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1
作者 储著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5-68,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是指导主体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和具体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其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方法论的根本意义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解决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是指导主体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和具体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其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方法论的根本意义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突出问题而丰富自身理论体系,其根本价值取向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足人们的理论需要和现实利益诉求。方法论科学性集中体现在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结合"前提下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整体性研究和创新方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文本文献研究而提炼的经典方法等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的主体框架。党和学界,对理论创新方法论基本内涵、根本特征、实践意义、价值诉求、历史经验以及体系建构和经典理论家理论创新方法论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当前,理论创新方法论建构仍然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的思维话语权威支持,其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有:一是方法论主体的层级界定和分类培养;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经典理论中的经典方法论学习和研究;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历史经验总结和当代方法论建构;四是理论创新主体的方法论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和树立;五是方法论主体的责任意识养成;六是方法论知识构成和实践逻辑的大众化推进;最后是方法论体系建构以及推进方法论实际效果检验和自身体系拓展的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 方法论 世界观 价值诉求 思想方法
下载PDF
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灿婷 胡昂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随着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程度不断加深,其教育范围不断拓展延伸至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本文从现实入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态度,分析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民族观内容的教育,努力探寻一条适合大... 随着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程度不断加深,其教育范围不断拓展延伸至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本文从现实入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态度,分析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民族观内容的教育,努力探寻一条适合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教育
下载PDF
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解——德里达马克思主义观的批判研究
3
作者 李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德里达是通过两种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激进化的:无情地抛弃与无限的夸大。这两种方式都极具"后马克思主义"特征,即坚决抛弃自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所谓的不合时宜的东西,扼住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或某个最重要的"碎片&quo... 德里达是通过两种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激进化的:无情地抛弃与无限的夸大。这两种方式都极具"后马克思主义"特征,即坚决抛弃自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所谓的不合时宜的东西,扼住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或某个最重要的"碎片",无限夸大这些或这个"碎片"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并以这些或这个"碎片"来折射甚至代替整个马克思主义。按其解构逻辑,德里达主观上也许无意消解马克思主义,客观上则会葬送马克思主义的前程,成为与福山之流形式不同但归宿可能相同的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马克思主义 解构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党的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述评
4
作者 储著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5-14,共10页
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内涵、动力、实践、成就、范式等展开了研究。但仍然需要对理论创新概念、历史、方向、方法论、体制机制等进... 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内涵、动力、实践、成就、范式等展开了研究。但仍然需要对理论创新概念、历史、方向、方法论、体制机制等进行深入探究,其中关键的是从中国理论建设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学术话语体系。评述现状,认识不足,总结经验,对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 述评
下载PDF
国内外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简评
5
作者 李明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3-96,共4页
当西方社会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逐步取得了性质、范围、主题等方面的共识,并对某些重要性的专题展开了探讨来细化、深化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内自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不长,但整体研究起点较高。不过,毕竟囿于时间、文本等方... 当西方社会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逐步取得了性质、范围、主题等方面的共识,并对某些重要性的专题展开了探讨来细化、深化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内自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不长,但整体研究起点较高。不过,毕竟囿于时间、文本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来说,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尚不深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应该说该方面的研究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方法论基础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惠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是当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组成。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用"细小叙事"消解"宏大叙事",用个人生存意义的"生活界"否定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历史客观规律,是西方消解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是当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组成。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用"细小叙事"消解"宏大叙事",用个人生存意义的"生活界"否定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历史客观规律,是西方消解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主要方式。因此,必须对现有学科进行前提性批判,确定学科研究对象;确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判断的客观坐标,建立相应的核心学术话语;把价值评价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学术评价标准。这既是马克思开拓的学术话语权之路,也是我们今天重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话语权 前提性分析 主客观关系 认识论 实践论
下载PDF
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的幽灵》说开去 被引量:2
7
作者 丛培兵 梅定国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20,共6页
在国际共运陷入低潮之际,德里达逆势而动,推出《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为马克思辩护"。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进行了通透性挖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解放和批判。历史命运是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注,德里达... 在国际共运陷入低潮之际,德里达逆势而动,推出《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为马克思辩护"。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进行了通透性挖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解放和批判。历史命运是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注,德里达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幽灵化解构,给出了似是而非的答案。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具有双重内涵:一是用解构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辩护;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旁证解构主义,功利联姻是这种解构的实质。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并不意味着他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他仍然是一位非马克思主义者,非转向是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马克思主义 精神透视 核心关注 解构实质 关系定位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雨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86-90,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思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变革不合理的政治制度。这对于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思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变革不合理的政治制度。这对于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大的启示。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将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生态文明实践,才能真正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类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恩格斯 人与自然 十八大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毛泽东、张闻天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志高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2,共6页
张闻天在较长时间内在党内负总责,他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毛泽东能否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闻天对"民族化"、"中国化"的强调,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铺垫。六届六中全会上张闻天又旗帜鲜明地呼... 张闻天在较长时间内在党内负总责,他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毛泽东能否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闻天对"民族化"、"中国化"的强调,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铺垫。六届六中全会上张闻天又旗帜鲜明地呼应和支持了毛泽东的主张。但由于思想的局限,张闻天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引起了毛泽东的批评。张闻天虚怀若谷,到实践中"补课",以实际行动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并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张闻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儒学化与儒学马克思主义化之辨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成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102,共6页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已然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学界主要有"融通说"、"综合说"、"并存说"、"排斥说"、"主辅说"等观点,"融通说"成为主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交织着...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已然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学界主要有"融通说"、"综合说"、"并存说"、"排斥说"、"主辅说"等观点,"融通说"成为主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交织着"儒学马克思主化"与"马克思主义儒学化"之争,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从文化建设、社会心理、价值认同、时代背景与时代主题等方面进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中国特色 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儒学化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一致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储著源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立场的根本一致性、观点的一脉相承性和继承创新性、方法的推陈出新性,两者在整体上呈现出历史逻辑关系的高度一致性,前者是后者的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结晶,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形态,后者是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立场的根本一致性、观点的一脉相承性和继承创新性、方法的推陈出新性,两者在整体上呈现出历史逻辑关系的高度一致性,前者是后者的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结晶,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形态,后者是前者的基石、核心和灵魂,同步发展、协同创新、高度统一、契合交融是两者的共存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方法 一致性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志高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1年第5期73-78,共6页
抗战时期三民主义论战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国民党以三民主义消溶马克思主义的企图,客观上要求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树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在三民主义论战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长足进展。
关键词 三民主义 论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范式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储著源 周小华 《创新》 2013年第2期33-38,127,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范式研究对象主要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所坚持和发展的理论创新方法、原则、路径、标准、信念、价值观等概念和范畴。理论创新范式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一脉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范式研究对象主要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所坚持和发展的理论创新方法、原则、路径、标准、信念、价值观等概念和范畴。理论创新范式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一脉相承与继承创新的辩证统一性。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形态可以从理论创新主题转换、主体思维状态、问题出场逻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视角进行梳理和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范式 历史形态 当代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历史轨迹——“四个全面”形成与确立的历史脉络 被引量:3
14
作者 邸乘光 《观察与思考》 2015年第7期23-31,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和确立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形成了"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和确立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形成了"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战略意义。同时,"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及作为整体的"四个全面",又都有其形成和确立的历史过程,系统考察"四个全面"形成和确立的历史脉络,无疑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历史脉络
下载PDF
大众传媒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10,共3页
当代中国的大众传媒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相互依赖、密不可分。针对现代大众传媒呈现出娱乐化和低俗化动向,必须强化大众传媒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功能,巩固马克思主义话语在大众传媒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马克思主义话语 建构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与“市民社会”国家观的比较——从马克思到葛兰西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方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0-52,共3页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葛兰西 “市民社会”国家观 比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27-28,126,共3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发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当今的社会文化发展现状趋势来论述...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发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当今的社会文化发展现状趋势来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化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成贵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7-10,共4页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处于社会的不同层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阶级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理论诉求。社会转型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分离及相关理论的缺失...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处于社会的不同层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阶级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理论诉求。社会转型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分离及相关理论的缺失,和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下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反渗透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化 理论诉求 现实需要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春阳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核心话语大致经历了革命核心话语、建设核心话语、全面发展核心话语3个阶段,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演进的路径和趋势。变迁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话语具有时... 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核心话语大致经历了革命核心话语、建设核心话语、全面发展核心话语3个阶段,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演进的路径和趋势。变迁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话语具有时代性、大众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变迁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要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为本位,要处理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核心话语 启示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现状与走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当西方社会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逐步取得了性质、范围、主题等方面的共识,并通过对某些重要专题的探讨来细化、深化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内自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不长,但整体研究起点较高。不过,毕竟囿于时间、文本等方面的原... 当西方社会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逐步取得了性质、范围、主题等方面的共识,并通过对某些重要专题的探讨来细化、深化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内自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不长,但整体研究起点较高。不过,毕竟囿于时间、文本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来说,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尚不深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应该说该方面的研究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