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承夸 苏国生 +5 位作者 覃丽华 陆文德 膝吉祥 赵彤 苏晓叶 苏步青 《右江医学》 2022年第7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03例,将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术中或术后采用异体输血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03例,将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术中或术后采用异体输血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的53例患者作为治疗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出血量和回输血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WBC、RBC、HCT及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和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WBC、RBC、HCT、HGB、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和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HCT、PT、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常规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RBC、HCT、HGB、PT、FIB变化差值大于对照组,WBC变化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变化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回输血量为(523.40±306.60)mL;两组患者输注血浆和浓缩RBC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术中采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一定安全范围,术后临床观察效果显著,方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回输 控制性降压 脊柱内固定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新武 赵勇 《右江医学》 2016年第6期722-725,共4页
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5%~6%,脊柱骨折又以胸腰椎骨折多见,椎体骨折往往造成脊柱稳定结构的破坏,若脊柱处于失稳状态,一般需要行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提供即刻、坚强的脊柱三柱生物力学结构,疗效确切... 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5%~6%,脊柱骨折又以胸腰椎骨折多见,椎体骨折往往造成脊柱稳定结构的破坏,若脊柱处于失稳状态,一般需要行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提供即刻、坚强的脊柱三柱生物力学结构,疗效确切,已得到临床公认,传统手术方式为后路开放性手术,但是因手术医源性创伤带来的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因此,随着微创技术在骨科的优势得到体现,脊柱微创外科技术也成为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椎体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技术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定位穿刺技术及相关辅助导航设备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隆振学 韦文 +2 位作者 王露瑶 李清锋 华树良 《右江医学》 2019年第7期543-546,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中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其中约1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1]。成功的穿刺定位是椎间孔镜手术顺利完成的首要前提,其穿刺定位方式及相关辅助定位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中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其中约1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1]。成功的穿刺定位是椎间孔镜手术顺利完成的首要前提,其穿刺定位方式及相关辅助定位器的研制更是百花齐放,各有优缺点,本文将对椎间孔镜的穿刺定位技术及相关辅助导航设备的研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定位穿刺 导航
下载PDF
三种不同后路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华树良 隆振学 +3 位作者 韦文 赵勇 黄诚谦 陆春先 《右江医学》 202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后路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40例,Ⅰ组采用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Ⅱ组采用后路椎间盘...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后路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40例,Ⅰ组采用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Ⅱ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Ⅲ组采用传统后路腰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满意度、复发率,以及术前和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分(JOA)。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手术时间与Ⅱ组相当,但均短于Ⅲ组(P<0.05)。Ⅰ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Ⅱ组和Ⅲ组,而住院费用高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三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逐渐下降,JOA评分均逐渐升高,且Ⅰ组VAS评分、ODI评分下降更显著,JOA评分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后路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窥镜 脊柱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经椎板间隙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