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9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大学精品实验项目的建设与深化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晓岗 史良 +1 位作者 黄星平 许新华 《实验室科学》 2016年第1期142-144,148,共4页
同济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了"精品实验项目建设"的教学理念。"精品实验"指在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技术、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上具有特色的实验项目。从立项选拔、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结题验收等几个环... 同济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了"精品实验项目建设"的教学理念。"精品实验"指在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技术、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上具有特色的实验项目。从立项选拔、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结题验收等几个环节介绍了该工作的实施流程,给出了相关教学案例,分析了该项举措对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所取得的效果。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并对该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实验 实验教学 质量工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科“大学化学与物理”新型课程的创建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庆生 王晓岗 宋志怀 《化工高等教育》 2008年第5期8-11,共4页
我校将工科大学化学与大学物理两门基础课程合二为一,建立了"大学化学与物理"新型课程体系。通过试点教学,对这种创新性教学体系的特色及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大学化学 大学物理 课程改革 大学化学与物理
下载PDF
改革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作者 丁春玲 《同济教育研究》 2005年第1期74-75,共2页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理论所不可替代的,本文提出了新时代下,几点措施。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化改革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改革 大学生 化学实验课教学 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教学 实践性 学理论 新时代
下载PDF
大学普通化学教学的两点思考
4
作者 闫冰 《同济教育研究》 2005年第1期71-73,共3页
作者结合对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两点思考:一是提倡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的“大化学”教育模式;二是举例给出大学普通化学难点问题的一些简单讲解处理方法。
关键词 大学 化学教学 普通化学 教育模式 课程教学 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化学课程 处理方法 难点问题 举例
下载PDF
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在制备硅气凝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甘礼华 张宇星 +1 位作者 陈龙武 葛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31-1134,共4页
以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通过硅溶胶体系的凝胶过程中添加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并结合非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硅气凝胶,研究了DCCA对凝胶过程和最终所得气凝胶品质的影响。DCCA能使凝胶的生成时间增加,凝胶结构均匀化,构成凝胶的基本... 以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通过硅溶胶体系的凝胶过程中添加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并结合非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硅气凝胶,研究了DCCA对凝胶过程和最终所得气凝胶品质的影响。DCCA能使凝胶的生成时间增加,凝胶结构均匀化,构成凝胶的基本微粒的粒径有所减小。在一定的DCCA添加量范围内,随着DCCA添加量的增加,所得气凝胶样品的密度有所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微观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孔分布也更加集中。不同DCCA对气凝胶品质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气凝胶的品质就有可能通过调节添加DCCA的种类和量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SIO2 非超临界干燥 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 硅溶胶
下载PDF
几种硅藻土的表面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杨宇翔 吴介达 +2 位作者 黄忠良 陈荣三 戴安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研究了浙江、吉林等地几种国内硅藻土的表面ζ电位与pH的关系曲线,测定了它们的等电点。其中吉林土等电点最小,表面酸强度最大。在所试条件下,浙江土和吉林土随着焙烧温度升高,等电点值增大,尿激酶吸附量随酸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 研究了浙江、吉林等地几种国内硅藻土的表面ζ电位与pH的关系曲线,测定了它们的等电点。其中吉林土等电点最小,表面酸强度最大。在所试条件下,浙江土和吉林土随着焙烧温度升高,等电点值增大,尿激酶吸附量随酸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而浙江土和酸洗浙江土在400℃时等电点最小,酸浓度最大,吉林土在400℃时比表面最大,三者对尿激酶吸附量也最大。酸洗后,浙江土等电点值增大,酸浓度则减小,尿激酶吸附量也相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电点 酸强度 硅藻土 尿激酶
下载PDF
氧化锰表面改性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强 刘亚菲 +2 位作者 胡中华 郑祥伟 温祖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6,共8页
用Mn(NO3)2溶液浸渍-高温热解法对普通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采用氮气吸附、SEM、XRD等方法研究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形貌和氧化锰的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改性... 用Mn(NO3)2溶液浸渍-高温热解法对普通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采用氮气吸附、SEM、XRD等方法研究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形貌和氧化锰的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改性活性炭电极构成的电化学电容器的性能.结果表明,Mn(NO3)2热解产生的多价态氧化锰有法拉第赝电容效应,尤其是立方晶形结构的α-Mn2O3,与活性炭的双电层电容构成了复合电容,因而改性炭材料的比电容有明显的提高,其质量比电容达到254F·g-1,比未改性炭的165F·g-1提高了54%.改性炭电极电化学电容器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可逆性和稳定性,而且等效串联电阻较小,只有0.40Ω;经2000次循环的长期测试,容量保持率几乎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改性 电极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氧化锰
下载PDF
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庞雅宁 赵国华 +1 位作者 刘磊 高俊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55-1259,共5页
采用掺硼金刚石膜电极(BDD)电化学氧化的方法提高2-氯苯酚废水的可生化性,与钛基钌铱氧化物电极(DSA)进行对比,研究了该方法的机理.结果表明,BDD电极电化学氧化2.0h后,BOD5/CODCr值达到0.42,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而DSA电极电化学氧... 采用掺硼金刚石膜电极(BDD)电化学氧化的方法提高2-氯苯酚废水的可生化性,与钛基钌铱氧化物电极(DSA)进行对比,研究了该方法的机理.结果表明,BDD电极电化学氧化2.0h后,BOD5/CODCr值达到0.42,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而DSA电极电化学氧化2.0h后,BOD5/CODCr值仅为0.24.机理研究表明,由于BDD电极具有高的析氧电位,可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能够使2-氯苯酚的苯环充分开环,形成草酸、顺丁烯二酸等易生化处理的中间产物,从而使可生化性提高;而DSA电极的析氧电位较低,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膜电极 2-氯苯酚 电化学氧化 可生化性
下载PDF
高性能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晓妹 刘亚菲 +1 位作者 胡中华 杨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1-774,778,共5页
以胡桃壳为前躯体,采用ZnCl2化学活化法制备炭电极材料,研究了活化剂与果壳的不同混合质量比例对炭材料性质的影响,用氮气吸附和傅立叶红外表征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活性炭材料表面存在着含氧官能团,为一... 以胡桃壳为前躯体,采用ZnCl2化学活化法制备炭电极材料,研究了活化剂与果壳的不同混合质量比例对炭材料性质的影响,用氮气吸附和傅立叶红外表征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活性炭材料表面存在着含氧官能团,为一种高微孔无定形炭材料;以制备的活性炭为电极材料,KOH为电解液构成超级电容器,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活性炭电极材料表现出理想的电化学电容行为,比电容高达271.0F/g,漏电流和等效串联电阻分别只有0.25mA和0.39Ω,稳定性很高,循环充放电5000次后,电容量仍保持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胡桃壳 化学活化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下载PDF
多层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再思考 被引量:51
10
作者 甘礼华 陈龙武 钱君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6期8-9,16,共3页
全面实施多层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根据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结合多年来实验教学内容更新的研究成果,拟... 全面实施多层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根据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结合多年来实验教学内容更新的研究成果,拟订出一套物理化学系列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实验教学 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高校
下载PDF
气相色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区分大米贮藏时间与产地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娜娜 冯昕韡 +2 位作者 孙玉萍 丛培盛 朱仲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香气是衡量大米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大米的食用品质有重要影响。该文以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分析了不同贮藏时间和不同产地大米样本的挥发性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 香气是衡量大米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大米的食用品质有重要影响。该文以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分析了不同贮藏时间和不同产地大米样本的挥发性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大米样本进行分类和判别分析。PCA及PLS投影图显示不同储藏时间的大米明显聚为4类,通过留一交叉验证法(LOO)计算PLS预报的准确率为96%,相对标准误差为8.2%。同时,PCA投影图中可将4个不同产地的大米样本进行区分,分类效果显著;所建PLSDA模型可靠,不同产地大米样本均能被准确识别,正确率为100%。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大米中挥发性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鉴别大米新鲜程度和产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下载PDF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振 张立敏 田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分子氧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体,其动态变化可以提供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因此,实时、在体检测O2·-自由基的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直观、简单、易微...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分子氧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体,其动态变化可以提供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因此,实时、在体检测O2·-自由基的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直观、简单、易微型化等优点,在O2·-自由基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溶液/电极界面的设计入手,利用酶的直接电子传递,结合O2·-自由基的分析特性,简要评述了近几年电化学分析在细胞和活体内O2·-自由基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活体 电化学分析 直接电子传递 综述
下载PDF
利用目标试验因子分析法确定化学反应的级数及速率常数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仲良 夏骏 +1 位作者 宓守刚 李通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6-551,共6页
利用目标试验因子分析(TTFA)结合数值遗传算法(NGA).解析反应过程中在线测得的动力学谱-光谱数据矩阵,可在未知各组分纯光谱及动力学模型情况下同时求解出各组分的纯光谱、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提出用近似计算法计算各组分的... 利用目标试验因子分析(TTFA)结合数值遗传算法(NGA).解析反应过程中在线测得的动力学谱-光谱数据矩阵,可在未知各组分纯光谱及动力学模型情况下同时求解出各组分的纯光谱、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提出用近似计算法计算各组分的动力学谱,使该方法能适用于任意反应级数的体系.针对两步连续反应模型,对反应物、中间体和最终产物均有吸收及某一种组分没有吸收的体系的模拟实验数据矩阵进行了处理,表明该方法均能适用.利用该方法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在碱性介质中的水解反应及日落黄水溶液的电解降解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数据矩阵进行解析,均获得了可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试验因子分析 动力光谱-光谱两维数据 反应级数 速率常数 化学反应
下载PDF
金属离子掺杂LiMnPO_4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爱芳 刘亚菲 +2 位作者 胡中华 高歌 雷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4-1146,1149,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Mn0.8Fe0.2PO4/C、LiMn0.8V0.2PO4/C和LiMn0.6Fe0.2V0.2PO4/C3种复合正极材料,XRD测试表明LiMn0.6Fe0.2V0.2PO4具有较大的晶胞体积,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其颗粒尺寸细小均匀,最大颗粒不超过3μm。充放电测试表明其放...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Mn0.8Fe0.2PO4/C、LiMn0.8V0.2PO4/C和LiMn0.6Fe0.2V0.2PO4/C3种复合正极材料,XRD测试表明LiMn0.6Fe0.2V0.2PO4具有较大的晶胞体积,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其颗粒尺寸细小均匀,最大颗粒不超过3μm。充放电测试表明其放电倍率为0.1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是118mAh/g,另外,容量衰减率和循环伏安测试同时表明复合掺杂两种离子的LiMn0.6Fe0.2V0.2PO4电极材料循环稳定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锰锂 正极材料 离子掺杂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速率常数-秩分析法在化学反应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仲良 余苓 +2 位作者 宋卫峰 梅雨 李通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4-738,共5页
针对化学反应动力学谱 -吸收光谱组成的两维数据 ,提出了以优化速率常数而消去反应物波谱信息为减秩手段的速率常数 -秩分析法 (RCRA) .结果表明 ,RCRA在一次优化过程中可同时获得两个最优解 ,分别对应于两步速率常数 .在获得动力学参... 针对化学反应动力学谱 -吸收光谱组成的两维数据 ,提出了以优化速率常数而消去反应物波谱信息为减秩手段的速率常数 -秩分析法 (RCRA) .结果表明 ,RCRA在一次优化过程中可同时获得两个最优解 ,分别对应于两步速率常数 .在获得动力学参数的前提下 ,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可解出包括中间体在内的各组分的吸收光谱 .该方法用于处理苯胺电解降解的两维数据 ,发现苯胺降解过程中有一种表观中间体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常数-秩分析法 动力学谱-光谱 两维数据 苯胺 降解动力学 化学反应过程分析
下载PDF
碳气凝胶的结构重整及其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子颉 吉涛 +3 位作者 赵蕾 王玮衍 杨春艳 甘礼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1-366,共6页
将碳气凝胶(CAs)在金属钠熔体中于800°C加热3h,制得结构重整的碳气凝胶(RCAs),并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行为.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激光散射拉曼(Raman)光谱、气体的吸附与脱附(BET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 将碳气凝胶(CAs)在金属钠熔体中于800°C加热3h,制得结构重整的碳气凝胶(RCAs),并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行为.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激光散射拉曼(Raman)光谱、气体的吸附与脱附(BET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手段,对CAs和RCAs样品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定形态的碳单质微粒在金属钠作用下发生结构重排;所得RCAs的比表面积比CAs的大约增加48%;RCAs中孔径在2和4nm尺寸处,呈现比较集中的分布,孔径小于10nm以下的孔体积占其总孔容的30%,是CAs的3倍.CAs和RCAs样品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RCAs内部接触电阻约为CAs的45%,并保持了明显的电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气凝胶 金属钠熔体 结构重整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杯芳烃的配位化学(Ⅻ)——对叔丁基杯芳烃乙酸萃取铁(Ⅲ)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陆国弟 顾金英 +1 位作者 耿政松 施宪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7-592,共6页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 [4]乙酸、对叔丁基杯 [6]乙酸、对叔丁基杯 [8]乙酸三种杯芳烃 ,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对铁的萃取情况 ,讨论了这些体系的萃取机理 ,求出了它们的萃取平衡条件常数 ,探讨了用此法去除稀土盐中微量铁的可能性 .
关键词 杯芳烃 萃取 配位化学 微量铁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方法解析苯胺电解过程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亚云 李通化 +1 位作者 丛培盛 朱仲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84-1487,共4页
在对混合物样品的紫外 可见光谱测量数据阵矩进行主成分分析、潜变量投影等方法解析后 ,得到一种物质的光谱曲线和另一种物质的动力学曲线 ,这在化学计量学意义上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黑色体系 .提出了一种解析这个难题的算法 ,并详细论证... 在对混合物样品的紫外 可见光谱测量数据阵矩进行主成分分析、潜变量投影等方法解析后 ,得到一种物质的光谱曲线和另一种物质的动力学曲线 ,这在化学计量学意义上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黑色体系 .提出了一种解析这个难题的算法 ,并详细论证了方法中不可避免的唯一解问题 .对于模拟数据 ,解析结果证明本算法的正确性 .用本法解析了苯胺水溶液电解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模拟 苯胺 电解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施国键 乔俊莲 +3 位作者 郑广宏 王国强 闫丽 杨健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综述了电化学氧化技术的特点,通过电极材料、溶液pH、溶液中的离子等方面阐述了电化学氧化的作用机理和运行的最佳反应条件,并简单介绍电化学氧化与其他高级氧化、催化技术的协同作用,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 电化学 氧化 生物难降解有机物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苯酚在金刚石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国华 李明利 +1 位作者 祁源 胡惠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0-374,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恒电位计时电流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苯酚在金刚石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苯酚在电化学氧化降解中经历了苯二酚、苯醌的形成和进一步被氧化的过程,苯二酚在反应过程中的积累很... 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恒电位计时电流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苯酚在金刚石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苯酚在电化学氧化降解中经历了苯二酚、苯醌的形成和进一步被氧化的过程,苯二酚在反应过程中的积累很少,迅速氧化为苯醌,而醌类中间产物则较难进一步氧化,在反应过程中积累的浓度较高.苯酚在金刚石膜电极上有不同的电化学氧化反应途径,在低于金刚石膜电极析氧电位下,发生单纯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在高于金刚石膜电极析氧电位下,间接电化学氧化和直接电化学氧化将同时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膜电极 苯酚 电化学氧化 降解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