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3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现状统计——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
1
作者 黄晟磊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123-124,共2页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正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对外交流活动更加频...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正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对外交流活动更加频繁,汉语也在此国际环境下逐步升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对外汉语专业最早于1981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文化交流 对外交流活动 国家汉办 汉语研究 人才培养 国际推广 国际环境
原文传递
第三届中国地域文化与语言国际学术会议暨韩国汉阳大学、中国四川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乖勋 陈绪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四川师范大学 学术交流会 国际学术会议 地域文化 中国 汉阳 韩国 语言
下载PDF
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解答方案研究
3
作者 钟华 李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息处理的方式更为合理地重构其中的虚构世界;其次,读者遵循两种“内涵函数”的规则来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其中“认证函数”确定该虚构世界中存在哪些“虚构事实”,“饱和函数”确定它们在虚构世界中的分布及密度;最后,读者还应遵循“再中心化”理论和“最小偏离原则”来填补文本虚构世界中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这个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在解答读者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方面,提供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具体方案,但也存在某些尚需进一步斟酌的问题,值得学界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读者 虚构世界 内涵函数
下载PDF
“一倡三叹”新诠——兼论《诗经》仪式乐歌的组诗性质及其文学史意义
4
作者 牟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M0010,M0011,共11页
“一倡三叹”中的“一倡”是指早期《诗经》仪式乐歌中的启始乐章,“三叹”则是指与“一倡”具有相同仪式目的的同一组颂歌。这些乐章表现出明显的组诗形态,实质上就是《诗经》音乐系统的构成部分。其音乐系统关注一组仪式乐歌在具体仪... “一倡三叹”中的“一倡”是指早期《诗经》仪式乐歌中的启始乐章,“三叹”则是指与“一倡”具有相同仪式目的的同一组颂歌。这些乐章表现出明显的组诗形态,实质上就是《诗经》音乐系统的构成部分。其音乐系统关注一组仪式乐歌在具体仪式中的目的性和制礼作乐背后折射出的政治权力和威望,而《诗经》文本系统则更加注重诗义的阐释,这与当时外交辞令中语言运用的功能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倡三叹” 《诗经》 组诗 音乐 文本
下载PDF
四川丹巴金矿床金矿物学特征及黑铋金矿的指示意义
5
作者 马天祺 黄睿 +1 位作者 刘效孔 陈翠华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丹巴金矿床是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典型的碲化物型金矿床。该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以叶碲铋矿和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自然金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丹... 丹巴金矿床是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典型的碲化物型金矿床。该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以叶碲铋矿和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自然金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丹巴金矿床载金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叶碲铋矿、自然铋、黑铋金矿,大量自然金与叶碲铋矿、自然铋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黑铋金矿的产出是铋熔体析出并清除金最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物型 丹巴金矿床 黑铋金矿 自然金 矿物学特征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下载PDF
现代师承与文学社团的“合作”与“抵牾”——以“后五四”时期鲁迅与青年的关系为中心
6
作者 高晓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8,共8页
现代文学社团的出现从文学制度层面宣告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巨大差异。文学制度从章程、刊物、出版、机构运作等几个层面保证了文学社团的现代属性,但部分文学社团的成员却由传统人际关系影响下的师徒、同门、同乡构成。从师... 现代文学社团的出现从文学制度层面宣告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巨大差异。文学制度从章程、刊物、出版、机构运作等几个层面保证了文学社团的现代属性,但部分文学社团的成员却由传统人际关系影响下的师徒、同门、同乡构成。从师承关系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之后作为“文坛大师”的鲁迅在“后五四”时期并未消极隐退,而是借助其影响力找寻“同路人”,积极培养和扶植莽原、未名等文学社团,并从批评和翻译两个方面对弟子的文学活动进行引导。但是,“五四”的反权威意识和对话语权的争夺使鲁迅很快面临弟子和追随者们的“倒戈”,这种关系的破裂体现了文人师承在面对文学制度的话语力量时的式微,这一冲突背后隐藏的是“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继承“五四”传统时的认知差异与代际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承关系 文学制度 文学社团 “后五四”时期 鲁迅
下载PDF
审美视野下的自由观念——论考德威尔自由观及其文学之维
7
作者 张恒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6期8-15,共8页
作为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在二元对立的视域下,通过对资产阶级自由观中的“以物的关系掩盖人的关系”的虚假性、对必然认知与自由范围的片面性、走向反面的矛盾... 作为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在二元对立的视域下,通过对资产阶级自由观中的“以物的关系掩盖人的关系”的虚假性、对必然认知与自由范围的片面性、走向反面的矛盾性和亦步亦趋的反动性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自由观,核心在于高扬马克思所倡的作为真正自由的无产阶级自由理念。基于此阐发了无产阶级自由观所彰显的优越性:与现实斗争的实践性、对必然双重自觉的彻底性与以共产主义为旨归的进步性与全面性。为了把握自由观念的历史分野与通往真正的自由,考氏从文学维度出发,建立了不同阶段的自由观念与原始诗、古代诗、近代诗之间辩证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对文学的预见性的强调,凸显了文艺在自由实现中的重要性,为关于自由的思考与实践提供了审美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德威尔 自由观 资产阶级自由 无产阶级自由 文学 审美 英国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四川南充“蛴蟆节”仪式与功能研究
8
作者 张艺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蛴蟆节沿着西河(今西充河)流域进入到南充的各乡镇,是一个与农耕文明紧密相关的传统节日。仪式过程因社会变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经历四百余年的蛴蟆节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了解蛴蟆节的民俗文化,梳理蛴... 蛴蟆节沿着西河(今西充河)流域进入到南充的各乡镇,是一个与农耕文明紧密相关的传统节日。仪式过程因社会变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经历四百余年的蛴蟆节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了解蛴蟆节的民俗文化,梳理蛴蟆节的仪式流程,探讨蛴蟆节形成的原因,了解节日活动背后的社会功能,将有效地推动蛴蟆节转化、创造性发展,更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蟆节 仪式 成因 功能
下载PDF
地方性叙事与新的生长点——四川当代文学创作笔谈之一 被引量:3
9
作者 向荣 唐小林 +2 位作者 陈思广 段从学 白浩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9,共6页
作为一个置身西部的农业大省,迄今为止,乡土文学一直是四川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主流。而地方性叙事或地方色彩则是乡土文学的美学原则。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乡土文学”就直接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ur)命名。其核心涵义是... 作为一个置身西部的农业大省,迄今为止,乡土文学一直是四川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主流。而地方性叙事或地方色彩则是乡土文学的美学原则。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乡土文学”就直接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ur)命名。其核心涵义是“着重描绘某一地区的特色,介绍其方言土语,社会风尚,民间传说,以及该地区的独特景色”,也就是周作人所说乡土地域中的“土气息、泥滋味”。“地方色彩”具有特别重要的叙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史 叙事功能 地方性 文学创作 四川 “乡土文学” 生长 地方色彩
下载PDF
突破实践困境 重构师资培养目标视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当代思考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代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5,共6页
目前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大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在第八轮课程改革中普遍面临艰难与迷茫。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文化视野、教育理念、专业能力达不到课改要求;但追本溯源,却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学到应有的东西。这是因... 目前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大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在第八轮课程改革中普遍面临艰难与迷茫。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文化视野、教育理念、专业能力达不到课改要求;但追本溯源,却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学到应有的东西。这是因为汉语文学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空洞、认知错位、视野狭窄。因而,重建专业理念、培养目标和文化视野,这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回归本位的前提,也是其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之需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理念 培养目标 文化视野 汉语文化教育能力
下载PDF
关于大学《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再思考——以老舍先生《文学概论讲义》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凯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1-56,共6页
对中文专业《文艺理论》教材如何编写的讨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从未停止过。教材的编写应考虑为谁编写(读者问题)、编写什么(内容问题)、根据什么编写(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学理依据)、怎样编写(表述话语及体例)等问题。老舍先生的《文学... 对中文专业《文艺理论》教材如何编写的讨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从未停止过。教材的编写应考虑为谁编写(读者问题)、编写什么(内容问题)、根据什么编写(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学理依据)、怎样编写(表述话语及体例)等问题。老舍先生的《文学概论讲义》以作家的视角,在内容上,"不求全面,但求深入";在结构和体例上,有自身的逻辑性;在论述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态度鲜明、立场清楚。因此,他的教材编写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文学理论》 教材编写 书写话语 老舍 《文学概论讲义》
下载PDF
论文学阐释的交互主体性之维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9,共9页
20世纪以来,交互主体性成为文学阐释中难以忽视的维度。交互主体性发轫于人文学术对主体性及其极端化倾向的反思,致力于构造主体之间彼此敞开、相得益彰的动态图景。通过巴赫金的“对话”,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 20世纪以来,交互主体性成为文学阐释中难以忽视的维度。交互主体性发轫于人文学术对主体性及其极端化倾向的反思,致力于构造主体之间彼此敞开、相得益彰的动态图景。通过巴赫金的“对话”,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交互主体性逐渐由一种生存状态转化为一种阐释话语。在文学阐释中,交互主体性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如对“单因论”困境的超越,对阐释之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平衡,以及对一种以理性为内核的阐释的公共状态的建构。诚然,作为一种阐释话语的交互主体性存在着某些悖谬或症候,但它终究为人文学者对阐释、意义、文学的重新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交互主体性 对话 视域融合 交往理性
下载PDF
谈高师“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范性
13
作者 刘敏 杨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年第6期77-79,共3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高师大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变化是与现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变化相伴随的,应将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结合,重视审美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语...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高师大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变化是与现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变化相伴随的,应将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结合,重视审美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语文的渗透作用,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在建构一个当代师范本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中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大学语文 师范性 审美教育
下载PDF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虹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第31期5-10,共6页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以项目为载体”,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仍然以文选组建单元。引进项目学习,重构教材内容,是把文选单元转化为项目学习单元的有效路径。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为例,从项目...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以项目为载体”,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仍然以文选组建单元。引进项目学习,重构教材内容,是把文选单元转化为项目学习单元的有效路径。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为例,从项目主题、学习目标、学习评价、项目任务、项目活动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了高中统编教材单元的项目化设计问题,力图为统编教材学习任务群的落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习任务群 项目学习 项目化设计
下载PDF
地灵人杰 群星璀灿——四川新文学作家论
15
作者 宋光成 周芳芸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4-18,共5页
四川新文学作家以其文学作品的史诗性、题材的地域性和艺术的创新呈现出缤纷绚丽的时代风采和地域韵味,为中国新文学增添异彩。这来源于他们的严肃的使命感、浓郁的故乡情结和对巴蜀文化的继承创新。
关键词 四川 新文学作家 作品
下载PDF
"形式"与"意味"的转换: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任务落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赏析和创作"有意味的形式",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重要任务.要高质量实现"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课程功能,避免"有任务无任务群""有任务群无大概念"等任务群学习弊端,可以把&... 赏析和创作"有意味的形式",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重要任务.要高质量实现"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课程功能,避免"有任务无任务群""有任务群无大概念"等任务群学习弊端,可以把"有意味的形式"作为本任务群的大概念,在"形式"与"意味"的有效转换中设置问题群和任务串,以此增强整合育人功能,才能切实提高"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问题群 任务串
下载PDF
见证文学的“幸存”与“修补”——以普里莫·莱维的见证书写为例
17
作者 毛娟 刘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173-184,共12页
见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以奥斯维辛书写为典型。它需要直面见证悖论与身份认同的质询,通过对书写困境的突围完成记忆主体的重建,让“缺席的证词”以一种介于言说与沉默之间的方式重新在场。这使得它成为对奥斯维辛历史裂伤进行抵抗... 见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以奥斯维辛书写为典型。它需要直面见证悖论与身份认同的质询,通过对书写困境的突围完成记忆主体的重建,让“缺席的证词”以一种介于言说与沉默之间的方式重新在场。这使得它成为对奥斯维辛历史裂伤进行抵抗与修补的范式。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兼具化学家、幸存者、作家多重身份,他的见证书写是研究见证文学何以实现思想抵抗与历史修通的重要资源。他对“被淹没者”形象的关切以及对历史修通可能性的洞见,一度成为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犹太哲学家法肯海姆等人反思奥斯维辛的线索。他更以“不可能的幸存”揭示了创伤修通的不可完成性,启发人们保持对奥斯维辛的见证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证文学 奥斯维辛书写 普里莫·莱维 不可能的幸存
下载PDF
在“审美”与“政治”之间——论文学阐释的一种当代紧张
18
作者 庞弘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6,F0003,共9页
阐释是人文学术中颇具奠基性的维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实践,阐释在当代呈现出“政治实用论”与“审美理想论”的紧张。政治实用论以彰显研究者的文化政治诉求为宗旨,在遮蔽文本审美经验的同时,造成阐释的“强制”以及客观性的缺失。... 阐释是人文学术中颇具奠基性的维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实践,阐释在当代呈现出“政治实用论”与“审美理想论”的紧张。政治实用论以彰显研究者的文化政治诉求为宗旨,在遮蔽文本审美经验的同时,造成阐释的“强制”以及客观性的缺失。作为对政治实用论的纠偏,审美理想论倡导对客观性的重构,主张回归到文本层面,通过细致的审美分析揭示文本中恒定不变的精神内涵。作为开启文本的两种阐释范式,政治实用论和审美理想论不应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而是有必要形成彼此补充、相得益彰的交互性关系,这一点在人文学者对经典问题的文化阐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政治实用论 审美理想论 客观性 经典
下载PDF
惯例:一个文学理论关键命题的探究
19
作者 庞弘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6,115,共11页
惯例为审视当代文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日常生活中,惯例指人们在思考和行动中约定俗成、无须言明的一整套法则、规范或秩序。通过维特根斯坦、迪基、贝克尔等人的理论建构,惯例逐渐由生活经验转化为意义话语,成为文学阐释中颇具启... 惯例为审视当代文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日常生活中,惯例指人们在思考和行动中约定俗成、无须言明的一整套法则、规范或秩序。通过维特根斯坦、迪基、贝克尔等人的理论建构,惯例逐渐由生活经验转化为意义话语,成为文学阐释中颇具启示性的参照和坐标。在文学理论中,惯例通过赫希的“意欲类型”、卡勒的“文学能力”、费什的“阐释社群”等学说彰显其潜能,一方面保证了阐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又为释义活动设定了相对明晰的界限,从而有效避免了“无限衍义”所带来的混乱。当然,作为阐释路径的惯例论同样存在着一些理论盲点,它可以为阐释提供一定的引导,但无法成为贯穿其中的权威律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例 文学理论 文学阐释 惯例论
下载PDF
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论文学阐释的一个当代转向
20
作者 庞弘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10期73-85,I0004,共14页
阐释是人文学术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在当代,文学阐释出现了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深刻转向。长期以来,面对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纠葛,研究者习惯于采取“非此即彼”的做法,将其中一方奉若圭臬而无视另一方的存在。晚近,研究者... 阐释是人文学术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在当代,文学阐释出现了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深刻转向。长期以来,面对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纠葛,研究者习惯于采取“非此即彼”的做法,将其中一方奉若圭臬而无视另一方的存在。晚近,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亦此亦彼”的态度,试图探寻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交叠互涉之处,从而在同一与差异、过去与未来、明晰与含混、恢复与怀疑、结构与事件等貌似难以调和的二元对立之间取得平衡。“亦此亦彼”的阐释之道为我们重审当代文论话语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西方阐释思想的良性对话和创造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客观主义 相对主义 非此即彼 亦此亦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