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艳 张颜 杨娅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7期1228-1229,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用针灸、穴位注射、游走罐、放血疗法治疗。结果:治愈15例,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较好。
关键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中医外治法 治疗观察
下载PDF
刺络放血法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与机制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会英 蒋文涛 黄蜀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人注重外在健康。而以往皮肤科疾病通常通过药物治疗,但远期疗效并不显著,随着时间推移,中医非药物疗法逐渐出现且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刺络放血疗法是我国传统针灸疗法之一,其是指在特...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人注重外在健康。而以往皮肤科疾病通常通过药物治疗,但远期疗效并不显著,随着时间推移,中医非药物疗法逐渐出现且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刺络放血疗法是我国传统针灸疗法之一,其是指在特定穴位、病灶或体表小静脉进行点刺,待银针刺破体表皮肤后,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或体液,进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从该疗法起源、传统中医及西医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对刺络放血在皮肤科的应用与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刺络放血疗法 研究进展 刺针 荨麻疹 痤疮
下载PDF
火针治疗慢性肥厚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庞欢 郭瑶 黄蜀 《中医学》 2024年第7期1559-1564,共6页
非药物的中医针灸疗法治疗皮肤病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青睐。火针作为针灸疗法的一种,是通过特定的针具加热针体,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皮损部位或腧穴及一定深度后,迅速出针,以达到毫针激发经气和艾灸温阳散寒功效于一体的一种特殊针刺方... 非药物的中医针灸疗法治疗皮肤病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青睐。火针作为针灸疗法的一种,是通过特定的针具加热针体,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皮损部位或腧穴及一定深度后,迅速出针,以达到毫针激发经气和艾灸温阳散寒功效于一体的一种特殊针刺方法。导师黄蜀擅用火针治疗皮肤病,笔者在临床跟诊中发现,火针在减轻慢性肥厚性皮肤病肥厚皮损以及缓解瘙痒方面疗效确切,相较于西医外用激素类和抗炎类软膏的治疗方式具有安全、简便、价廉、适用于长期治疗等优势。本文对近年来火针治疗几种常见慢性肥厚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发挥中医优势控制慢性肥厚性皮肤病病情、维持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慢性肥厚性皮肤病 瘙痒 综述
下载PDF
温心阳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萌 林武 +1 位作者 陈纯涛 黄蜀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67-68,73,共3页
《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为心与皮肤疾病关系密切,从而奠定了从心论治皮肤病的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进一步强调痛痒、疮疡类皮肤疾病皆责之于心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为心与皮肤疾病关系密切,从而奠定了从心论治皮肤病的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进一步强调痛痒、疮疡类皮肤疾病皆责之于心火。至清代,高士宗在《素问直解·卷八》中直接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心阳 皮肤病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沙晓伟 丛林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2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瘙痒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 目的 探讨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瘙痒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8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6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瘙痒症状评分,治疗前、治疗6周后血清IL-4、IFN-γ、IgE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6周后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IL-4、IgE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4、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可有效减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症状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 氯雷他定 炎性因子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秀娟 廖志航 +2 位作者 黄蜀 陈东辉 龚晓丽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随着对疾病防大于治思想的突出,中医体质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大基础实验研究资金和人员的投入,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以基因表达为指标,以基因调控改变和功能修饰为研究方向结合大量人群体质信息的采集管理,将有助于中医体... 随着对疾病防大于治思想的突出,中医体质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大基础实验研究资金和人员的投入,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以基因表达为指标,以基因调控改变和功能修饰为研究方向结合大量人群体质信息的采集管理,将有助于中医体质实验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基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文涛 吴会英 黄蜀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癌因性疲乏是伴随癌症患者治疗疗程而发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主要有疲劳、虚弱、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癌因性疲乏主要受生物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及睡眠质量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学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主要通过护理干预,包... 癌因性疲乏是伴随癌症患者治疗疗程而发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主要有疲劳、虚弱、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癌因性疲乏主要受生物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及睡眠质量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学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主要通过护理干预,包括有氧训练、健康宣教、良好睡眠、心理调节等;祖国传统医学则强调辨证论治、阴平阳秘的整体治疗原则,采取的手段有:中药调理、针灸推拿、耳穴贴压、药膳食疗、五行音乐等。本文就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攻克癌因性疲乏这一难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中医 护理 研究进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黄蜀运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总结
8
作者 蒋秀梅 黄蜀 《中医学》 2024年第10期2696-2702,共7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是带状疱疹愈合1月后,仍遗留有电击样、烧灼样、刺激性神经痛,西医主要采用对症止痛、神经阻滞等疗法,但疗效欠佳。笔者观察到黄蜀导师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针灸综合疗法操作简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是带状疱疹愈合1月后,仍遗留有电击样、烧灼样、刺激性神经痛,西医主要采用对症止痛、神经阻滞等疗法,但疗效欠佳。笔者观察到黄蜀导师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针灸综合疗法操作简单,疗效较好,故将其外治经验总结如下,旨在为本病的诊疗提供更规范的方案。Postherpetic neuralgia is a common skin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It is mainly caused by electric shock-like, burning-like, and irritating neuralgia that remains after one month of healing of herpes zoster. Western medicine mainly uses symptomatic analgesia and nerve pain. Block and other therapies are used, but the efficacy is not good. The author has observed that supervisor Huang Shu’s comprehensiv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neuralgia is simple to operate and has good efficacy. Therefore, he summarizes his external treatment experience as follows, aiming to provide a more standardized solu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外治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火针加灸法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颜 黄蜀 +7 位作者 陈纯涛 曹桂熙 童丹丹 黄玉华 吴艳 杨娅婷 董亦秋 侯慧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6-848,共3页
目的观察火针加灸法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取火针加灸法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运用地奈德乳膏外搽联合NB-UVB治疗,治疗4周后... 目的观察火针加灸法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取火针加灸法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运用地奈德乳膏外搽联合NB-UVB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65.8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加灸法联合NBUVB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灸法 窄谱中波紫外线 掌跖角化性湿疹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及对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杨阳 雷秀兵 陈纯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自拟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PCOS患者108例,其中54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其余54例采用温针灸联合自拟加味当归芍药散...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自拟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PCOS患者108例,其中54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其余54例采用温针灸联合自拟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厚,优势卵泡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性激素、血管紧张素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β-内啡肽、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β-内啡肽水平高于对照组,雌二醇(E2)、血管紧张素Ⅱ、HGF、ADM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水平高于对照组,卵巢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血流搏动指数(P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自拟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PCOS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管紧张素Ⅱ、HGF、ADM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加味当归芍药散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功能 性激素
下载PDF
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代晓琴 张承舜 +3 位作者 陈慧珍 熊殷艺 刘素芬 黄蜀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代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过程有一定联系。探讨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过程中,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上调与该疾病病理过程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代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过程有一定联系。探讨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过程中,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上调与该疾病病理过程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耳尖放血配合局部围刺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60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艳 黄蜀 +1 位作者 童丹丹 杨娅婷 《中医外治杂志》 2010年第3期11-11,共1页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上表现为面部凸出部位出现浅褐色或深渴色斑块,呈对称性,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但境界清楚:多分布在额、鼻、眉及上唇等部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性激素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黄褐斑 耳尖放血 局部围刺
下载PDF
运用温阳法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证治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勇 陈胜男 黄蜀 《四川中医》 2013年第5期31-32,共2页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一种严重的银屑病,它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等学科紧密联系,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难点较多。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古代文献及现代资料的相关论述,并把导师黄蜀主任医师对红皮病型银屑病...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一种严重的银屑病,它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等学科紧密联系,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难点较多。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古代文献及现代资料的相关论述,并把导师黄蜀主任医师对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中医认识和临床治疗经验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红皮病型 温阳法
下载PDF
火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掌跖脓疱病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玉华 洪勇 +1 位作者 陈胜男 黄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期52-52,共1页
现代医学认为,掌跖脓疱病又称脓疱性细菌疹,是皮肤科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疑难疾病,通常对称性发生在两手大小鱼际及足弓部位,在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深在的成簇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鳞屑为特征。初起时为水疱迅速变成不含细菌的脓... 现代医学认为,掌跖脓疱病又称脓疱性细菌疹,是皮肤科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疑难疾病,通常对称性发生在两手大小鱼际及足弓部位,在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深在的成簇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鳞屑为特征。初起时为水疱迅速变成不含细菌的脓疱,几天以后脓疱干涸结痂变成棕色鳞屑,鳞屑脱落以后又有新的脓疱出现。如此反复不已,持续若干年掌跖皮肤可以发红、增厚,表面有鳞屑或有局部瘙痒和疼痛,脓疱细菌培养阴性。本病属中医“湿疮”、“涡疮”、“田螺疮”等范畴,乃禀赋不足,湿热内蕴,或外感湿热邪毒,湿热相合,郁久不散,阻滞经络蕴聚肌肤所致。多采用清热燥湿中药内服、外敷等,但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脓疱病 中药外洗治疗 反复发作性 火针 细菌培养 湿热内蕴 现代医学 疑难疾病
下载PDF
火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120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娅婷 黄蜀 吴艳 《中医外治杂志》 2013年第5期35-35,共1页
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或中年,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临床治愈困难。中医医学称之为“牛皮癣”或“摄领疮”。本病多见于青年或者中年,常发于颈侧、背部、肘窝、腰、股内侧、... 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或中年,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临床治愈困难。中医医学称之为“牛皮癣”或“摄领疮”。本病多见于青年或者中年,常发于颈侧、背部、肘窝、腰、股内侧、会阴、阴囊等部位。笔者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采取火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本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火针 穴位埋线
下载PDF
火针配合驱虫斑鸠菊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120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吴艳 黄蜀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驱虫斑鸠菊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火针配合驱虫斑鸠菊穴位注射治疗。结果:基本治愈20例,显效63例,好转3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16%。结论:用火针配合驱虫斑鸠菊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驱虫斑鸠菊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火针配合驱虫斑鸠菊穴位注射治疗。结果:基本治愈20例,显效63例,好转3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16%。结论:用火针配合驱虫斑鸠菊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火针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简易埋线法配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纯涛 黄蜀 《四川中医》 201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简易埋线法配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spss软件将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在电针基础上施以注射针埋线,对照组单纯电针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 目的:观察简易埋线法配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spss软件将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在电针基础上施以注射针埋线,对照组单纯电针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55例,愈显率83.6%;对照组完成56例,愈显率73.2%;两组综合疗效、镇痛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疼痛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疼痛消除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简易埋线法配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加强镇痛疗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电针 针灸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火针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60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玉华 洪勇 《中医外治杂志》 201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7%,...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7%,对照组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火针 复方甘草酸苷片
下载PDF
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探讨银屑病的“风血辨证”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玉华 《四川中医》 2017年第6期31-33,共3页
从宋代医家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得到启发,探讨银屑病发病的内在机理。传统认为"治风"为标,"治血"为本,治疗当审其病因,笔者结合临床,提出"风血互为标本&quo... 从宋代医家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得到启发,探讨银屑病发病的内在机理。传统认为"治风"为标,"治血"为本,治疗当审其病因,笔者结合临床,提出"风血互为标本",治疗当辨风求因,辨血求因,治风未必行血,治血未必熄风,当采用"风血辨证",对摆脱固有的理论束缚,扩展银屑病的辨证思路,有一定价值,旨在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陈自明 风血辨证
下载PDF
普连膏治疗银屑病血热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玉华 董亦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外用普连膏治疗,对照组外用安慰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58%,对照组6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效... 目的:观察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外用普连膏治疗,对照组外用安慰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58%,对照组6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普连膏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