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足短板才能更快更好发展——专访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戴有山
1
作者 王世明 戴有山 《商业文化》 2024年第1期46-47,共2页
普通市民的好客热情与官方举措形成合力,同频共振;游客的需求被看到、被重视、被关心,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地方最圈粉的做法。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火的不仅仅是3天收入近60亿,还有哈尔滨人让路让景让利的大发展格局,“不下馆子不洗澡,不... 普通市民的好客热情与官方举措形成合力,同频共振;游客的需求被看到、被重视、被关心,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地方最圈粉的做法。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火的不仅仅是3天收入近60亿,还有哈尔滨人让路让景让利的大发展格局,“不下馆子不洗澡,不开破车满街跑,要有游客来问好,还给免费当向导”的风趣话语不但传递着冰城人民的热情好客,似乎还蕴藏着冰城哈尔滨火爆出圈的流量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干部学院 同频共振 冰城哈尔滨 哈尔滨人 普通市民 形成合力 文化和旅游 更快更好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乔丽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22期67-69,共3页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文化和旅游领域而言,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主题。在实践中,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同时要关照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加...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文化和旅游领域而言,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主题。在实践中,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同时要关照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而孤立求索,要科学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有正确的思路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缘木求鱼。只有坚持让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和旅游发展互相成就,才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类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文化和旅游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县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3
作者 毕绪龙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落实到县域层面的最终指向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县域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理念问题。在景区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落实到县域层面的最终指向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县域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理念问题。在景区转型升级、开发利用县域文旅资源、发展文旅新业态和招商引资等方面,需要明确新发展理念并用之指导实践。县域在推进文旅融合基础性工作方面,应重视文化生态空间营造、文化空间的功能化和乡村旅游的组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文化 旅游 融合
下载PDF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基础、逻辑和原则
4
作者 戈双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共2页
旅游公共服务是游客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适应、反映、引领和推动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满意度提升 高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 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业 游客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被引量:42
5
作者 毕绪龙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0,共2页
一、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文化和旅游最初的关系并不紧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并不紧密,甚至长期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旅游 文化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和路径思考 被引量:10
6
作者 毕绪龙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及其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职责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出时代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具有了时代基础、行政基础、行业发展基础和动力基础。各地从场馆设施建设、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景区公共文... 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及其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职责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出时代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具有了时代基础、行政基础、行业发展基础和动力基础。各地从场馆设施建设、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景区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实践探索,同时在融合理念、顶层设计、政策供给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应加强政策研究和实践总结,积极开拓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多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文化 旅游
下载PDF
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尚晨光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6-80,共5页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规划,而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在可持续发展层面的重要实践。文章从哲学基础、发展基础和实践基础层面探讨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并借助"产业融合&qu...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规划,而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在可持续发展层面的重要实践。文章从哲学基础、发展基础和实践基础层面探讨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并借助"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了两者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选择。此外,文章指出行政融合机制、资源融合机制、产业融合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建构是两者融合在机制建设方面的重要保障,两者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并根据融合形态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生态文化 生态旅游
下载PDF
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昱 《人文天下》 2022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逐渐开始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分析研究文化创意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逐渐开始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分析研究文化创意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结合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相关干部培训业务,立足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人才培养,分析研究文化创意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从文化创意弥补乡村旅游发展短板、强化优质产品供给、培育乡村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各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旅游产业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的三维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袁航 《求知》 2023年第8期15-1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长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当代价值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长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当代价值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并多次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指向明确,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创新价值,需要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其意蕴内涵、实践要求与突出贡献,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从而不断开创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新局面,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维分析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保护传承 现代文明
下载PDF
推进文化和旅游业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10
作者 戴有山 《共产党员(河北)》 2022年第20期43-45,共3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挑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疫情防控 统筹发展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变革期 新征程
下载PDF
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精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11
作者 陈锋 《人文天下》 2023年第6期4-11,共8页
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与中国道路上,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繁荣发展辩证统一,保障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处置各种社会思潮... 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与中国道路上,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繁荣发展辩证统一,保障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处置各种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作出具体的价值和效应判断,透视其中的问题,挖掘新型思想资源;辩证扬弃、取精用弘,不断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思潮 传统文化 文化安全
下载PDF
新形势下城市旅游发展的机遇和启示——以“淄博烧烤”为例
12
作者 孙海吉 《人文天下》 2023年第7期82-86,共5页
工业城市淄博因其独特的烧烤文化在全网迅速走红,吸引了全国大量游客去这座“小众”城市体验烟火生活。从最初的短视频传播,到公交、高铁、道路、消防、文旅、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迅速联动,在政府、企业以及当地市民的多元协作下,这座工业... 工业城市淄博因其独特的烧烤文化在全网迅速走红,吸引了全国大量游客去这座“小众”城市体验烟火生活。从最初的短视频传播,到公交、高铁、道路、消防、文旅、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迅速联动,在政府、企业以及当地市民的多元协作下,这座工业城市借助网络流量成功转型为新晋烧烤之城。如何将本土特色打造成助力城市转型发展的“标签”,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聚焦于“淄博烧烤”走红全国这一现象级案例,从旅游复苏、社交媒体和消费群体三方面探究旅游行业全面复苏的新形势下,城市“破圈”发展机遇,梳理淄博把烧烤业态做到难以复制的启示,旨在为其他内陆城市发展转型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复苏 城市发展 网红城市 消费群体
下载PDF
深切领悟党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历史感和使命性
13
作者 陈锋 《人文天下》 2023年第12期4-9,共6页
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文化领导权具有极端重要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回溯历史,我国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于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的领导和指导,并于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强调坚守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和实... 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文化领导权具有极端重要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回溯历史,我国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于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的领导和指导,并于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强调坚守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轴心内核,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举措。今后,更应扛起党的文化领导权使命责任,要学思践悟、担职尽责、善作善为、不负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领导权 文化思想
下载PDF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及其价值
14
作者 李红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8-102,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客观要求。强大的包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诸思想体系之间的借鉴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客观要求。强大的包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诸思想体系之间的借鉴和吸收,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转化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形成多元共融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形塑海纳百川的实践气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包容性 和而不同
下载PDF
论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及其价值
15
作者 李红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5期70-74,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炼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是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炼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与时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它是建立在生生日新的世界认知基础之上,要求具备自强不息的主体自觉,践行革故鼎新的治理追求,拥有见几而作的行动理性。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可以促成产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顺天应人的时中意识、勇猛精进的自强意识、止于至善的进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时俱进 自强不息 革故鼎新 见几而作 居安思危 止于至善
下载PDF
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效果评估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全国127个县(乡村)文旅发展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昱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3,214,共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以文化旅游带动产业发展成为乡村发展新动能,同时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而针对发展建设过程中千村一面的发展模式,产品同质化、产业结构单一和难以持续等问题尤为突出,构建一套科学...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以文化旅游带动产业发展成为乡村发展新动能,同时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而针对发展建设过程中千村一面的发展模式,产品同质化、产业结构单一和难以持续等问题尤为突出,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文旅视角下乡村振兴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关系交互、文化活化、符号设计、数字创新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文旅视角下乡村振兴评估指标体系,并对127个县级乡村文旅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得分来看,我国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在文化创意赋能方面表现较好;从其影响因素来看,充分挖掘本土创意潜能,合理配置资源,有助于提高乡村综合发展质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启示:各地应根据自身优势,发挥多种要素的协同作用,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和旅游 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从霍布斯到马克思:近代市民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
17
作者 江蓓蕾 王朋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28-34,144,共8页
近代市民社会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反思和超越自身的发展过程。以洛克、霍布斯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家讨论了市民社会的自然状态和国家形式,加速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在“发现国家”的同时划定市民社会的形成范围;以休谟... 近代市民社会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反思和超越自身的发展过程。以洛克、霍布斯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家讨论了市民社会的自然状态和国家形式,加速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在“发现国家”的同时划定市民社会的形成范围;以休谟、斯密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植根经验,构建出一套逻辑严密的社会本体论,在“发现社会”的过程中确定市民社会的运行规范;黑格尔则在深刻揭示和反思市民社会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伦理体系。最终,马克思超越传统市民社会思想,从理论上得出市民社会必然灭亡的结论,并确定了无产阶级这一现实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国家 马克思 霍布斯
下载PDF
把握毛泽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立足点——学习《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8
作者 江蓓蕾 谭燚婕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毛泽东在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只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中国社会实际和革命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毛泽东本人的成长发...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毛泽东在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只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中国社会实际和革命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毛泽东本人的成长发展历程,坚持理论依据、实践依据、文化底蕴和主体条件的结合,才能够对其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行科学的概括和呈现。《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作为毛泽东领导思想成熟的经典之作,从四个立足点对其加以审视,可以更系统地把握其中的微言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 领导方法
下载PDF
墨学渊源诸种考证刍议
19
作者 江蓓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25-27,共3页
关于墨学渊源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若以“贵俭节用”与“祭天明鬼”的视角省察之,则可印证《汉书·艺文志》“墨出于清庙之守”的说法;若以“尚贤”“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二论为准,可追溯至“夏禹之道”与上古传统;就《墨子》引... 关于墨学渊源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若以“贵俭节用”与“祭天明鬼”的视角省察之,则可印证《汉书·艺文志》“墨出于清庙之守”的说法;若以“尚贤”“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二论为准,可追溯至“夏禹之道”与上古传统;就《墨子》引《诗》《书》的文本线索而言,以《淮南子》“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说法佐之,可断定墨学的产生与周、孔所代表的早期儒家有直接之关系;若从墨学生发的文化背景来看,则殷商以来的宋地遗风乃墨学的思想源泉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庙之守 夏禹之道 儒者之业 宋地遗风
下载PDF
试论大历史观中的鲁迅精神风范
20
作者 陈锋 《人文天下》 2024年第5期4-11,共8页
鲁迅,这位跨越时代的巨擘,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更是深刻影响了民族精神与文化走向的“思想灯塔”和革命先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洞见,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树立... 鲁迅,这位跨越时代的巨擘,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更是深刻影响了民族精神与文化走向的“思想灯塔”和革命先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洞见,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认识鲁迅文学人生,立足新时代透视鲁迅精神,可见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致力文化批判,推动文化自觉、立人立国,堪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传统 文艺 思潮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