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
罗文东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
|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张才国
方莉华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3
|
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起点 |
韩荣璋
|
《党史研究与教学》
|
1997 |
2
|
|
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征 |
陈立旭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5
|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陈立旭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6
|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意识的双重建构 |
罗文东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7
|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 |
高敬增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8
|
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孙凯飞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1 |
0 |
|
9
|
以创新的文化理念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评介 |
范强威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0
|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张才国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4 |
0 |
|
11
|
毛泽东对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陈立旭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12
|
再论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由之路 |
孙连成
|
《浙江学刊》
|
1987 |
0 |
|
13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纲领的形成和发展——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 |
罗文东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1999 |
0 |
|
14
|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 |
刘海霞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2001 |
0 |
|
15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苏绍智
|
《学习与探索》
|
1985 |
0 |
|
16
|
和谐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
张才国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7
|
国外共产党与左翼学者的社会主义观 |
余文烈
姜辉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8
|
国外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问题的新看法 |
罗云力
|
《国际论坛》
|
1999 |
6
|
|
19
|
在纽约召开的社会党国际第20届代表大会 |
余文烈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20
|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历史争论与当代思考 |
吕薇洲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