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牛小青 鹿全意 +2 位作者 王昭 赵江宁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 目的:观察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RAEB)1例。供受者HLA配型同胞全相合6例,同胞或亲缘不相合8例,非亲缘全相合1例。预处理方案采用氟达拉滨(Flu 30mg/m^2·d,共5d)、马利兰(Bu4mg/kg·d,共2~3d)、环磷酰胺(CTX50mg/kg·d,共2d),其中8例加用阿糖胞苷(Ara—c 1.0~2.0g/m^2·d,共2d),9例HLA不全相合及非血缘移植者加用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3.0—5.0mg/kg·d,共3d)。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均采用骁悉(MMF)+环孢素(CsA)+短程甲氨喋呤(MTX)方案。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及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快速完全的植入,无严重的预处理相关毒性。46.7%发生急性GVHD,85.7%发生慢性GVHD;带状疱疹7.1%。5年总生存率为53.5%,其中移植时处于第一次完全缓解(CR1)和慢性期患者11例,5年生存率为72.7%,复发率9.1%,移植时处于第二次完全缓解(CR2)、复发、加速期及急变期的患者4例,2年生存率为0,复发率7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3和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复发和GVHD.结论:对于移植时处于CR1和慢性期患者,采用含Flu并适当减低放化疗剂量的预处理方案是有效的移植预处理方案,毒副作用较少,未增加机会性感染,复发率较低;预处理中加入Flu对GVHD发生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 氟达拉滨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CT肺动脉造影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肺侵袭性霉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淼 杜瑜 +2 位作者 王勇 王金岸 胡嘉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评价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肺部侵袭性霉菌感染(I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于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共纳入40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评价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肺部侵袭性霉菌感染(I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于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共纳入40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并进一步将其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对所有患者行CTPA检查,观察影像与临床/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否利用CTPA协助发现拟诊分类中的IMD患者。结果所有确诊的6例患者均出现肺血管栓塞改变的阳性结果;9例临床诊断患者中,8例CTPA阳性,1例CTPA阴性;25例拟诊患者中,12例CTPA阳性,13例CTPA阴性。结论CTPA可直接发现可疑肺IMD患者肺血管闭塞,其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肺IMD的早期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肺侵袭性霉菌感染 CT肺动脉造影 血液恶性肿瘤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治疗血液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静娴 鹿全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7-780,共4页
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改变,可使基因表达异常,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表观遗传学修饰包括DNA甲基化修饰及组蛋白修饰。由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的乙酰化修饰,是最重要的组蛋白修饰。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其进行... 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改变,可使基因表达异常,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表观遗传学修饰包括DNA甲基化修饰及组蛋白修饰。由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的乙酰化修饰,是最重要的组蛋白修饰。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其进行调控,可使肿瘤细胞生长受抑,发生凋亡,并可增强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单独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成为抗血液肿瘤研究与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修饰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血液肿瘤
下载PDF
抑制细胞自噬提高KPT-330抗套细胞淋巴瘤效应
4
作者 张永利 陈昱函 +1 位作者 郑瑞玑 张可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0-475,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CRM1抑制剂(KPT-330)对套细胞淋巴瘤(MCL)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有无自噬溶酶体抑制剂,KPT-330对MCL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KPT-330体外对MCL细胞(Z-138、Jeko-1、Granta-519、Rec-1)增殖的影响;通过MDC染色... 目的:探讨新型CRM1抑制剂(KPT-330)对套细胞淋巴瘤(MCL)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有无自噬溶酶体抑制剂,KPT-330对MCL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KPT-330体外对MCL细胞(Z-138、Jeko-1、Granta-519、Rec-1)增殖的影响;通过MDC染色分析自噬体的形成和Western blot检测LC3B的切割以探讨KPT-330对MCL细胞自噬的影响;进一步联合应用自噬溶酶体抑制剂氯喹(CQ),观察其对KPT-330导致LC3B-Ⅱ增加的影响。通过CalcuSyn联合用药软件分析CQ与KPT-330的联合用药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结果:新型CRM1抑制剂KPT-330对MCL细胞株(Z-138、Jeko-1、Granta-519、Rec-1)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r分别为:0.930,0.946,0.691,0.968)。KPT-330作用于Jeko-1细胞和Granta-519细胞后,导致自噬泡形成增加,LC3B-Ⅱ表达增加,并具有浓度依赖性(r=0.993,r=0.971),表明,KPT-330导致MCL细胞自噬体形成增加。CQ联合KPT-330导致Jeko-1、Granta-519细胞LC3B-Ⅱ表达高于单药CQ或单药KPT-330(P<0.05)。CalcuSyn 2.0软件分析结果提示KPT-330和CQ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抗MCL效应。结论:新型CRM1小分子靶向抑制剂KPT-330具有体外抑制MCL细胞株Z-138、Jeko-1、Granta-519、Rec-1增殖,诱导Jeko-1、Granta-519细胞自噬的作用;KPT-330联合CQ可产生协同抗MCL作用,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CRM1抑制剂 套细胞淋巴瘤 自噬 氯喹
下载PDF
基于超声辅助的血管分级管理在治疗性单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石洁 许志强 +2 位作者 陆婧媛 林玉凤 蔡志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辅助的血管分级管理在治疗性单采(T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厦门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行TA的1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和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辅助的血管分级管理在治疗性单采(T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厦门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行TA的1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和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各87例。对照组患者由TA团队根据个人经验置入静脉通路,观察组患者则基于B超辅助进行血管分级管理。比较2组患者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中心静脉导管(CVC)使用率、静脉导管并发症、采集相关不良反应及静脉导管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完成TA,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VC插管率及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静脉导管并发症均与CVC有关,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超声辅助的血管分级管理能提高TA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少TA患者的CVC插管率及插管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辅助 外周血管装置 血管分级管理 治疗性单采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10
6
作者 陆婧媛 鹿全意 +3 位作者 林进宗 胡嘉升 洪秀理 陈亚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3期3768-3772,共5页
背景:目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或干细胞移植,后者由于供者来源少而受到限制,HLA单倍体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白血病治疗中常见应用,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较少应用。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 背景:目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或干细胞移植,后者由于供者来源少而受到限制,HLA单倍体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白血病治疗中常见应用,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较少应用。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患儿,女,7岁,确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年半,2012-07-09接受HLA单倍体相合的异基因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联合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母亲。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与结论:移植后+9 d中性粒细胞>0.5×109 L-1,+12 d完成造血重建,+100 d查STR提示植入完成。移植后+8个月停用免疫抑制药物,未发生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儿随访18个月,无病生存。结果表明,HLA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联合胎盘来源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探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单倍体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荣凯 叶志强 +5 位作者 陈琰 方航 张颂阳 吴兆亚 赵庆 蔡道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925-1930,共6页
背景:趋化因子广泛存在于炎症反应组织当中,起诱导炎症细胞趋向炎症组织参与免疫应答的作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骨关节炎致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目的:分析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表达改变情况,为阐述其在... 背景:趋化因子广泛存在于炎症反应组织当中,起诱导炎症细胞趋向炎症组织参与免疫应答的作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骨关节炎致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目的:分析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表达改变情况,为阐述其在骨关节炎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于造模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利用差异基因分析、信号通路分析的方法分析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发现一系列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造模后1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造模后2,4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极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软骨下骨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基因芯片 骨性关节炎 软骨下骨 趋化因子 信号通路 半月板 内侧副 韧带 炎症组织 免疫应答 成骨细胞 863项目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的骨髓瘤细胞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卢燕燕 肖翠容 +3 位作者 陈华英 黄潇 胡嘉升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6-1340,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霉素诱导的骨髓瘤细胞RPMI8226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分析Notch信号过度活化在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以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耐阿霉素的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DOX,针对化疗耐药的瘤细胞RPMI8226/DOX,用RT-PCR法检测细胞耐...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霉素诱导的骨髓瘤细胞RPMI8226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分析Notch信号过度活化在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以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耐阿霉素的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DOX,针对化疗耐药的瘤细胞RPMI8226/DOX,用RT-PCR法检测细胞耐药前后Notch2、Jagged1、Jagged2、HES1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系与敏感细胞系P-170蛋白表达变化;ELISA方法分析IL-6、VEGF水平变化。结果显示,Notch2、Jagged1、Jagged2基因随着耐药程度的增高表达逐渐增高,而HES1则相反,随着耐药程度增高表达逐渐减低。P-170蛋白随着耐药程度的增高表达逐渐增高。耐药细胞组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VEGF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结论:建立的人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DOX可以作为骨髓瘤耐药研究的有效模型,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密切相关,Notch信号通路有望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阿霉素 化疗耐药 NOTCH信号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嘉升 黄潇 +2 位作者 黄英丹 卢燕燕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470,共6页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过度活化与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的关系。方法:以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骨髓瘤耐药细胞株RPMI8226/R,实验分为RPMI8226/R,RPMI8226/S,GANT61+RPMI8226/R和GANT61+RPMI8226/S4组,用CCK8法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RT-PCR检...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过度活化与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的关系。方法:以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骨髓瘤耐药细胞株RPMI8226/R,实验分为RPMI8226/R,RPMI8226/S,GANT61+RPMI8226/R和GANT61+RPMI8226/S4组,用CCK8法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RPMI8226/S和RPMI8226/R耐药前后Gli1,Gli2,Shh,Ihh,Smo和Sufu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耐药蛋白Cyclin D1,P21和BCL-2及MDR相关信号通路蛋白p-Akt,p-MAPK和STAT3在耐药前后两组细胞的表达。加入不同浓度的GANT61后,Western blot法检测RPMI8226/R,RPMI8226/S组细胞Gli2的表达。结果:Shh、Ihh、Smo、Gli2在RPMI8226/R中表达明显升高,Sufu抑制子则相反,Hedgehog通路下游靶点相关蛋白在RPMI 8226/R中的表达显著高于RPMI8226/S,GANT61体外处理之后,骨髓瘤细胞中Gli2表达量显著减低,GANT61对Gli2表达的减低作用在RPMI8226/R细胞中较RPMI8226/S细胞更为显著,GANT61处理后RPMI8226/R细胞对DOX的敏感性(IC_(50))由7.11±0.061μmol/L升为0.99±0.053μmol/L,相应的耐药指数从5.51降至1.69。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密切相关,GANT61能够阻断Hedgehog信号通路,因此后者可能成为临床克服MM的化疗耐药的一种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GEHOG信号通路 骨髓瘤 耐药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苯已酯抑制骨髓瘤细胞Notch信号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秀理 张泽川 +1 位作者 赵江宁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40-943,共4页
为了研究异硫氰酸苯已酯(phenylhexyl isothiocyanate,PHI)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抑制的分子机制,用不同浓度PHI与RPMI8226细胞共同孵育,用MTT比色法检测PHI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用DAPI染色观察PHI处理后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为了研究异硫氰酸苯已酯(phenylhexyl isothiocyanate,PHI)在体外对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抑制的分子机制,用不同浓度PHI与RPMI8226细胞共同孵育,用MTT比色法检测PHI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用DAPI染色观察PHI处理后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HI处理后瘤细胞Notch1、Jagged2、BCL-2和p-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PHI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抑制瘤细胞增殖,诱导瘤细胞凋亡,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HI可以下调瘤细胞中Notch1和Jagged2蛋白的表达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同时降低BCL-2和p-Akt的表达。结论:PHI在体外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发生与PHI抑制Notch信号及其下游靶基因p-Akt和BCL-2的表达有关,PHI可能成为新一代的Notch信号抑制剂,是一种潜在的骨髓瘤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苯已酯 NOTCH信号 PI3K/AKT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鹏 张绚 +3 位作者 赵晓明 李庆阁 陈亚玫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99-100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的方法。针对NPM1基因突变集中区域设计引物/探针,建立高分辨熔解曲线方法(HRM)和等位基因特异PCR方法(AS-PCR),通过89份AML标本进行了临床评估,并采用毛细管电泳法(CE)和测...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的方法。针对NPM1基因突变集中区域设计引物/探针,建立高分辨熔解曲线方法(HRM)和等位基因特异PCR方法(AS-PCR),通过89份AML标本进行了临床评估,并采用毛细管电泳法(CE)和测序法作为对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上述4种方法共检出阳性标本17例(19.1%),其中A型突变15例,B型和Nm型突变各1例。上述方法中HRM法检测全面,灵敏度为5%,而AS-PCR法有一定的漏检,但灵敏度高达0.01%。结论:考虑到操作的难易程度,同时也结合临床样品的检测情况,HRM在临床上可法用于NPM1突变筛查,而AS-PCR法可用于后续的微小残留病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 NPM1基因 毛细管电泳 高分辨熔解曲线法 等位基因特异PCR
下载PDF
泊沙康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在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婧媛 洪秀理 +4 位作者 陈亚玫 庄燕红 胡嘉升 颜秀珍 鹿全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泊沙康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在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的38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移植过程中中性粒细胞<0.5×... 目的探讨泊沙康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在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的38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移植过程中中性粒细胞<0.5×10^9/L的第1天开始同步口服泊沙康唑每次4 mg/kg,3次/d,持续服用至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或发生侵袭性真菌病(IFD),或发生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记录并统计泊沙康治疗期间IFD发生率,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以及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水平。结果38例患者中临床诊断IFD 1例,拟诊IFD 1例,真菌感染发生率为5.3%。未发生3级以上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肌酐升高。3级肝功能损害事件发生率为7.9%(3/38),停药率5.3%(2/38),不同Pesaro分级之间肝功能损害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泊沙康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在该组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中的应用有效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泊沙康唑 侵袭性真菌病 儿童
下载PDF
循环血清中miRNA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艳妮 肖翠容 +1 位作者 黄英丹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血清中miRNA的变化对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厦门大学中山医院的40例骨髓瘤患者血液样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处于不同临床阶段骨髓瘤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循环血清中的miRNA(包括... 目的:探讨循环血清中miRNA的变化对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厦门大学中山医院的40例骨髓瘤患者血液样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处于不同临床阶段骨髓瘤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循环血清中的miRNA(包括miR-29a,miR-155,miR-16和miR-92a)表达水平,分析miRNA表达的变化对骨髓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捐献者相比,初诊的骨髓瘤患者血清miR-29a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miR-155水平显著降低(P<0.001)。检测miR-29a/miR-155比值可以有效地区分健康者和骨髓瘤患者,诊断灵敏性为80.8%,特异性83.3%。骨髓瘤患者血清miR-29a水平与骨髓浆细胞数和患者血清M蛋白水平始终保持一致。结论:血清中miR-29a,miR-155和miR-16值的变化可以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标志,其中miR-29a/miR-155值对骨髓瘤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血清中miRNA 多发性骨髓瘤 生物学诊断标志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昭 鹿全意 +2 位作者 陈萍 张鹏 丛雅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43-1145,共3页
为了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MM发生的关系,采用RT-PCR方法检测33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TTG的表达。结果表明MM... 为了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MM发生的关系,采用RT-PCR方法检测33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TTG的表达。结果表明MM患者PTTG在MM中的表达水平(0.3415±0.217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590±0.0233)(P<0.05)。结论PTTG的过度表达可能与MM的发生发展有关,这为MM的发病机制及其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多发性骨髓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垂体瘤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在骨髓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异常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鹿全意 张泽川 洪秀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29-1431,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 DNA甲基转移酶(DNMT)活性、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用ELISA方法检测U266细胞DNMT活性,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DNMT 1、3a、3b mRNA在U266细胞中的表达,体外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化合物异... 本研究旨在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 DNA甲基转移酶(DNMT)活性、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用ELISA方法检测U266细胞DNMT活性,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DNMT 1、3a、3b mRNA在U266细胞中的表达,体外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化合物异硫氰酸苯己酯(phenyl hexyleisothiocyanate,PHI)处理U266细胞,分析DNMT活性变化及DNMT1、3a、3b在瘤细胞中的表达改变。结果表明,骨髓瘤细胞U266中DNMT总活性升高,DNMT1、3a、3b mRNA均高表达,不同浓度PHI处理U266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DNMT活性亦被显著抑制,DNMT1、DNMT3a以及DNMT3b mRNA表达下降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DNMT活性及其表达增高是骨髓瘤细胞特征之一,当DNMT活性或mRNA表达抑制时瘤细胞发生凋亡,因此DNMT可作为骨髓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苯己酯 DNA甲基转移酶 U266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沉默DNMT1基因对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昭 牛小青 +1 位作者 周雯雯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短发卡RNA(RNA-Short...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短发卡RNA(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骨髓瘤细胞RPMI8226,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DNMT1基因和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转染前后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后骨髓瘤细胞DNMT1 mRNA表达水平(0.176±0.004)和蛋白表达水平(0.065±0.014)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56±0.033,0.415±0.02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较转染前明显降低。结论:利用shRNA能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表达,并可以有效逆转SOCS-1基因高甲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RNA干扰 甲基化转移酶1 SOCS-1基因
下载PDF
减低预处理剂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白血病复发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小青 鹿全意 +2 位作者 王昭 赵江宁 张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减低预处理剂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剂量强度弱于清髓性移植且又强于真正的非清髓移植,期望在降低毒副反应的同时能够减少复发。评价减低预处理剂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目的:减低预处理剂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剂量强度弱于清髓性移植且又强于真正的非清髓移植,期望在降低毒副反应的同时能够减少复发。评价减低预处理剂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①对象:选取2003—03/2005—06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白血病患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例。供者同胞HLA全相合10例,同胞或亲缘供者不全相合12例,非血缘1例。供受者对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23例白血病患者均采用减低预处理剂量方案,马利兰4mg/(kg·d),2-3d;环磷酰胺50mg/(kg·d),2d。其中19例患者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氟达拉滨30mg/(m^2·d),3-5d;10例患者同时加用阿糖胞苷(1.0~2.0)g/(m^2·d),1~3d。供受者HLA位点不合时用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3.0~5.0)mg/(kg·d),3-5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行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4-5d后连续采集2次,23例白血病患者输入CD34^+细胞中位数为4.02×10^6/kg。采用骁悉+环孢素+短程甲氨喋呤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③实验评估:采用STR—PCR方法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证据。结果:①造血功能重建检测: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造血功能重建,无一例发生预处理相关死亡。经预处理后外周血白细胞最低值为(0.01~0.30)×10^9L^-1,血小板最低值为(5~20)×10^9L^-1;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1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1d,血小板恢复到30×10^9L^-1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2d。术后30d经STR—PCR检测22例患者为完全供者型,骨髓象均完全缓解,剩余1例复发患者未行STR—PCR检测。②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23例患者中,9例(39.1%)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9例(82.6%)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③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随访截止至2007—06—30,共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21.7%,复发时间为移植后1~24个月;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后3例移植前处于复发状态。移植前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其复发率为10%。结论:①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采用减低预处理剂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其术后复发率并未高于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且预处理相关死亡率低。②疾病类型的选择、移植时的疾病状态、适当的预处理强度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减低预处理剂量 白血病 复发
下载PDF
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白血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鹿全意 赵江宁 +2 位作者 牛小青 王昭 蔡玉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4-157,共4页
本研究探讨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的白血病的疗效。用氟达拉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组成新的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其中非血缘供者10例,血缘供者15例,供受者HLA配型相合... 本研究探讨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的白血病的疗效。用氟达拉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组成新的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其中非血缘供者10例,血缘供者15例,供受者HLA配型相合者15例,配型不全相合10例。GVHD防治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联合方案,非血缘供者移植和HLA不相合移植时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和抗胸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结果显示,10例非血缘供者移植全部成功植活,植入成功率100%,15例亲缘移植14例植活,1例HLA4/6相合者植入失败死亡,植入成功率93.3%。造血重建时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0.5×109/L的中位时间是13(11-19)天,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的时间为14(12-20)天。3例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12.5%),9例发生慢性GVHD(47.4%)。移植后原发病复发死亡率42.1%,随访6到84个月,3年无病生存47.1%。结论: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用于高危白血病的异基因移植是安全、有效的,它减少了移植后GVHD发生率和预处理相关的毒副作用,但是移植后恶性疾病复发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达拉滨 造血干细胞移植 清髓性预处理 白血病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联合乳酸脱氢酶在血小板增多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可杰 鹿全意 +2 位作者 李蒲 张鹏 牛小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72-975,共4页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参数联合乳酸脱氢酶在血小板增多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常规检测骨髓增殖性疾病组(CMPD组)[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组(RT组)血小板计数(Plt)、平...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参数联合乳酸脱氢酶在血小板增多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常规检测骨髓增殖性疾病组(CMPD组)[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组(RT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酶(LDH)水平,应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判断各个指标在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表明,CMPD组血小板参数MPV、PDW、P-LCR和LDH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RT组(p<0.05),可以鉴别CMPD和RT,尤以PDW、P-LCR预测CMPD的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8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95%、23.05%;鉴别3种CMPD的方法如下:如LDH、P-LCR明显升高,应考虑CML,其最佳预测截断值分别为424U/L、26.10%;如LDH中度升高,同时Plt明显升高,应考虑ET,Plt最佳预测截断值为939×109/L。结论:血小板参数联合LDH有助于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诊断,它是一种简单、快速、初步的鉴别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参数 乳酸脱氢酶 诊断
下载PDF
FoxO3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江宁 鹿全意 +5 位作者 牛小青 张鹏 王昭 林进宗 庄燕红 陆靖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7-85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叉头框蛋白O3a(forkhead box protein O3a,FoxO3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leukemia,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4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诊患者骨髓标本,5例正常人骨髓作为对照,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叉头框蛋白O3a(forkhead box protein O3a,FoxO3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leukemia,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4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诊患者骨髓标本,5例正常人骨髓作为对照,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细胞FoxO3a蛋白的表达,其中14例患者在完全缓解后复测骨髓FoxO3a的表达。结果表明:AML患者骨髓细胞FoxO3a蛋白表达上调,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43±0.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9±0.06(P<0.001);化疗缓解后FoxO3a蛋白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0)。相关分析显示,FoxO3a蛋白表达与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48,P=0.012);尽管FoxO3a表达量对缓解率无明显影响,但高表达者缓解时间短。结论:FoxO3a在AML中可能是一种原癌蛋白,初诊时高表达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