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目的 探究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2019年诊断标准诊断肌少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老年T2DM患者共469例,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65.3%比34.7%,P<0.05)。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组(T2DM+Sar组)年龄高于T2DM无肌少症组(T2DM组)(P<0.01)。T2DM+Sar组49例,T2DM组420例。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纳入糖尿病无肌少症组153例(T2DM组),T2DM+Sar组45例,矫正性别、年龄混杂因素后,T2DM+Sar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显著低于T2DM组(P <0.01),T2DM+Sar组中,BMI<24kg/m2患者比例更高(53.6%比11.1%,P<0.01),合并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例更高(P<0.05)。T2DM+Sar组较T2DM组,Morse跌倒评分更高,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更低,5次坐站所需时间更长、优势手握力低(均P<0.05),T2DM+Sar组的优势侧上肢臂围更细,总瘦组织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内脏脂肪面积均低于T2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3.348,95%CI:1.252~8.955)、内脏脂肪面积(OR=1.042,95%CI:1.005~1.079)、血尿酸(OR=1.007,95%CI:1.002~1.012)是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BMI (OR=0.512,95%CI:0.363~0.721)、骨矿物质含量(OR=0.037,95%CI:0.008~0.186)是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保护因素。在BMI<24kg/m2的老年T2DM患者群体中,血尿酸(OR=1.010,95%CI:1.003~1.017)为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下肢平均腿围(OR=0.624,95%CI:0.447~0.87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195,95%CI:0.040~0.945)、总瘦组织含量(OR=0.889,95%CI:0.797~0.990)为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老年T2DM的管理中,不建议将BMI控制在过低水平,身体成分对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作用可能比BMI更有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AI-HIP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规划效果及其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连续性应用AI-HIP系统行初次单侧THA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0例,年龄...目的:探讨AI-HIP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规划效果及其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连续性应用AI-HIP系统行初次单侧THA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0例,年龄43~81(62.2±10.9)岁,将其纳入AI-HIP组;根据配对原则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模板方法规划的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40~80(60.9±12.1)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假体的准确率,以及术前规划和术后实际联合偏心距差值、下肢长度差值、距小转子上缘截骨高度和顶肩距以评价规划效果,采用Harri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14.5±2.1)个月。AI-HIP组规划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型号的完全准确率、近似准确率分别为72.2%、100%和58.3%、88.9%,均优于对照组的44.4%、83.3%和33.3%、66.7%(P<0.05);规划股骨头假体型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IP组术后实际联合偏心距差值、联合偏心距差值(实际-规划)分别为1.0(0.2,2.4)mm、1.1(-2.1,3.2)mm,优于对照组的3.0(1.4,4.9)mm、3.5(-1.6,6.5)mm(P<0.05)。两组间术后实际距小转子上缘截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IP组术后实际下肢长度差值、下肢长度差值(实际-规划)、距小转子上缘截骨高度(实际-规划)、术后实际顶肩距、顶肩距差值(实际-规划)分别为1.5(0.2,2.8)、1.1(-0.3,2.2)、2.1(-2.3,4.1)、(15.3±4.1)、-2.2(-4.8,0.3)mm,优于对照组的2.6(1.3,4.1)、2.5(0.3,3.8)、5.8(-2.4,7.7)、(13.0±4.3)、-5.7(-9.4,-2.2)mm(P<0.05)。末次随访,两组Harris评分中功能、疼痛、功能、畸形、总分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HIP组Harris评分中活动度评分(4.8±0.6)分,高于对照组(4.4±0.8)分(P<0.05)。结论:AI-HIP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较传统模板规划,在初次单侧THA中对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型号的预测、恢复联合偏心距、规划下肢长度、截骨高度和顶肩距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临床效果满意。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PD(PD组)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将PD组患者分为胰瘘高风险PD组和复发高风险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比较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复发高风险PD组术后短期手术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 d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长期手术疗效指标(总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TP组患者32例,PD组174例(胰瘘高风险PD组99例,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1)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TP组患者29例、胰瘘高风险PD组患者56例。TP组无胰瘘发生,胰瘘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19.64%(P=0.027),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时,两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TP组与复发高风险PD组:由于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故TP组32例患者、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患者均纳入分析。TP组无胰瘘发生,复发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20.00%(P=0.028),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截至末次随访,与复发高风险PD组比较,TP组中位总生存期更长(37.68个月比15.24个月,HR=2.551,95%CI:1.144~5.689,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高风险PD、术前合并梗阻性黄疸是胰腺癌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胰瘘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取得与PD相当的短期手术疗效和长期生活质量,且术后无胰瘘负担。对于复发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究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2019年诊断标准诊断肌少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老年T2DM患者共469例,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65.3%比34.7%,P<0.05)。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组(T2DM+Sar组)年龄高于T2DM无肌少症组(T2DM组)(P<0.01)。T2DM+Sar组49例,T2DM组420例。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纳入糖尿病无肌少症组153例(T2DM组),T2DM+Sar组45例,矫正性别、年龄混杂因素后,T2DM+Sar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显著低于T2DM组(P <0.01),T2DM+Sar组中,BMI<24kg/m2患者比例更高(53.6%比11.1%,P<0.01),合并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例更高(P<0.05)。T2DM+Sar组较T2DM组,Morse跌倒评分更高,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更低,5次坐站所需时间更长、优势手握力低(均P<0.05),T2DM+Sar组的优势侧上肢臂围更细,总瘦组织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内脏脂肪面积均低于T2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3.348,95%CI:1.252~8.955)、内脏脂肪面积(OR=1.042,95%CI:1.005~1.079)、血尿酸(OR=1.007,95%CI:1.002~1.012)是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BMI (OR=0.512,95%CI:0.363~0.721)、骨矿物质含量(OR=0.037,95%CI:0.008~0.186)是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保护因素。在BMI<24kg/m2的老年T2DM患者群体中,血尿酸(OR=1.010,95%CI:1.003~1.017)为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下肢平均腿围(OR=0.624,95%CI:0.447~0.87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195,95%CI:0.040~0.945)、总瘦组织含量(OR=0.889,95%CI:0.797~0.990)为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老年T2DM的管理中,不建议将BMI控制在过低水平,身体成分对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作用可能比BMI更有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AI-HIP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规划效果及其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连续性应用AI-HIP系统行初次单侧THA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0例,年龄43~81(62.2±10.9)岁,将其纳入AI-HIP组;根据配对原则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模板方法规划的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40~80(60.9±12.1)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假体的准确率,以及术前规划和术后实际联合偏心距差值、下肢长度差值、距小转子上缘截骨高度和顶肩距以评价规划效果,采用Harri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14.5±2.1)个月。AI-HIP组规划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型号的完全准确率、近似准确率分别为72.2%、100%和58.3%、88.9%,均优于对照组的44.4%、83.3%和33.3%、66.7%(P<0.05);规划股骨头假体型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IP组术后实际联合偏心距差值、联合偏心距差值(实际-规划)分别为1.0(0.2,2.4)mm、1.1(-2.1,3.2)mm,优于对照组的3.0(1.4,4.9)mm、3.5(-1.6,6.5)mm(P<0.05)。两组间术后实际距小转子上缘截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IP组术后实际下肢长度差值、下肢长度差值(实际-规划)、距小转子上缘截骨高度(实际-规划)、术后实际顶肩距、顶肩距差值(实际-规划)分别为1.5(0.2,2.8)、1.1(-0.3,2.2)、2.1(-2.3,4.1)、(15.3±4.1)、-2.2(-4.8,0.3)mm,优于对照组的2.6(1.3,4.1)、2.5(0.3,3.8)、5.8(-2.4,7.7)、(13.0±4.3)、-5.7(-9.4,-2.2)mm(P<0.05)。末次随访,两组Harris评分中功能、疼痛、功能、畸形、总分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HIP组Harris评分中活动度评分(4.8±0.6)分,高于对照组(4.4±0.8)分(P<0.05)。结论:AI-HIP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较传统模板规划,在初次单侧THA中对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型号的预测、恢复联合偏心距、规划下肢长度、截骨高度和顶肩距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临床效果满意。
文摘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PD(PD组)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将PD组患者分为胰瘘高风险PD组和复发高风险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比较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复发高风险PD组术后短期手术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 d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长期手术疗效指标(总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TP组患者32例,PD组174例(胰瘘高风险PD组99例,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1)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TP组患者29例、胰瘘高风险PD组患者56例。TP组无胰瘘发生,胰瘘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19.64%(P=0.027),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时,两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TP组与复发高风险PD组:由于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故TP组32例患者、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患者均纳入分析。TP组无胰瘘发生,复发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20.00%(P=0.028),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截至末次随访,与复发高风险PD组比较,TP组中位总生存期更长(37.68个月比15.24个月,HR=2.551,95%CI:1.144~5.689,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高风险PD、术前合并梗阻性黄疸是胰腺癌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胰瘘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取得与PD相当的短期手术疗效和长期生活质量,且术后无胰瘘负担。对于复发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