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1
作者 赵炜 李星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本科层次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与推进策略研究——以四川美术学院通识课课程思政改革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亚娜 郭昕 《职业技术》 2023年第11期10-16,共7页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工程,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二者都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内鲜有学者从宏观全局出发,研究艺术院校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国内艺术院校通...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工程,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二者都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内鲜有学者从宏观全局出发,研究艺术院校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国内艺术院校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存在方法不完善、体系不健全、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本科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建构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办法与路径,优化课程思政的教育评价体制与激励政策,产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系列成果,从而助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实施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课程思政 艺术院校 通识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3
作者 方艺洁 樊亚峤 《教育进展》 2024年第5期586-595,共10页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初中是美术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初中美术教育承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要素的理解和运用,启后为感兴趣并...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初中是美术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初中美术教育承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要素的理解和运用,启后为感兴趣并有志于从事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以新课标为研究背景审视当前的初中美术教育,笔者发现美术核心素养贯彻落实不到位,初中美术教师的素养和关键能力有待提升,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且教学方法陈旧以及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环节实施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学校可以定期培养美术教师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建议,以此促进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新课标 核心素养 初中美术教育
下载PDF
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偏差、文化困境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樊亚峤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234-239,共6页
艺术教育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对艺术教育的课程价值缺少应有的文化哲学思考,从而导致了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文化困境。为此,应构建"根叶相... 艺术教育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对艺术教育的课程价值缺少应有的文化哲学思考,从而导致了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文化困境。为此,应构建"根叶相连"的艺术教育价值体系,加强艺术教育课程文化建设,阐明艺术教育课程人文素养的哲学基础及目标指向,确立价值体认是艺术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课程 文化建设 文化哲学 根叶相连 价值体认
下载PDF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整合策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樊亚峤 徐海 《中国考试》 CSSCI 2020年第1期59-64,共6页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生涯规划教育在出发点与终极目的、过程与方法、时间与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交互一致性。二者的整合既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效破解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生涯规划教育在出发点与终极目的、过程与方法、时间与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交互一致性。二者的整合既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效破解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又能够起到促进建立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事业的合作机制,提高高中学生的大学专业满意度,推动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感的前期养成等多重作用。通过实施依托政府和社会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机构平台,在高中设立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建立生涯指导教师制度,建构综合素质与生涯规划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理性的自主选择力为重心的培养目标等策略,可以在实践层面有效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生涯规划 社会实践 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下载PDF
实践应用·过程考核·多维评价:艺术院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方式探究
6
作者 吴亚娜 郭昕 杨茂森 《艺术评鉴》 2020年第16期1-4,共4页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沟通与写作课程,是在川美艺术教育的文化背景中建构起来的教育改革的示范性课程。课程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出评价目标应用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多元立体课程教育评价模式。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教...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沟通与写作课程,是在川美艺术教育的文化背景中建构起来的教育改革的示范性课程。课程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出评价目标应用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多元立体课程教育评价模式。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教学的目标,在教师评价主体、学生评价主体和市场评价主体中都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沟通 写作 教育评价
下载PDF
自我认同与建构:教育戏剧艺术课程中文化育人的实践与机制研究
7
作者 孙海燕 《中国艺术》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本文以融入教育戏剧方法的艺术课程“梁思成与营造学社”“贝多芬的画像”为实践案例,以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支撑,分析如何通过教育戏剧艺术课程实现“文化育人”。在自我同一性建构阶段,青少年需要通过对榜样的模仿与认同,确... 本文以融入教育戏剧方法的艺术课程“梁思成与营造学社”“贝多芬的画像”为实践案例,以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支撑,分析如何通过教育戏剧艺术课程实现“文化育人”。在自我同一性建构阶段,青少年需要通过对榜样的模仿与认同,确立自我特质并产生自我认同。在教育戏剧的艺术课程中,学生们通过代入艺术大师的角色,认同其艺术创作的行为动机;通过体验艺术大师的人生苦难,与同为普通人的艺术大师建立情感连接。在“以文化人”层面,教育戏剧艺术课程有助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在“以文育人”层面,教育戏剧艺术课程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在对主流文化榜样特质内化的过程中,教育戏剧艺术课程有助于青少年建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和持续性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教育戏剧 自我同一性 自我认同 自我建构
下载PDF
叶毓山艺术教育思想评述
8
作者 许苡豪 《美术文献》 2024年第6期44-46,共3页
作为闻名西南地区的艺术教育家,叶毓山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期间提出了“出作品、出人才”“以创作带动教学、带动基础”等艺术教育理念,培养出罗中立、张晓刚等一大批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文章从叶毓山艺术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入手,... 作为闻名西南地区的艺术教育家,叶毓山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期间提出了“出作品、出人才”“以创作带动教学、带动基础”等艺术教育理念,培养出罗中立、张晓刚等一大批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文章从叶毓山艺术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叶毓山艺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诠释他的艺术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从而勾勒出叶毓山艺术教育思想的全貌,以期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毓山 艺术教育思想 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
原文传递
消费侧语境下重庆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塑造 被引量:3
9
作者 易平 程瑶 《中国艺术》 2022年第6期83-88,共6页
在重庆地区,近年来因经济增长势头迅猛,精神文化消费在大众消费生活中的地位日趋凸显。博物馆文创产品在此情形下深受大众的欢迎,而注入在地文化基因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无疑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消费侧角度切入,在梳... 在重庆地区,近年来因经济增长势头迅猛,精神文化消费在大众消费生活中的地位日趋凸显。博物馆文创产品在此情形下深受大众的欢迎,而注入在地文化基因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无疑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消费侧角度切入,在梳理层次递进的消费需求关系的基础上,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品质功用、个性特色、文化精神、情感倾向、价值实现的消费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同时依靠地域人文资源,对重庆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塑造展开研究,以呈现独具重庆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塑造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侧 重庆地区博物馆 文创产品 品牌
下载PDF
传统工艺智慧与当代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亚平 《中华手工》 202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2019年6月,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中华手工》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西部传统手工艺创新品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邀请了30位国内知名理论专家和手工艺品牌实战专家集中授课,... 2019年6月,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中华手工》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西部传统手工艺创新品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邀请了30位国内知名理论专家和手工艺品牌实战专家集中授课,并结集出版了《手工艺品牌发展之路》一书。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从书中遴选出部分授课内容,以飨读者,共同助力手工艺的品牌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化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 集中授课 结集出版 手工艺品 传统手工艺 艺术人才培养 资助项目
下载PDF
为“贫穷”而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亚平 《中华手工》 2020年第4期82-83,共2页
展览,扶贫的多维视角展览,作为一种总结和研究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在近年来展现出新的视角。2017年,我们学院举办过一次"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案例展",分别从参与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活化、利用互联网改善贫困地区农产品资... 展览,扶贫的多维视角展览,作为一种总结和研究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在近年来展现出新的视角。2017年,我们学院举办过一次"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案例展",分别从参与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活化、利用互联网改善贫困地区农产品资源流通、跨学科参与村落文化建设、贫困地区手工艺与奢侈品合作的角度展示了4个案例。去年,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展览案例从4个扩容到20余个,呈现出更多维的设计扶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奢侈品 村落文化 多维视角 互联网 手工艺
下载PDF
交织、分野与弥合:以公共艺术为媒介的社会美育模式建构
12
作者 郭昕 吴雨潼 《公共艺术》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社会美育作为美育的分支,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公众的审美与文化素养。公共艺术作为艺术实践的一种形式,以其公共性、艺术性的特质,契合了社会美育的需要,成为实施社会美育的重要媒介。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并不直接等同于一场... 社会美育作为美育的分支,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公众的审美与文化素养。公共艺术作为艺术实践的一种形式,以其公共性、艺术性的特质,契合了社会美育的需要,成为实施社会美育的重要媒介。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并不直接等同于一场社会美育活动,二者在价值性、过程性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异。本文讨论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的交织与分野,并从艺术教育“强艺术,重教育”的专业属性出发,探讨如何借力艺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建构以公共艺术为媒介的社会美育模式,弥合二者差异性,更好地契合新时代需求,实现美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艺术教育 社会美育模式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跨学科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炜 《艺术教育》 2021年第12期268-271,共4页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文章指出,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还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文章指出,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还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是高校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主要渠道。跨学科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有关研究,从1901年到2000年间,诺贝尔奖在物理学等领域共产生334项成果,其中有137项成果来自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显而易见,学科发展日益呈现出由分化到综合,再分化再综合的趋势,新的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突破往往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或边界学科,这将对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融合 交叉 创新 教育
原文传递
社区美育实践探索--以第三届中国社区行动计划虎溪熙街社区为例
14
作者 刘也 《当代美术家》 2022年第3期68-71,共4页
“社区美育”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特定场域中对社群开展感性教育、审美教育的途径之一。社区美育以视觉和感官等方式,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学校、社会、机构等资源协同开展,为社区更多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居民审美... “社区美育”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特定场域中对社群开展感性教育、审美教育的途径之一。社区美育以视觉和感官等方式,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学校、社会、机构等资源协同开展,为社区更多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居民审美认知,增进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居民社区认同。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大学城虎溪街道社区联合开展的“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便是对社会美育最后一公里的思考和探索。活动期间,居民们自主接受社区美育,通过多重视觉和感官刺激,使居民沁润其中,融入美育教育之中,这是当代社会美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美育实践的一次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区美育 协同共创 术介入
下载PDF
王毅作品
15
作者 王毅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41-46,共6页
下载PDF
蒋琰作品
16
作者 蒋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1期134-134,共1页
下载PDF
新美育背景下的美术师资培养探索
17
作者 郭昕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第7期66-68,共3页
谢谢人美社的邀请,也非常感谢大家。今天,人美社提了三个“新”,在我的演讲内容里恰巧也提到了三个“新”。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跟专家、各省市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研讨这三个“新”,今天我想进一步讨论新背景下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 谢谢人美社的邀请,也非常感谢大家。今天,人美社提了三个“新”,在我的演讲内容里恰巧也提到了三个“新”。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跟专家、各省市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研讨这三个“新”,今天我想进一步讨论新背景下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包括美术教育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新素养来应对当下的这些变化,以及我们以什么样的路径去培养这些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教师 教研员 演讲内容 美育背景 美术教育 培养探索 新背景下 美术师资
原文传递
美术课里的点点星光
18
作者 孙海燕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2年第11期50-57,共8页
出发7月底的布拉格,清晨的凉意很重。我们要去“看望”一位美术老师——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我们一直称呼她为“迪克老师”。坐电车来到霍拉舍维采长途汽车站,工作人员说开往特莱津的大巴在一号站台等。上车的人不算多,大巴很... 出发7月底的布拉格,清晨的凉意很重。我们要去“看望”一位美术老师——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我们一直称呼她为“迪克老师”。坐电车来到霍拉舍维采长途汽车站,工作人员说开往特莱津的大巴在一号站台等。上车的人不算多,大巴很快就出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老师 美术课 长途汽车站 布拉格 迪克
原文传递
城市更新背景下生态艺术行动的空间路径
19
作者 杨方伟 《都市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385-395,共11页
城市空间的发展为生态艺术的演化提供了鲜活的场域和内在的驱动力,而生态艺术以社会行动的方式重构城市空间,并且不断生成新的城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意识如同一种社会黏结剂,通过艺术介入的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用感性... 城市空间的发展为生态艺术的演化提供了鲜活的场域和内在的驱动力,而生态艺术以社会行动的方式重构城市空间,并且不断生成新的城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意识如同一种社会黏结剂,通过艺术介入的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用感性的方式化解人际关系间的隔阂,修复个体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与城市生活整合为有机的社会共同体。在城市空间更新的过程中,生态艺术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以行动的方式将社会文化、经验记忆、生命时间连接成一个有机网络,转化为对生活空间的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生态艺术 社会行动 空间赋能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视域下的生态艺术实践
20
作者 杨方伟 《都市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393-403,共11页
城市空间既是物理的空间"容器",又是包涵历史、人文的精神场所。从城市的空间视角出发,能够看到生态艺术的当代实践是如何为现代性城市的文化空间建构提供融合的动力,是如何成为新文化生成的催化剂。城市文化的发展建构与生... 城市空间既是物理的空间"容器",又是包涵历史、人文的精神场所。从城市的空间视角出发,能够看到生态艺术的当代实践是如何为现代性城市的文化空间建构提供融合的动力,是如何成为新文化生成的催化剂。城市文化的发展建构与生态艺术的实践紧密相关。生态艺术的理念在于将环境、社会和人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互动过程中体现出生命的含义和文化的自主意识。本文在空间理论的视角下着重研究了生态艺术在都市场域的市井街区空间、社区空间中产生的影响与介入机理,讨论生态艺术的实践路径与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艺术 城市空间 空间疗愈 社群连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