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Ne激光照射对兔血液携氧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降雨强 王晓波 +2 位作者 冯玫 肖连团 贾锁堂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270-271,280,共3页
目的:研究弱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血液携氧能力的影响,探讨弱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的机理。方法:用低能量He-Ne激光对兔进行血管内照射,测量照射前后血液的血气含量,研究激光照射导致的变化。结果: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在照射前后都有明显的增加... 目的:研究弱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血液携氧能力的影响,探讨弱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的机理。方法:用低能量He-Ne激光对兔进行血管内照射,测量照射前后血液的血气含量,研究激光照射导致的变化。结果: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在照射前后都有明显的增加,pH值在照射后一段时间内则有所下降。结论: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可使兔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 血液 红细胞
下载PDF
血液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岳旭丽 殷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4期4387-4389,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与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DVT和PE是同一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癌症患者VTE的相对风险比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高4~6倍....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与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DVT和PE是同一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癌症患者VTE的相对风险比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高4~6倍.长期以来,血液恶性肿瘤VTE发生率被认为低于实体肿瘤,医生更关注出血而不是血栓性并发症.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液肿瘤患者VTE发生率可能与实体肿瘤患者相似,甚至更高[1].VTE是血液肿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但临床工作中缺乏能早期预测这些高风险患者的工具.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比较,为临床工作提供推荐意见,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实体肿瘤 肺血栓栓塞症 血液恶性肿瘤 风险评估模型 血液肿瘤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的血管新生
3
作者 张乃红 冯玫 乔振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8期613-616,共4页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管新生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TP53突变和缺失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古佳 白斯君 +1 位作者 耿晔 贺建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讨TP53突变和缺失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至2020年94例初发DLBCL患者的石蜡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TP53突变,FISH技术检测TP53缺失,分析TP5... 目的:探讨TP53突变和缺失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至2020年94例初发DLBCL患者的石蜡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TP53突变,FISH技术检测TP53缺失,分析TP53突变、缺失与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以及对生存的影响。应用COX回归分析DLBCL的生存影响因素。结果:27.7%(26/94)患者过表达p53,23.5%(19/81)患者存在TP53突变,16.0%(15/94)患者TP53缺失,结外受累(P=0.027)、MUM-1(P=0.04)及p53蛋白(P<0.01)表达在在TP53突变和/或缺失及TP53正常两组中存在明显差异。生存分析显示,“双阳性(TP53突变合并缺失)”组生存最差,“双阴性(无TP53突变及缺失)”组预后最好,TP53突变或缺失则次之,其中单突变与单缺失两组总生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9),其余各组之间生存有显著差异(P<0.05)。GCB中,TP53突变组预后较差(P=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B症状、TP53异常及双表达是影响DLBCL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P53突变或缺失,特别是同时合并突变和缺失是D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在新的分子分型中,其预后意义仍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P53 突变 缺失 预后
下载PDF
咖啡酸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春霞 王梅芳 +7 位作者 陈剑芳 刘秀娥 袁瑞兰 王丽昕 闫文林 成林 邢晓冰 杨林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2期1714-1715,共2页
白细胞减少可由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内的多种原因引起,有一部分患者病因不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x10^9/L者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常见于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肝病、结核、风湿病... 白细胞减少可由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内的多种原因引起,有一部分患者病因不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x10^9/L者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常见于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肝病、结核、风湿病等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后以及一些药物如治疗甲亢的药物、奥美拉唑、一些抗精神疾病的药物、抗结核药等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往往影响治疗的进行。白细胞的持续不恢复使患者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去除病因的同时促进白细胞上升的治疗非常重要。传统升白细胞药物如鲨肝醇、维生素B4等升白细胞起效缓慢,升白细胞作用较弱。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们应用咖啡酸片、维生素B4及鲨肝醇对56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治疗效果 白细胞减少症 咖啡酸片 疗效观察 升白细胞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 维生素B4 升白细胞作用
下载PDF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及一线医务人员和疫区公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克让 徐勇 +9 位作者 刘中国 杨辉 宋丽萍 薛云珍 卢莉 彭超英 车志强 武海涛 原天岗 冯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调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相关3类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拟应激源-认知情况问卷、事件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艾森克个... 目的:调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相关3类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拟应激源-认知情况问卷、事件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作为工具,2003-09/10对山西省太原市SARS患者114人、一线医务人员89人及疫区公众93人进行调查。结果:①SARS患者、一线医务人员、疫区公众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检出率分别是55.1%,26%,31%;SARS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检出率最高(P<0.01)。②3类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应激源强度与特征的不同。③消极应对方式是SARS患者、公众的危险因素,自尊是SARS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是一线医务人员的保护因素。结论:①在SARS事件应激暴露强度不同的各人群中均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SARS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检出率最高。②组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应激源强度,不同人群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经修订的事件影响量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和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白血病贫血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冯玫 李玉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65-1270,共6页
本研究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以及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sEPO)水平与贫血的关系,为急性白血病(AL)贫血的细胞因子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用RT-PCR法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EPO... 本研究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以及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sEPO)水平与贫血的关系,为急性白血病(AL)贫血的细胞因子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用RT-PCR法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EPOR表达,以化学发光法测定sEPO含量,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水平。结果表明:30例AL患者中18例表达EPOR,表达率为60%,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EPOR表达率为61.9%(13/2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EPOR表达率为55.6%(5/9),AML与ALL的EPOR表达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L的EPOR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6.7%)(p<0.05)。AML的EPOR表达量高于ALL,AL的EPOR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0例AL患者的sE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Hb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58,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有EPOR的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AML与ALL的EPO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AL时EPO对贫血的负反馈机制未受损害,AL贫血不完全是由于机体EPO产生不足所致,推测主要是由于骨髓红系生成受抑制引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治疗急性白血病贫血仍被广泛应用,对白血病贫血的病人使用rh-EPO治疗是否可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尚需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 EPO受体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贫血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慢性病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冯玫 张乃红 +3 位作者 常进 籍敏 付贵来 张建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2期892-895,共4页
目的应用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观察慢性病贫血(ACD)患者,采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联合测定的方法,为临床ACD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指导治疗。方法根据治疗前sEPO水... 目的应用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观察慢性病贫血(ACD)患者,采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联合测定的方法,为临床ACD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指导治疗。方法根据治疗前sEPO水平分为治疗A组(sEPO<200mU/L)和治疗B组(sEPO>200mU/L),sEPO>500mU/L者不予入组。应用酶放大化学发光法检测sEP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sTfR,入组病例全部给予国产rhEPO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和结果分析。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较B组小,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Hb有较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EPO联合铁剂治疗ACD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收到较好的疗效;rhEPO治疗前后sEPO的变化与Hb呈负相关(r=-0.8812);骨髓铁染色和sTfR检测呈正相关。结论采用sTfR和sEPO联合检测的方法,提高了AC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为ACD患者是否给予铁剂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应用国产rhEPO治疗ACD后,减少了输血次数,改善了各种贫血症状,降低了治疗费用,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下载PDF
TF、TFPI、t-PA、PAI-1在DIC和DIC前期的检测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朝霞 杨林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前期和DIC期的变化,为早期发现和治疗DIC提供依据。方法ELISA法检测DIC前期、DIC期、非DIC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组织... 目的观察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前期和DIC期的变化,为早期发现和治疗DIC提供依据。方法ELISA法检测DIC前期、DIC期、非DIC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活化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其抑制物PAI-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和D-二聚体浓度。比较TF/TFPI和t-PA/PAI-1比值。结果在DIC发生发展过程中,TF、TFPI、t-PA、PAI-1和D-二聚体均增高,DIC前期TF/TFPI比值增高,DIC期t-PA/PAI-1比值增高。结论DIC的发生发展与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失平衡有关,DIC前期TFPI对TF抑制不足可能是DIC凝血和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TF/TFPI可以作为DIC前期指标,提示有DIC趋势;DIC的出血可能主要与PAI-1对t-PA抑制不足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相关,该研究可为今后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治疗DIC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减低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洁 常进 +2 位作者 高鸿鹏 秦立元 冯玫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121-122,共2页
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的最基本的检查手段。骨髓活检切片的增生程度高于穿刺涂片的增生程度,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坏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累及骨髓的诊断... 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的最基本的检查手段。骨髓活检切片的增生程度高于穿刺涂片的增生程度,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坏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累及骨髓的诊断的符合率高于骨髓涂片。本文报告2例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减低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活检切片 形态学诊断 患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 增生程度 骨髓纤维化
下载PDF
国内外血小板输注指南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殷云 岳旭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153-154,共2页
在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而导致出血症状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血小板输注是目前临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在临床血液病、肿瘤和外科手术等方面,也是当今所采取的重要支持疗法[1]。为了帮助临床医师科学地选择并开展血小板输注,减少血... 在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而导致出血症状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血小板输注是目前临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在临床血液病、肿瘤和外科手术等方面,也是当今所采取的重要支持疗法[1]。为了帮助临床医师科学地选择并开展血小板输注,减少血小板的不合理使用,各国不同医疗机构和组织发布了血小板输注指南。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血小板输注指南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工作中血小板的输注提供推荐意见和参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国内外 指南 血小板功能缺陷 临床血液病 血小板减少 不合理使用 出血症状
下载PDF
快速输注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殷云 岳旭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3143-3144,共2页
在血液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对出血性疾病通常会采用预防性或治疗性输注血小板的措施,血小板输注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1]。血小板用于治疗血液肿瘤疾病的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在我国各个城市呈现越来越普遍的状态[2],给患者输... 在血液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对出血性疾病通常会采用预防性或治疗性输注血小板的措施,血小板输注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1]。血小板用于治疗血液肿瘤疾病的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在我国各个城市呈现越来越普遍的状态[2],给患者输注血小板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因出血所带来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下降[3],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操作过程呈不统一现象[4]。查阅资料发现,《基础护理学》和《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相符,均要求输入血液15 min速度20滴/min,无反应后调至适宜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min。《临床护理实践指南》[7]中未规定速度,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5]中血液输注速度要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临床护理实践 血小板输注 输注血小板 常用护理技术 临床护理人员 临床医生 出血性疾病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多发骨髓瘤椎体病理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中涛 史殷雪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132-1134,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疾病,是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累及骨骼[1],好发于老年人,目前仍不可治愈。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及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的指南[2]临床上针...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疾病,是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累及骨骼[1],好发于老年人,目前仍不可治愈。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及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的指南[2]临床上针对有症状性MM及高危无症状性MM进行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提高生活质量。1984年Galibert等首次使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VP)治疗颈2椎体浸润血管瘤获得成功[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PVP在治疗脊柱恶性肿瘤、MM所导致的病理性骨折等疾病时疗效也十分显著,可以有效预防MM椎体病理性骨折产生疼痛,恢复椎体骨强度,维持脊柱正常生物学力线及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病理性骨折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无症状性 细胞异常增殖 多发性骨髓瘤 血管瘤 骨强度
下载PDF
红细胞CR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乃红 冯玫 乔振华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红细胞是很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在机体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1981年,美国学者 Siegel等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在灵长类动物中,红细胞的一个功能是通过补体受体1(CR1)促进免疫复合物由循环中完全清除,CR1是红细胞重要的免... 红细胞是很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在机体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1981年,美国学者 Siegel等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在灵长类动物中,红细胞的一个功能是通过补体受体1(CR1)促进免疫复合物由循环中完全清除,CR1是红细胞重要的免疫物质基础。在许多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红细胞CR1水平下降,且与CR1基因多态性、疾病的活动性可能相关。红细胞CR1是决定疟疾敏感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成为药物与疫苗发展的一个靶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补体受体1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病 疟疾 红细胞CR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红细胞免疫系统 慢性病毒性肝炎 机体防御系统 免疫细胞
下载PDF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阻止非肥胖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如枫 王晨 张志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2年第6期379-382,共4页
目的 观察免疫调节剂聚肌苷酸 聚胞苷酸 (polyI:C)对非肥胖性糖尿病 (NOD)小鼠糖尿病发生和胰岛炎程度的影响以及干预后胰腺细胞Fas和Fas配体 (FasL)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给 36只 4周龄NOD雌鼠隔日腹腔注射 polyI :C 0 0 5 μg/g ,... 目的 观察免疫调节剂聚肌苷酸 聚胞苷酸 (polyI:C)对非肥胖性糖尿病 (NOD)小鼠糖尿病发生和胰岛炎程度的影响以及干预后胰腺细胞Fas和Fas配体 (FasL)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给 36只 4周龄NOD雌鼠隔日腹腔注射 polyI :C 0 0 5 μg/g ,共 4周 ;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 (PBS)作为对照。于 15周时各处死18只小鼠 ,取胰腺组织HE染色进行胰岛炎评分 ,反转录 多聚酶反应 (RT PCR)法检测FasmRNA和FasLmRNA的表达。其余小鼠 2 4周龄时观察发病率。结果 ① 2 4周龄时polyI:C干预组的发病率 11 1% ,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发病率 72 7% (P <0 0 1)。②polyI :C干预组胰岛炎评分指数明显低于PBS对照组 ,胰岛炎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P <0 0 1)。③PT PCR检测 polyI :C干预组胰腺FasmRNA表达低于PBS对照组 (P <0 0 1) ,而FasL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olyI :C可以降低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病率 ,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减轻胰岛炎的严重程度 ,polyI:C通过抑制胰腺细胞Fas表达从而减少胰岛 β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非肥胖性糖尿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乃红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化疗基...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缓解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可提高临床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沙利度胺 联合化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的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张乃红 冯玫 +5 位作者 鹿育晋 朱镭 刘洁 高鸿鹏 李为民 乔振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37-1041,共5页
本研究探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红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外周血枸橼酸钠抗凝,检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并计算黏附率。用MTT法测定红细胞对正常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红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外周血枸橼酸钠抗凝,检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并计算黏附率。用MTT法测定红细胞对正常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影响,并与未加红细胞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细胞对K562细胞形成了"玫瑰花"样结合。正常人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15.3±6.4)%,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7.6±7.0)%,与正常人相比较显著下降(t=3.61,p(0.001)。不加红细胞条件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为67%-71%。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14.7±5.2)%,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4.3±7.6)%,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t=6.73,p(0.0001)。结论: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能力下降,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而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组织肿瘤 淋巴组织肿瘤 红细胞 天然免疫黏附功能 NK细胞
下载PDF
AA和MDS的细胞因子治疗
18
作者 冯玫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的临床疗效。方法:AA12例,MDS-RA7例,均采用rhEPO和r...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的临床疗效。方法:AA12例,MDS-RA7例,均采用rhEPO和rhG-CSF联合治疗。结果:AA患者贫血改善且不需输血者7例(58%);粒细胞增加者11例(91%);血小板增加者4例(33%);MDS-RA患者贫血改善且不需输血者3例(42%);粒细胞增加者6例(85%);血小板增加者2例(29%)。结论:应用rhEPO和rhG-CSF治疗AA和MDS-RA确实一部分病例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脊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RHEPO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
19
作者 冯玫 《山西白血病》 199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我院近年来收治 MM 病人27例,其中17例先后在院内外首诊时被误诊为18种疾病,误诊率为63%,误诊时间为2个月至3年,发病年龄在46—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本文通过对17例误诊病例的分析,证实了 MM 的临床表现呈多样... 我院近年来收治 MM 病人27例,其中17例先后在院内外首诊时被误诊为18种疾病,误诊率为63%,误诊时间为2个月至3年,发病年龄在46—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本文通过对17例误诊病例的分析,证实了 MM 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复杂化。如果临床对本病警惕性不高,极易被误诊。同时强调,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误诊分析 发病年龄 平均年龄 误诊病例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改善预后 长生存期 误诊为 误诊率 多样化 警惕性 MM
下载PDF
太原市南郊区1986年至1988年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
20
作者 岳桂芳 《山西白血病》 1993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至今病因不明的两种造血系统疾病,对劳动人民健康危害极大,为摸索出这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我院参加了全国关于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太原市南郊区为试点。今将结果报告如下: 方法一、调查方法: 1... 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至今病因不明的两种造血系统疾病,对劳动人民健康危害极大,为摸索出这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我院参加了全国关于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太原市南郊区为试点。今将结果报告如下: 方法一、调查方法: 1、发病率调查采用报病登记方法:即乡、镇卫生院、郊区人民医院、太原市市各医院、组成三级调查网,如发现病人上报我院血液科,同时利用区防疫站组织公社防保医生碰头会,了解各村发病情况,以防漏报,全部病例均经骨髓相,组化染色和周血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 贫血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