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影像新技术助力皮肤科学发展
1
作者 徐峰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皮肤科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由于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易于观察和分析,许多皮肤疾病可以通过观察皮损特征进行准确诊断。因此,皮肤科学的基础是皮损的可视化特征,使其成为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的临床二级学科之一。皮肤病种... 皮肤科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由于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易于观察和分析,许多皮肤疾病可以通过观察皮损特征进行准确诊断。因此,皮肤科学的基础是皮损的可视化特征,使其成为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的临床二级学科之一。皮肤病种类繁多,达2000多种,患病率高达100%。皮肤疾病导致的寿命损失在全球排名第四,其疾病负担和社会压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学 疾病负担 皮肤疾病 寿命损失 图像技术 二级学科 人体表面 皮肤病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英 陈连军 《上海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159-163,共5页
他克莫司(taerolimus)是从链霉菌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其分子量较环孢素(CsA)小,但免疫活性是CsA的10~100倍。他克莫司最早用于器官移植,后来发现它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有效,且局部外用... 他克莫司(taerolimus)是从链霉菌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其分子量较环孢素(CsA)小,但免疫活性是CsA的10~100倍。他克莫司最早用于器官移植,后来发现它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有效,且局部外用较CsA具有更好的透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膏 皮肤科 应用 磷酸酶抑制剂 免疫调节活性 免疫相关疾病 钙调神经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咪喹莫特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臻 徐金华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5年第1期49-51,5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咪喹莫特的药物代谢、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耐受性。作 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药,本品必将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咪喹莫特 皮肤科疾病 治疗 免疫调节药 药物代谢 不良反应 耐受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窦侠 陈连军 《上海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153-155,共3页
1分类及药理作用 抗组胺药是一类能通过与组胺竞争性地结合组胺受体,从而拈抗组胺作用的药物。
关键词 抗组胺药 皮肤科疾病 应用 治疗 抗组胺作用 药理作用 组胺受体 竞争性
下载PDF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的应用调查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肖庆 徐涵 +3 位作者 唐慧 潘萌 郑捷 曹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强化记忆的笔记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实用性较强。思维导图是将所有信息围绕几个主题进行图解,可以使人从不同方面清楚了解各方面信息在主题上的情况。思...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强化记忆的笔记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实用性较强。思维导图是将所有信息围绕几个主题进行图解,可以使人从不同方面清楚了解各方面信息在主题上的情况。思维导图不依赖大量的文字,而是使用线条、符号、关键字、颜色和图像使得相关信息更简单、更易记忆。近年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已在医学、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皮肤科 医学教育 探索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严昉 陈连军 《上海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维甲酸类药物(retinoic acids,RAs)是一组与维生素A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的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衍生物,是维持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1960年,德国皮肤病学家Stuttgen成功地将维甲酸类药物外用于各种角化不良及角化过... 维甲酸类药物(retinoic acids,RAs)是一组与维生素A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的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衍生物,是维持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1960年,德国皮肤病学家Stuttgen成功地将维甲酸类药物外用于各种角化不良及角化过度性皮肤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皮肤科疾病 治疗 角化过度性皮肤病 应用 维生素A 人工合成 角化不良
下载PDF
果酸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珏敏 项蕾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8期500-504,共5页
果酸是一种天然无毒的酸,可以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黏着性,加速表皮细胞脱落与更新,同时刺激真皮胶原合成、黏多糖增加及弹力纤维的修复,对抗光老化,改善皮肤干燥,修复屏障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领域。本文就果酸的历史发展、化学... 果酸是一种天然无毒的酸,可以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黏着性,加速表皮细胞脱落与更新,同时刺激真皮胶原合成、黏多糖增加及弹力纤维的修复,对抗光老化,改善皮肤干燥,修复屏障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领域。本文就果酸的历史发展、化学种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痤疮 黄褐斑 光老化
下载PDF
短脉冲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忠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23期90-93,94,共5页
关键词 短脉冲激光 皮肤科疾病 ANDERSON 色素增生性皮肤病 血管增生性皮肤病 选择性光热作用 无创伤治疗 化合物 光激发 谐振腔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5
9
作者 颜克香 《皮肤科学通报》 2021年第4期320-326,M0004,共8页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具有抗增殖、抗炎和免疫抑制效应,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免疫相关的皮肤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即使在生物制剂治疗的时代,甲氨蝶呤依然是多种皮肤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具有抗增殖、抗炎和免疫抑制效应,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免疫相关的皮肤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即使在生物制剂治疗的时代,甲氨蝶呤依然是多种皮肤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与生物制剂联合应用,可减少抗药抗体的产生,延长生物制剂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治疗 不良反应 皮肤病
下载PDF
一种新型功效组合物的油敏性皮肤舒缓功效研究
10
作者 陈宪策 季小凡 +1 位作者 马彦云 刘庆梅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22,共6页
目的:多方面评估一种新型功效组合物五环精华对油敏性皮肤的舒缓功效。方法:以上海地区34名18~60岁的油敏性肤质健康女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前后对照的方法来评估长期使用五环精华对油敏性皮肤的舒缓功效。结果:受试者连续使用... 目的:多方面评估一种新型功效组合物五环精华对油敏性皮肤的舒缓功效。方法:以上海地区34名18~60岁的油敏性肤质健康女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前后对照的方法来评估长期使用五环精华对油敏性皮肤的舒缓功效。结果:受试者连续使用五环精华4周后,皮肤的多项生理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包括角质层含水量增加13.29%,经表皮失水下降11.72%,温度下降1.91%,油脂分泌量减少21.21%,红斑指数下降7.70%,黑色素指数下降4.54%,色**度a值下降5.84%,色度L值增加5.68%,乳酸刺激2.5min后评分下降58.16%(均P<0.01)。结论:对于油敏性皮肤,五环精华能够有效增加皮肤含水量,减少油脂分泌和色素沉着,缓解炎症状态,提亮肤色且刺激性小,显著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说明其具有皮肤舒缓和修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环精华 油敏性皮肤 皮肤屏障 经表皮失水 舒缓功效
下载PDF
皮肤影像技术在甲病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王上上 徐峰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甲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的难点,皮肤影像技术如皮肤镜、高频超声、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发展迅速,其在甲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将就皮肤影像技术在甲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甲病 皮肤影像 应用
下载PDF
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在皮肤真皮层抽脂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邓红柳 赵丽丽 +1 位作者 李静 罗茜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72-477,共6页
目的:研究手术机器人的导航系统在皮肤真皮层抽脂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肥胖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进行皮肤真皮层抽脂,34例)和... 目的:研究手术机器人的导航系统在皮肤真皮层抽脂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肥胖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进行皮肤真皮层抽脂,34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抽脂术,27例)。比较两组患者BMI、腰臀比、血清瘦素、满意度、反弹情况、情绪状态并分析其与治疗方法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MI、腰臀比、血清瘦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满意度呈正相关,与BMI、腰臀比、血清瘦素、反弹、并发症事件、HAMD评分为负相关。BMI、腰臀比、血清瘦素、反弹、并发症事件、HAMD评分两两间互为正相关。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反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瘀斑、感染、并发症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应用于皮肤真皮层抽脂比单一抽脂术效果更佳,可减少脂肪,降低腰臀比,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导航系统 皮肤真皮层抽脂
下载PDF
豚鼠皮肤试验4种脱毛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潘建英 严淑贤 +3 位作者 洪新宇 帕它木 沈光祖 金锡鹏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比较上蜡法、硫化钠法、刀剃法和电推剪法4种脱毛方法的优劣,为动物实验脱毛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比较4种脱毛方法的平均脱毛时间;内眼观察4种方法的脱毛效果并分级评定;在脱毛后2、12、24和72h分别用环钻器取皮,作HE染色,... [目的]比较上蜡法、硫化钠法、刀剃法和电推剪法4种脱毛方法的优劣,为动物实验脱毛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比较4种脱毛方法的平均脱毛时间;内眼观察4种方法的脱毛效果并分级评定;在脱毛后2、12、24和72h分别用环钻器取皮,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于脱毛2周后测定豚鼠毛发生长速度。[结果]上蜡法、硫化钠法、刀剃法和电推剪法的脱毛时间依序为(291±61.6)、(240.6±16.1)、(159.6±49.30)和(74.9±11.9)s。脱毛外观分级评定为优的比例依次为50.00%、68.75%、18.75%和0.00%。组织病理观察发现上蜡法与硫化钠法炎症反应均较轻,且2d后即恢复;刀剃法可见中重度炎症反应,3d后可见表皮糜烂;电推剪法脱毛最快,但脱毛不净,几无病理损伤。毛发再生以上蜡法最幔。[结论]上蜡法适用于周期较长的动物实验,硫化钠法适用于一次性脱毛,电推剪法只能用于对脱毛净度要求不高的实验,操作不熟练者应慎用刀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毛方法 豚鼠 皮肤试验 炎症反应 组织病理 动物实验 环钻 上蜡 毛效 净度
下载PDF
曲尼司特对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部分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连军 项蕾红 +2 位作者 祝禄川 武晓莉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0、10、25、50...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0、10、25、50和250μg/mL曲尼司特孵育24、72、96h,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法测定其上清液中TGF-β1、bFGF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50和250μg/mL曲尼司特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50μg/mL和250μg/mL曲尼司特能增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bFGF的表达;10~250μg/mL曲尼司特可降低IL-6的表达,上述改变在一定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相似。结论:曲尼司特能降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的产生,增加bFGF的合成,减少IL-6的表达,这或许可解释其在抑制异常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曲尼司特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白介素-6
下载PDF
3种中草药单体治疗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敏 王侠生 +2 位作者 李莉 王家俊 章强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筛选出有效的抗马拉色菌的中草药单体。方法:采用连续7d涂菌法诱导豚鼠皮肤感染马拉色菌,并将苦参碱、柠檬醛、丁香酚3种中草药单体参考品及酮康唑粉制成2%凡士林霜剂,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后培养皿中的真菌菌落数、真菌转阴率... 目的:筛选出有效的抗马拉色菌的中草药单体。方法:采用连续7d涂菌法诱导豚鼠皮肤感染马拉色菌,并将苦参碱、柠檬醛、丁香酚3种中草药单体参考品及酮康唑粉制成2%凡士林霜剂,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后培养皿中的真菌菌落数、真菌转阴率。结果:连续用药4d后,柠檬醛、丁香酚组菌落数明显少于阴性及空白对照组,并且柠檬醛组真菌转阴率与酮康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用药7d后,3种实验药物组的菌落数及真菌转阴率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而与酮康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碱、柠檬醛、丁香酚在体内具有较强的抗马拉色菌作用。皮肤菌落计数是定量指标,更能反应药物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 苦参碱 柠檬醛 丁香酚 豚鼠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皮损与正常皮肤疱液中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昱 严淑贤 胡跃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收集白癜风患者皮损部位及自身正常皮肤部位的疱液进行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测定 ,探讨氧化性损伤和白癜风发生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 2 6例白癜风表皮移植的患者抽取皮损部位及正常皮肤部位的疱液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收集白癜风患者皮损部位及自身正常皮肤部位的疱液进行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测定 ,探讨氧化性损伤和白癜风发生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 2 6例白癜风表皮移植的患者抽取皮损部位及正常皮肤部位的疱液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谷胱甘肽还原酶 (GR)、丙二醛 (MDA)测定 ,并对比分析上述 2部位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皮损主要分布于暴光部位的患者 ,其皮损部位的SOD及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皮肤部位 (P <0 .0 1、0 .0 5 ) ,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皮肤部位(P <0 .0 1 ) ,而皮损主要分布于非暴光部位的患者 ,皮损部位仅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皮肤部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皮损 皮肤疱液 抗氧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丙二醛
下载PDF
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涛 刘跃华 +5 位作者 尹佳 连石 李明 郑志忠 曾凡钦 张士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 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 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取得知情同意书并筛选合格的患者174例,随机进入奥洛他定组86例,西替利嗪组88例。入组时以及各次随访时,评估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奥洛他定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640±0.274,西替利嗪组为0.603±0.28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82)。奥洛他定组的总有效率为90.6%(n=85例,77/85)(95%CI:84.4%;96.8%),西替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80.0%(n=85例,68/85)(95%CI:71.5%;88.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率)奥洛他定组为38例(44.7%),与西替利嗪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洛他定治疗国人皮肤瘙痒症能够改善瘙痒症的症状,同时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症 皮肤 H1受体阻断剂 奥洛他定 西替利嗪
下载PDF
羟基氯喹治疗光线性皮肤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阎春林 廖康煌 马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9-370,共2页
采用羟基氯喹对148例光线性皮肤病进行治疗,观察了羟基氯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外源性光敏性皮炎、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痘疮样水疱病以及日光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羟基氯喹对光线性皮肤病有一定疗效,并可作为首... 采用羟基氯喹对148例光线性皮肤病进行治疗,观察了羟基氯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外源性光敏性皮炎、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痘疮样水疱病以及日光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羟基氯喹对光线性皮肤病有一定疗效,并可作为首选药物用于多形性日光疹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氯喹 光线性皮肤病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PCR-RFLP鉴别临床常见的皮肤癣菌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民 龙丰 +4 位作者 兰和魁 陈慧 章强强 王家俊 任大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分子水平上鉴定常见皮肤癣菌的方法。方法 采用通用引物ITS1(5’ TCCGTAGGTGAACCTGCGG 3’)、ITS4(5’ TCCTCCGCTTATTGATATGC 3’)对 7种常见皮肤癣菌的核糖体的ITS(in ternaltranscribedspacer)区 (包含 5 ...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分子水平上鉴定常见皮肤癣菌的方法。方法 采用通用引物ITS1(5’ TCCGTAGGTGAACCTGCGG 3’)、ITS4(5’ TCCTCCGCTTATTGATATGC 3’)对 7种常见皮肤癣菌的核糖体的ITS(in ternaltranscribedspacer)区 (包含 5 .8SrDNA)进行PCR扩增 ,PCR产物分别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vaI、TaqI、HinfI酶切。 结果  7种皮肤癣菌的ITS区扩增产物条带大小不同 ;以MvaI、TaqI、HinfI三种酶分别酶切PCR ITS区产物 ,7种皮肤癣菌均产生独特且易于区分的酶切图 ,尤其是MvaI酶产生的酶切图在种间差异最为明显。可将 7种菌明确区分开。结论 核糖体ITS区PCR RFLP分析是区分常见皮肤癣菌的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鉴别 皮肤癣菌
下载PDF
含青刺果护肤品抗皮肤老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乐艳 项蕾红 +5 位作者 李利 李远宏 何黎 黄淳韵 张桂蓉 尹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评价含青刺果提取物的医学护肤品(薇诺娜抗衰老系列产品)抗皮肤老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经医师临床诊断筛选出93名具有皮肤老化特征的受试者,选择薇诺娜驻颜紧肤防皱霜和薇... 目的:评价含青刺果提取物的医学护肤品(薇诺娜抗衰老系列产品)抗皮肤老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经医师临床诊断筛选出93名具有皮肤老化特征的受试者,选择薇诺娜驻颜紧肤防皱霜和薇诺娜驻颜紧肤祛皱眼霜均匀涂抹于面部,每日2次,连续使用3个月,并采用无创性皮肤测试仪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分别对受试者进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对受试者皮肤老化改善程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使用面霜和眼霜90 d后,皮肤老化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1%及95%,皮肤生理参数(含水量和油脂含量)亦有显著提高,用最小显著差异(LSD)t检验与30d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90 d的观察期间,使用面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使用眼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多为一过性,且程度轻微。结论:含青刺果提取物的医学护肤品对改善皮肤老化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 青刺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