参数 数据归档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金平 姜立新 +1 位作者 杨天青 刘钦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7,共13页
为快速评估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尝试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回归算法,以1993—2017年震害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年份经济数据与抗震设计数据,经特征选择与参数优化后,进行模型的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少模型输入特征... 为快速评估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尝试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回归算法,以1993—2017年震害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年份经济数据与抗震设计数据,经特征选择与参数优化后,进行模型的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少模型输入特征的情况下,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可得到更优的评估结果。通过删除含有缺失特征样本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到0.86,优于中值补齐缺失特征数据预处理下的评估模型,更适用于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经济损失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随机森林 特征选择 超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响应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陈雅慧 段乙好 +7 位作者 吴天安 李志强 刘晓雨 郑通彦 李晓丽 任静 张云芝 李华玥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3,共11页
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响应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级震后各类应急产品汇聚与共享平台。平台为各级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全链条地震应急响应业务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平台具有地震应急服务响应等级信息服务、地震应急产品汇聚、现场... 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响应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级震后各类应急产品汇聚与共享平台。平台为各级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全链条地震应急响应业务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平台具有地震应急服务响应等级信息服务、地震应急产品汇聚、现场灾情汇聚和应急响应工作资料支撑等功能。平台用户涉及中国地震局下属各单位,信息服务内容涉及指挥中心、地震速报、震情研判、灾情快报和现场应急。平台通过用户分组和任务分工实现业务管理和业务工作的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整个地震局系统各单位的业务优势,实现各单位应急协同和业务联动,在多次重大破坏性地震应急期间迅速完成了信息的汇聚与共享,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信息汇聚 灾情收集 信息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