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学法学本科教学改革(2008-2010)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大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75,80,共6页
吉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2008—2010)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和实行团队教学。改革的理由和优势在于注重法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性课程的设置、教师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换、改变学科分立的情况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改革的不足... 吉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2008—2010)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和实行团队教学。改革的理由和优势在于注重法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性课程的设置、教师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换、改变学科分立的情况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改革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培育素质的基础课程、缺乏技能培育课程、忽视教学方法、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倾向于司法统一考试。本文以为,法学教学改革应当以法学教育的目的为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结构性 团队教学 隐性知识
下载PDF
法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2
作者 朱振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93-111,143,共20页
法学交叉学科研究同时包含着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研究,其中跨学科研究是核心,而超学科研究是前两者的最后成果,也是学科间交叉研究的最终目标。所有学科都存在知识的封闭性和研究的保守性,知识难以在不同学科间转移,这要求交叉研究... 法学交叉学科研究同时包含着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研究,其中跨学科研究是核心,而超学科研究是前两者的最后成果,也是学科间交叉研究的最终目标。所有学科都存在知识的封闭性和研究的保守性,知识难以在不同学科间转移,这要求交叉研究有方法论上的自觉。法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涉及不同学科知识相互交流和转化的基本立场和诸多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将其视为法学交叉研究的知识论问题。知识转移、知识融合和价值抉择是法学从自身立场出发进行跨学科研究在知识论上所应采取的三种基本方式:知识转移实现了术语意义的跨学科重构,知识融合建构了跨视域的学术命题,而价值抉择提供了法律规制的立场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研究 方法论 知识转移 知识融合 价值抉择
下载PDF
法学研究之文本形态的反思与理论建构
3
作者 刘星显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3,共6页
对文本的真实性的追问一般是评价法学研究文本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建立在对文本形态单一性的判断前提之上,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在文学作品、拟制案件以及真实案件三种作为法学分析文本的文本形态中,对真实性追问并非... 对文本的真实性的追问一般是评价法学研究文本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建立在对文本形态单一性的判断前提之上,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在文学作品、拟制案件以及真实案件三种作为法学分析文本的文本形态中,对真实性追问并非对每一种文本形态都是有效或者恰当的。三种文本形态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有其独特的法学目的、自我认识及任务、意义,并在各自的系统里运转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真实性 文本形态 法律与文学
下载PDF
数字平台“守门人”引入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兆航 杜宴林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98-107,共10页
数字平台治理规则滞后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现有数字平台的规则,主要表现为私法和竞争法两条路径,无法同时满足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中小企业竞争两方面要求。引入数字平台守门人制度,符合纠正竞争政策失灵、强化公平... 数字平台治理规则滞后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现有数字平台的规则,主要表现为私法和竞争法两条路径,无法同时满足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中小企业竞争两方面要求。引入数字平台守门人制度,符合纠正竞争政策失灵、强化公平竞争理念与大国竞争策略。中国在构建“数字守门人”时,应该依据数字市场的客观运行规律建立程序性问责体系,同时对于违法守门人要追究连带责任,从而保护消费者与中小竞争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门人责任 侵权责任法 声誉担保 中介责任 安全港规则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概念体系论纲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振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概念是与内容相对的抽象思维形式。构建法学概念体系对于形成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极为必要:一方面,法学概念是构成法学知识体系的最小单位;另一方面,法学概念的革新常常是理论和观念进步的标志。法学概念是体系性的,在结构上可分为普... 概念是与内容相对的抽象思维形式。构建法学概念体系对于形成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极为必要:一方面,法学概念是构成法学知识体系的最小单位;另一方面,法学概念的革新常常是理论和观念进步的标志。法学概念是体系性的,在结构上可分为普通概念、基本概念、中心概念、基石概念,其中基石概念面向整个法体系,其抽象程度和概括程度最高。“法治体系论”作为基石概念构成了其他概念的逻辑起点,是其他概念的基石。遵循“法治体系论”的要求,凝练、构造与完善自主的法学概念系统,就能逐步形成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而形成的基础则是中国法治实践,以及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总结、理论创造和理论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 概念体系 知识体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理论表达和实现机制
6
作者 杜宴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因而这个过程也是坚守公平正义、先立后破,立足实践不断从“薄”到“厚”蜕变的过程,更是推动“两个结合”“两创”互融共进、重塑中国语境的过程。要实现这种从每个案件中感受到的公平正义,离不开完善的司法基本制度、司法改革的动态调试、以移情感受力与领悟能力为核心的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以及法律监督对个案正义的推动。只有这些制度联动耦合起来,形成该当的制度合力,期待中的司法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新时期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篇章正在被重新书写,情感叙事应当是公正司法以及中国法律话语该当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平正义 制度合力 “两个结合” “两个转化” 审判能力现代化 法律监督 德性正义 移情裁判模式
下载PDF
欧洲联盟立法研究——基于理论法学的思考
7
作者 李博 《深圳社会科学》 2019年第3期131-141,158,共12页
欧盟立法并不是从法理的角度看待立法质量,而是从欧盟立法者必须尊重的立法原则和受约束的条件来看待这个问题。从欧盟立法过程来看,欧盟立法是一个分散和扩散的过程,涉及许多立法者和程序,并受到司法审查的一系列限制。在学术界提出三... 欧盟立法并不是从法理的角度看待立法质量,而是从欧盟立法者必须尊重的立法原则和受约束的条件来看待这个问题。从欧盟立法过程来看,欧盟立法是一个分散和扩散的过程,涉及许多立法者和程序,并受到司法审查的一系列限制。在学术界提出三种竞争的立法模型,以解释欧盟的立法过程,并试图用民主的术语对这些模型进行证成,但是每一个模型又不能够充分或者适当的解释民主合法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哈贝马斯的程序/协商模型,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分析欧盟立法的民主意志形成过程,从而维护立法结果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立法 监管模型 政府间模型 议会模型 程序/协商模型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研究
8
作者 张珺皓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对新质生产力起到确权、维护和保障的能动作用。然而,对新质生产力法治保障的现有研究仍处于初步和萌芽的阶段。因此,如何在兼顾原有法律体系的同时,从法治维度体系化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从法... 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对新质生产力起到确权、维护和保障的能动作用。然而,对新质生产力法治保障的现有研究仍处于初步和萌芽的阶段。因此,如何在兼顾原有法律体系的同时,从法治维度体系化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从法源地位来说,以促进、激励、引导为目的的新质生产力相关法律兼具硬法和软法两重属性,体现了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转化为具体法律的渐进性;从法律架构来透视,无法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式来在法律中寻觅出适当的规范,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应从新型劳动者队伍,以算法为基本元素的新型生产工具和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生产要素三方面进行规范群构造;从法律的外部视角来观察,新兴技术或未来技术与法律之间的牵连关系背后是规律科学向规范科学的跃迁,其中沟通的桥梁是基于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风险预防型法治思维;从法律的可预测性来展望,在时机成熟时应制定《促进生产力发展法》,并设专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总则部分开宗明义规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以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法治 预防 促进生产力发展法
下载PDF
建设研究型大学需要良好的学术规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4,共1页
中国的学术规范化运动, 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制学术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更寻求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彰显, 学术传统与学术风气的生成, 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促进。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关于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研讨已如春风化雨, 渐起蓬勃... 中国的学术规范化运动, 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制学术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更寻求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彰显, 学术传统与学术风气的生成, 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促进。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关于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研讨已如春风化雨, 渐起蓬勃之势。以推动学术规范化、学术繁荣为目的, 以建构学术研究范式为指向, 以国内著名学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出版为契机, 吉林大学邀请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于 2004年 9月 15日召开了“中国学术规范化研讨会”。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法学院教授张文显主持会议并发言。会议就中国学术规范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共同探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化问题, 以期推动中国学术界学术意识的培养, 努力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本期, 特将与会部分学者的观点挹其精要, 整理成文,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规范 研究型大学 中国学术 中国高校 建构 反思 建设 问题 召开 规范化
下载PDF
中国法学研究人员向何处去——读邓正来长篇论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大军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1期51-57,共7页
邓正来教授的长篇论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是对中国法学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对于任何反思与批判都应当将其置于新的反思与批判之下予以思考。对该文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关于法律的理想图景;关于对中国法学现状的反思与批判... 邓正来教授的长篇论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是对中国法学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对于任何反思与批判都应当将其置于新的反思与批判之下予以思考。对该文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关于法律的理想图景;关于对中国法学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关于该文的写作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法学研究人员 法律理想图景
下载PDF
数字经济价值观:推动型经济正义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西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4-49,共16页
数字经济价值观是数字经济发展观念的法哲学抽象,是价值立场的集中表达。在此问题上,不少研究倾向于以经济效率为价值基础塑造中国的数字经济价值观,但是此“效率观”混淆了效率的两种含义,在事实和价值判断上出现双重错误,存在一定的... 数字经济价值观是数字经济发展观念的法哲学抽象,是价值立场的集中表达。在此问题上,不少研究倾向于以经济效率为价值基础塑造中国的数字经济价值观,但是此“效率观”混淆了效率的两种含义,在事实和价值判断上出现双重错误,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和实践风险。数字经济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必须坚持中国实践立场,在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下展开,积极回应新时代发展对数字经济的价值诉求,并能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据此展开的实践性考察表明,经济不平等是构建数字经济价值观的现实出发点,公平正义是价值支点,政府是最适宜的主体,由此决定了推动型经济正义才是该当之选。在推动型经济正义的理论框架内,实践性和主体性是其理论品质,自由、平等和尊严是其价值内核,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权利种类和内容体系。推动型经济正义的实践展开,需要政府以实际行动切实防止贫富分化,同时要以实践理性引领、塑造市场道德责任和科技向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价值观 共同富裕 推动型经济正义 效率与正义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学研究方法——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雪斌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57-359,共3页
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法学研究方法的回顾、反思和前瞻,进一步明确法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涵义,借鉴其他学科有关研究成果和选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学研究方法是中国法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中国法学 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
下载PDF
我的学术研究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同步--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访谈
13
作者 张文显 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159,共7页
张文显教授的学术研究以法理学为主导,根据法学学科建设和法制实践的需要不断拓展、延伸研究领域,涉及法理学、法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从抽象法学转向实践法学。要言之,张文显教授的学术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 张文显教授的学术研究以法理学为主导,根据法学学科建设和法制实践的需要不断拓展、延伸研究领域,涉及法理学、法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从抽象法学转向实践法学。要言之,张文显教授的学术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同步的,是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拓展、不断攀升的过程。对张文显教授而言,学术延伸人生意义,学者是身份的大写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进取 学术道路 创新 拓展
下载PDF
权利的历史主义批判——读麦金太尔的《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
14
作者 张天上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共4页
新自由主义认为权利优先于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人的权利。麦金太尔从语言学和历史学两个角度,对新自由主义的权利观进行了历史主义批判,指出新自由主义建立在抽象自我观念基础上的权利必然是虚构的,并不具有历史真实性,永恒与普遍的... 新自由主义认为权利优先于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人的权利。麦金太尔从语言学和历史学两个角度,对新自由主义的权利观进行了历史主义批判,指出新自由主义建立在抽象自我观念基础上的权利必然是虚构的,并不具有历史真实性,永恒与普遍的权利并不存在。麦金太尔的这种批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开放出了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权利优先 自我 历史主义
下载PDF
西方平等理论从古典自然法学到新自然法学的嬗变
15
作者 韩丽欣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5期47-52,共6页
平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抽象的范畴,西方法学对平等理论的热爱和追逐从未停止过,从古典自然法学追求的抽象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到新自然法学对平等的制度设计的现实关怀,平等理论随着自然法学的发展实现了其自身的嬗变,这种改变也是时代的... 平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抽象的范畴,西方法学对平等理论的热爱和追逐从未停止过,从古典自然法学追求的抽象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到新自然法学对平等的制度设计的现实关怀,平等理论随着自然法学的发展实现了其自身的嬗变,这种改变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古典自然法学 新自然法学
下载PDF
司法理论研究与创新(专题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论纲
16
作者 侯学宾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第2期85-91,共7页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法学界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中国司法理论的发展。司法理论需要研究党委在司法工作中具有何种作用,如何设置司法机关,如何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法学界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中国司法理论的发展。司法理论需要研究党委在司法工作中具有何种作用,如何设置司法机关,如何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等重要问题。为了推动法学界对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本刊邀请国内高校四位青年学者就此论题开展集中讨论。他们梳理了中国司法体制的历史发展,总结了党委协调司法工作的经验,分析了跨行政区划设置法院、检察院的合宪性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论 司法工作 司法体制 司法机关 合宪性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法学理论前沿与中国法学的发展
17
作者 邓正来 《法学家茶座》 2005年第7期52-56,共5页
“法学理论前沿博士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张文显是这个“论坛”的创始人。它是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办、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及特邀专家共同主持、每届博士生轮流组织的一项制度化的重大学术活动。“论坛”的宗旨主... “法学理论前沿博士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张文显是这个“论坛”的创始人。它是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办、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及特邀专家共同主持、每届博士生轮流组织的一项制度化的重大学术活动。“论坛”的宗旨主要是为法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们创造一个自由、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博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 学术环境 前沿 大学 重大 法学理论 中国法学 理论法学
下载PDF
法学跨学科研究的中国之道 被引量:9
18
作者 武西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56,共13页
当今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的范式转换,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学科界限并不真正存在,跨学科研究将成为未来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法学跨学科研究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吸收借鉴一般性经验的同时,关键在于从中国实际出发,... 当今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的范式转换,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学科界限并不真正存在,跨学科研究将成为未来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法学跨学科研究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吸收借鉴一般性经验的同时,关键在于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差异化和多元化建设原则,以制度创新来破除人为藩篱,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瞄准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大力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推动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互促互融,从而实现原创性理论突破,也为复杂前沿法律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跨学科研究 知识生产模式 融合与创新 组织制度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之命题解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东 黄文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45,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是由众多的法学理论成果所构成的内容完备、内在统一、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在概念范畴、理论观点、形成方式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实践基础、理论基调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是由众多的法学理论成果所构成的内容完备、内在统一、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在概念范畴、理论观点、形成方式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实践基础、理论基调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法学理论体系
下载PDF
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地位的再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俎璐 《西部法学评论》 2022年第4期42-51,共10页
行政决策本身具有多重面向,但因行政法学固化的概念体系难容其多面性特征,进而导致了行政决策的法制化难题。“革命派”和“改革派”分别从行政法学的外部和内部尝试突围,但均因建构繁杂而败北。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出路,一方面是要正... 行政决策本身具有多重面向,但因行政法学固化的概念体系难容其多面性特征,进而导致了行政决策的法制化难题。“革命派”和“改革派”分别从行政法学的外部和内部尝试突围,但均因建构繁杂而败北。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出路,一方面是要正视其本体特征,将行政决策碎片化,做个殊化处理;另一方面则是从法治化本身的现实旨趣出发,制定统一的行政决策程序。《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是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进行统一规制的合理方案,也居于行政决策场域“基本法”的地位,为行政决策的个殊化规范提供了统一基准,进而引导了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行政决策 法治化 理论研究 实践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