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学生毕业期待与问题研究
1
作者 罗惊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48-51,共4页
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是北京师范大学制定的关于2021年国家启动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的招生计划。旨在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北师大第一批“... 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是北京师范大学制定的关于2021年国家启动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的招生计划。旨在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北师大第一批“优师计划”同学目前尚未毕业并仍在培养当中,教育部对本计划的相关细节政策也尚未出台,“优师计划”学生对毕业期待和焦虑并存。本研究在“优师计划”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的前提下,选取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与访谈,探究学生对毕业的期待内容、对毕业的焦虑内容、焦虑的原因以及焦虑缓解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优师计划”的开展和类似教育政策的出台,提供一些实践反应成果和借鉴,因此本研究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计划” 毕业期待与焦虑 北京师范大学
下载PDF
新时代师范院校美育实现路径探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群共建实践
2
作者 谢晓旻 《北京教育(高教)》 2024年第9期73-75,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美育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文件。美育工作的推进必须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因此师范生美育工作的开展对提升未来广大教师的审美素养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寻求师范生美育渗...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美育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文件。美育工作的推进必须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因此师范生美育工作的开展对提升未来广大教师的审美素养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寻求师范生美育渗透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在打造珠海校区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群的过程中,经过多轮授课实践和教学改革,搭建起京珠联动的中青年教研团队,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核心导向,综合自身全艺术专业特色,创新打造了基于“一体两翼、审美融通”理念的珠海校区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群,为完善师范生美育路径的探索,实现互促互融、各美其美提供了积极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美育 艺术通识课共建
原文传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探索
3
作者 吴亚子 袁丽丽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8期105-108,共4页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然而课程体系建设尚不成熟,在课程体系的目标、结构和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得到澄清。为完善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该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然而课程体系建设尚不成熟,在课程体系的目标、结构和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得到澄清。为完善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该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法,从理论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理念,准确定位课程体系目标;优化组合课程要素,科学搭建课程体系结构;创新教学内容和实践形式,促进课程体系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体系 建设 理论
下载PDF
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打开未来智能教育“黑箱”的钥匙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波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4期3-4,共2页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精准和高效使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已经超出了人类自身所具备的计算和执行能力。随着技术逐步朝着自动感知、学习、决策和行动的自主系统方向发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因缺少透明度和对结果的逻辑解...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精准和高效使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已经超出了人类自身所具备的计算和执行能力。随着技术逐步朝着自动感知、学习、决策和行动的自主系统方向发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因缺少透明度和对结果的逻辑解释,导致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黑箱”与数据偏见、算法不公等问题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感知 机器学习 逻辑解释 黑箱 透明度
下载PDF
预测不确定性与创造力培养:人机协同的未来教育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袁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7期I0002-I0003,共2页
教育评价是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和大力发展的研究、应用方向,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不可否认,机器学习和多模态数据分析将更准确、更全面地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供更有效的实时反馈。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 教育评价是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和大力发展的研究、应用方向,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不可否认,机器学习和多模态数据分析将更准确、更全面地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供更有效的实时反馈。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对人工智能自动评价系统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例如,人工智能在升学、求职等比较重要考试中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领域 人工智能 实时反馈 机器学习 人机协同 自动评价系统 创造力培养 学生的学习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国际前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波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1期3-3,共1页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将对未来全球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亟需按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培养模式、教材内容、教学...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将对未来全球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亟需按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培养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育治理乃至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素养 第四次工业革命 人工智能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产业革命 教学方法 影响和冲击
下载PDF
面向群体智能塑造未来教育: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舒 袁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1期4-10,共7页
群体智能指群体在完成一系列不同任务时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是面向未来复杂情境中跨学科、综合型任务解决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群体智能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公民信息素养、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实现... 群体智能指群体在完成一系列不同任务时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是面向未来复杂情境中跨学科、综合型任务解决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群体智能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公民信息素养、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目标。文章基于当前研究领域中对群体智能基本概念的辨析和探索,从国际视野出发,剖析基于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群体智能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教育信息化时代中国教育领域中进一步强化群体智能教育、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智能 智能技术 对话理论 学习分析 合作学习
下载PDF
应急远程教学反思与未来数字教育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梦莹 托雷•霍尔 +1 位作者 金俞 袁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4,共9页
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为确保教育正常运行,各国政府、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数字化尝试。教学模式由线下转到线上,教师和学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模式。疫情初期,各国政府制定了应对封控的政策,为学生... 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为确保教育正常运行,各国政府、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数字化尝试。教学模式由线下转到线上,教师和学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模式。疫情初期,各国政府制定了应对封控的政策,为学生远程学习提供支持,特别是一些国家为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鼓励灵活多样的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疫情结束后,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对疫情期间的应急远程教学开展了大规模调查和分析。本文通过收集梳理这些文献,总结了各国政府实施的应急政策和措施,反思应急远程教学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技术使用与教师和教学方法的关系,重新定义学校和教师的角色,技术和学科教学如何更好地融合,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展望未来,数字教育需要考虑公平的教育机制,缩小数字鸿沟,提高教师的数字技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字教学环境。同时,各国要保持合作开放的态度,学习他国创新经验,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弹性的未来教育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远程教学 混合教学 教育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学生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
下载PDF
教育2122:百年愿景和实施路径——未来智能教育国际论坛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扬 张舒 袁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12期3-12,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手段。因此,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及潜力,探索智能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2022年3月,英国剑桥大...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手段。因此,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及潜力,探索智能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2022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未来数字教育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教育2122:百年愿景和实施路径——未来智能教育国际论坛”。此次论坛针对国际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和未来教育教学创新展开前沿讨论,议题包括探索未来智能教育的无限可能、展望互联时代教育新生态和思考未来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以及研究如何赋能学习者和教师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数字技术等。文章围绕论坛四位特邀专家的主题报告,从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理念)、学习环境(搭建无边界、自由的教育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估(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评估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挑战;通过视频文本分析、报告人的相关学术研究、教学实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探讨2122年智能教育的愿景和实施路径,梳理教育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学生与教师、师生与技术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最后,文章建议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关注教育发展的人士,都应该积极参与智能教育发展,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更具建构性的对话方式,参与到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和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生能动性 无边界学习 人工智能教育评估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教育:本质探析和未来挑战 被引量:19
10
作者 韦恩·霍姆斯 孙梦 袁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年第2期16-26,共11页
当前,虽然有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塑教育,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仍存在“炒作”现象,一些乐观看法还亟待商榷,一些关键问题还需要探析和解决。为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 当前,虽然有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塑教育,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仍存在“炒作”现象,一些乐观看法还亟待商榷,一些关键问题还需要探析和解决。为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提出人工智能本质上应同时考虑其技术维度和人的维度;然后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并从人工智能教育与教学法,伦理,儿童权益,个性化,节约教师时间,智能、效能和影响,技术解方主义,教育商业化,殖民主义,信任等十个方面,思考人工智能教育表象下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中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本主义等问题的重要性,但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受科技巨头企业的控制,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希望通过对人工智能教育本质的探讨,促使更多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只关注人工智能教育的表面价值,更要去发现、思考和应对正在出现和仍然未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伦理 未来挑战
下载PDF
广东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于婷婷 桂迎紫 梁梦蝶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2期104-107,共4页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文构建中国情境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集,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系统揭示广东省高等教育规模的时间...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文构建中国情境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集,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系统揭示广东省高等教育规模的时间演变进程、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规模 扩张进程 影响因素 空间面板 广东省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克·约翰逊 金俞 +1 位作者 崔新 孙波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7期3-9,共7页
人工智能算法如何才能准确把握人与人之间交流时传递的深层次思想,是人工智能教育评价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需要相关工作者对人工智能、动态对话以及统计分析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医学应用中,人工智能决策判断的有效性主要由“... 人工智能算法如何才能准确把握人与人之间交流时传递的深层次思想,是人工智能教育评价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需要相关工作者对人工智能、动态对话以及统计分析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医学应用中,人工智能决策判断的有效性主要由“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统计指标进行衡量。虽然这些统计数据有助于了解总体情况,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无论如何增加机器学习的训练数据,都无法消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教育应用中,必须考虑人与机器如何协同工作,以提高未来教育评价的效率,并为对话教育创造更多空间。文章着重分析机器学习、贝叶斯统计方法对改变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评价的可能性,强调未来教育评价最基本的问题是明晰人与机器所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自动、高效和准确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而对于机器无法确定的决策判断,则需要教师的参与和干预。据此提出,将当前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拓展到教育评价中,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将带来人(教师和学生)与机器之间的密切合作。其中,信任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增强人们对人工智能教育评价的信任,就需对机器学习过程进行更全面的检测,并用更丰富的信息来判断特定结果的准确度。而准确度可能是未来教育评价技术中最为重要一个部分,其能够引发新的学校教育实践,并更有效地利用教师专业知识,同时也能促进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据统计 教育评价 人机协同
下载PDF
重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框架、基础与路径
13
作者 霍力岩 杜宝杰 林岚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重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的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重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需要遵循扎根中华大地的“四梁八... 重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的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重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需要遵循扎根中华大地的“四梁八柱”的结构框架,需要厘清重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应以“政策引领”“理论支撑”和“现实挑战”为动力基础,明晰“蒙以养正”“物以载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实践路径,形成目标引领、条件保障、过程支架、结果有效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助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启蒙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项目化命题或是解决教育评价改革问题的有效方式
14
作者 杨磊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3期1-1,共1页
2017年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和2022年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新阶段。在正式课程向运作课程下沉的过程中,教师在实践层面遇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包括课程标准理解层面的问题,教学实施... 2017年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和2022年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新阶段。在正式课程向运作课程下沉的过程中,教师在实践层面遇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包括课程标准理解层面的问题,教学实施层面的问题,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层面的问题。归根到底,这一系列问题都共同指向操作性。为了满足教师的实践需要,各个学科也在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消解本学科内的矛盾。例如,语文学科尝试运用专题教学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系统化,英语学科尝试运用大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从评价的角度看待这些尝试,都在横断面上解决了学科内部的问题,在解决“跨学科学习”等纵切面上的问题时仍显“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课程标准 跨学科学习 教育评价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尝试运用 正式课程 义务教育 专业能力发展
下载PDF
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创意制作恐龙绘本”为例
15
作者 陈磊 王晨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1期83-85,共3页
在全社会协同育人、全面推进科学教育的背景下,馆校结合STEM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总结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内涵和两种类型,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梳理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价值意义,列举了学校实施的四种实践路径,并以“创... 在全社会协同育人、全面推进科学教育的背景下,馆校结合STEM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总结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内涵和两种类型,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梳理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价值意义,列举了学校实施的四种实践路径,并以“创意制作恐龙绘本”为例展示了课程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流程,以期为学校开发馆校结合STEM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结合 STEM教育 恐龙绘本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圣朋 鲁珀特·韦格里夫 袁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教育依托多种通讯技术媒介,包括书面文字、印刷图书、互联网,乃至日益先进的人工智能语言辅助技术。这一趋势凸显了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教育理论对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深远影响的探讨仍不充分。本... 教育依托多种通讯技术媒介,包括书面文字、印刷图书、互联网,乃至日益先进的人工智能语言辅助技术。这一趋势凸显了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教育理论对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深远影响的探讨仍不充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育、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阐释了对话式教育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哲学内涵,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教育技术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旨在为教育技术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由此理论框架衍生的设计原则,强调在多维空间与时间序列中利用教育技术支持、拓宽和深化教学对话,重视技术在促进教学互联互通和提高学习参与度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辩证地提出,利用技术开展对话式教学,不仅是应对当前教育挑战的有效策略,更是应对世界环境变迁和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根本路径。以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的教育革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赋予学生迎接并塑造未来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技术 对话教育 人工智能 未来教育
下载PDF
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评《教育生态学》
17
作者 张晓红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社会发展,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在持续完善。基于此,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范国睿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视域下的... 随着社会发展,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在持续完善。基于此,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范国睿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使用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内容系统进行介绍,能够在基于生态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研究中发挥出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理论联系实际 生态建构 实践体系 生态学视域 研究成果 理论体系
下载PDF
应急远程教学反思与未来数字教育思考
18
作者 曹梦莹 托雷·霍尔 +1 位作者 金俞 袁莉 《教育科学文摘》 2023年第1期18-19,共2页
新冠疫情给许多国家的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这场危机迫使我们深入思考社会的未来以及教育在塑造未来社会的作用。对应急远程教学的反思。面对新冠疫情,仅有技术支持是不够的,教育数字化应从更复杂、更全面的角度考虑,包括健康、管理、... 新冠疫情给许多国家的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这场危机迫使我们深入思考社会的未来以及教育在塑造未来社会的作用。对应急远程教学的反思。面对新冠疫情,仅有技术支持是不够的,教育数字化应从更复杂、更全面的角度考虑,包括健康、管理、学校领导、学生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学 教育思考 未来数字 教学的反思 教育数字化 应急 疫情 技术支持
下载PDF
民办高校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公正敏感性的关系:基于个体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
19
作者 戴隆耀 邵海英 +3 位作者 卢俊铭 张卓业 田云龙 刘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754-1760,共7页
目的:相对剥夺感是一种常见的负性心理,为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分类特征以及与公正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个体为中心,采用相对剥夺感和公正敏感性量表对790名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和Log... 目的:相对剥夺感是一种常见的负性心理,为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分类特征以及与公正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个体为中心,采用相对剥夺感和公正敏感性量表对790名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可分为“低情感相对剥夺型”、“均衡型”和“高外群体相对剥夺型”三类(LMR=0.002,Entropy=0.90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公正敏感性对相对剥夺感存在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相较于“低情感相对剥夺型”,个体公正敏感性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属于“均衡型”的概率增加2%(OR=1.20,P<0.001),属于“高外群体相对剥夺型”的概率则会增加4.1%(OR=1.04,P<0.001)。结论:根据相对剥夺感的潜在剖面分析,可以把民办高校大学生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低情感相对剥夺型”、“均衡型”和“高外群体相对剥夺型”,并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剖面特征;个体的公正敏感性显著正向预测相对剥夺感,其中受害者敏感性预测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公正敏感性 潜在剖面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教研的何为、应为与可为
20
作者 于家臻 刘慧 李寿冰 《教育评论》 2024年第10期3-10,共8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研工作的支撑,但从现实层面来看,职教教研工作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定位还不匹配,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从职业教育教研何为、应为与可为三个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研工作的支撑,但从现实层面来看,职教教研工作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定位还不匹配,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从职业教育教研何为、应为与可为三个层面出发,以山东省为例,梳理了职教教研的现实短板,阐述了发展职教教研的迫切需要。最后,基于类型教育需要提出了职教教研的可为之处,包括加强与类型教育定位相呼应的教研顶层设计,重视对职教教研员群体的准入、培养机制,强化对教研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开展“校企研”三方协同教研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教学研究 教研体系 教研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