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解魅与反抗虚无——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稀方 张宝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一、关于翻译与翻译文学研究问题 张宝林(以下简称张):赵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先生的委托,利用这次来社科院文学所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对您做一次学术专访。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 一、关于翻译与翻译文学研究问题 张宝林(以下简称张):赵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先生的委托,利用这次来社科院文学所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对您做一次学术专访。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和翻译文学这三个领域。在《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一书的“后记”中,您曾写道:“前两个领域的著作较有反响,独有翻译研究应者寥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学术 翻译文学研究 研究员 赵稀方 《甘肃社会科学》 虚无 反抗
下载PDF
以阅读开启想象,以阅读滋养心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先生访谈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园 李节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1,共6页
2010年5月24日,赵园先生应语文出版社之邀.就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化等问题作演讲。这个话题不属于赵园先生的专业范围,她所致力的专业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明末清初思想史研究。但赵目先生认为,关注文化,关注文化产业并阐... 2010年5月24日,赵园先生应语文出版社之邀.就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化等问题作演讲。这个话题不属于赵园先生的专业范围,她所致力的专业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明末清初思想史研究。但赵目先生认为,关注文化,关注文化产业并阐述自己的真实看法.是一个人文学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她关心教育,2009年“两会”期间,作为政协委员的她就曾经呼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首在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阅读 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化 想象 心性 发展教育
下载PDF
文学发展的逻辑——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建德 被引量:3
3
作者 陆建德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刘遗伦(本刊记者,以下简称"刘"):我们知道,文学有教化、益智、娱乐等功能,是其它文化形态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在您看来,文学在文化建设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陆建德(以下简称"陆"):首先谈谈文学的教化功能。文学是讲故事的... 刘遗伦(本刊记者,以下简称"刘"):我们知道,文学有教化、益智、娱乐等功能,是其它文化形态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在您看来,文学在文化建设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陆建德(以下简称"陆"):首先谈谈文学的教化功能。文学是讲故事的,有具体的内容。以"诗"这种文学形态为例,它有赋比兴,如《诗经》,它往往有具体的场景。《诗经》对人的教育,并不是直接说你要做好人,它教给你一种风度,即温文敦厚,这是中国诗教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文学发展 研究员 所长 逻辑 教化功能 《诗经》
下载PDF
对想像力和理性的考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座谈《山海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微 叶舒宪 +6 位作者 萧兵 刘宗迪 马昌仪 安德明 陈连山 靳大成 杨利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山海经》号称“千古第一奇书”,阅读、研究极难,近期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邀请部分作者和专家就此进行座谈。大家认为,《山海经》研究必须是跨文化、超学科和全方位的,其中神话的研究尤其挑战着我们的学识... 《山海经》号称“千古第一奇书”,阅读、研究极难,近期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邀请部分作者和专家就此进行座谈。大家认为,《山海经》研究必须是跨文化、超学科和全方位的,其中神话的研究尤其挑战着我们的学识与想像力,既不能纯凭“理性”也不能抛弃“理性”。“神话—政治地理学”的推定符合“祭政合一”时代的特征,目前不失为一种工作假设。对其“文义”、神话形象或传说人物“母型”的考据、图文关系的分析,都很有必要。《古月令图》的假说,尤其新颖可喜。大家还认为,“本土化”或“乡土文化”研究是有意义的,但不能陷入狭隘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而要有“全球化”的眼光和“总体文化”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神话研究 想像力 理性
下载PDF
唐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被引量:1
5
作者 冷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理解唐弢的学术思路和学科贡献,应该将其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这一平台上加以考量。文学研究所自成立之日,便与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人文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了高校无可... 理解唐弢的学术思路和学科贡献,应该将其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这一平台上加以考量。文学研究所自成立之日,便与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人文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了高校无可企及的作用;而在学术思路上,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郑振铎实际为该机构的文学史实践和对资料项目的热情奠定了基调。唐弢进入文学研究所,意味着重史料、重文献,同时兼重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学术方式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得以贯彻。唐弢对于一手文献的重视,对社团流派研究的推崇,对于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前者通过文学史集体项目和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资料项目,成为更年轻一代研究者的必修课;后者则是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热潮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弢 文学研究所 文学史 文献资料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文论回顾:问题与模式——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圣元研究员
6
作者 党圣元 章辉 《丽水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论研究以理论创新的姿态,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话题和争论,它有效地推动、深化着学科建设的进程,并在相关学科以及社会文化领域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审美现代性、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媒介文化及其后果、文...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论研究以理论创新的姿态,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话题和争论,它有效地推动、深化着学科建设的进程,并在相关学科以及社会文化领域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审美现代性、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媒介文化及其后果、文论转型与文学史理论建构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新世纪文论研究在思想和知识两方面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同时也为我们总结和反思新世纪文论十年发展历程提供了若干作业面。这些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新世纪文论命题是对新时代敏锐的理论回应,跨越和融合成为其突出特征,新世纪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也必将在此一过程中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文论 问题 学术生长点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7
作者 唐弢 《中国钢笔书法》 2014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话语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陆建德先生访谈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建德 石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共5页
在陆建德研究员看来,文学对于推进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包括外国文学在内的多元文化借鉴价值极大。其中苏联文学的巨大成就和可鉴价值同样不容否认。在文学批评领域,伦理关怀是始终存在的,历史语境是必须牢记的,意识形态的隐性影响亦... 在陆建德研究员看来,文学对于推进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包括外国文学在内的多元文化借鉴价值极大。其中苏联文学的巨大成就和可鉴价值同样不容否认。在文学批评领域,伦理关怀是始终存在的,历史语境是必须牢记的,意识形态的隐性影响亦是无处不在的;文学之"内外划分"也许过于简单,"文学自律"有时过于突出,文学应该对自己有所约束并最终超越自我。陆建德研究院特别强调,不存在"纯文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伦理关怀 历史语境 意识形态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述要
9
作者 李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2023年继续稳步推进,发表和出版了大批优秀成果。研究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中国特色文学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2023年继续稳步推进,发表和出版了大批优秀成果。研究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中国特色文学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意识。本年度的研究聚焦自身研究范式的更新开拓,自觉地结合了中国文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摆脱了简单照搬西方理论的被动模式;当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问题探讨不断深化,对经典的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主体意识与视野格局更加自觉与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研究述要 历史化 文学性 经典性 2023
下载PDF
筚路蓝缕 砥砺前行——张炯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10
作者 白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在人才荟萃、群英竞雄的当代文学领域,张炯是有着多重标识的传奇性人物。他在解放前夕还是中学生时就参加了革命,上山打过游击,随后正式参军,到北京大学求学时即有退伍军人的骄人经历。他的文学耕耘,既涉及创作中的小说、散文与诗歌等... 在人才荟萃、群英竞雄的当代文学领域,张炯是有着多重标识的传奇性人物。他在解放前夕还是中学生时就参加了革命,上山打过游击,随后正式参军,到北京大学求学时即有退伍军人的骄人经历。他的文学耕耘,既涉及创作中的小说、散文与诗歌等多种门类,更涉及文学理论、文学评论、文学史著述等多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张炯 当代文学 解放前夕 文学理论 传奇性 散文与诗歌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2022年度报告
11
作者 祝鹏程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3年第3期69-79,共11页
2022年的民间文学研究在既定的学术轨道上稳健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各体裁研究进行积极探索,并在不少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相关研究也积极回应了时代的需求,形成一系列扎根中国本土... 2022年的民间文学研究在既定的学术轨道上稳健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各体裁研究进行积极探索,并在不少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相关研究也积极回应了时代的需求,形成一系列扎根中国本土、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和热点议题。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的“内卷化”、问题意识不够明确、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有必要明确民间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推动跨学科协作,加大对原创性学术观点的讨论与阐释,在开放的、对话的环境中建设民间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2022年 实践 本土化 内卷化
下载PDF
古籍数字化、数字人文与古代文学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永晓教授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永晓 段海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51,共8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建设已经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一方面,随着科技,如OC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进一步发展,古典文献数据库建设已渐成规模;另一方面,全球视野下数字人文研究趋势正在兴起,技术驱动研究、数据驱动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建设已经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一方面,随着科技,如OC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进一步发展,古典文献数据库建设已渐成规模;另一方面,全球视野下数字人文研究趋势正在兴起,技术驱动研究、数据驱动研究已成为人文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充分利用古籍数字化的各方面成果,适时调整研究思路,改变研究方法,是我们进一步开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数字人文 古代文学研究 大数据
原文传递
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录音实录
13
作者 周瓒 张洁宇 +2 位作者 段从学 李心释 陈培浩 《江汉学术》 2024年第5期5-18,共14页
2023年8月15日,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此届颁奖典礼由江汉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和上海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袂承办... 2023年8月15日,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此届颁奖典礼由江汉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和上海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袂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西河池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松江区文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和诗人以及主承办方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届仪式。颁奖嘉宾分别将奖杯、证书和奖金颁发给了周瓒、张洁宇、段从学、李心释、陈培浩五位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得主。《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是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的三批数十家学术期刊中唯一的新诗诗学研究类栏目,“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也是海内外首创的汉语新诗诗学研究类专项大奖,其学术性、开放性、引领性和公益性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诗学研究奖 教育部名栏 周瓒 张洁宇 段从学 李心释 陈培浩 《江汉学术》
下载PDF
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借火种母题故事比较研究
14
作者 乌日古木勒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借火种母题故事广泛流传在我国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中,根据核心情节和角色性别,可以分成“嫉妒的哥哥”和“黑马张三哥”两个亚型。与国际民间故事中的AT451“寻找兄弟的少女”和AT709A“女孩子和她的九个兄弟”类型以及AT709“白雪公主”... 借火种母题故事广泛流传在我国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中,根据核心情节和角色性别,可以分成“嫉妒的哥哥”和“黑马张三哥”两个亚型。与国际民间故事中的AT451“寻找兄弟的少女”和AT709A“女孩子和她的九个兄弟”类型以及AT709“白雪公主”比较,中国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借火种母题故事是从男性角度讲述“小妹妹”在“男性公房”经历过的人生仪礼考验的故事,借给火种的老妖婆就是仪式的主持者。从性别叙事角度看,如果说《白雪公主》是女性竞争的童话,那么中国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借火种母题故事就是男性竞争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火种母题 嫉妒的兄弟 男性公房 老妖婆
下载PDF
从作品本体到存在本体——论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晓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131,共9页
网络文学有四个重要特性,即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作品本体形式和文学性,独特的互联网新媒介特性,新的社会文化特性,以及与人类生存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同步性。这四个重要特性,也决定了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即作品/文学层面、媒介与传... 网络文学有四个重要特性,即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作品本体形式和文学性,独特的互联网新媒介特性,新的社会文化特性,以及与人类生存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同步性。这四个重要特性,也决定了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即作品/文学层面、媒介与传播层面、社会文化层面、人类生存(哲学)层面。四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网络文学研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和网络文学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媒介特性 社会文化属性 人类生存
下载PDF
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史——一个基于1980年代以来人文思想背景的梳理
16
作者 何吉贤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5,共8页
“当代文学”在中国内地的不同语境中包含了多重的涵义。在描述性的语境中,它统称“当下”正在进行中的文学实践(包括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由于时间的无限直线向前发展,“当下”具有无穷向下延伸的趋势。至今为止,尽管统称意义上的... “当代文学”在中国内地的不同语境中包含了多重的涵义。在描述性的语境中,它统称“当下”正在进行中的文学实践(包括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由于时间的无限直线向前发展,“当下”具有无穷向下延伸的趋势。至今为止,尽管统称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已有70余年的历史,时长已超过“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1949年的“30年”)一倍多,但至今没有截断或重新分期的努力,1这使得“当代文学”的“当代”内含在无限延展的同时,内容极为庞杂,内部充满抵牾、断裂甚至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史 文学实践 人文思想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 不同语境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中国新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笔谈)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耀东 刘纳 +4 位作者 蓝棣之 钱理群 温儒敏 郑敏 龙泉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5-111,11,共17页
内容提要1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对传统的不同流脉都有所择取、有所承传,这种择取和承传,都经过新文学理论批评家的再创造;外来的文学理论批评,传入中国后也可以转化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是否重视传统与爱国与... 内容提要1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对传统的不同流脉都有所择取、有所承传,这种择取和承传,都经过新文学理论批评家的再创造;外来的文学理论批评,传入中国后也可以转化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是否重视传统与爱国与否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发展文学理论批评,应该立足于创造。2“五四”文学革命对于汉民族语言转变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起点,在近代西方文学照耀下开始自己创作道路的新文学作者,并没有割断与民族文学传统、包括文言汉语的联系,尽管新文学倡导者将语言转换视为文学革命的重要环节,但在重视语言样式(文言或是白话)的同时,也掺入了对语言艺术的轻慢。3所谓反传统,其实质是反对当前的传统,或者说是反对传统在当前的表现,反对传统的流弊,而继承真正的传统;“五四”新文学引发的论争,不是启蒙与学术之争,也不是文化上的激进主义与守成、整体主义之争,而是一场思想斗争,是思想家与专门家之争,是学术要推进时代还是要倒退时代之争。4对今天的学者而言,实现新文化的“创造”必欲深知、真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必欲“回到传统”,尤其是“回到古代”;学院学术、学院思想应该以民间学术、民间思想作为自己的基础和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传统 反传统 学院思想 民间思想 传统意识
下载PDF
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中国叙事——以陈河长篇小说《误入孤城》为例证的思考
18
作者 孙心怡 刘艳 《百家评论》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陈河的长篇小说《误入孤城》通过聚焦中国南方的“W城”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间的风云变幻,生动地展现了其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写作脉络上对其此前的长篇《甲骨时光》作了赓续与写法技巧上的创新突破。《误入孤城》在写作的... 陈河的长篇小说《误入孤城》通过聚焦中国南方的“W城”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间的风云变幻,生动地展现了其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写作脉络上对其此前的长篇《甲骨时光》作了赓续与写法技巧上的创新突破。《误入孤城》在写作的历史意识层面,遵循高度的历史理性与建基于真实历史之上的丰富的文学想象力相结合的基本逻辑,紧贴历史的褶皱展开“贴地”式想象,以独到的方式将非虚构与虚构的元素加以高度融合。在历史故事的展开层面,采用发生学思维方式,将新闻传媒要素内嵌入叙事结构,将那些富有文学想象力的历史画面连缀成广阔的历史画卷,在“新”“旧”观念闪烁交织间,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具体的“发生”过程。在历史维度的打开方面,以纵横驰骋般笔墨书写时空经纬交织下的历史中国,写出其时更加多向度的、具体的中国。小说内蕴“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具中华文化自信意识,是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对历史中国故事书写作创新性探索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 陈河 《误入孤城》 历史理性 中国故事
下载PDF
2006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107,共23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会 传统文化 王富仁 新国学 合法性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责任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古典文学研究 文化建设 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