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2
篇文章
<
1
2
…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档为媒 促进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1
作者
孙冬虎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1,共2页
在《北京档案》杂志创刊40年、出版400期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史研究会的所有会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全体同事,向《北京档案》杂志和北京市档案馆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北京市档案馆
深化与拓展
纪念意义
全体同事
北京历史文化
创刊40年
《北京档案》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宝臣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48-56,共9页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李宝臣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后,就其社会、国家的管理方式而言。已步入成熟的礼法社会,而并非通常人们判定的人治社会。在当代国人深感法制不健全所带来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的时候,一进行...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李宝臣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后,就其社会、国家的管理方式而言。已步入成熟的礼法社会,而并非通常人们判定的人治社会。在当代国人深感法制不健全所带来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的时候,一进行历史反思,就极易接受中国古代社会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政治秩序
礼制
礼法文化
法精神
八股文
礼法制度
王夫之
道统
社会集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研究浅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尹钧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8-74,共7页
关于《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研究浅说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是北京专史系列研究的选题之一。该选题已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则项目。一、研究的意义研究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的意义和价值,可从五个方面予以回答。(1...
关于《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研究浅说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是北京专史系列研究的选题之一。该选题已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则项目。一、研究的意义研究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的意义和价值,可从五个方面予以回答。(1)众所周知,村落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郊区
发展史
农业开发
北京地区
研究方法
发展历史
城市生活
北京城市
村落文化
研究对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北京中轴线:从“历史轴”到“发展轴”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建伟
《前线》
CSSCI
2018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中轴线是构建明清北京城市骨架的重要基准线,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秩序上起着统领与布局作用,是古都的脊梁与灵魂所在。北京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中轴线是最精华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以天安门为中心的长安街不断...
中轴线是构建明清北京城市骨架的重要基准线,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秩序上起着统领与布局作用,是古都的脊梁与灵魂所在。北京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中轴线是最精华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以天安门为中心的长安街不断向东西拓展,成为一条重要横向轴线,传统中轴线概念一度“消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借助北京举办1990年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中轴线不断向北延伸,中轴线概念逐渐回归公众视野。2003年编制完成的《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首次明确将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南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线
历史见证
北京
发展轴
20世纪80年代
2008年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北京地区瘟疫流行的社会影响及政府应对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艳丽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9-104,共6页
清代北京地区瘟疫反复流行,不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还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众信仰产生重大影响。瘟疫流行期间,清政府拨付专款,设局施药施棺进行直接救治。同时,还注意安置解决来京流民饥民问题,对控制疫情的蔓延起了重要...
清代北京地区瘟疫反复流行,不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还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众信仰产生重大影响。瘟疫流行期间,清政府拨付专款,设局施药施棺进行直接救治。同时,还注意安置解决来京流民饥民问题,对控制疫情的蔓延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基于传统天象示警的观念,统治者还通过重清理刑狱和征求直言的方式挽回天意,达到消除瘟疫的目的。这种举措是非科学的,但在约束封建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方面,在稳定特殊时期的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北京地区
瘟疫
社会影响
政府应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书院、府学到国子监——北京传统教育体系溯源
6
作者
张艳丽
《前线》
CSSCI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北京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辽代以前,北京地区是中原王朝的军事重镇,文化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辽金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期,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书院、府学、国子监一起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的较...
北京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辽代以前,北京地区是中原王朝的军事重镇,文化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辽金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期,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书院、府学、国子监一起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的较为完备的传统教育体系,共同书写了北京地区传统教育发展的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育体系
北京地区
国子监
书院
教育发展
文化中心
中华文明
军事重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最早的盲人学校——启明瞽目院
7
作者
任超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55,共3页
盲人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距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古时代,也曾有过盲人养育院,但数目太少且仅限于养育,至于教育是谈不到的。直到十八世纪末叶,因为人道主义倡行,一般人对于盲人才由鄙视渐渐转为怜悯,开始有人注意到盲人教育。178...
盲人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距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古时代,也曾有过盲人养育院,但数目太少且仅限于养育,至于教育是谈不到的。直到十八世纪末叶,因为人道主义倡行,一般人对于盲人才由鄙视渐渐转为怜悯,开始有人注意到盲人教育。1785年,法国人阿羽伊根据他研究的结果首先创立了盲童学校,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盲童学校。最早将盲人教育介绍到中国来的是英国公立会的牧师穆威廉,他于1871年在北京首先创立瞽目学校,后各地也都渐渐设立。据民国教育部统计,全国已办盲人教育的有15省市,计: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南京、上海、青岛等,共有盲人学校22所,就学盲生694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人学校
北京
盲人教育
盲童学校
特殊教育
中古时代
十八世纪
人道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都北京的历史机缘
8
作者
孙冬虎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仅就自然地理条件而言,北京并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这座城市从汉唐时期的北方军事重镇发展到自辽代以后基本连续地作为陪都或首都,大体是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和南进遏止了全国政治中心由关中转移到中原后可能继续南迁的趋势。以...
仅就自然地理条件而言,北京并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这座城市从汉唐时期的北方军事重镇发展到自辽代以后基本连续地作为陪都或首都,大体是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和南进遏止了全国政治中心由关中转移到中原后可能继续南迁的趋势。以国家力量为保障的漕运和陆路交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建都北京的地理劣势。都城的选择取决于政治、军事形势以及积淀为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认同,还必须加上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某些因素以及执政者临机决断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定都
地理条件
历史机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演绎历史 承载京域文化变迁——剖析北京地名的“京味儿”价值
9
作者
孙冬虎
《北京规划建设》
2011年第3期42-43,共2页
地名承载着历史。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地名有着浓浓"京味儿",演绎着京域文化的进化史。本文着重探讨北京地名的特色及其文化传承问题。
关键词
文化变迁
地名
北京
历史
演绎
承载
价值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金时期北京居民的日常饮食
10
作者
章永俊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辽金时期,随着辽南京和金中都的建立,北京逐渐确立了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北京饮食文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辽南京和金中都地区居民的日常饮食特点表现为,一方面,各民族在努力坚守本民族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饮食文化的交融是辽金时期北...
辽金时期,随着辽南京和金中都的建立,北京逐渐确立了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北京饮食文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辽南京和金中都地区居民的日常饮食特点表现为,一方面,各民族在努力坚守本民族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饮食文化的交融是辽金时期北京饮食发展的重要特征。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不断融合,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影响了一些汉人的日常饮食,同时,汉族的传统饮食也被燕京地区少数民族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饮食习惯
饮食习俗
传统饮食
日常饮食
辽金时期
辽南京
金中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北京建城论断看中国古史纪年
被引量:
1
11
作者
朱学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86-87,共2页
从北京建城论断看中国古史纪年朱学文北京市政府宣布,一九九五年是北京建城3040年,学术界为此举办了一些研讨、纪念活动。广大市民从新闻传媒颇不充分的报导中了解到这桩算得上京城大事的新闻,于是,人们做了一道减法题,算出北...
从北京建城论断看中国古史纪年朱学文北京市政府宣布,一九九五年是北京建城3040年,学术界为此举办了一些研讨、纪念活动。广大市民从新闻传媒颇不充分的报导中了解到这桩算得上京城大事的新闻,于是,人们做了一道减法题,算出北京城始建于公元前1045年。爱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史
公元前
周武王
史学研究
甲骨文
天文学
古文字学
《淮南子·兵略训》
哈雷慧星
始封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方之极 天下拱卫 北京军事战略地位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靳宝
《前线》
CSSCI
2017年第4期98-100,共3页
北京作为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发展脉络丰富且曲折。本文试图从军事历史与军事文化这两个维度对北京历史文化脉络进行初步梳理,希望能为北京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启迪。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脉络
现代化建设
文化发展
两个维度
军事文化
军事历史
北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诸帝论史官修史、史学名著与“史才三长”
13
作者
操宇晴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4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宋代皇帝大多关注史学活动,有的是一般关注,有的可以说是十分关注。这些关注,如关于史官的选择、史官修史的要求,关于史学名著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的关系,怎样看待刘知幾“史才三长”论等,有的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有的则属于...
宋代皇帝大多关注史学活动,有的是一般关注,有的可以说是十分关注。这些关注,如关于史官的选择、史官修史的要求,关于史学名著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的关系,怎样看待刘知幾“史才三长”论等,有的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有的则属于史学自身的发展问题。其影响力的大小,因问题的重要而有所不同,但都与宋代史学乃至后代史学有所关联,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皇帝
史官修史
史学名著
国家治理
史才三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5
14
作者
吴文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了防御善淤善决的永定河对北京城的洪水威胁,清代延续了金、元、明三朝在永定河沿岸筑堤的治水方略。康熙三十七年(1698)永定河的大规模筑堤及其以后的不断加固维修,在为京城减少洪水之虞的同时,也给北京地区的水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变...
为了防御善淤善决的永定河对北京城的洪水威胁,清代延续了金、元、明三朝在永定河沿岸筑堤的治水方略。康熙三十七年(1698)永定河的大规模筑堤及其以后的不断加固维修,在为京城减少洪水之虞的同时,也给北京地区的水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本文结合清代筑堤以来北京地区水环境变迁的重要史实,探讨永定河筑堤对于区域环境的深远影响,以期加深对历史上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及其环境效应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筑堤
水环境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章永俊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72,80,共9页
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在中国边疆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中国的边疆》一书是拉铁摩尔以边疆的观点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拉铁摩尔学术背景和社会条件的考察,揭示...
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在中国边疆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中国的边疆》一书是拉铁摩尔以边疆的观点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拉铁摩尔学术背景和社会条件的考察,揭示其在中国边疆史及地缘研究上的独特视角,着重分析他在边疆史研究上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拉铁摩尔
中国
边疆史研究
《中国的边疆》
地缘政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北京的地域文化
被引量:
7
16
作者
尹钧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8,共6页
北京地域文化应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且分为大、小两个范围。北京大地域文化包括旧石器文化、都城文化、皇家文化、士大夫文化、长城文化和京剧文化等11种。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北京地域文化
北京大地域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
被引量:
3
17
作者
袁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2-88,共7页
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袁熹北京自辽、金时代起,即成为北方王朝的都城。元统一中国后,北京便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心,后经明、清两代,长达644年之久。从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到明北京城的营建方案,都严格遵守着封建都城的设计...
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袁熹北京自辽、金时代起,即成为北方王朝的都城。元统一中国后,北京便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心,后经明、清两代,长达644年之久。从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到明北京城的营建方案,都严格遵守着封建都城的设计思想,突出了以帝王为中心的皇权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结构
近代北京
清政府
紫禁城
商业街区
使馆区
辛亥革命
近代城市
城市格局
城市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4
18
作者
孙冬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8-53,共6页
关于京津冀地区近千年建置沿革与城市发展的考察证实,帝都时代的北京与周边地区始终在"一体化"的行政区划系统中运转。晚清民国推行市制,促使北京、天津在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与河北省逐渐分离,拓展市域的设想则长期受到同级政...
关于京津冀地区近千年建置沿革与城市发展的考察证实,帝都时代的北京与周边地区始终在"一体化"的行政区划系统中运转。晚清民国推行市制,促使北京、天津在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与河北省逐渐分离,拓展市域的设想则长期受到同级政区并存及相关利益冲突的阻滞。历史经验表明,当前应根据我国南北方区域发展的不同特点,以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壁垒为前提,致力于从三足鼎立过渡到合而为一,最终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一体化
行政区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诗人眼中的辽境地理与社会生活
被引量:
6
19
作者
孙冬虎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北宋欧阳修、苏颂、苏辙在出使辽国(契丹)途中写下的纪行诗,记录了他们经行的路线和沿途见闻,为认识辽代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苏颂的前后《使辽诗》尤其如此。
关键词
使辽诗堆
地理环境
社会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
被引量:
4
20
作者
任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38-139,共2页
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重要措施。然而当前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认知和系统方法,亟待深化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认识,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重要措施。然而当前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认知和系统方法,亟待深化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认识,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历史文化
文化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档为媒 促进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1
作者
孙冬虎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北京市
文
史
研究馆
北京
史
研究会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1,共2页
文摘
在《北京档案》杂志创刊40年、出版400期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史研究会的所有会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全体同事,向《北京档案》杂志和北京市档案馆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北京市档案馆
深化与拓展
纪念意义
全体同事
北京历史文化
创刊40年
《北京档案》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
G279.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G237.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宝臣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48-56,共9页
文摘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李宝臣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后,就其社会、国家的管理方式而言。已步入成熟的礼法社会,而并非通常人们判定的人治社会。在当代国人深感法制不健全所带来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的时候,一进行历史反思,就极易接受中国古代社会是...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政治秩序
礼制
礼法文化
法精神
八股文
礼法制度
王夫之
道统
社会集团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研究浅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尹钧科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8-74,共7页
文摘
关于《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研究浅说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是北京专史系列研究的选题之一。该选题已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则项目。一、研究的意义研究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的意义和价值,可从五个方面予以回答。(1)众所周知,村落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
关键词
北京郊区
发展史
农业开发
北京地区
研究方法
发展历史
城市生活
北京城市
村落文化
研究对象
分类号
K291.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北京中轴线:从“历史轴”到“发展轴”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建伟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前线》
CSSCI
2018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文摘
中轴线是构建明清北京城市骨架的重要基准线,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秩序上起着统领与布局作用,是古都的脊梁与灵魂所在。北京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中轴线是最精华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以天安门为中心的长安街不断向东西拓展,成为一条重要横向轴线,传统中轴线概念一度“消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借助北京举办1990年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中轴线不断向北延伸,中轴线概念逐渐回归公众视野。2003年编制完成的《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首次明确将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南苑。
关键词
中轴线
历史见证
北京
发展轴
20世纪80年代
2008年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代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北京地区瘟疫流行的社会影响及政府应对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艳丽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9-104,共6页
文摘
清代北京地区瘟疫反复流行,不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还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众信仰产生重大影响。瘟疫流行期间,清政府拨付专款,设局施药施棺进行直接救治。同时,还注意安置解决来京流民饥民问题,对控制疫情的蔓延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基于传统天象示警的观念,统治者还通过重清理刑狱和征求直言的方式挽回天意,达到消除瘟疫的目的。这种举措是非科学的,但在约束封建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方面,在稳定特殊时期的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清代
北京地区
瘟疫
社会影响
政府应对
Keywords
Qing Dynasty
Beijing area
epidemic disease
social influence
government reaction
分类号
R181.8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书院、府学到国子监——北京传统教育体系溯源
6
作者
张艳丽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前线》
CSSCI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文摘
北京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辽代以前,北京地区是中原王朝的军事重镇,文化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辽金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期,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书院、府学、国子监一起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的较为完备的传统教育体系,共同书写了北京地区传统教育发展的重要篇章。
关键词
传统教育体系
北京地区
国子监
书院
教育发展
文化中心
中华文明
军事重镇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最早的盲人学校——启明瞽目院
7
作者
任超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55,共3页
文摘
盲人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距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古时代,也曾有过盲人养育院,但数目太少且仅限于养育,至于教育是谈不到的。直到十八世纪末叶,因为人道主义倡行,一般人对于盲人才由鄙视渐渐转为怜悯,开始有人注意到盲人教育。1785年,法国人阿羽伊根据他研究的结果首先创立了盲童学校,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盲童学校。最早将盲人教育介绍到中国来的是英国公立会的牧师穆威廉,他于1871年在北京首先创立瞽目学校,后各地也都渐渐设立。据民国教育部统计,全国已办盲人教育的有15省市,计: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南京、上海、青岛等,共有盲人学校22所,就学盲生694人。
关键词
盲人学校
北京
盲人教育
盲童学校
特殊教育
中古时代
十八世纪
人道主义
分类号
G761 [文化科学—特殊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都北京的历史机缘
8
作者
孙冬虎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文摘
仅就自然地理条件而言,北京并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这座城市从汉唐时期的北方军事重镇发展到自辽代以后基本连续地作为陪都或首都,大体是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和南进遏止了全国政治中心由关中转移到中原后可能继续南迁的趋势。以国家力量为保障的漕运和陆路交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建都北京的地理劣势。都城的选择取决于政治、军事形势以及积淀为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认同,还必须加上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某些因素以及执政者临机决断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北京
定都
地理条件
历史机缘
Keywords
Beijing
Capital
Geography
Lucky chance
分类号
K92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演绎历史 承载京域文化变迁——剖析北京地名的“京味儿”价值
9
作者
孙冬虎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11年第3期42-43,共2页
文摘
地名承载着历史。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地名有着浓浓"京味儿",演绎着京域文化的进化史。本文着重探讨北京地名的特色及其文化传承问题。
关键词
文化变迁
地名
北京
历史
演绎
承载
价值
文化传承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金时期北京居民的日常饮食
10
作者
章永俊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文摘
辽金时期,随着辽南京和金中都的建立,北京逐渐确立了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北京饮食文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辽南京和金中都地区居民的日常饮食特点表现为,一方面,各民族在努力坚守本民族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饮食文化的交融是辽金时期北京饮食发展的重要特征。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不断融合,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影响了一些汉人的日常饮食,同时,汉族的传统饮食也被燕京地区少数民族所接受。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饮食习惯
饮食习俗
传统饮食
日常饮食
辽金时期
辽南京
金中都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北京建城论断看中国古史纪年
被引量:
1
11
作者
朱学文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86-87,共2页
文摘
从北京建城论断看中国古史纪年朱学文北京市政府宣布,一九九五年是北京建城3040年,学术界为此举办了一些研讨、纪念活动。广大市民从新闻传媒颇不充分的报导中了解到这桩算得上京城大事的新闻,于是,人们做了一道减法题,算出北京城始建于公元前1045年。爱北京...
关键词
中国古史
公元前
周武王
史学研究
甲骨文
天文学
古文字学
《淮南子·兵略训》
哈雷慧星
始封地
分类号
K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方之极 天下拱卫 北京军事战略地位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靳宝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前线》
CSSCI
2017年第4期98-100,共3页
文摘
北京作为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发展脉络丰富且曲折。本文试图从军事历史与军事文化这两个维度对北京历史文化脉络进行初步梳理,希望能为北京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启迪。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脉络
现代化建设
文化发展
两个维度
军事文化
军事历史
北京
分类号
E291 [军事—军事理论]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诸帝论史官修史、史学名著与“史才三长”
13
作者
操宇晴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4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文摘
宋代皇帝大多关注史学活动,有的是一般关注,有的可以说是十分关注。这些关注,如关于史官的选择、史官修史的要求,关于史学名著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的关系,怎样看待刘知幾“史才三长”论等,有的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有的则属于史学自身的发展问题。其影响力的大小,因问题的重要而有所不同,但都与宋代史学乃至后代史学有所关联,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宋代皇帝
史官修史
史学名著
国家治理
史才三长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5
14
作者
吴文涛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文摘
为了防御善淤善决的永定河对北京城的洪水威胁,清代延续了金、元、明三朝在永定河沿岸筑堤的治水方略。康熙三十七年(1698)永定河的大规模筑堤及其以后的不断加固维修,在为京城减少洪水之虞的同时,也给北京地区的水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本文结合清代筑堤以来北京地区水环境变迁的重要史实,探讨永定河筑堤对于区域环境的深远影响,以期加深对历史上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及其环境效应的反思。
关键词
永定河
筑堤
水环境
影响
Keywords
Yong Ding River
embankment
water environment
impact
分类号
K825.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章永俊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72,80,共9页
文摘
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在中国边疆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中国的边疆》一书是拉铁摩尔以边疆的观点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拉铁摩尔学术背景和社会条件的考察,揭示其在中国边疆史及地缘研究上的独特视角,着重分析他在边疆史研究上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欧文·拉铁摩尔
中国
边疆史研究
《中国的边疆》
地缘政治
Keywords
Owen Lattimore
research on Chinese frontier history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分类号
K09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北京的地域文化
被引量:
7
16
作者
尹钧科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8,共6页
文摘
北京地域文化应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且分为大、小两个范围。北京大地域文化包括旧石器文化、都城文化、皇家文化、士大夫文化、长城文化和京剧文化等11种。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北京地域文化
北京大地域文化
Keywords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Beijing
the Beijing culture in large scope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
被引量:
3
17
作者
袁熹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2-88,共7页
文摘
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袁熹北京自辽、金时代起,即成为北方王朝的都城。元统一中国后,北京便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心,后经明、清两代,长达644年之久。从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到明北京城的营建方案,都严格遵守着封建都城的设计思想,突出了以帝王为中心的皇权统治...
关键词
城市结构
近代北京
清政府
紫禁城
商业街区
使馆区
辛亥革命
近代城市
城市格局
城市建设
分类号
TU984.2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4
18
作者
孙冬虎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8-53,共6页
文摘
关于京津冀地区近千年建置沿革与城市发展的考察证实,帝都时代的北京与周边地区始终在"一体化"的行政区划系统中运转。晚清民国推行市制,促使北京、天津在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与河北省逐渐分离,拓展市域的设想则长期受到同级政区并存及相关利益冲突的阻滞。历史经验表明,当前应根据我国南北方区域发展的不同特点,以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壁垒为前提,致力于从三足鼎立过渡到合而为一,最终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关键词
京津冀
一体化
行政区划
Keywords
integratio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分类号
K928.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D035.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诗人眼中的辽境地理与社会生活
被引量:
6
19
作者
孙冬虎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文摘
北宋欧阳修、苏颂、苏辙在出使辽国(契丹)途中写下的纪行诗,记录了他们经行的路线和沿途见闻,为认识辽代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苏颂的前后《使辽诗》尤其如此。
关键词
使辽诗堆
地理环境
社会生活
Keywords
Poems about to the Liao Dynasty
Environment
Social lif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
被引量:
4
20
作者
任超
机构
北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所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38-139,共2页
文摘
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重要措施。然而当前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认知和系统方法,亟待深化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认识,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内容体系。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历史文化
文化保护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档为媒 促进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孙冬虎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
李宝臣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研究浅说
尹钧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当代北京中轴线:从“历史轴”到“发展轴”
王建伟
《前线》
CSSCI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清代北京地区瘟疫流行的社会影响及政府应对
张艳丽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书院、府学到国子监——北京传统教育体系溯源
张艳丽
《前线》
CSSCI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北京最早的盲人学校——启明瞽目院
任超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定都北京的历史机缘
孙冬虎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演绎历史 承载京域文化变迁——剖析北京地名的“京味儿”价值
孙冬虎
《北京规划建设》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辽金时期北京居民的日常饮食
章永俊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北京建城论断看中国古史纪年
朱学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四方之极 天下拱卫 北京军事战略地位的历史考察
靳宝
《前线》
CSSCI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宋代诸帝论史官修史、史学名著与“史才三长”
操宇晴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
吴文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
章永俊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谈谈北京的地域文化
尹钧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
袁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考察
孙冬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北宋诗人眼中的辽境地理与社会生活
孙冬虎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
任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