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轨道与艺术的共存与边界:广东时代美术馆“有轨艺术”项目 |
王莉莉
|
《公共艺术》
|
2019 |
0 |
|
2
|
“建筑·记忆”主题沙龙 |
冯原
庞伟
冯江
刘志伟
郑力鹏
何健翔
余志
邓启耀
刘珩
薛军
朱晔
赵趄
|
《城市建筑》
|
2015 |
1
|
|
3
|
在公众参与和社区行动中编织美术馆的公共性 |
刘阳(文/图)
|
《公共艺术》
|
2022 |
0 |
|
4
|
格物致知:人之想象,物之生命 |
陈颖
无
|
《艺术与设计》
|
2020 |
1
|
|
5
|
阳江街头的叱咤风云 |
理耕
无
|
《艺术与设计》
|
2022 |
0 |
|
6
|
河流脉搏:一份似水的民族志 |
哲洛
无
|
《艺术与设计》
|
2022 |
0 |
|
7
|
一张杂糅的歌单:语言、声景与认同 |
哲洛
无(图)
|
《艺术与设计》
|
2022 |
0 |
|
8
|
大尾象:从“没空间”到“白盒子”——对话徐坦 |
方立华
|
《艺术当代》
|
2016 |
0 |
|
9
|
Guangzhou 如果这是一个人 |
戴伟平
蒋志
|
《明日风尚》
|
2012 |
0 |
|
10
|
为另一个世界的想象提供栖身之地 |
蔡影茜
Nikita
Yingqian
Cai
|
《当代艺术与投资》
|
2011 |
0 |
|
11
|
“谈话”何以成为展览? |
蒋涛
方立华
无
|
《艺术当代》
|
2017 |
0 |
|
12
|
东南偏南:一个平面的延展 |
Elizabeth Alexandra Emrich
|
《艺术界》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