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芳 邹莹 +2 位作者 王亚乐 彭树文 刘洁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71-74,共4页
目的 对比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NLDO)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按就诊天数的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日期, 25例)、B组(双号日期,25例)。A组实施鼻内镜下泪道逆行置管术, B组实施鼻内镜下泪囊... 目的 对比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NLDO)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按就诊天数的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日期, 25例)、B组(双号日期,25例)。A组实施鼻内镜下泪道逆行置管术, B组实施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29.25±3.18)min、在院时间(0.85±0.23)d明显短于B组的(51.74±3.26)min、(4.47±1.26)d,出血量(5.03±1.06)ml少于B组的(46.45±11.12)ml(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B组(24.00%),但术后1年复发率(28.00%)高于B组(4.00%)(P<0.05)。结论 鼻内镜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较泪囊鼻腔造口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较容易、出血量少等优势,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较泪道逆行置管术则更有利于预防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鼻内镜 泪囊鼻腔造口术 泪道逆行置管术 临床疗效 对比
下载PDF
沙参麦冬汤对放射性鼻窦炎黏膜形态和功能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彭树文 谢民强 肖树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加减沙参麦冬汤对放射性鼻窦炎黏膜形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1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每次服用加减沙参麦冬汤,对照组用罗红霉素治疗,其他措施2组相同并做对比观察。随访3... 目的:探讨应用加减沙参麦冬汤对放射性鼻窦炎黏膜形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1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每次服用加减沙参麦冬汤,对照组用罗红霉素治疗,其他措施2组相同并做对比观察。随访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进行糖精试验,每组4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取窦口鼻道复合体黏膜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治疗组鼻腔黏膜形态和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SIgA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月治疗组患者SIgA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治疗组纤毛传输速率为3.14±1.05mm/min,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治疗组纤毛传输速率为6.09±2.63mm/m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为5.04±1.22mm/min,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治疗前黏膜上皮纤毛脱落,治疗后纤毛排列较整齐,粗细较均匀,呈"9+2"微管结构。结论:应用加减沙参麦冬汤能加快鼻腔黏膜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鼻窦炎 加减沙参麦冬汤 纤毛传输速率 鼻黏膜
下载PDF
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树文 黄健男 +3 位作者 苏宗海 肖平 李惠华 陈楚丽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总结经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探讨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最佳治疗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46例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诊6个月~1年,按照1997年中华... 目的:总结经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探讨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最佳治疗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46例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诊6个月~1年,按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订标准(海口)标准:治愈39例(85%),好转5例(11%),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结论:青少年鼻窦炎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应采用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青少年鼻窦炎具有小范围、精细和微创及术后疗效肯定等优点,术中应建立宽敞的术腔入路以利于术后换药及避免术腔粘连,术后随访及药物辅助治疗也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青少年 鼻内镜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文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0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与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9年2月—2021年8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泪...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与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9年2月—2021年8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1个月总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院1个月SONT-20、Lund-kennedy与V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效果分析,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于鼻内镜手术的时间与出血量,治疗有效性较高,选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对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优良,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手术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华盛 傅向军 +3 位作者 郑明奋 彭树文 黄杰波 王俊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MCM-7、MMP-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预后判断。方法收集32例确诊PTMC病例,分别取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取其癌灶以外的甲状腺组织标本作...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MCM-7、MMP-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预后判断。方法收集32例确诊PTMC病例,分别取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取其癌灶以外的甲状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两组标本的MCM-7、MMP-9表达,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并研究MCM-7、MMP-9表达与PTM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判断其表达能否体现PTMC的侵袭性及预后。结果 PTMC实验组的MCM-7、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样本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实验组的MCM-7表达与肿瘤直径≥5 mm呈正相关(r_s=0.526,P=0.002),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_s=0.411,P=0.020),MCM-7、MMP-9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MCM-7、MMP-9在非肿瘤甲状腺组织标本中低表达,在PTM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MCM-7表达与肿瘤直径≥5 mm正相关,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可以作为PTMC辅助术前诊断、风险分层、预测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MCM-7 MMP-9
下载PDF
鼓室内异位颈内动脉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芳 田广永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1-423,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搏动性右耳鸣6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搏动性右耳鸣,呈“呼呼”吹风样杂音,耳鸣的节律与心律一致,右耳听力下降,伴耳胀闷感,无耳痛,无头晕头痛等不适,未予重视及特殊诊治。此后... 1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搏动性右耳鸣6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搏动性右耳鸣,呈“呼呼”吹风样杂音,耳鸣的节律与心律一致,右耳听力下降,伴耳胀闷感,无耳痛,无头晕头痛等不适,未予重视及特殊诊治。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存在,于活动后明显,逐渐影响患者睡眠。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鸣加重,伴失眠、纳差,就诊于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异位颈内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