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5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跨学科耦合运行的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清 桑新民 范辰生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综合性大学加盟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战略举措,实施的难点是如何围绕高水平复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导师、实习、评价等环节的跨学科耦合运行。基于中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案例... 综合性大学加盟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战略举措,实施的难点是如何围绕高水平复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导师、实习、评价等环节的跨学科耦合运行。基于中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案例,从教师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矛盾、专业建设的惯性定势等多角度分析影响和制约教师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环境中创新发展的难点与攻坚战,聚焦课程体系、师资团队、评价体制、实践模式四个方面,提出破解跨学科困境的实施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跨学科耦合 教育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新时代文科基层教学组织的构建与运行——以南京大学哲学素质教育虚拟教研室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亮 汪琳玥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154,共7页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学习苏联教育建设先进经验,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态势良好,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转型,传统基层...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学习苏联教育建设先进经验,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态势良好,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转型,传统基层教学组织出现主业不明、过度行政化等问题,在高校中育人功能逐渐弱化甚至衰落。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教学组织的转型发展,强调要通过规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创新基层教学组织载体和运行方式等举措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最新要求,构建新时代文科基层教学组织。随着基层教学组织创新模式探索的不断深入,高校中也产生了具有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虚拟教研室”典型案例。南京大学哲学素质教育教学团队积极回应国家需要与时代呼唤,聚焦“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紧扣“课程建设”核心要素,围绕“教学能力”提升要求,探索“智能+”实施路径,在组建基层教学组织、探索新型“智能+”虚拟教研室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新时代文科基层教学组织的构建与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教学组织 虚拟教研室 普及化阶段 “智能+”时代 南京大学
下载PDF
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历程的考察
3
作者 张亮 施佳欢 汪琳玥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0-97,127,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文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新认识,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南京大学顺应时代发展,经历了文科恢复重建、文科强化部、荣誉学院“大文科”模式、“拔尖计划”多样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文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新认识,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南京大学顺应时代发展,经历了文科恢复重建、文科强化部、荣誉学院“大文科”模式、“拔尖计划”多样性发展等阶段,发现培养文科拔尖人才面临学生选拔的科学性有待提升、课程内涵整合与教学管理支持难度高、学生课程负担重、综合素质提升不足等挑战。南京大学根据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创新选拔组织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基础育人要素建设、凸显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提供了新时期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南大方案”,以期进一步深化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基础学科 荣誉学院 拔尖计划 新文科
下载PDF
视觉文化转向中的大学艺术通识课程改革——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宪 孙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137,142,共4页
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随着大众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出现了"视觉文化的转向"(Visual Cultural Turn)。所谓"视觉文化"是指具有"视觉性"(Visuality)的文化,即以... 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随着大众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出现了"视觉文化的转向"(Visual Cultural Turn)。所谓"视觉文化"是指具有"视觉性"(Visuality)的文化,即以图像、影像、景观为具体形态,以将某种观念或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并被他们接受或消费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文化。作为对这种转向的理论回应,视觉文化研究——一个关于"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经验的视觉建构"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国际学术界迅速崛起,同时带来了基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VCAE)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基于学科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DBAE,四个学科基础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和艺术创作)和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之间关系的探讨和论辩。在视觉文化的转向中,我国正在进行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开展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重点实施"一个工程",构建"四大体系"。"一个工程"就是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四大体系"包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对外文化交流体系。通过"一个工程"、"四大体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为我国大学艺术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即一方面要致力于提升全体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者)在视觉文化时代的公民素养;另一方面要为培养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所需要的创意创新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宽厚的教育基础。这些专业人才包括"二为"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创作人才、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人才、服务现代文化产业(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装饰、服装设计、网络与数码设计)的人才等。为了达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艺术通识课程改革的模式这个目标,相继开展了包括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基于学科的艺术课程(DBAE课程)与视觉文化艺术课程(VCAE课程)的关系问题,以及VCAE课程在中国大学开设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核心问题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本编辑部委托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孙杨对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进行了一次专访,本文为访谈记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研究院 视觉文化 文化转向 南京大学 课程改革 通识教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教授
下载PDF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京大学为例及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钱亚云 高榆珈 汪雅霜 《高教学刊》 2018年第3期28-30,共3页
通识教育的实现依赖于课程模式。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京大学的三门通识课程进行微观透视,从课程目标、教学安排、课程内容和课程考核4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统一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显性化与隐性化相结合、硬性和弹性要求相结合、严... 通识教育的实现依赖于课程模式。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京大学的三门通识课程进行微观透视,从课程目标、教学安排、课程内容和课程考核4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统一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显性化与隐性化相结合、硬性和弹性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和更重过程性的启示,为通识课程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UCLA 南京大学
下载PDF
视觉文化转型中的中国大学艺术课程改革——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童强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杨 童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3,共4页
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随着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文化生活层面出现了“视觉转向”(Visual Turn)的现象。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关于“人类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经验的视觉建构”的跨学... 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随着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文化生活层面出现了“视觉转向”(Visual Turn)的现象。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关于“人类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经验的视觉建构”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越来越引发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在全球视觉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文化也发生着巨大变迁。新中国成立至今,整个世界都见证了中国进行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文化转型 中国大学 艺术研究院 南京大学 课程改革 访谈录 20世纪70年代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地位与使命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清 桑新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5,共6页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教师教育高端创新发展的一个战略生长点。从招生与分配机制、教学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这三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创新入手,提出了培养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导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教师教育高端创新发展的一个战略生长点。从招生与分配机制、教学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这三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创新入手,提出了培养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导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略,探索综合性大学突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壁垒、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教师教育 综合性大学
下载PDF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基于CIEES数据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孙俊华 魏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5-138,共14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创新创业教育正经历着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和结构完善的转变。面对这一变革,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创新创业教育正经历着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和结构完善的转变。面对这一变革,如何有效评价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成效不仅是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引擎。首先,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视角,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学习成果的测量指标。随后,基于114所高等院校的131165份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应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建模评价,进而采用夏普利值分解法来估算创新创业教育要素对学习成果的贡献度。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 熵值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8
9
作者 桑新民 梁林梅 刘永贵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
如何在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思考和谋划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结合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创办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索,提... 如何在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思考和谋划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结合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创办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索,提出了许多当前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乃至基础理论深化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实践、理论和政策问题,希望能引起关注和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历史 专业建设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俊华 汪霞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5,共5页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南京大学2008届和2009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业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成本和就业辅导等因素能有效...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南京大学2008届和2009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业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成本和就业辅导等因素能有效促进就业和提高起薪,男性和父母社会阶层高的毕业生起薪更高,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概率和起薪更高。构建符合我国人才培养规律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完善和提高就业辅导与服务工作,将是未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状况 就业能力 求职成本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经历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基于南京大学SERU调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云 吕林海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8,81,共10页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经历满意度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南京大学的调研发现,南京大学本科生的学习经历满意度总体较好,学生对校园风气的满意度最高,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本科生个人背景变量(性别、年级、学科...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经历满意度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南京大学的调研发现,南京大学本科生的学习经历满意度总体较好,学生对校园风气的满意度最高,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本科生个人背景变量(性别、年级、学科、学生干部经历及家庭经济背景)对本科生学习经历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影响。其中,大三学生、医学专业学生、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和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习经历满意度相对较低。课程教学、环境支持、校园风气及人际交往均对整体学习经历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其中,人际交往满意度的影响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习经历 学生满意度 教育评价 SERU调查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基于南京大学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陆云 吕林海 《教学研究》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近年来,我国很多研究型大学都加大了对通识教育的改革与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通识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对南京大学本科生的调研发现,本科生在通识课程上的学习投入程度不高,个人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认同感以及通识课程的课堂... 近年来,我国很多研究型大学都加大了对通识教育的改革与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通识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对南京大学本科生的调研发现,本科生在通识课程上的学习投入程度不高,个人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认同感以及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水平、课程管理等因素对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本科生在通识课程上的学习投入能促进学生对通识教育整体满意度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学习投入 实施效果 南京大学
下载PDF
转向沉默行为的背后:中国学生课堂保守学习倾向及其影响机制——以南京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吕林海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6期28-38,共11页
课堂的沉默和保守体现了中国学生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模式,但中国学生保守和沉默学习行为背后的多样化复杂倾向值得深入解析。在前期的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确认了三种课堂保守学习倾向的存在,即:利他... 课堂的沉默和保守体现了中国学生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模式,但中国学生保守和沉默学习行为背后的多样化复杂倾向值得深入解析。在前期的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确认了三种课堂保守学习倾向的存在,即:利他倾向、自我倾向和习惯倾向。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可得出如下结论:(1)利他倾向正向影响"深层学习与思维",自我倾向和习惯倾向负向影响"深层学习与思维";(2)三种倾向与学习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联;(3)"深层学习与思维"是三种课堂保守学习倾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进而从"深层学习与思维"的关键作用、"利他倾向"的正向影响和"对话文化"的现实构建三个视角,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深入的理论剖析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学习倾向 深层学习与思维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国文化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形塑机制、层级架构及运行特征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
14
作者 黄松洁 石伟平 刘晓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5,共9页
随着全球环境的复杂变化,职业教育系统需具备强大的自我适应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响应外部变化,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系统内外部的... 随着全球环境的复杂变化,职业教育系统需具备强大的自我适应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响应外部变化,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变动冲击、教育政策的灵活响应、教育理念的动态转向、教育参与者的活跃互动形塑了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通过环境调节、环境交互和自组织中心的建设,形成了外围层、中间层和核心层的秩序化多层级生态模型,价值共创、协力同心、因势利导、开拓创新是其运行特征。借鉴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建议通过打造创业教育开放边界,推动跨领域互动合作;加强创业课程建设,深化职校师资专业技能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从而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促进创业教育进一步内涵式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职业教育 创业学习 耗散结构理论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全面振兴耦合协调效应:逻辑机理与实证检验——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黄松洁 石伟平 焦佑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72,共8页
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重要发展战略,其愿景达成依托于高等职业教育“有为”及“善为”。基于2012-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协调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耦合协调度影响效... 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重要发展战略,其愿景达成依托于高等职业教育“有为”及“善为”。基于2012-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协调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耦合协调度影响效应分析,结果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全面振兴间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实际成效趋势向好;整体空间集聚性逐渐削弱,局部呈现东部的高—高集聚;政府支持程度正向促进本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城乡差距反之,市场化程度的溢出效应有力带动周边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通过精准帮扶激发高职教育潜能、多元协同发挥高职市场竞争力、合作共建推动高职资源共享、特色培养提升高职服务能力等多重路径精准对接、臻于完善,实现高职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化能力和经历的比较研究--基于南京大学与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8
16
作者 吕林海 郑钟昊 龚放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09,共12页
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能力是今日大学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推进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基于对中国南京大学与韩国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和比较,可以发现,两校本科生在全球化理解能力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全球化交往能力上,... 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能力是今日大学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推进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基于对中国南京大学与韩国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和比较,可以发现,两校本科生在全球化理解能力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全球化交往能力上,南京大学低年级本科生要显著强于首尔大学,但在高年级阶段,这种差异并不存在。而就全球化经历的比较来看,首尔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全球化学术经历和交往经历,要更加丰富和充裕。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则进一步表明,全球化经历与全球化能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并且全球化的交往经历会更显著地影响学生的两种全球化能力的发展。对于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在国家层面,应深刻考量"全球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在大学层面,应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来推进"全球化人才"的培养;在学生层面,应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化人才"的身份意识,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全球化经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能力 全球化经历 南京大学 首尔大学
下载PDF
本科生学习参与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南京大学SERU问卷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珊珊 吕林海 《教学研究》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本科生能力的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大学4036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提取出学习参与的四个因子与能力发展四个因子,并对学习参与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参与的各因子对其计算... 本科生能力的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大学4036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提取出学习参与的四个因子与能力发展四个因子,并对学习参与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参与的各因子对其计算机与研究能力、领导与人际交往能力、欣赏能力、专业学习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本科教育改革要直击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一核心内容,高教界要加深对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今后研究要着眼于更加广泛的学习体验的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参与 能力发展 学习方式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大四阶段教学管理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南京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晶月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一个有始有终、层次分明的完整课程体系作为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大四阶段的教学,从而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以南京大学为例,对大四阶段教学现状进行... 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一个有始有终、层次分明的完整课程体系作为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大四阶段的教学,从而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以南京大学为例,对大四阶段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揭示出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大四阶段课堂教学阻力重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困境,在结合南京大学2009年本科"三三制"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现实困境的可行路径:构建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及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切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大四 教学管理 困境
下载PDF
南京大学个案:SCI引入评价体系对中国大陆大学基础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龚放 曲铭峰 《高等理科教育》 2010年第3期4-17,共14页
南京大学是大陆高校中最早将SCI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次数等作为评价院系、教授学者的研究质量水平,以及理科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一决策对南京大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学校声誉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大陆其他... 南京大学是大陆高校中最早将SCI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次数等作为评价院系、教授学者的研究质量水平,以及理科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一决策对南京大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学校声誉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大陆其他高校基础研究的发展和质量的上升,为中国的SCI论文数排名的跃升做出了突出贡献。文章以南京大学为个案,通过梳理其政策调整的脉络,分析采用SCI等科学计量评价对大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同时评述其局限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学术榜 基础研究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哲学通识课程的学习质量——基于南京大学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林海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8,107,共8页
对于哲学通识课程的实施效果,需要从学生学习质量的视角加以审视。通过南京大学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选课动机偏向于内部动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较高,更倾向于采用深层学习方法,学生对于哲学通识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感... 对于哲学通识课程的实施效果,需要从学生学习质量的视角加以审视。通过南京大学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选课动机偏向于内部动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较高,更倾向于采用深层学习方法,学生对于哲学通识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学习的兴趣也较为浓厚,学生对哲学通识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也较高。需要正视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还需提高,特别是在课堂及师生互动、同伴互动等方面。基于上述发现,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深层学习方法的使用,学习参与度的提升,是未来哲学通识课程需要加以思考和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通识课程 学习质量 I-E-0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