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零星基建、维修工程的内部审计思路分析
1
作者 王超 尚秋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9期165-167,共3页
医院零星基建和维修工程内部审计在风险识别和控制、资源管理和效率提升、合规性和合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效率,同时保证项目在法律和合同约束下进行。本文旨在探讨医院... 医院零星基建和维修工程内部审计在风险识别和控制、资源管理和效率提升、合规性和合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效率,同时保证项目在法律和合同约束下进行。本文旨在探讨医院零星基建和维修工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工作思路,提出内部审计的具体思路,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控制评估、资源管理审计、合规性审计以及成本效益审计等方面。通过这些步骤,医院可以全面检查和评估医院基建和维修工程的质量、安全、合规性和经济效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零星基建 维修工程 内部审计 思路分析
下载PDF
内部控制视角下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研究
2
作者 王 慧 《前卫》 2024年第1期0198-0200,共3页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重要的公共医疗服务职责.当前,公立医院在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经济合同审计是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其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合同管理.如果医...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重要的公共医疗服务职责.当前,公立医院在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经济合同审计是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其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合同管理.如果医院的合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就会影响到医院长久发展.为了解决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医院要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合同审核,确保合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加强合同管理监管和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规范医院合同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立医院 经济合同审计
下载PDF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乔雪 白杨 +3 位作者 张美丽 闫茹茜 窦林波 张彦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和血脂水平。分别选取腮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的组织标本各5例,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GAT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30例患者的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和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1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年龄为25~84岁,平均年龄为(62.08±10.61)岁;男性92例(82.9%);有吸烟史者79例(71.2%),吸烟时间8~50年;单侧发病者103例(92.8%);肿瘤位于腮腺尾部者62例(55.9%);肿瘤直径为0.5~6.2 cm,平均直径为(2.998±1.083) cm,肿瘤直径为2.0~4.0 cm者76例(68.5%)。RT-qPCR、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表达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多发于吸烟的中老年男性,病变位于腮腺后下极居多,肿瘤直径多为2.0~4.0 cm。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腺体组织,提示DGAT1高表达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淋巴瘤 临床特点 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血脂异常
下载PDF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历艳娟 历延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杏林系统提取2022年1月—12月在德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神经外科开颅Ⅰ类切口手术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发生率。发生感染者1...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杏林系统提取2022年1月—12月在德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神经外科开颅Ⅰ类切口手术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发生率。发生感染者12例纳入感染组,未发生感染244例者纳入未感染组,Logistic回归性分析感染原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感染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再次手术、脑室引流、手术时间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再次手术、脑室引流、手术时间≥4 h为诱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2,1.841,1.264,1.041,1.108,P均<0.05)。结论神经外科颅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出现与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再次手术、脑室引流、手术时间较长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有效避免手术切口感染需要展开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脑手术 Ⅰ类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血清脑啡肽酶、儿茶酚抑素、SHARP1与子痫前期孕妇心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飞 马晓莉 +1 位作者 罗晓华 侯元双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5期80-84,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病情程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孕妇血清脑啡肽酶(neprilysin)、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split and hairy related protein-1,SHARP1)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 目的 分析不同病情程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孕妇血清脑啡肽酶(neprilysin)、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split and hairy related protein-1,SHARP1)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28例PE患者,分为轻度PE组(75例)与重度PE组(53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产检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脑啡肽酶、儿茶酚抑素、SHARP1水平,对轻、重度PE患者行超声心功能检查,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重度PE组血清脑啡肽酶水平高于健康组、轻度PE组,儿茶酚抑素、SHARP1水平低于健康组、轻度PE组(P<0.05)。轻度PE组血清脑啡肽酶水平高于健康组,儿茶酚抑素、SHARP1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重度PE组LVEF、CI、E/A低于轻度PE组,CO高于轻度PE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脑啡肽酶与LVEF、CI、E/A呈负相关,与CO呈正相关(P<0.05),儿茶酚抑素、SHARP1与LVEF、CI、E/A呈正相关,与CO呈负相关(P<0.05)。PE患者中良好妊娠结局102例,不良妊娠结局26例。良好妊娠结局和不良妊娠结局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脑啡肽酶、儿茶酚抑素、SHAR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24 h尿蛋白、BUN、Scr、脑啡肽酶、儿茶酚抑素、SHARP1水平为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脑啡肽酶在PE患者中水平上升,儿茶酚抑素、SHARP1水平下降,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影响孕妇不良妊娠的危险因素,且与心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脑啡肽酶 儿茶酚抑素 SHARP1 心功能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的左房间隔囊袋的影像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伟 于丽娜 +2 位作者 解丙坤 秦昕东 李子浩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影像的左房间隔囊袋(LASP)检出情况,以及LASP的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月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受检者332例。其中男200例、女132... 目的观察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影像的左房间隔囊袋(LASP)检出情况,以及LASP的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月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受检者332例。其中男200例、女132例,年龄31~83(57.3±9.4)岁,按照年龄分为A组(≥50岁)271例、B组(<50岁)61例。将受检者的CTA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LASP。观察项目:(1)比较LASP在性别及A、B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差异;观察LASP形态及开口方向。(2)测量并比较A、B组受检者中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结果(1)33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LASP 69例(20.8%),其中男46例(23.0%,46/200)、女23例(17.4%,2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220);A组检出LASP 56例(20.7%,56/271)、B组检出LASP 13例(21.3%,1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10)。囊袋口的形态多数为弧形,开口朝向上方或前上方,其中朝上方开口30例,朝前上方开口39例。(2)69例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分别为2.59~15.44(7.79±2.91)mm、0.58~3.21(1.57±0.41)mm、0.80~4.75(1.98±0.72)mm,其中≥50岁的LASP分别为(7.64±2.77)mm、(1.58±0.43)mm、(1.95±0.74)mm,<50岁的LASP分别为(8.43±3.50)mm、(1.51±0.34)mm、(2.09±0.6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7、0.55、0.63,P值均>0.05)。结论冠状动脉CTA三维重建可观察囊袋的形态特征,其检出率未见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并且年龄≥50岁与<50岁者LASP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也未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 左房间隔囊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的室间隔膜部膨出瘤的影像学特征观察
7
作者 李子浩 张红伟 +2 位作者 解丙坤 秦昕东 于丽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重建的室间隔膜部膨出瘤(IVMSA)的影像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2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放射科经冠状动脉CTA检出的50例IVMSA,其中男15例、女35例...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重建的室间隔膜部膨出瘤(IVMSA)的影像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2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放射科经冠状动脉CTA检出的50例IVMSA,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35~80(59±11)岁。冠状动脉CTA横断面图像上找到室间隔膜部的位置,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IVMSA在形态、大小、膨出方向、瘤壁及瘤腔血栓形成情况等方面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1)IVMSA形态:50例IVMSA中多叶状47例,呈分叶大小不均的多分叶状;半球形2例,其表面较光滑,瘤颈直径大于瘤体长径;隧道样1例,表现为弯曲长条形瘤腔,游离于右心室内,瘤体长径超过瘤颈直径4倍。(2)IVMSA大小:瘤颈直径为1.95~18.95(8.36±3.84)mm,瘤体长径范围为2.39~20.70(9.67±3.77)mm。(3)IVMSA膨出方向:49例患者IVMSA膨向右室流入道,1例膨向右室流出道。(4)IVMSA瘤壁: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患者术后合并之IVMSA瘤壁破裂,其余49例未见瘤壁破裂迹象。(5)IVMSA瘤腔:50例患者均未见IVMSA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IVMSA形态上以多叶状最多见,大小不一,多数膨向右室流入道,极少数可出现瘤壁破裂,瘤腔内血栓形成较为罕见。冠状动脉CTA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IVMSA的影像形态进行综合观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 室间隔膜部膨出瘤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CT检查中对比剂注射部位及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
8
作者 于丽娜 李子浩 +1 位作者 解丙坤 张红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0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CT检查时对比剂注射部位、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562例行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头颈CTA检查276例,男165例、女111例,年龄10~8... 目的探讨CT检查时对比剂注射部位、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562例行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头颈CTA检查276例,男165例、女111例,年龄10~84(62.3±10.9)岁,左肘注射对比剂18例,右肘注射258例;胸部增强CT检查286例,男179例、女107例,年龄11~85(61.7±11.3)岁,均为右肘注射对比剂。观察项目:(1)比较不同部位(左、右肘)注射对比剂时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2)观察胸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动脉期(短延迟扫描时间)与静脉期(长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3)观察奇静脉弓瓣的形态。结果(1)左肘注射18例患者中有1例(1/18)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的544例患者中245例(45.04%,245/544)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显示率明显高于左肘注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01)。(2)胸部增强CT检查中,短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为28.32%(81/286),高于长延迟扫描时间的显示率(2.10%,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01)。(3)562例患者共显示奇静脉弓瓣246例,其中二叶瓣(224例)明显多于三叶瓣(22例)。二叶瓣的患者中,两个瓣叶的排列方向呈左右垂直奇静脉弓排列188例、呈上下垂直奇静脉弓排列36例。结论CT检查中,右肘注射对比剂、短延迟扫描时间时奇静脉弓瓣的显示率更高。奇静脉弓瓣有二叶瓣和三叶瓣,其中二叶瓣更常见,其2个瓣叶的排列方向以左右垂直奇静脉弓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奇静脉弓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延时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