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7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及民族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楚克访谈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楚克 许春慧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的形成史及当代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和发展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族问题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是重新认识民族和民族发展的活的灵魂,应当科学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 中国的形成史及当代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和发展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族问题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是重新认识民族和民族发展的活的灵魂,应当科学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地把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目标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问题 民族理论研究 社会分工理论
下载PDF
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
2
作者 韦逸飞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8期509-523,共15页
作为博物馆领域中独特的一支,在让文物说话、以文化育人方面,高校博物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高校博物馆由于资金紧缺、展览内容陈旧、宣传力度低、传播力度小等因素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观众,也因此无法很好地发挥其教... 作为博物馆领域中独特的一支,在让文物说话、以文化育人方面,高校博物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高校博物馆由于资金紧缺、展览内容陈旧、宣传力度低、传播力度小等因素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观众,也因此无法很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和社会作用,故改进高校博物馆工作成了目前高校博物馆所亟须妥善完成的任务。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类高校博物馆,对其性质、作用、所存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管窥出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子,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博物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未来工作提供帮助,并为其他类似性质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As a unique branch in the field of museums, university museums also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letting cultural relics speak and educ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university museums have been unable to attract enough audiences due to factors such as shortage of funds, obsolete exhibition content, low publicity, and small dissemination, and therefore cannot play their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social roles well, so improving the work of university museums has become a task that needs to be properly completed by university museums. As a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university museum,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nature, rol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useum of Ethnic Culture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museums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Museum of Ethnic Culture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as an example,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on i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summary, finds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museum,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future work of the Museum of Ethnic Culture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museums of similar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民族类博物馆 博物馆发展
下载PDF
两岸社会工作本科生自我专业认同的比较与思考——基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台湾Z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林刚 邹松 秦广强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年第6期52-58,65,共8页
以中央民族大学和台湾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专业认同量表和专业情境量表,从适切性认同、认知性认同、行为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从专业前景、专业价值、学习环境和培养目标... 以中央民族大学和台湾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专业认同量表和专业情境量表,从适切性认同、认知性认同、行为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从专业前景、专业价值、学习环境和培养目标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情境。结果表明,两岸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在专业认知性认同上有显著差异,专业情境则在前景地位和专业价值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相比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学生的专业认同更有可能受到专业情境的影响;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最重要的因素是专业价值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认同 专业情境 两岸对比
下载PDF
我国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基于1998-2007年120篇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锦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从1998年至2007年发表的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中,抽取120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内容分析,其结果表明: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主题以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居多;论文作者的学科背景大多是民族学或人类学,但近年来有社会学背景者... 从1998年至2007年发表的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中,抽取120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内容分析,其结果表明: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主题以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居多;论文作者的学科背景大多是民族学或人类学,但近年来有社会学背景者开始增多;在研究方法中,以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统计调查法比重过小。针对存在的问题,应注意经验研究的理论取向,加强研究方法的规范性,重视追踪调查和定量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学 经验研究 定量研究方法
下载PDF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三重逻辑:历史、实践与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严庆 郭雨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主动选择、不断发展并与时俱进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实践、价值逻辑。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结合时代背景予以考察,不仅能够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西方民族理论的批判和超越,还能够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价值逻辑
下载PDF
试述费孝通民族社会学研究的视野
6
作者 张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以民族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从学术简史的两条背景和线索,贯穿民族研究的关键词"社区、整体和文化"及贯穿其中的历史功能观,对费孝通先生的民族社会学研究视野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借此丰厚中国本土民族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推... 以民族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从学术简史的两条背景和线索,贯穿民族研究的关键词"社区、整体和文化"及贯穿其中的历史功能观,对费孝通先生的民族社会学研究视野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借此丰厚中国本土民族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推动中国民族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研究视野
下载PDF
俄罗斯民族学对中国民族学的影响
7
作者 丁宏 陈曦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2,138,共13页
民族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其研究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被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形塑,从而孕育出不同的民族学学术传统。中俄两国同是多民族国家,又曾有过密切的历史关联,故而两国在民族学领域的交往互鉴是十分重要的。学... 民族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其研究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被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形塑,从而孕育出不同的民族学学术传统。中俄两国同是多民族国家,又曾有过密切的历史关联,故而两国在民族学领域的交往互鉴是十分重要的。学者以往对俄罗斯民族学与中国民族学相关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联时期,重点讨论苏维埃民族学对中国民族学的形塑和影响。本文以时间为纵轴,从俄国民族学的产生到苏联时期民族学全面“渗透”及对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学科理论的影响,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学的“危机”、对华影响的衰弱等方面,探讨了俄罗斯民族学影响中国民族学发展进程的历史背景和主客观因素,探讨中国如何在借鉴中发展出中国化民族学道路等议题,力求从中俄两国民族学的发展脉络中探索学科的交织互鉴之处,实现更为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理论互鉴,发挥承前启后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学 中国民族学科 苏维埃学派 民族学史
下载PDF
民族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几个关键议题--相关专家一席谈 被引量:9
8
作者 麻国庆 古学斌 +1 位作者 黎永亮 任国英 《社会建设》 2017年第5期92-96,共5页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新的民族与社会发展议题开始涌现。如何在民族地区切实有效的开展社会工作?如何为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更好地提供服务?成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领域的前瞻性议题。有鉴于此,我刊特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新的民族与社会发展议题开始涌现。如何在民族地区切实有效的开展社会工作?如何为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更好地提供服务?成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领域的前瞻性议题。有鉴于此,我刊特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麻国庆教授、任国英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黎永亮教授、古学斌副教授进行了专题讨论。讨论主题主要涵盖五个部分,即民族社会工作相关概念的澄清与反思、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务、民族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境外民族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启示、如何开展民族社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议题 学科建设 专家 社会工作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经济社会
下载PDF
战“疫”期间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防线的重要性与路径
9
作者 白雪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通过个案访谈与观察总结,旨在探索疫情期间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防线的重要性和路径。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防线
下载PDF
深化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刍析
10
作者 亚合亚江·吾拉依木 《满族研究》 2021年第2期8-14,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根本方向和长远大计,也是“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确保高等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做好高等教育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根本方向和长远大计,也是“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确保高等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做好高等教育工作总体战略的主要特征。深化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着力于构建包括语文、育人、课程、生活与文体教育体系,通过从“言”铸牢的言语路径、从“学”铸牢的育人路径、从“心”铸牢的课程路径、从“住”铸牢的生活路径、从“形”铸牢的文体路径等五个路径,形成共同发力与精准发力、相互协作和相互配合的教育格局,确保在深化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实效与长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大学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路径
下载PDF
重大疫情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研究
11
作者 鲁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6-11,5,共7页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少数民族群众。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当中的精英群体,在此次重大疫情应对中,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为此,高校首先要...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少数民族群众。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当中的精英群体,在此次重大疫情应对中,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为此,高校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其次,家长要能够以身作则,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爱国抗“疫”的榜样模范;然后,社会要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抗“疫”光荣的良好氛围;最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抗“疫”报国的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 少数民族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桂萍 沈春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1页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为视角,以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为叙事主线,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揭示古往...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为视角,以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为叙事主线,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揭示古往今来各民族及其先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党中央关于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中华民族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学科话语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学理体系。对建构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凝聚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精神家园认同,塑造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华各族儿女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奠定了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共同” 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社会学的二重性与中国特色社会学
13
作者 陈心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155,共16页
本文从社会学的二重性,即科学性与人文性角度出发,尝试分析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首先,通过回顾美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总结出一些经验和特征。接着,对由于范式挑战而引起的对社会学“科学性”的质疑进... 本文从社会学的二重性,即科学性与人文性角度出发,尝试分析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首先,通过回顾美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总结出一些经验和特征。接着,对由于范式挑战而引起的对社会学“科学性”的质疑进行梳理,进而从逻辑、实证与有限理性方面对社会学的科学性进行定义。最后,通过对中国社会学可能的“特色”来源与“特色”自觉意识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扎根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土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下的“人文性”共同发挥作用,发展出中国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俱强且和谐一体的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的二重性 科学性 人文性 中国特色社会学
下载PDF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14
作者 杨须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新、旧民族学学科中唯一名称未变且被保留的二级学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该学科建设,是优化调整民族学学科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新、旧民族学学科中唯一名称未变且被保留的二级学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该学科建设,是优化调整民族学学科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快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具有重要意义。而要高质量推进该学科建设,应把厘清学科定位与职能、深刻回顾与反思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明确学科当前的研究方向及重点内容、正确把握当前系统推进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等作为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 建设 着力点
下载PDF
中国民族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何必要、有何挑战及如何推进
15
作者 王迎春 沈桂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3,共12页
中国民族学知识生产经历了中国化引进时期、本土化实践时期、沉寂与蛰伏时期、恢复与繁荣时期、深化与创新时期。建构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其开展知识生产的价值转换特点回应当今学科建设的大背景,厘清开展知识生产的现实制约... 中国民族学知识生产经历了中国化引进时期、本土化实践时期、沉寂与蛰伏时期、恢复与繁荣时期、深化与创新时期。建构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其开展知识生产的价值转换特点回应当今学科建设的大背景,厘清开展知识生产的现实制约:学科内部矛盾日益严峻、学科外部面临多重压力、自主知识体系尚不完备。依据现实,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循着新的价值基准,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建设,分别从学科发展的继承性挖掘与民族性转化、学科发展的原创性创新与时代性关注、学科发展的系统性布局与专业性培养的需要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建构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以此来回应建构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 自主知识体系 知识生产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
下载PDF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郭颖 余梓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68-70,共3页
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意义重大。新形势下,价值多元致使价值认同失去焦点,价值认同冷漠与价值认同焦虑并存,网络安全威胁以致价值认同模糊,认知兴趣匮乏加大价值整合难度等难题凸显。通过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 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意义重大。新形势下,价值多元致使价值认同失去焦点,价值认同冷漠与价值认同焦虑并存,网络安全威胁以致价值认同模糊,认知兴趣匮乏加大价值整合难度等难题凸显。通过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焦点关注,优化培育的现实环境,打造健康、良性的网络教育平台,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实践等,可以破解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难题,增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创新思路
下载PDF
用高质量的民族工作践行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被引量:6
17
作者 严庆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5,共7页
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想不断成熟,“十二个必须”构成的思想内容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民族工作在历程意义上一脉相承,在阶段性意义上聚焦阶段性主要任务。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民族... 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想不断成熟,“十二个必须”构成的思想内容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民族工作在历程意义上一脉相承,在阶段性意义上聚焦阶段性主要任务。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民族工作推进历程整体同步,同时体现出宏观原则先立、中观政策跟进、微观工作深入的特点。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想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南,思想的价值和作用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民族工作实践体现出来、发挥出来,而增进共同性、做好基层工作则是两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 高质量 共同性
下载PDF
文明韧性、国家韧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俊毅 杨一凡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0,共14页
在我国政治学语境下,韧性理论围绕治理现代化意义上长治久安、和谐共生的政治系统愿景而建构,治理韧性的本质属性与目标则可以理解为政治治理体系效能较强,以及国家与社会各领域的自主性发展与运行形成较强的生命力、抗逆力、复原力与... 在我国政治学语境下,韧性理论围绕治理现代化意义上长治久安、和谐共生的政治系统愿景而建构,治理韧性的本质属性与目标则可以理解为政治治理体系效能较强,以及国家与社会各领域的自主性发展与运行形成较强的生命力、抗逆力、复原力与可持续发展性。中国以文明型国家的国家传统,形成以国家、社会、民族相互塑造而延续千年不辍的韧性,韧性的理念深度蕴含在中华文明品质与国家建设中。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对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文明韧性作出了最好的阐释,而“两个结合”为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如何汲取文明韧性,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指明了基本原则与实践方向。中华文明韧性与中国国家韧性的叠加,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以文明韧性为基底、以国家韧性为依托、以共同体韧性为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探索更丰富和更具韧性的治理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开的国家治理,不断汲取中华文明的韧性因素,持续建设韧性国家,从而能够塑造对抗现代性风险的韧性政治,其经验可为人类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韧性 国家韧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彰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引领 被引量:3
19
作者 青觉 曹高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话语是思想意识的载体,也反过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是近代以来最具有凝聚力的话语之一,在多个维度具有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功能。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叙写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 话语是思想意识的载体,也反过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是近代以来最具有凝聚力的话语之一,在多个维度具有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功能。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叙写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记忆和辉煌奋斗历程,在时间向度刻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叙事,在记忆向度唤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共识。从场域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展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场域,在空间场域下循环往复催生观者的共同体意识,在符号场域下潜移默化地重塑观者的思维结构和意识生成,在传播场域下持续不断凝聚出共同体意识和行动力。从心理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以意识形态形塑整体意识倾向和心理定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立场,以文化认同凝聚各族人民内心深处的普遍性精神共识。从政治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厚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底色,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重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属性,也契合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记忆 生发场域 心理认同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继富 汤尔雅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蕴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拓宽道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蕴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拓宽道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促进经济互动、增进多民族沟通和巩固“多元一体”格局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实践行动表现出丰富的主体交互性和时空交叠性的在场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地区性巧妙转化为游客的差异化体验,基于集体记忆和共享互动构筑多民族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从多维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