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期刊收录

共找到1,822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中使用的光电探测器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妙婵 郑向明 姜崇国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68,共7页
阐述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卫星激光测距中所使用的光电探测器,并对它们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C SPAD是目前测距精度最高的单光子探测器。同时还论述了激光测距的工作原理和近几年来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的情况。从对GPS35... 阐述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卫星激光测距中所使用的光电探测器,并对它们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C SPAD是目前测距精度最高的单光子探测器。同时还论述了激光测距的工作原理和近几年来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的情况。从对GPS35、36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云南天文台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远程卫星的测距能力,为今后远程测距、测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卫星光测距 光电探测器 性能比较 云南天文台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26厘米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铭蟾 李治凯 +2 位作者 李志 刘子忠 栾蒂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1-11,共11页
云南天文台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于1986年建成安装,1989年3月通过技术鉴定正式投入观测使用。该望远镜有光球和色球两个镜筒,物镜口径均为26cm,可同时观测太阳视面上同一活动区光球和色球两层次中的细节。光球太阳象直径300... 云南天文台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于1986年建成安装,1989年3月通过技术鉴定正式投入观测使用。该望远镜有光球和色球两个镜筒,物镜口径均为26cm,可同时观测太阳视面上同一活动区光球和色球两层次中的细节。光球太阳象直径300mm,画幅24×36mm,视场为2′.6×3′.8,最佳分辨为0″.7。色球太阳象直径85mm,画幅16×22mm,视场为3′.6×7′.3,最佳分辨为1.″2。色球观测所用滤光器的透射带中心波长6562.8,带宽0.46和0.24互换使用,谱线可位移±1.5。 本文简述提出研制该望远镜的学术依据、研制简史,描述它的总体性能指标、光学系统以及提高分辨本领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文章简介该望远镜的安装调试和试观测期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及其技术处理。最后提及正在进行中的望远镜性能完善和改进工作,展望在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内在国内和国际联合观测研究中能发挥的作用。 选刊若干照片作为该望远镜取得的光球和色球现象的观测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球望远镜 太阳磁场 太阳活动 云南天文台 光学系统 滤光器 性能完善 国际联合 耀斑后环 活动区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1m RCC望远镜电气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吉光 李自力 王毕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7,共6页
概述了云南天文台
关键词 硬件构成 软件设计 云南天文台 技术改造 RCC望远镜 电气系统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太阳光谱望远镜偏振分析器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树华 顾啸马 +1 位作者 张霄宇 陈学昆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8年第3期55-61,共7页
介绍了利用云南天文台水平式太阳光谱仪对太阳光谱望远镜偏振分析器进行检验的情况。检验得到的太阳黑子I、Q、U、V四个斯托克斯轮廓与理论轮廓的特征相近,表明该偏振分析器达到了设计要求,用它可以获得太阳黑子的所有斯托克斯参量。
关键词 偏振分析器 云南天文台 太阳光谱望远镜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对流星的视频观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光节 张周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94,共9页
近20年来,随着CCD和像增强器的发展,小巧灵活的流星视频观测系统在世界上逐渐多了起来。并且,最终将可能逐步取代流星的目视观测和普通照相观测。介绍云南天文台Ⅰ号流星彗星视频照相系统的研制及其初步观测结果。这一系统由容易转换的... 近20年来,随着CCD和像增强器的发展,小巧灵活的流星视频观测系统在世界上逐渐多了起来。并且,最终将可能逐步取代流星的目视观测和普通照相观测。介绍云南天文台Ⅰ号流星彗星视频照相系统的研制及其初步观测结果。这一系统由容易转换的5组件构成。用于流星观测的大视场相机的视场约36度,单帧图像可观测到约6等恒星。实测的恒星星等测量精度可达约0.2等。还讨论了视频照相机比传统的感光胶卷照相的长处,以及视频照相系统的改进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天文台 流星 视频观测 探测器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 CCD 检测实验室及 DALSA 1024T CCD 检测
6
作者 宋谦 季凯帆 +1 位作者 曹文达 环遵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31-131,共1页
云南天文台CCD检测实验室及DALSA1024TCCD检测宋谦季凯帆曹文达环遵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昆明650011)云南天文台自从引进了CCD设备后就一直在致力于建立一个CCD检测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一个... 云南天文台CCD检测实验室及DALSA1024TCCD检测宋谦季凯帆曹文达环遵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昆明650011)云南天文台自从引进了CCD设备后就一直在致力于建立一个CCD检测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一个基本完整的CCD检测实验室已经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实验室 云南天文台 探测器 中国科学院 气球望远镜 采集系统 北京天文台 主要参数 测试结果 投入使用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26cm太阳望远镜在联测期内光球色球观测结果概要(英文)
7
作者 吴铭蟾 李治凯 +2 位作者 李志 栾蒂 刘子忠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89年第S1期34-40,共7页
在1988年和1989年的6次日地事件联测期内,云南天文台新建的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对规定的联测目标活动区均进行了照相监测,特别着重摄取目标活动区黑子群的细节和发生的耀斑。这些照相资料将用于黑子群演化和耀斑细节定位... 在1988年和1989年的6次日地事件联测期内,云南天文台新建的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对规定的联测目标活动区均进行了照相监测,特别着重摄取目标活动区黑子群的细节和发生的耀斑。这些照相资料将用于黑子群演化和耀斑细节定位研究。 本文列表给出第Ⅲ次联测(1988年6月24日-7月7日)、第Ⅳ次联测(1988年12月15日-25日)、第Ⅴ次联测(1989年1月11日-19日)、第Ⅵ次联测(1989年3月8日-19日)4次联测期内AR5047、AR5060、AR5278、AR5312、AR5395等5个目标活动区内观测到的1级以上的光学耀斑。 本文选刊AR5278和AR5312两个活动区的Hα和偏带的色球照片以及AR5395大活动区的黑子群和色球的高分辨照片。AR5047和AR5060两个活动区的光球色球照片在本刊另文中登刊。本文对目标活动区及其耀斑活动的特点作简要叙述。这些资料将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 云南天文台 活动区 子群 太阳望远镜 重摄取 Solar 定位研究 文中 terrestrial
下载PDF
AR5395:云南天文台26cm太阳望远镜的光球和色球观测
8
作者 吴铭蟾 李治凯 +1 位作者 栾蒂 李志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90年第4期283-283,共1页
报导云南天文台26cm太阳望远镜对AR5395活动区所作的高分辨光球和色球观测结果。刊登该活动区从3月8日到16日的每日色球照片和观测到的耀斑表和照片。
关键词 AR5395 cm 云南天文台 太阳望远镜 活动区 子群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第二期等高初始星表
9
作者 胡辉 王锐 +2 位作者 蔡昕 廖运祥 陈翠仙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1990年第2期64-66,共3页
给出云南天文台Ⅱ型光电等高仪1982年1月至1986年10月观测得到的182颗二次过等高圈的恒星位置改正。
关键词 云南天文台 等高初始星表 星表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的太阳光学观测设备(英文)
10
作者 吴铭蟾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89年第S1期8-10,共3页
云南天文台是参加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计划的单位之一,有四套太阳光学观测设备参加日地大事件的联合观测。它们是:13cm折射望远镜、18cm耀斑巡视望远镜、26cm高分辨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和多波段太阳光谱仪。13cm折射望远望和18cm耀斑巡... 云南天文台是参加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计划的单位之一,有四套太阳光学观测设备参加日地大事件的联合观测。它们是:13cm折射望远镜、18cm耀斑巡视望远镜、26cm高分辨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和多波段太阳光谱仪。13cm折射望远望和18cm耀斑巡视镜分别进行黑子描绘、照相和耀斑巡视的常规观测。它们所得的资料供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月报》、《中国太阳物理资料》发表。耀斑资料还供SGD发表。黑子和耀斑的常规观测为太阳活动预报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基础。 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用于太阳活动区现象特别是耀斑现象的精细结构研究。在耀斑观测中常使用H_a的±0.5A,±1.0A对人观测,所得的耀斑偏带照片清楚显示耀斑的亮点和亮块相对于黑子的位置,在耀斑研究中十分有用。 多波段太阳光谱仪的供光定天镜口径40cm,成像镜30cm,太阳象有152.2mm和418.5mm两个交替使用,色散1A/mm,10个波段分别为H_a、D_(1,2,3),H_δ、HeⅡ、H_β、H_γ、H,K、H_(9-13)和H_(13-∞)。利用计算机控制45°转象镜精确地快速扫描太阳象并控制10个波段的同时照相,这样可以快速地记录活动区中每一点的多波段光谱轮廓,进而测定各种物理量、为研究活动区物理场的时空演化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云南天文台 色球望远镜 观测设备 定天镜 常规观测 折射望远镜 多波段 活动区 Solar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Coude摄谱仪—CCD分光系统的参数测定与Fe-Ar定标光谱的证认
11
作者 茶光伟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20,共120页
本文包含天体的分光观测和处理资料中所涉及到的Coude摄谱仪和 1 0 2 4CCD系统的相关参数 ,以及CCD响应区Fe -Ar发射光谱的证认结果。( 1 )Coude系统的色散曲线几乎呈水平分布 ,1~ 3级光谱 (m)的倒色散分别为8.3 91 ± 0 .0 9 /mm... 本文包含天体的分光观测和处理资料中所涉及到的Coude摄谱仪和 1 0 2 4CCD系统的相关参数 ,以及CCD响应区Fe -Ar发射光谱的证认结果。( 1 )Coude系统的色散曲线几乎呈水平分布 ,1~ 3级光谱 (m)的倒色散分别为8.3 91 ± 0 .0 9 /mm (m =1 ) ,4 .1 85 ± 0 .0 5 /mm (m =2 )和 2 .794 ± 0 .0 3 /mm (m =3 )。 ( 2 )Fe -Ar光谱证认图包含 3 3 70~ 1 1 1 50 的标准发射线 ,波长覆盖范围达 7780 ;波长表用于待测天体光谱的波长定标 ,只要将此表复制到I RAF的当前工作目录下 ,便可直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de摄谱仪 Fe-Ar光谱 云南天文台 天文望远镜 色散曲线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大气视宁度测量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正方 杨高潮 +7 位作者 刘晓春 范承玉 李开华 谢光中 王建诚 张有宏 王汉平 李晓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8-74,共7页
利用大气相干长度和等晕角测量仪(CLIAM)和长焦照相拖影装置,于1992年11~12月期间在云南天文台太阳山头测量了大气视宁度。结果表明,大气相干长度和星像抖动约方根值之间具有很明显的相关性。另外还用温度脉动探空数据对CLIAM的结... 利用大气相干长度和等晕角测量仪(CLIAM)和长焦照相拖影装置,于1992年11~12月期间在云南天文台太阳山头测量了大气视宁度。结果表明,大气相干长度和星像抖动约方根值之间具有很明显的相关性。另外还用温度脉动探空数据对CLIAM的结果作了比较,证明两者在定量上符合很好。全部2208个大气相干长度数据的统计特性呈现极好的正态分布,其中值为12.67cm,其标准差为4.453cm。从定性上说,在云南天文台晴朗或部分晴朗的夜间有85%的概率出现好的或很好的大气视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视宁度 校差星像运动 长焦拖影 天文观测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原理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祝莲 熊耀恒 +3 位作者 何妙婵 郑向明 何少辉 伏红林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从光路结构特征和测距控制系统特点出发,研究分析了目前云南天文台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原理,详细阐述了测距系统的工作过程,并给出该系统当下的基本测距情况。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月球激光测距 收发共光路 望远镜伺服系统 激光测距控制系统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高分辨率斑点成像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忠 邱耀辉 +1 位作者 楼柯 卢汝为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7-224,T002,共9页
本文报道了对天文目标:双星ADS16800、AlE16173,三星Hu66(ADS11344)和H1d171(ADS16648)进行的斑点成像观测及测量结果.介绍了所用的二维光子计数斑点像探测系统的性能,分析了探测系统的光子噪声、附加噪声和其它更复杂的噪声对... 本文报道了对天文目标:双星ADS16800、AlE16173,三星Hu66(ADS11344)和H1d171(ADS16648)进行的斑点成像观测及测量结果.介绍了所用的二维光子计数斑点像探测系统的性能,分析了探测系统的光子噪声、附加噪声和其它更复杂的噪声对斑点图的平均功率谱和重谱的影响.在讨论改正重谱中的噪声偏差项时提出了对重诺基底施加正性约束的算法.测量的结果表明,实现了高精度的衍射受限天文斑点成像,取得了较好的天文观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图 重谱 噪声 像复原 斑占成像 双星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丽江高美古和昆明的大气视宁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铜铃 邱春蓉 +3 位作者 岑学奋 王建成 许骏 汪从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研究云南天文台昆明凤凰山和丽江高美古两地点的大气视宁度 .利用云南天文台于 1 994年建立的 3孔较差视宁度监视仪 (3孔DIMM ) ,对这两个地点的视宁度对比观测 .还利用云南天文台的 1米望远镜所得到的视宁度与 3孔DIMM所测的视宁度进... 研究云南天文台昆明凤凰山和丽江高美古两地点的大气视宁度 .利用云南天文台于 1 994年建立的 3孔较差视宁度监视仪 (3孔DIMM ) ,对这两个地点的视宁度对比观测 .还利用云南天文台的 1米望远镜所得到的视宁度与 3孔DIMM所测的视宁度进行对比 .1米望远镜和 3孔DIMM同时观测了 7个晚上 ,各取得 30 8组数据 ,它们的视宁度平均分别为 0 .90″和 0 .84″.还讨论了 3孔DIMM采用不同曝光时间对视宁度测量值的影响 ,从实验得出 3孔DIMM采用 2 0ms曝光比采用 8ms曝光所测视宁度的值要好 1 5%左右 .从 1 995年 5月 - 1 996年 1 2月 ,对丽江高美古和昆明凤凰山二地进行了视宁度的对比观测 .在高美古和昆明分别观测了 2 34夜和 2 56夜 ,观测结果是两个点的视宁度平均 :丽江为0 .70″,昆明为 0 .95″.同时也统计了两个点的月平均视宁度和最好夜的视宁度 ,并讨论了两地视宁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 3孔DIMM 大气视宁度 天文台 望远镜 曝光时间
下载PDF
大姚、普洱地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辉 苏有锦 +3 位作者 付虹 韩延本 王锐 马利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云南是一个地震活动区。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6.1级地震后,详细分析了云南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天文时纬残差的关系,发现在云南及其邻近发生大地震以前均存在着时纬残差异常。总结了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的特征和规律,并在几次大... 云南是一个地震活动区。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6.1级地震后,详细分析了云南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天文时纬残差的关系,发现在云南及其邻近发生大地震以前均存在着时纬残差异常。总结了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的特征和规律,并在几次大地震前提供了预测信息。天文时纬残差是从时间与纬度的观测值中扣除地球整体运动影响之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一个与当地地球物理场变化有关的量,包括铅垂线变化。震前地震孕育过程中震区地下物质的运动可能是形成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所以,它可用于监测台站周围的重力场变化。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与2007年6月3日普洱6.4级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均出现了明显的同步异常,这再次说明这种异常可用于天文台周围的强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纬残差 异常 大姚地震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一发多收激光测距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翟东升 李语强 +4 位作者 徐蓉 伏红林 张海涛 李祝莲 熊耀恒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3期310-316,共7页
极微弱信号探测技术对深空激光测距和碎片激光测距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并实现了千赫兹一发多收激光测距技术,包括光路设计与实现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等,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系统中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且已... 极微弱信号探测技术对深空激光测距和碎片激光测距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并实现了千赫兹一发多收激光测距技术,包括光路设计与实现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等,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系统中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且已成功实现了对中高轨卫星的一发两收激光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一发多收 千赫兹测距 单光子探测
下载PDF
孟连、丽江地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辉 阚荣举 李晓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自有观测以来的时纬残差异常与云南及其周邻地区大地震的对应关系;并报导了孟连、丽江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均有明显异常。
关键词 时纬残差 强震预测 地震前兆 云南 丽江地区
下载PDF
云南天文台新型斑点象探测系统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汝为 王锋 +2 位作者 楼柯 邱耀辉 刘忠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8年第1期59-64,共6页
斑点成象技术能有效地消除地球大气湍流的不良影响,实现地基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衍射受限分辨率成象,其所需的原始数据是天文目标及参考星的一系列的短曝光斑点象,它们取自望远镜的终端设备:斑点象探测系统。文中对比该技术对原始数据... 斑点成象技术能有效地消除地球大气湍流的不良影响,实现地基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衍射受限分辨率成象,其所需的原始数据是天文目标及参考星的一系列的短曝光斑点象,它们取自望远镜的终端设备:斑点象探测系统。文中对比该技术对原始数据的要求:介绍了云南天文台研制的新型斑点象探测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实际观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象 二维光子 计数系统 斑点探测系统 天文台
下载PDF
云南及其周邻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阚荣举 胡辉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9-309,共11页
本文侧重于讨论强震的中期异常特征及其预测标志。从方法特点出发,讨论了时纬残差异常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行性以及用于临震预报的局限性。研究了云南省内6级以上强震、相邻区域7级以上大震的时纬残差异常标志。资料中最后一次强震经过... 本文侧重于讨论强震的中期异常特征及其预测标志。从方法特点出发,讨论了时纬残差异常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行性以及用于临震预报的局限性。研究了云南省内6级以上强震、相邻区域7级以上大震的时纬残差异常标志。资料中最后一次强震经过了地震预测与预报全过程的实践检验。初步讨论了异常与构造运动的关系以及有异常无地震的特殊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纬残差 残差异常 强震预测 地震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