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几点思考 |
刘东楼
|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146
|
|
2
|
英语口语中外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结论 |
何世潮
邓兆红
柳红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8
|
|
3
|
谈文学形象的翻译 |
施佳胜
李学英
|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4
|
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 |
邓兆红
何世潮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5 |
4
|
|
5
|
由女性主义看《红楼梦》判词的英译 |
张瑞娥
陈德用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3 |
3
|
|
6
|
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指称 |
李建军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7
|
|
7
|
浅谈《红楼梦》判词的英译文对意象的处理 |
张瑞娥
陈德用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8
|
非言语交际与英语教学 |
张瑞娥
陈德用
|
《皖西学院学报》
|
2003 |
2
|
|
9
|
红字的含义与上帝形象的变化——评霍桑的《红字》 |
张慧荣
张艳萍
|
《榆林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0
|
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教学 |
陈德用
张瑞娥
|
《滁州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1
|
英语幽默的现代语言学阐释 |
刘东楼
程洪金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2
|
英语名动转用修辞色彩探源——析名动转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 |
翟学凤
王文叶
|
《皖西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3
|
Authorware在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应用 |
丁文元
朱帅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4
|
英语俚语的社会功能探析 |
赵彦芳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9
|
|
15
|
多媒体教学的辩证观 |
丁文元
朱帅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6
|
论哈代的浓郁乡情 |
刘美林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2 |
4
|
|
17
|
网络时代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探讨 |
刘东楼
陈为民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6
|
|
18
|
科技论文结构式英文摘要写法初探 |
张慧荣
开金苗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9
|
普遍语法与母语迁移 |
刘东楼
|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2 |
2
|
|
20
|
论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技巧 |
刘美林
|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