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制品非临床研究中的安全药理学考虑
1
作者 王庚莉 张冬霞 +4 位作者 张引航 冯斐斐 张巧 姜德建 张素才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11期1247-1262,共16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3-2023年FDA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信息,结合实践经验,从生物制品的安全药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试验设计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为其进入临床试验提供支持。方法:本文汇总了2013-2023年期间FDA批准的133个生物制品许可... 目的:通过分析2013-2023年FDA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信息,结合实践经验,从生物制品的安全药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试验设计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为其进入临床试验提供支持。方法:本文汇总了2013-2023年期间FDA批准的133个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包括非临床安全药理学、药理毒理信息以及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等数据,通过分析单独开展、伴随开展和未开展安全药理学试验的原因来讨论安全药理学试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分析是否存在相关动物种属、靶点相关风险以及核心组合试验要点等来探讨生物制品安全药理学研究的关注点。结果与结论:基于2013至2023年间FDA核准上市的生物制品信息以及生物制品安全药理学相关指导原则要求等,本文得出生物制品是依赖于药理学作用、是否有相关动物种属、靶点特征、适应证和相关药物上市信息等决定是否进行非临床安全药理学试验,包括单独开展、伴随开展还是豁免安全药理学研究,并且制定合理的安全药理学试验方案。生物制品的安全药理学评估通常与一般毒理学研究伴随进行,且此趋势日益显著。鉴于成本效益及动物福利3R原则,建议将生物制品的安全药理学研究整合至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中,但需注意研究设计的复杂性,包括动物数量、采样频率、毒代动力学采血干扰及动物驯化难度等挑战,确保关键指标如ECG和血压的精确测定,以保障研究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品 安全药理学试验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下载PDF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安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王庚莉 杨进涛 +3 位作者 冯斐斐 张巧 单晓蕾 张素才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8期891-898,共8页
目的:以新药ZY711安全药理学试验中测量的雄性QTc指标为案例,探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安全药理学研究中的必要性,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7.0进行统计分析,QTc间期采用均数±标准差(ms,Me... 目的:以新药ZY711安全药理学试验中测量的雄性QTc指标为案例,探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安全药理学研究中的必要性,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7.0进行统计分析,QTc间期采用均数±标准差(ms,Mean±SD)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4 mg·kg^(-1)和12mg·kg^(-1)剂量组药后1 h QTc间期的延长有统计学意义,在40 mg·kg^(-1)剂量组药后0.5 h、1 h、2 h、4 h QTc间期的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在4 mg·kg^(-1)和12 mg·kg^(-1)剂量组药后1 h、2 h QTc间期的延长有统计学意义,在40 mg·kg^(-1)剂量组药后0.5 h、1 h、2 h、4 h和6 h QTc间期的延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用于非临床安全药理学试验结果的评估,其可以清楚了解药物的起效与持续时间,并且可以对药物不同剂量之间的显著性检验进行全面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药理学研究 单因素方差分析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重复资料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新药阿伐那非的药效药理研究
3
作者 张延林 樊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治疗新药阿伐那非的药效药理研究。方法:在2013年9月-2016年12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8例ED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安慰剂药物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治疗新药阿伐那非的药效药理研究。方法:在2013年9月-2016年12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8例ED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安慰剂药物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阿伐那非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药效药理作用,再进行毒理动物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1)实验组患者阴茎勃起时间、阴茎周径、阴茎长度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2)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从基线的平均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25.22±2.01)mmhg、(19.36±1.14)mmhg,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从基线的平均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15.26±1.25)mmhg、(12.26±1.11)mmhg,收缩压、舒张压从基线的平均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25.22±2.01)mmhg、(19.36±1.14)mmhg,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相比起对照组降低更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阿伐那非无致癌作用;结论: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新药阿伐那非的药效药理作用显著高于安慰剂,能够有效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新药阿伐那非 药效药理
下载PDF
我国临床前药物致癌试验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艳伟 刘甦苏 +4 位作者 吕建军 王三龙 张素才 柳全明 范昌发 《中国药事》 CAS 2019年第8期880-886,共7页
目的:综述我国临床前药物致癌试验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方法:介绍致癌试验常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构建、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开展致癌试验的优势、国际认可及国际监管机构新药申报中的应用、国内外致癌试验相关指导原则、我国开展基于... 目的:综述我国临床前药物致癌试验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方法:介绍致癌试验常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构建、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开展致癌试验的优势、国际认可及国际监管机构新药申报中的应用、国内外致癌试验相关指导原则、我国开展基于转基因动物致癌试验面临的困境以及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的最新进展。结果与结论:基于转基因动物模型的致癌试验具有诸多优势也是目前国际趋势,在我国建立临床前药物致癌试验转基因动物模型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 药物 致癌试验 转基因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人源性肝癌细胞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君 李景丁莎 +2 位作者 左从林 张惠铭 佘锐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4,共7页
目的选择3株人源性肝癌细胞,原位接种于4种不同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肝组织内,建立人源性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进行比较。方法将人Hep G2、HUH-7和QGY-7703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不同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BALB/c裸鼠、NOD SCID小鼠、NOG... 目的选择3株人源性肝癌细胞,原位接种于4种不同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肝组织内,建立人源性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进行比较。方法将人Hep G2、HUH-7和QGY-7703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不同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BALB/c裸鼠、NOD SCID小鼠、NOG小鼠和NPG小鼠)肝组织内。最终统计模型小鼠死亡时间、死亡率、肝重量,应用B超以及组织学检查等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免疫功能缺陷小鼠肝癌模型的特点。结果 B超和大体解剖观察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小鼠均可见肝组织内有肿瘤结节形成;肝接种Hep G2细胞悬液的各组动物于实验20 d左右全部死亡,NOG和NPG小鼠生存时间显著低于BALB/c裸鼠和NOD SCID小鼠(P <0. 001); HUH-7和QGY-7703接种肝的各实验组动物分别于实验第92天和104天进行解剖,发现NOG和NPG模型小鼠肝体积显著增大并形成巨大肿瘤团块,而BALB/c裸鼠和NOD SCID小鼠仅可见肝组织出现较小的肿瘤结节; HUH-7及QGY-7703接种肝的NOG和NPG小鼠肝重量显著高于BALB/c裸鼠和NOD SCID小鼠(P <0. 05);组织学检查可见各组动物肝组织内均出现肿瘤细胞生长伴大面积坏死,部分动物肺组织发生肿瘤细胞转移。结论与BALB/c裸鼠和NOD SCID小鼠比较,肝癌细胞在NOG和NPG小鼠肝组织内生长更为迅速,最终表现为生存期短,肝体积大,重量增加。NOG和NPG小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人源性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缩短模型研究周期,因此NOG和NPG小鼠人源性肝细胞原位移植瘤是抗肝癌药物的研发的较为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癌 肝癌 动物模型 NOG小鼠
下载PDF
EBV-LMP2重组腺病毒体内细胞免疫效果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湛 孙云霞 +5 位作者 周玲 吴伟娜 李洪贞 杜海军 左从林 曾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6期66-69,共4页
背景与目的 EB病毒(EBV)潜伏膜抗原2是预防和治疗EBV相关肿瘤的良好靶抗原,本研究以食蟹猴为研究系统,观察携带EBV潜伏膜抗原2基因(LMP2)的重组5型腺病毒(Ad-LMP2)在动物体内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及病毒载体分布。方法分别使用低、中、高... 背景与目的 EB病毒(EBV)潜伏膜抗原2是预防和治疗EBV相关肿瘤的良好靶抗原,本研究以食蟹猴为研究系统,观察携带EBV潜伏膜抗原2基因(LMP2)的重组5型腺病毒(Ad-LMP2)在动物体内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及病毒载体分布。方法分别使用低、中、高不同剂量的Ad-LMP2,于0周、4周以肌内多点注射的方式免疫食蟹猴,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动物外周血CD3、CD4、CD8阳性T细胞的比值;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法(IFN-γ-ELISPOT法)检测Ad-LMP2诱导的LMP2特异性CTL;RT-PCR方法检测首次和末次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重组病毒的载量,以及8周后,脑、心、肺、肝、脾、肾、睾丸、卵巢和注射局部肌肉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与同期对照组或免疫前比较,Ad-LMP2免疫的动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差异(P>0.05);低、中、高不同剂量都能够诱导产生LMP2特异性CTL,其中,中、高剂量组反应水平较高;Ad-LMP2肌内注射后15min~1h在血中浓度最高,2~8h后分布到其他脏器。1d后,病毒主要分布在注射局部的肌肉组织中,而在脑、心、肺、肝、脾、肾、卵巢或睾丸等组织内,未检测到重组病毒。结论 Ad-LMP2在食蟹猴体内能够诱导产生LMP2特异性CTL,对T淋巴细胞亚群不产生影响,重组病毒只分布在注射局部肌肉,没有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 重组腺病毒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广西圆斑蝰蛇毒凝血因子X激活物在实验鼠体内的促凝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艳妮 左从林 +1 位作者 陈明霞 胡锦矗 《蛇志》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i)毒中凝血因子X激活物(RVV-X)在实验动物体内的促凝血作用。方法对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止血作用的RVV-X单一有效成分进行了实验鼠促凝血作用的研究。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出血时间(... 目的研究国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i)毒中凝血因子X激活物(RVV-X)在实验动物体内的促凝血作用。方法对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止血作用的RVV-X单一有效成分进行了实验鼠促凝血作用的研究。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出血时间(BT)、全血凝固时间(CT)、血浆复钙时间(R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以及血小板数量(PLT)。结果该药物的促凝血作用很强,注射很小的剂量(0.000313u/kg)的RVV-X就可以显著地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对大鼠也表现出明显的促凝血作用。结论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RVV-X在极低的剂量下就可以发挥其凝血、止血作用,安全范围很大。本试验为其将来开发研制成为一种全新的止血药提供了一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X激活物 促凝血作用 蛇毒 圆斑蝰 广西
下载PDF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药效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富岩 尹丽莉 +3 位作者 顾静良 马宪梅 左从林 于在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4期241-256,共16页
目的对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刺激因子融合蛋白(rHSA/GCSF)开展药效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动物评价研究,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①对rHSA/GCSF开展的药效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以恒河猴骨髓细胞为研究系统,在体外条件下培养骨髓粒细胞... 目的对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刺激因子融合蛋白(rHSA/GCSF)开展药效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动物评价研究,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①对rHSA/GCSF开展的药效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以恒河猴骨髓细胞为研究系统,在体外条件下培养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CFU-GM),计数不同浓度的rHSA/GCSF对CFU-GM数的影响的体外药效学评价;以小鼠^(60)Coγ照射、氟尿嘧啶注射液所致的鼠白细胞低下和对^(60)Coγ射线照射致食蟹猴白细胞低下的治疗作用。②药理学研究观察了rHSA/GCSF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和狗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③毒理学研究考察了rHSA/GCSF静脉和皮下给予小鼠、食蟹猴的急性毒性反应,以及长期和反复给药对大鼠和食蟹猴的安全性做出评价。④rHSA/GCSF的药代/毒代试验则是对^(125)I-rHSA/GCSF不同剂量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小鼠、大鼠后,rHSA/GCSF在各器官的分布、总放射性和TCA沉淀放射性的动力学参数测定,以及对不同剂量rHSA/GCSF连续给药食蟹猴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及代谢动力学参数开展了考察。结果①rHSA/GCSF可以使骨髓的粒白细胞系(粒系)增生活跃,骨髓粒系造血细胞及成熟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对氟尿嘧啶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使用化疗药早期,可以减缓白细胞的降低,特别是可以使粒白细胞提前恢复到正常水平;rHSA/GCSF可显著缩短食蟹猴白细胞减少症放疗模型产生的白细胞低下持续时间,使外周血白细胞加速恢复,尤其以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为主,同时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不大。②从获得的PD/PK数据t_(1/2)来看:rHSA/GCSF半衰期平均值约为38.6 h;单次皮下注射rHSA/GCSF,在500、1500、30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影响,与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单次皮下注射rHSA/GCSF在50、2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狗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实验表明rHSA/GCSF单次皮下和静脉注射给予小鼠的最大耐受量(MTD)≥37.5 mg/kg,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1.6 mg/kg:长期反复给药对大鼠的基本安全剂量为300μg/kg,对食蟹猴则是≥150μg/kg。结论 rHSA/GCSF融合蛋白每4天给药1次,对放、化疗所致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治疗作用,与市售常规rhGCsF每天注射1次相比具有长效作用。所获得的大量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毒代动力学的试验数据可供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参考,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药理学 毒理学 融合蛋白
下载PDF
老龄大鼠脾脏髓外造血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蕊 何亚男 +3 位作者 尹君 吴文玉 王贝贝 张惠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索大鼠脾脏髓外造血的发生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不同种属不同性别的大鼠共411只,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中分别饲喂不同饲料,饲养104周后安乐死,制作石蜡切片并HE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脾脏髓外造血的发生情况。结果:104周试... 目的:探索大鼠脾脏髓外造血的发生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不同种属不同性别的大鼠共411只,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中分别饲喂不同饲料,饲养104周后安乐死,制作石蜡切片并HE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脾脏髓外造血的发生情况。结果:104周试验结束后,共有116只大鼠脾脏发生了髓外造血(发生率28.22%),其中以红系、粒系、巨核系三系髓外造血发生最多(发生率23.11%);Wistar大鼠脾脏髓外造血发生率高于SD大鼠;雌性动物脾脏髓外造血发生率高于雄性动物;饲料对于脾脏髓外造血发生无明显影响,不同种属用不同饲料饲养对髓外造血的程度亦无明显影响。结论:不同种系、不同性别大鼠间的脾脏髓外造血发生率存在差异,但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别,不同饲料对其所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动物和人类在增龄情况下造血和髓外造血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造血 脾脏 老龄 WISTAR大鼠 SD大鼠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促红素融合蛋白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富岩 马金玲 +3 位作者 李开通 孔卫青 杨小楠 于在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7年第2期97-110,共14页
目的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原创原研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促红素融合蛋白(rHSA/EPO)创新药开展临床前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通过对动物体内外试验研究,观察rHSA/EPO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作用。药效学研究... 目的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原创原研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促红素融合蛋白(rHSA/EPO)创新药开展临床前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通过对动物体内外试验研究,观察rHSA/EPO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作用。药效学研究观察rHSA/EPO对小鼠、食蟹猴以及不同的大鼠肾性贫血模型的红细胞生成影响。药代动力学研究则是对rHSA/EPO不同剂量、单次、多次给药大鼠与食蟹猴后的药代/毒代进行研究。毒理学研究通过rHSA/EPO给予小鼠、大鼠和食蟹猴后,观察其一般毒性以及生殖毒性等反应,从而对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rHSA/EPO可刺激小鼠、大鼠和食蟹猴生成红细胞,升高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同时对药物或肾切除造成损伤所致的肾性贫血大鼠模型,rHSA/EPO每周或者每2周给药一次,与阳性对照药rhEPO每周给药3次均显示出显著的治疗作用,且较rhEPO具有明显的长效性。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rHSA/EPO在食蟹猴体内的半衰期平均值约为53.34 h,比rhEPO的平均半衰期7.16 h要长,rHSA/EPO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排泄器官为肾,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消除均慢于rhEPO。毒理学研究结果显示rHSA/EPO以100、300、1000μg/kg单次皮下注射给予ICR小鼠,对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无影响,以25、100、400μg/kg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对其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单次皮下注射给予SD大鼠和食蟹猴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10 mg/kg和4 mg/kg,rHSA/EPO未见胚胎毒性和致畸性。食蟹猴及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可见与药理学作用相关的即红细胞增多引起的血液生化、骨髓造血和(或)胃肠、肾脏的一些变化,停药后可见恢复趋势,给药后3周可产生抗rHSA/EPO的结合抗体IgG。大鼠体内产生的抗体较食蟹猴的强,与受试物中含有HSA相关,因而在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也就出现由于抗体的产生中和了体内的EPO,进而可见严重贫血现象。结论 rHSA/EPO具有显著的升红作用,表现出长效特征,总体安全性好,毒性表现与常规rhEPO产品相似,没有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研究结果可为rHSA/EPO临床试验研究提供参考,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促红素 重组融合蛋白 药代动力学 药理学 毒理学
下载PDF
羊胚素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李彦 吕娟丽 +2 位作者 沈丹 王楠 李洪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 研究羊胚素对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C57BL/ 6小鼠20只,皮下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随机均分成2组:给药组(接种当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羊胚素0.15 mg连续17 d)和对照组(不作处理).试验期间2次/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1次/3 ... 目的 研究羊胚素对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C57BL/ 6小鼠20只,皮下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随机均分成2组:给药组(接种当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羊胚素0.15 mg连续17 d)和对照组(不作处理).试验期间2次/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1次/3 d称量体重、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接种后第4 d、7d、10 d、13 d,给药组分别有2、7、9、10只动物有肿瘤长出,对照组分别有1、4、8、和10只大鼠有肿瘤长出.首次给药0~7 d,给药组动物平均瘤体积增长略快;首次给药后7~16 d,给药组除肿瘤形成较晚的两只大鼠瘤体积增长较快以外,其余大鼠瘤体积均增长缓慢.试验期间,对照组于接种后16 d、17 d、19 d分别发现2(2/10)、1(1/8)、1(1/7)只动物死亡,给药组于接种后16 d、19 d各有一只大鼠死亡.结论 腹腔注射羊胚素,在有肿瘤细胞存在条件下能够刺激形成肿瘤;在肿瘤生长期间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延长动物存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胚素 肿瘤生长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基于美国FDA近五年批准的新药浅谈ICH S1指导原则的实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素才 姚大林 +1 位作者 孙云霞 孙涛 《中国药事》 CAS 2019年第11期1295-1309,共15页
致癌性研究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致癌性试验实施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指导原则的要求。本文对美国FDA在2014-2018年5年期间批准的213个新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ICH S1要求、文献报道和实际工作经验,从致癌性试验的... 致癌性研究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致癌性试验实施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指导原则的要求。本文对美国FDA在2014-2018年5年期间批准的213个新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ICH S1要求、文献报道和实际工作经验,从致癌性试验的必要性、致癌性试验结果提交时间、生物制品致癌性试验的决策、致癌性试验的试验类型选择、致癌性试验的剂量设计等几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力求为国内同行、新药研发企业和审评机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性试验 ICH S1 致癌性试验必要性 剂量选择 Tg.rasH2小鼠
下载PDF
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
13
作者 王天照 于文佳 +2 位作者 刘改改 陈振花 任旭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硝基还原、缩合、脱水环合脱保护、取代和重结晶最终得到目标产物Idelalisib。结果本路线共5步反应,反应总收率为40.1%,终产品HPLC...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硝基还原、缩合、脱水环合脱保护、取代和重结晶最终得到目标产物Idelalisib。结果本路线共5步反应,反应总收率为40.1%,终产品HPLC含量质量分数为99.9%。目标产物和部分中间体结构均经MS、1H-NMR和13C-NMR确证。结论该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较小,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 Idelalisib 合成工艺
下载PDF
SeV18+hFGF2/dF反复给予大鼠的毒性研究
14
作者 孙云霞 唐红波 +3 位作者 李军 左从林 花本芳郎 朱亚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考察SeV18+hFGF2/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仙台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W istar大鼠,120只,雌性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剂量为1×108、4×108及4×109C IU.kg-1的SeV18+hFGF2/dF和磷酸盐缓冲液。肌肉... 目的:考察SeV18+hFGF2/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仙台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W istar大鼠,120只,雌性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剂量为1×108、4×108及4×109C IU.kg-1的SeV18+hFGF2/dF和磷酸盐缓冲液。肌肉注射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本报告总结了给药后对大鼠生理、生化、脏器病理指标的影响,检测了给药后动物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反复给药后对动物的生理观察指标未见影响;对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血液学指标检测可见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数(L)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增高等;胸腺和脾脏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大,但各脏器组织结构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异常改变。反复给药后动物可产生抗体,抗体可中和病毒的活性。结论:大鼠对SeV18+hFGF2/dF肌肉注射给药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18+hFGF2/dF 基因治疗 安全性 抗体
下载PDF
抗乙肝药物ZY101对HBV转基因鼠体内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杰 李洪贞 +1 位作者 孙伟伟 孙云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ZY101在HBV转基因BALB/c小鼠体内的抗HBV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HBV转基因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PBS)、阳性对照组(每天一次灌胃给予拉米夫定150mg·kg-1)、ZY101低剂量组(1mg·kg-1)、ZY101中剂量组... 目的:观察ZY101在HBV转基因BALB/c小鼠体内的抗HBV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HBV转基因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PBS)、阳性对照组(每天一次灌胃给予拉米夫定150mg·kg-1)、ZY101低剂量组(1mg·kg-1)、ZY101中剂量组(3mg·kg-1)和ZY101高剂量组(10mg·kg-1),每组6只,阳性对照组每天一次灌胃给药,其他组单次尾静脉注射。药前、药后后1、2、3、4、5、6、7、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 w采集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HBeAg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药后38w处死所有动物,采集肝组织,检测肝组织中HBsAg和HBeAg表达及HBV DNA和RNA的含量。结果:拉米夫定每天灌胃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50mg·kg-1能够明显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P<0.05),但对HBsAg、HBeAg和HBV RNA无明显影响;ZY101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3、10mg·kg-1,能够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HBsAg和HBeAg的水平(P<0.05、P<0.05、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但血清HBV DNA及肝组织HBV DNA、HBV RNA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拉米夫定每天灌胃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50mg·kg-1能够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ZY101单次尾静脉注射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3、10mg·kg-1,能够剂量依赖的降低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核酸 转基因
下载PDF
老龄大鼠自发性肝胆管增生的病理学研究
16
作者 张蕊 易月娥 +3 位作者 杜牧 赵蕾 张惠铭 左从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1-566,共6页
目的为相关科研及新药安全评价工作积累大鼠肝胆管增生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方法大鼠共分为3组,第1组雌雄各30只动物(进口SD大鼠);第2组雌雄各60只(国产SD大鼠);第3组雌雄各60只(国产Wistar大鼠)。实验末期,对所有实验动物进行安乐死,进... 目的为相关科研及新药安全评价工作积累大鼠肝胆管增生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方法大鼠共分为3组,第1组雌雄各30只动物(进口SD大鼠);第2组雌雄各60只(国产SD大鼠);第3组雌雄各60只(国产Wistar大鼠)。实验末期,对所有实验动物进行安乐死,进行系统解剖,对肝进行制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各组大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肝汇管区胆管增生,总发病率是32.33%。其中国产SD大鼠发病率明显高于进口SD大鼠(26.67%∶1.67%);国产Wistar大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国产SD大鼠(53.33%∶26.67%);雄性动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雌性动物(20%∶12.33%)。病理学观察显示多样化的胆管增生和纤维化改变,病变在I级和II级的大鼠发病率是84.5%,III级病变的发病率仅占15.5%。卵圆细胞的增生与胆管增生病变情况相一致,并呈现向胆管上皮方向分化。结论不同种系、不同性别的大鼠间肝胆管增生的发生率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动物和人类在增龄情况下肝胆管增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大鼠 自发性胆管增生 病理学 卵圆细胞 SD大鼠 WISTAR大鼠
下载PDF
艾塞那肽微球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及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17
作者 李洪贞 夏艳 +1 位作者 单佳妮 季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考察艾塞那肽微球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免疫原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市售药Byduren比较。方法:选用16只食蟹猴,雌雄各半,分性别随机分成受试物组和市售品组(n=8),分别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受试物/市售品0.44mg·kg-1。于给... 目的:考察艾塞那肽微球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免疫原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市售药Byduren比较。方法:选用16只食蟹猴,雌雄各半,分性别随机分成受试物组和市售品组(n=8),分别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受试物/市售品0.44mg·kg-1。于给药前、给药后2、4、6、8、10w采集全血,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分析血浆中抗艾塞那肽抗体产生情况;于给药前(0h)、给药后0.5、1、3、6、12h,1、2、3、5、7、10、14、17、21、24、28、31、35、38、42、45、49、52、56、63、70d采集全血,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分析血浆中艾塞那肽浓度,WinnonLin计算各药代参数。结果:给药后2w受试物组1只动物产生抗药抗体,给药后4w受试物、市售品分别有4只、3只动物抗药抗体产生,至给药后70d,两组各有7只动物产生抗药抗体,且抗体的滴度影响血浆艾塞那肽浓度,滴度大于1:125的动物血浆药物浓度及系统暴露量明显升高。受试物、市售品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后,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给药后的前6h有一个初始释放,此后药物低浓度释放,药物的主要释放在给药后约10d开始,28d左右达峰,至给药后70d两组动物艾塞那肽仍持续释放。结论: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后,艾塞那肽微球在两组动物体内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和相似的药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微球 Bydureon 免疫原性
下载PDF
浅谈rasH2-Tg小鼠短期致癌性试验的设计要点
18
作者 张佳珊 张冬霞 +1 位作者 宫田田 张素才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8期2100-2107,共8页
rasH2-Tg小鼠是当前转基因替代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短期致癌性试验模型小鼠,对遗传阳性致癌物和非遗传阳性致癌物均敏感,且自发肿瘤率较低。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还没有针对该转基因小鼠致癌性试验的详细设计要求,本文通过汇总并分析了... rasH2-Tg小鼠是当前转基因替代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短期致癌性试验模型小鼠,对遗传阳性致癌物和非遗传阳性致癌物均敏感,且自发肿瘤率较低。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还没有针对该转基因小鼠致癌性试验的详细设计要求,本文通过汇总并分析了2013—2022年在美国获批上市且采用该转基因小鼠进行的51个新药的致癌性试验申报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试验设计要点进行整理论述,为国内新药致癌性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性试验 rasH2-Tg小鼠 替代小鼠模型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脑衰老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春艳 于春荣 +4 位作者 敬舒 李贺 姜恩平 鞠文博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0-1215,1336,共7页
目的:利用D-半乳糖复制小鼠衰老模型,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50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100 mg·kg-1·d-1)组(n=10),低(35mg·kg-1·d-1)、中(7... 目的:利用D-半乳糖复制小鼠衰老模型,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50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100 mg·kg-1·d-1)组(n=10),低(35mg·kg-1·d-1)、中(70mg·kg-1·d-1)和高(140mg·kg-1·d-1)剂量SCL组(n=10)。小鼠连续皮下注射D-半乳糖10周制备D-半乳糖小鼠衰老模型,给予SCL(35、70和140mg·kg-1·d-1)处理10周。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线粒体Bax和Bcl-2蛋白表达、泛素化蛋白(Ub)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LC3蛋白表达。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测试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延长(P<0.05),错误次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缩短(P<0.05),错误次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泛素化蛋白Ub、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Ub、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神经形态正常,神经元细胞浆内无棕黄色颗粒染色,LC3蛋白表达为阴性;模型组小鼠有神经细胞变性,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LC3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神经细胞变性数量明显减少,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LC3蛋白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SCL具有缓解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脑组织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SCL调节自噬作用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 衰老 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NF-κB/iNOS/NO信号通路的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恩平 于春荣 +2 位作者 李贺 于春艳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2-536,I0006,共6页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iNOS/NO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2O2200μmol·L-1)、SCL高剂量组(SCL 30mg·...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iNOS/NO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2O2200μmol·L-1)、SCL高剂量组(SCL 30mg·L-1+H2O2200μmol·L-1,SCL1组)和SCL低剂量组(SCL 10mg·L-1+H2O2200μmol·L-1,SCL2组)。对照组PC12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PC12细胞用200μmol·L-1 H2O2孵育6h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SCL1和SCL2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SCL预处理PC12细胞2h后再用H2O2(200μmol·L-1)继续孵育6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培养基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C12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MDA和NO水平升高(P<0.01),细胞中ROS水平升高(P<0.01),NF-κB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iNOS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CL1和SCL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上清中LDH活性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升高(P<0.01),MDA和NO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细胞中ROS水平降低(P<0.01),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iNOS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SCL对氧化应激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NOS/NO信号通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和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