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倪泉兴 许文彦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78,共2页
胰腺癌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5%。由于胰腺解剖学位置的特殊性及其兼有内外分泌生理功能,早期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尚缺乏特异的检查方法,使得绝大多数胰腺癌在发现时已不能作根治性切除。
关键词 胰腺癌 外科治疗 5年生存率 根治性切除 生理功能 早期症状 患病率 外分泌
下载PDF
胰腺癌高淋巴转移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龙江 罗国培 +7 位作者 徐近 刘辰 张波 刘亮 徐永锋 武春涛 虞先濬 倪泉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淋巴道转移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构建胰腺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平台。建立一种具有淋巴道高转移活性的人胰腺癌细胞系,可为深入研究胰腺癌淋巴转移的机理,预防和治疗胰腺癌淋巴转移提...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淋巴道转移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构建胰腺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平台。建立一种具有淋巴道高转移活性的人胰腺癌细胞系,可为深入研究胰腺癌淋巴转移的机理,预防和治疗胰腺癌淋巴转移提供合适的实验平台。方法:通过将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裸鼠爪垫皮下连续接种法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筛选、建立高淋巴转移胰腺癌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系中CD133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裸鼠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淋巴道转移模型,获得了具有高侵袭性、高淋巴转移能力的胰腺癌BxPC-3-LN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侵袭力强、转移效率高和转移集中的特点,在胰腺原位和爪垫的成瘤能力明显强于母系BxPC-3细胞,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代细胞。BxPC-3-LN细胞系CD133阳性细胞比例(3%)明显高于母代细胞(0.5%)。结论:该细胞系为胰腺癌转移机理的研究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合适的实验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转移 细胞系
下载PDF
改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期的临床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国培 金凯舟 +3 位作者 程合 刘辰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1-325,共5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异质性极强,诊治手段多样,因此,统一、实用的分期系统将有助于临床诊治及研究。目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 Society System,ENETS...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异质性极强,诊治手段多样,因此,统一、实用的分期系统将有助于临床诊治及研究。目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 Society System,ENETS)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两种分期,然而两种分期系统对临床指导价值有限,且两种分期系统的并存造成了分期系统混乱的局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通过结合ENETS中TNM的定义及AJCC中分期的定义,建立了改良的分期系统,该分期能更好地区分出不同预后的人群,更适合于指导临床应用,有利于建立统一的临床分期标准。研究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上。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与认可,被评为"2017 Best of JCO:Gastrointestinal edition"。JCO编辑部进行了专篇述评。该研究就改良分期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期 预后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8^+CD28^+和CD8^+CD28^-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吉顺荣 姚宛彤 +5 位作者 张波 徐永峰 许文彦 徐近 倪泉兴 虞先濬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8+T淋巴细胞上CD28分子和CD103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4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及CD28分子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8+T淋巴细胞上CD28分子和CD103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4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及CD28分子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再选取10例胰腺癌患者,分别检测其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03分子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9.88±4.32)%,较对照组的(14.12±4.95)%显著降低(P<0.01);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13.13±5.52)%,与对照组[(11.41±4.0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CD8+CD28+、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0.92±4.54)%、(13.62±4.52)%,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10.54±3.83)%、(14.15±3.27)%,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Ⅲ期胰腺癌患者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6.45±1.22)%,显著低于Ⅰ、Ⅱ、Ⅳ期的(13.01±2.31)%、(10.79±1.64)%、(10.5±1.45)%(P值分别<0.01或0.05)。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上CD103分子表达率为26%,显著高于外周血及癌旁组织中的2%及8%(P值均<0.01)。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和功能减退,E-cadherin/αEβ7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T细胞亚群 CTL CD8 CD28 CD103
下载PDF
RGD偶联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对胰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吉顺荣 张波 +6 位作者 吴闻哲 王浩 刘辰 龙江 虞先濬 倪泉兴 徐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吉西他滨作为目前临床胰腺癌一线用药,由于其化疗耐药性,化疗效果较差。本研究通过制备RGD偶联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通过增加其靶向性,探讨其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PANC-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 背景与目的:吉西他滨作为目前临床胰腺癌一线用药,由于其化疗耐药性,化疗效果较差。本研究通过制备RGD偶联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通过增加其靶向性,探讨其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PANC-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高表达αvβ3受体)和PANC-1(低表达αvβ3受体)为研究对象,各分为6个给药组:对照组、BSANP(白蛋白纳米粒)、RGD-BSANP组、BSANP-GEM组、GEM原药组(吉西他滨)、RGD-BSANP-GEM组。运用PI单染检测给药后24 h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BxPC-3细胞株中,与BSANP-GEM组及GEM组相比,RGD-BSANP-GEM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且在RGD-BSANP-GEM组凋亡率最高;而在PANC-1细胞中,RGD-BSANP-GEM组G0/G1期细胞阻滞的比例和凋亡率低于BxPC-3细胞株。结论:RGD环肽能够增加BSANP-GEM对高表达αvβ3胰腺癌BxPC-3细胞G0/G1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多肽 吉西他滨 白蛋白纳米粒 胰腺癌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胰腺癌淋巴转移诊治进展与处理规范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国培 肖志文 +7 位作者 刘祖强 郭萌 龙江 刘辰 刘亮 徐近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6,共6页
淋巴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能反映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侵袭潜能,而目前关于胰腺癌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治尚未达成统一。现就胰腺癌淋巴转移率及对预后的影响、胰腺癌淋巴转移规律、前哨淋巴结、术中淋巴结示踪、淋巴... 淋巴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能反映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侵袭潜能,而目前关于胰腺癌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治尚未达成统一。现就胰腺癌淋巴转移率及对预后的影响、胰腺癌淋巴转移规律、前哨淋巴结、术中淋巴结示踪、淋巴转移与胰腺癌TNM分期、区域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检出个数、淋巴转移对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导意义、淋巴导向治疗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转移 诊治 规范
下载PDF
E-cadherin/β-catenin影响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秦毅 梁丁孔 +7 位作者 施思 吉顺荣 张波 许文彦 刘江 徐近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低表达与癌细胞的高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但其与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关系鲜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E-cadherin与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效应的关系。方法: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 背景与目的: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低表达与癌细胞的高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但其与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关系鲜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E-cadherin与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效应的关系。方法: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引起E-cadherin低表达、敲减与E-cadherin相互作用的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基因以及过表达E-cadherin等方法,检测PANC-1细胞通过糖酵解效应吸收葡萄糖和生成乳酸能力的变化以及糖酵解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可以负向调控PANC-1细胞的糖酵解效应,抑制肿瘤细胞吸收葡萄糖和分泌乳酸的能力(P<0.05)。而与其相互作用的β-catenin可以正向调控PANC-1细胞的糖酵解效应,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乳酸的生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酵解效应的关键调控分子去乙酰化酶3(sirtuin 3,SIRT3)也可以引起PANC-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的改变。结论:PANC-1细胞中E-cadherin低表达可以引起葡萄糖代谢模式的转化,促进PANC-1细胞的糖酵解效应,同时通过导入糖酵解效应的关键调控分子SIRT3也可以引起E-cadherin表达的改变。这些结果为研究胰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糖代谢模式的转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为通过改变糖酵解效应进而影响胰腺癌的侵袭转移潜能提供了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附蛋白E Β-连环蛋白 去乙酰化酶3 糖酵解
下载PDF
中国胰腺癌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61
8
作者 倪泉兴 虞先濬 刘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7,共7页
胰腺癌是目前消化道肿瘤中诊治最为困难,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提高其诊治水平是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唯一途径。虽然取得病理学证据是确诊胰腺癌的关键,但由于胰腺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及本身质地的"脆弱",患者主观上对胰腺癌的认识... 胰腺癌是目前消化道肿瘤中诊治最为困难,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提高其诊治水平是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唯一途径。虽然取得病理学证据是确诊胰腺癌的关键,但由于胰腺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及本身质地的"脆弱",患者主观上对胰腺癌的认识不足及对损伤性检查的恐惧,我国客观医疗环境如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医疗条件及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临床获取病理学证据较为困难。不少患者因缺少病理诊断依据而丧失积极治疗的机会。因此,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胰腺癌临床诊断标准和分级标准,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临床诊断 标准
下载PDF
胰腺癌细胞PANC-1中LSD1负向调控抑癌基因SIRT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近 秦毅 +5 位作者 张波 吉顺荣 许文彦 施思 刘江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重要的染色质修饰蛋白之一,可以通过调节染色质的结构调节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代谢异常等恶性潜能,是判断肿瘤预后的...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重要的染色质修饰蛋白之一,可以通过调节染色质的结构调节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代谢异常等恶性潜能,是判断肿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Sirtuins家族去乙酰化酶3(sirtuin3,SIRT3)基因是位于线粒体内的抑癌基因,通过调控肿瘤代谢异常以及氧化损伤行使抑癌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基因转录调控的手段,研究胰腺癌细胞PANC-1中LSD1与SIRT3的关系。方法:通过RNA干扰(RAN interference,RNAi)、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及启动子活性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探讨LSD1与SIRT3在PANC-1细胞中的关系。结果:通过RNAi的手段干扰LSD1的表达,发现SIRT3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上升;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的手段,发现LSD1可以与SIRT3转录调控的重要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激动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相互作用;通过ChIP方法,发现LSD1与PGC-1α共同募集到SIRT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染色质上;通过启动子活性分析,发现LSD1基因可以显著抑制PGC-1α对SIRT3基因的转录调控。结论:LSD1可以表观遗传调控抑癌基因SIRT3的转录,为深入研究LSD1与肿瘤代谢异常以及氧化应激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ANC-1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激动子-1α sirtuins家族去乙酰化酶3 表观遗传调控
下载PDF
胰腺癌内质网应激微环境活化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思 刘辰 +3 位作者 徐永锋 程合 鹿语 虞先濬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6-690,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肿瘤微环境对胰腺癌中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效应,以及NF-κB对ERS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经ERS诱导剂毒胡萝卜素(Tg)处理后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肿瘤微环境对胰腺癌中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效应,以及NF-κB对ERS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经ERS诱导剂毒胡萝卜素(Tg)处理后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中ERS分子伴侣GRP78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以及RNA干扰NF-κB/P65表达后GRP78的表达情况。通过反复Tg处理PANC-1细胞,建立ERS诱导细胞系PANC-ER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比色法检测其增殖能力,应用Transwell迁移试验检测其迁移能力。同时,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PANC-ERS细胞中GRP78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Tg 2.5、5.0μg/mL处理组GRP78条带的光密度值分别为555 855.3±28 310.3、945 831.0±20 643.2,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的352 606.7±15 843.8(P值均<0.05),较未处理组分别上调了(1.57±0.05)和(2.64±0.13)倍。Tg 2.5、5.0μg/mL处理组NF-κB/P65条带的光密度值分别为1 470 315.0±18 036.6、2 231 275.3±218 250.8,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的1 061 648.3±61 723.7(P值均<0.05),较未处理组分别上调了(1.38±0.05)和(2.07±0.16)倍。Tg 2.5、5.0μg/mL处理组的IKBα条带的光密度值分别为228 153.3±325 929.1、106 070.0±6 550.5,均显著低于未处理组的318 308.3±20 897.7(P值均<0.05),较未处理组分别下调了(72.2±13.9)%和(32.9±2.1)%。shNF-κB/P65干扰后NF-κB/P65和GRP78的光密度值分别为714 109.7±12 774.6和467 384.3±10 745.5,均显著低于shSCR干扰后的1 448 839.3±15 362.5和894 971.3±6 772.0(P值均<0.05),下调幅度分别为(47.6±0.5)%和(50.4±2.3)%。培养2、3、4d的PANC-ERS细胞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557±0.066、0.883±0.082、1.375±0.125,分别显著高于PANC-1细胞的0.445±0.059、0.686±0.069、0.948±0.114(P值均<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光学显微镜下见穿过小室的PANC-ERS细胞数为171.2±9.4,显著多于PANC-1细胞的127.7±8.9(P<0.05)。正常培养基培养3代后的PANC-ERS细胞中GRP78和NF-κB/P65条带的光密度值分别为1 147 799.3±47 206.4和1 387 829.0±34 749.2,均显著高于PANC-1细胞中的656 958.0±12 639.2和903 576.0±7 672.9(P值均<0.05),较PANC-1细胞分别上调(1.76±0.06)和(1.55±0.02)倍;PANC-ERS细胞与PANC-1细胞中NF-κB的抑制蛋白IKBα的光密度值分别为345 592.3±13 767.2和319 723.3±1 0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模拟胰腺癌ERS微环境,NF-κB信号通路可被激活,GRP78表达上调。ERS微环境下GRP78表达上调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慢性的ERS刺激可增高胰腺癌细胞表型的恶性程度,胰腺癌的高度恶性可能与其ERS微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内质网应激 核转录因子-ΚB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下载PDF
CD24^+CD44^+胰腺癌细胞的获取及其干细胞特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虞先濬 刘辰 +2 位作者 徐近 龙江 倪泉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发现,肿瘤内存在极小一部分细胞,决定肿瘤的恶性表型及生物学特性,被称为"肿瘤干细胞"。本研究拟从人原发胰腺癌组织中找到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胰腺癌细胞,为今后靶向干预胰腺癌干细胞,解决胰腺癌治疗的临床...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发现,肿瘤内存在极小一部分细胞,决定肿瘤的恶性表型及生物学特性,被称为"肿瘤干细胞"。本研究拟从人原发胰腺癌组织中找到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胰腺癌细胞,为今后靶向干预胰腺癌干细胞,解决胰腺癌治疗的临床难题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人原发胰腺癌组织种植于NOD/SCID小鼠成瘤,对移植瘤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选;将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的细胞用无血清、含有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传代及体外干细胞球形成能力;将细胞接种于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型(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NOD/SCID)小鼠,观察、比较成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干细胞移植瘤肿瘤分化相关抗原Ki67、CK7及甲基化调控因子MBD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Hedgehog、BMI-1的表达。结果:人原发胰腺癌组织种植于NOD/SCID小鼠可部分成瘤,对移植瘤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选,获得CD24+CD44+细胞(获得率0.6%~1.8%);将CD24+CD44+细胞用无血清、含有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呈悬浮球状生长,可连续传代并能再次形成干细胞球;将102个CD24+CD44+细胞接种于NOD/SCID小鼠,成瘤率12.5%(1/8小鼠成瘤),将103个CD24+CD44+细胞接种于NOD/SCID小鼠,4周后100%成瘤,而同样数量的CD24-CD44-胰腺癌细胞则无法成瘤(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干细胞移植瘤中部分细胞表达Ki67、CK7及MBD1阳性;免疫荧光检测证实CD24+CD44+细胞阳性表达Hedgehog、BMI-1,表达量分别高于CD24-CD44-细胞9.95倍和2.74倍(P<0.05)。结论:所获得的CD24+CD44+细胞具有胰腺癌干细胞特性,可作为今后胰腺癌干细胞研究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干细胞 HEDGEHOG BMI-1
下载PDF
胰腺癌经动脉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伟 程合 倪泉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8-483,共6页
胰腺癌是一类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手术切除率低且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常由于早期诊断困难而失去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机会,且放、化疗等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性介入治疗已成为提高生... 胰腺癌是一类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手术切除率低且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常由于早期诊断困难而失去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机会,且放、化疗等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性介入治疗已成为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其中,经动脉灌注的介入联合化疗以其相对高效、安全、简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低等优点,成为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延长存活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以动脉介入为主的新辅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以及生存率具有显著意义。在基因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热点的现况下,靶向治疗与介入治疗的结合将成为临床胰腺癌治疗的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介入治疗 动脉介入 联合化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和VIMENT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江 刘辰 +3 位作者 刘亮 徐近 虞先濬 倪泉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3-1015,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MBD1)和VIMENTIN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经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和10例良性肿瘤患者的正常胰腺组织中MBD1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MBD1)和VIMENTIN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经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和10例良性肿瘤患者的正常胰腺组织中MBD1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40例胰腺癌标本中有28例(70.0%)MBD1呈阳性表达,16例(40.0%)VIMENTIN蛋白呈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标本的1例(1/10)和0例(P值均<0.05)。MBD1与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23,P=0.01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的MBD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0.023)。在病理分化较差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的VIMENTI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理分化较好及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值分别=0.027、0.003)。结论胰腺癌组织中存在MBD1和VIMENTIN的过表达,并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MBD1可能通过调控甲基化过程,干预VIMENTIN的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 VIMENTIN DNA甲基化
下载PDF
RGD偶联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对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吉顺荣 吴闻哲 +6 位作者 王浩 张波 刘辰 龙江 虞先濬 倪泉兴 徐近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探讨RGD偶联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RGD-BSANP-GEM)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给药组:BSANP对照组、RGD-BSANP组、BSANP-GEM组、GEM原药组、RGD-BSANP...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探讨RGD偶联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RGD-BSANP-GEM)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给药组:BSANP对照组、RGD-BSANP组、BSANP-GEM组、GEM原药组、RGD-BSANP-GEM组。运用MTT法检测给药后24 h、48 h和72 h的增殖抑制率。结果:BSANP-GEM组细胞抑制率高于GEM组(P<0.05),RGD-BSANP-GEM组细胞抑制率高于BSANP-GEM组。同时RGD-BSANP-GEM组对胰腺癌细胞株的抑制率与给药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体外RGD环肽能够增加BSANP-GEM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多肽 吉西他滨 白蛋白纳米粒 胰腺癌
下载PDF
防范胰腺癌 重在早期筛查
15
作者 虞先濬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7年第8期20-20,共1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南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及其自身生物学特性,80%以上的胰腺癌被确诊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被人称为“癌中之王”。高危人群早期筛查...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南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及其自身生物学特性,80%以上的胰腺癌被确诊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被人称为“癌中之王”。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及早发现端倪,及时手术治疗,是扼杀胰腺癌于萌芽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筛查 胰腺癌 根治性手术切除 消化系统肿瘤 生物学特性 5年生存率 恶性程度 解剖部位
下载PDF
功能化碳纳米管在胰腺癌淋巴化疗中应用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辰 蔡晓晨 +3 位作者 徐近 龙江 虞先濬 倪泉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0-843,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功能化碳纳米管作为新型载体在胰腺癌淋巴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功能化(胺基化),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功能化碳纳米管进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情况。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 目的观察功能化碳纳米管作为新型载体在胰腺癌淋巴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功能化(胺基化),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功能化碳纳米管进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情况。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功能化碳纳米管对BxPC-3细胞的毒性以及携带吉西他滨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对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大鼠淋巴结示踪实验评价功能化碳纳米管的亲淋巴系统特性。结果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明显增加,并可穿过细胞膜进入胰腺癌BxPC-3细胞。MTT实验检测发现,不同浓度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对胰腺癌细胞BxPC-3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携带吉西他滨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对BxPC-3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抑制率为(50.2±5.0)%,略高于单用吉西他滨的(41.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碳纳米管注射入大鼠脚垫皮下。在其淋巴引流路径上的不同部位均可见到淋巴结黑染,且随淋巴流动分布范围较远,可达到大鼠肾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结论功能化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亲淋巴系统特性,并有良好的药物携带能力和肿瘤细胞靶向性,载体本身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功能化碳纳米管可能成为新型的安全高效的胰腺癌淋巴系统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胰腺癌 载体 淋巴化疗
下载PDF
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锋 林丛 施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40-2441,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7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组(术前放化疗+手术)和辅助治疗组(手术+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和肿瘤不良...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7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组(术前放化疗+手术)和辅助治疗组(手术+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和肿瘤不良事件(复发和转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且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发生,患者均可耐受。辅助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4.58±2.48)个月,新辅助治疗组为(24.18±2.90)个月;两组患者的l、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1.1%、5.6%和65.0%、20.0%、15.0%,新辅助治疗组均优于辅助治疗组(P<0.05)。新辅助治疗组局部复发率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低于辅助治疗组(P<0.05)。结论胰腺癌手术治疗前给予放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期和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胰腺癌 生存率 毒副作用
下载PDF
异常高表达TCTP通过上调Bcl-xL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飞 王瑧 +3 位作者 张萍 张波 杨文涛 李影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1-32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5%,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是一个生长相关的蛋白质,有促进肿瘤生长,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目前有研究显...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5%,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是一个生长相关的蛋白质,有促进肿瘤生长,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目前有研究显示TCTP在肝癌、结直肠癌中异常高表达,但其在胰腺癌中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TCTP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机制分析,致力于寻找新的肿瘤分子靶点,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中TCTP表达情况;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株中TCTP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中TCTP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TCTP在胰腺癌细胞中的定位;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沉默胰腺癌细胞中TCTP表达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指标。结果: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TCTP异常高表达,并且主要位于胰腺癌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同胰腺癌细胞株中TCTP也呈高表达;siRNA沉默胰腺癌细胞中的TCTP,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速度和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的凋亡;在胰腺癌细胞中Bcl-xL表达与TCTP表达呈正相关,沉默TCTP可以下调Bcl-xL的蛋白表达。结论:异常高表达TCTP,通过上调Bcl-xL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 胰腺癌 BCL-XL SIRNA
下载PDF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与诊治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虞先濬 鹿语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4-6,共3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其早期症状表现不典型,所以早期诊断较难。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国内在胰腺癌的诊治中尚存在许多不足,胰腺癌相关的基础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对胰腺癌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诊...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其早期症状表现不典型,所以早期诊断较难。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国内在胰腺癌的诊治中尚存在许多不足,胰腺癌相关的基础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对胰腺癌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诊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当下国内胰腺癌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诊断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下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对胰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及放化疗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近 朱文伟 +3 位作者 秦毅 许文彦 吉顺荣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8,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uin type 1,SIRT1)在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中SIRT1的表达,探讨其对DNA损伤修复及放化疗抵抗的影响。方法:用彗星试验检测...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uin type 1,SIRT1)在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中SIRT1的表达,探讨其对DNA损伤修复及放化疗抵抗的影响。方法: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敲除SIRT1后DNA损伤修复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NBS1、γH2AX DNA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最后用克隆存活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观察胰腺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结果:下调SIRT1显著抑制了胰腺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抑制了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NBS1磷酸化活化;增强了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结论:SIRT1基因表达下调可抑制胰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提高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机制上可能与SIRT1下调后NBS1磷酸化活化受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胰腺癌 DNA损伤修复 NBS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