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
作者 谢乐 任俊奇 +3 位作者 平静 李红玲 莫超华 毛荣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2021—2023年会诊的5例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局部... 目的探讨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2021—2023年会诊的5例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局部胀痛或扪及体表肿块,镜下包含梭形和上皮样细胞2种成分,伴有多少不等的黏液背景。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和雌激素受体的共表达是其经典的免疫表型,分子检测提示SMARCB1/INI1缺失。肿瘤有复发倾向。结论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是一类分化不确定的SMARCB1/INI1缺失性肿瘤,建议归为惰性进展但有复发潜能的中间型肿瘤,诊断需要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相结合,局部扩大切除及长期随诊是目前最佳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瘤 上皮样细胞 免疫表型 佛山市中医院 肿瘤病例 雌激素受体 病理科 波形蛋白
原文传递
改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5 位作者 颜文杰 曹焕光 黄嘉韵 李湘 张晓忠 唐隽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慢性鼻窦炎症状改善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 mm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观察指标(鼻塞、流涕、头痛... 目的探讨改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慢性鼻窦炎症状改善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 mm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观察指标(鼻塞、流涕、头痛、嗅觉VAS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CT Lund-Mack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经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并清除中鼻甲本身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后,根据CT测量结果,以保留中鼻甲垂直部长度约21mm为参考值,切除多余的中鼻甲垂直部游离缘(即切除长度=CT测量长度-21 mm);对照组完成鼻窦、鼻息肉手术,按传统理念处理中鼻甲病变和变异,需要时切除中鼻甲前下部1/2~2/3。术后随访10~12个月,观察主观症状(鼻塞、流涕、头面痛及嗅觉障碍)、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病情控制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各种症状VAS评分和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术后试验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鼻塞及头痛的改善、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流涕、嗅觉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炎伴鼻息肉、鼻窦炎伴中鼻甲病变者,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部分切除”主要针对过长的中鼻甲垂直部,必须是在处理中鼻甲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保证中鼻道一定宽度后才予切除,有助于术后鼻部症状的改善和减少术腔粘连,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中鼻甲切除术 鼻窦炎 疗效
下载PDF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3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3 位作者 黄嘉韵 颜文杰 李晓珊 李湘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54例165侧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表现特征;采用广泛局部切除法切除瘘口、瘘管、感染灶及相关耳廓软骨;需要时酌情选用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普通型耳前瘘管142例153侧,... 目的探讨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54例165侧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表现特征;采用广泛局部切除法切除瘘口、瘘管、感染灶及相关耳廓软骨;需要时酌情选用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普通型耳前瘘管142例153侧,瘘口在外耳道口前上方区域;变异型耳前瘘管共12例/侧,分别开口于耳轮脚、外耳道内、耳廓后上方。感染可发生在瘘口(管)周围任何部位,感染程度可表现为红肿硬结、肿胀渗出、脓肿形成、局部溃破(切开)及炎症疤痕等。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失访,复发共5例/侧,占3.03%(5/165侧),其中变异型1例/侧,普通型4例/侧,差异无显著性(c2=1.239,P=0.266),其余患者均治愈。用皮瓣修复的患者15例均一期愈合。结论感染耳前瘘管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手术切除是治疗感染耳瘘的有效方法,掌握感染耳前瘘管基本知识、保证完整彻底的病灶切除,是减少或避免复发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复发
下载PDF
消癌平对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姜立 李佩芬 +2 位作者 吕小平 刘伟明 刘宝宝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2-167,共6页
目的:研究消癌平对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结肠癌(colon cancer,CC)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04-01~2020-10-31收治的50例CC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注射奥沙... 目的:研究消癌平对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结肠癌(colon cancer,CC)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04-01~2020-10-31收治的50例CC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注射奥沙利铂、口服卡培他滨片的化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癌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WBC、NLR、PLT和Hb)、免疫指标(CD4+、CD8+、CD4+/CD8+、NK)、相关蛋白表达(CXCL12、CXCR4)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WBC、NLR、PLT、Hb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4+/CD8+、NK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CXCL12与CXCR4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情况相似,观察组CXCL12与CXCR4的表达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消癌平通过降低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在CC中的表达,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效发挥抗肿瘤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消癌平 趋化因子 CXCL12 CXCR4
下载PDF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3 位作者 司建荣 黄坤平 曹焕光 宋卫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甲垂直部上下径的长度情况,分析其长度和鼻腔病变程度、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堵塞程度及年龄、性别等的关系。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图像,测量128例(332侧)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分别对前、后组鼻窦...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甲垂直部上下径的长度情况,分析其长度和鼻腔病变程度、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堵塞程度及年龄、性别等的关系。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图像,测量128例(332侧)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分别对前、后组鼻窦炎病变程度进行Lund-mackey CT评分,并行鼻内镜检查Lund-Kenedy评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332侧)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甲垂直部长度范围15-38mm,大于等于23mm的257侧(77.4%);男性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大于女性(P<0.01);中鼻甲长度和性别显著相关(r=-0.168, P=0.002,),和年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8,P=0.144);OMC堵塞组中甲长度大于OMC无堵塞组(P<0.01),中甲长度和OMC堵塞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57,P=0.000)。结论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可以通过CT图像进行测量,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可能和患者性别、鼻腔鼻窦病变程度等相关,期待更深入、多中心的研究共同关注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的关系,为“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测量
下载PDF
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对鼻窦炎手术疗效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4 位作者 宋卫军 曹焕光 黄嘉韵 李湘 张晓忠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经鼻内镜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对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mm的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施规范的经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试验组:根据CT测量的中鼻甲垂直部长度... 目的初步探讨经鼻内镜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对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mm的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施规范的经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试验组:根据CT测量的中鼻甲垂直部长度,以保留中鼻甲垂直部长度约21mm为参考值,切除多余的部分中鼻甲垂直部游离缘组织;对照组:处理鼻窦、鼻甲病变后,手术医生根据病情决定中鼻甲切除与否,对中鼻甲长度处理无具体要求。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12个月,无失访。试验组有效27例(90.00%),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20例(66.67%),无效10例。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继发性额窦炎、嗅觉减退等并发症。结论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能保留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部分中鼻甲,可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一定程度上提高慢性鼻窦炎病人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切除 中鼻甲切除术 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PTEN和HSP27及p53表达与肿瘤分化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凯夫 陈坚平 +1 位作者 黄金凤 钟纬经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分析PTEN、HSP27、p5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脑原发性星形细胞瘤中PTEN、HSP27、p53的表达进行观察,对其中41例取得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TEN、HSP27、... 目的分析PTEN、HSP27、p5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脑原发性星形细胞瘤中PTEN、HSP27、p53的表达进行观察,对其中41例取得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TEN、HSP27、p53的表达在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9,F=14.25,F=12.16,P<0.01)。PTEN在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预后较好,HSP27、p53在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预后差。结论PTEN、HSP27、p53异常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分级和预后密切相关,能客观反映肿瘤的增殖速度,分化和恶性程度,可以作为判断肿瘤分化和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热休克蛋白质类 基因 p53 基因 肿瘤抑制 预后
原文传递
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病变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3 位作者 李晓珊 颜文杰 曹焕光 李湘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53例(男30例,女23例)面部皮肤病变患者。经手术彻底切除病变,恶性肿瘤切除严格无瘤原则,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认切缘阴性;良性病变切净病灶即可。根据缺损部位选用合适的局...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53例(男30例,女23例)面部皮肤病变患者。经手术彻底切除病变,恶性肿瘤切除严格无瘤原则,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认切缘阴性;良性病变切净病灶即可。根据缺损部位选用合适的局部皮瓣修复缺损:改良V-Y推进皮瓣13例、鼻唇沟转移皮瓣8例、A/O-T形皮瓣8例、旋转皮瓣6例、直接滑行瓣5例、多型皮瓣联合6例、双叶瓣2例、棱形皮瓣2例、游离皮瓣3例。结果:术后良性病变随访10~12个月,恶性肿瘤随访12~36个月,均无失访;恶性肿瘤者中有2例术后半年局部复发再手术切除;皮瓣远端表皮部分坏死5例,经湿敷、换药渐愈;创面裂开1例,再缝后愈合。其余皮瓣均一期愈合.全组无血肿、睑外翻、唇部变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皮瓣类型多样,可灵活选用来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修复技术是术者的底气,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修复手段,才敢大胆地切除病变,最终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皮瓣 面部修复 皮肤病变 面部缺损 手术
原文传递
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3 位作者 李晓珊 颜文杰 曹焕光 李湘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1年4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收治并行面部V-Y皮瓣修复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5~85岁。病变部位包括面颊部12例(... 目的探讨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1年4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收治并行面部V-Y皮瓣修复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5~85岁。病变部位包括面颊部12例(4例涉及下睑),鼻部4例,唇部3例,颞部2例,颏部2例。病理诊断包括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皮肤角化病7例,皮内痣3例,毛母质瘤1例,混合瘤1例,表皮囊肿1例。根据缺损部位设计合适的皮下筋膜蒂V-Y皮瓣进行修复。总结该皮瓣的血供优势、成活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应用χ^(2)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均经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术中冷冻病检尽量取得切缘阴性,本组有1例多次切除后仍有1个切缘阳性。缺损面积14 mm×12 mm~59 mm×54 mm。全组皮瓣均成活。本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是“Y”形三臂会合处及附近表皮少部分坏死结痂共4例,经湿敷、换药后脱痂愈合;其余患者创面一期愈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根据皮瓣的双蒂与单蒂(4/19比0/4)、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4/13比0/10)以及患者有基础病与无基础病(1/6比3/17)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98、3.56、0.01,P值均>0.05)。全组无裂开、血肿、睑外翻、唇部变形等并发症。良性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恶性肿瘤患者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面部中小型缺损的修复,如处理恰当,V-Y皮下筋膜蒂皮瓣有可能成为“不易坏死”的局部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肿瘤 皮肤病变 修复外科手术 带蒂皮瓣 V-Y皮瓣
原文传递
面部原发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2 位作者 黄嘉韵 颜文杰 李湘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五官原发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总结分析37例面部五官部位原发BCC的临床特征。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术中冷冻病检,保证切缘干净;选择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37例中2例... 目的:探讨面部五官原发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总结分析37例面部五官部位原发BCC的临床特征。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术中冷冻病检,保证切缘干净;选择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37例中2例侧切缘见癌细胞残留,于术后4~6个月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5.41%(2/37),治愈率94.59%(35/37)。切除后缺损区选用合适皮瓣修复,4例出现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其余全部皮瓣成活,外观效果满意。结论:面部五官原发BCC临床特征多种多样。首次彻底切除原发灶、保证切缘干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选择适合的方法修复缺损,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面部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