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技术塑造文化形态——一种传播学的视野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庆林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7期147-149,共3页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技术发明,由于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它们在处理音、形、意三者关系时的不同策略使它们拥有各自的独特品质,使得它们在打破人在口语时代所形成的感官平衡的同时,形成了不同的感官比率,由...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技术发明,由于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它们在处理音、形、意三者关系时的不同策略使它们拥有各自的独特品质,使得它们在打破人在口语时代所形成的感官平衡的同时,形成了不同的感官比率,由此内在地定制了两种不同文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文字 传播技术 文化形态 塑造
下载PDF
古代文化传播研究:古老与年轻的交融——以广西古代汉文化传播研究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海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研究糅合了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传播学等新老学科的研究方法,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本文以广西古代汉文化传播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古代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与...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研究糅合了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传播学等新老学科的研究方法,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本文以广西古代汉文化传播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古代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化传播 传播方式 广西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勤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6,共5页
目前,我国传媒业已进入高强度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大众传媒在多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个性与特征,探究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 目前,我国传媒业已进入高强度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大众传媒在多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个性与特征,探究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大众传播 多民族地区 规模化发展 大众传媒 影响作用 传播质量 共同繁荣 传媒业
下载PDF
探索“建构式”教学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海荣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3期168-170,共3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探索"建构"式教学,目的是克服原有教学模式弊端,使得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是"活"的,是学生分析大众传播现象的"支架",而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对象。"建构式"教学采... "传播学研究方法"探索"建构"式教学,目的是克服原有教学模式弊端,使得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是"活"的,是学生分析大众传播现象的"支架",而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对象。"建构式"教学采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使得学习具有旅游探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处理好问题与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课程时间安排、学习资源提供、上课学生规模和考核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方法 建构教学 传统弊端 知识探险 资源配置
下载PDF
大众文化传播与后现代审美 被引量:2
5
作者 江建文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0,共2页
当下我国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应属于大众社会的文化传播。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一传播方式的审美性生成问题,指出:科技的意识形态的辐射功能、仿真的幻像理论以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是生成机制中最重要的3个支撑点,它们共同决定了大众文化传... 当下我国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应属于大众社会的文化传播。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一传播方式的审美性生成问题,指出:科技的意识形态的辐射功能、仿真的幻像理论以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是生成机制中最重要的3个支撑点,它们共同决定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后现代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传播 审美幻像 消费主义
下载PDF
文字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对汉字和英文的一种传播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庆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6-98,共3页
作为克服口语时空上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文字 ,汉字和英文在构字策略上有很大不同。汉字义与形关联 ,英文必与音关联 ,这种差别通过以文字为基本媒介的传播机制内在地定制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形态和面貌。这种差别在今天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 作为克服口语时空上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文字 ,汉字和英文在构字策略上有很大不同。汉字义与形关联 ,英文必与音关联 ,这种差别通过以文字为基本媒介的传播机制内在地定制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形态和面貌。这种差别在今天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汉字 英语 口语 媒介 麦克卢汉 英语学习 构字策略 字义 字形 字音 传播机制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广西人才战略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平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12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文化建设 人才战略 广西区 综述 文化发展 县委书记 历史任务
下载PDF
试析西方传播学主要研究范式的不同
8
作者 邹迎九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4-14,共1页
传播学诞生近百年以来,西方学者的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范式:经验主义范式、批判主义范式和技术主义范式.之所以称为三种不同的传播学研究范式,是因为这些研究范式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理论基础不同.经验主义范... 传播学诞生近百年以来,西方学者的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范式:经验主义范式、批判主义范式和技术主义范式.之所以称为三种不同的传播学研究范式,是因为这些研究范式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理论基础不同.经验主义范式所遵循的思想基础是20世纪的主流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哲学为理论基础;而技术主义范式则奉行唯技术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主要的线索和最具决定性力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播学 唯技术主义 传播学研究 试析 逻辑实证主义 经验主义 批判主义 批判哲学 马克思主义 西方学者
下载PDF
寻求传播学研究的自为之路——兼谈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
9
作者 李庆林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72-74,共3页
本文基于以下三者的内在一致性而提出话语→传播方式(包括传播技术和传播关系)→社会结构的研究路径,认为从话语和传播方式两个层面着力挖掘传统中国社会传播表象后面所隐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就可以揭示出特定时代的话语和传播方... 本文基于以下三者的内在一致性而提出话语→传播方式(包括传播技术和传播关系)→社会结构的研究路径,认为从话语和传播方式两个层面着力挖掘传统中国社会传播表象后面所隐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就可以揭示出特定时代的话语和传播方式与社会制度的互构关系,认知传统社会制度得以延续的内在社会传播机制,深化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关系研究,在历史的脉络中把握变革中国话语和传播方式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本土化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文化”与“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广西人才战略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王建平 《人事天地》 2006年第7期7-9,共3页
2006年7月26日至27日,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背景下,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大新县委、县政府和人事天地杂志社在大新县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广西人才战略研讨会”。自治区社科联主席庞... 2006年7月26日至27日,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背景下,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大新县委、县政府和人事天地杂志社在大新县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广西人才战略研讨会”。自治区社科联主席庞汉生、大新县委书记雷永达等领导莅临会场作重要讲话.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炳忠研究员、副会长江建文、陈学璞、张利群等教授分别主持会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社科联、广西社科院、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广西管理科学研究会、广西人才学会、人事天地杂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 人才战略 新农村建设 广西 “人才” “文化”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短信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桂仁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2期1-2,共2页
目前,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机短信,其快捷、便利、成本低廉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成为当代人们日常信息传播重要渠道和载体之一。手机短信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功效,是人际传播和... 目前,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机短信,其快捷、便利、成本低廉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成为当代人们日常信息传播重要渠道和载体之一。手机短信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功效,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当然,我们在看到短信传播巨大优势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它在传播中显示出的矛盾性和负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短信 媒体 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
下载PDF
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走向
12
作者 曾超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 发展趋势 媒介研究 批判学派 比较研究 本土化研究
下载PDF
唐代文化传播的精彩华章——评《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13
作者 周生杰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的《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放眼大文化视野,立足文化史学的角度,运用互动式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盛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的过程、内容和意义,史料丰富,结构合理,对唐文化传播史和日本文...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的《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放眼大文化视野,立足文化史学的角度,运用互动式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盛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的过程、内容和意义,史料丰富,结构合理,对唐文化传播史和日本文化辨证吸收唐文化精神的历史做出了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文化传播 李寅生 巴蜀书社 文化交流 文化史学
下载PDF
方言新闻节目的传播学分析——以南宁电视台《有话日日倾》为例
14
作者 周钰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2期11-12,共2页
方言新闻是近年来国内电视台推出的新闻节目样式.它的产生原因、现状及发展趋势已日益引发业界和学界人士的关注。通过对南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方言新闻节目《有话日日倾》进行传播学分析,发现其传播的客体、传播内容和传播环境均有... 方言新闻是近年来国内电视台推出的新闻节目样式.它的产生原因、现状及发展趋势已日益引发业界和学界人士的关注。通过对南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方言新闻节目《有话日日倾》进行传播学分析,发现其传播的客体、传播内容和传播环境均有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新闻节目 传播学
下载PDF
从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看戏曲的大众文化传播
15
作者 徐晓颖 李庆林 《声屏世界》 2008年第4期45-46,共2页
将民族传统文化才艺秀这一新的电视艺术形式搬上荧屏,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节目为戏曲文化的大众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将离大众生活比较远的戏曲通俗化,既发挥了节目应有的娱乐性,又实现了戏曲文化传播的目的,成功地在精英... 将民族传统文化才艺秀这一新的电视艺术形式搬上荧屏,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节目为戏曲文化的大众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将离大众生活比较远的戏曲通俗化,既发挥了节目应有的娱乐性,又实现了戏曲文化传播的目的,成功地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找到了一个雅俗共赏的结合点,为大众文化的良性发展开辟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传播 戏曲文化 东方卫视 民族传统文化 艺术形式 大众传播 大众生活 雅俗共赏
下载PDF
对媒介技术的传播学浅析
16
作者 白磊 《大众科技》 2006年第8期34-35,共2页
媒介作为一个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其无可匹敌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来临也愈加凸显,对其的研究也早已系统化和深入化。文章回顾和归纳了前人对媒介技术一些理论性分析。
关键词 媒介 媒介技术 传播
下载PDF
旅游广告的跨文化诉求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勤 杨博智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因面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诉求和传播,使其应该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社会规范和心理需求,以及文化语境差异等诸多方面进行...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因面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诉求和传播,使其应该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社会规范和心理需求,以及文化语境差异等诸多方面进行广告诉求的跨文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广告诉求 跨文化思考
下载PDF
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的体现 被引量:8
18
作者 靖鸣 申雪凤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3-86,共4页
网络媒体的崛起将网络新闻传播迅速植入了大众视野 ,其信息呈现的非线性特征催生了研究者试图构建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想法 ,以便有助于大众透过五花八门的网络传播现象认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构建网络新闻传播的图形模式以对比传统媒... 网络媒体的崛起将网络新闻传播迅速植入了大众视野 ,其信息呈现的非线性特征催生了研究者试图构建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想法 ,以便有助于大众透过五花八门的网络传播现象认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构建网络新闻传播的图形模式以对比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上的特征为基础 ,以受众的反馈信息为着眼点 ,充分考虑个体因素和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传递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认识和分析 ,试图将网络新闻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和双向流动性准确地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 传播模式 新闻信息 双向流动性 结构模式 网络媒体
下载PDF
网络文化的特性及社会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海明 邓红专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2-76,共5页
网络正引导一场文化的创新和变革,透过网络文化可以认识文化的网络形态,也可以关注网络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文化和网络两个角度分别切入,试图解析网络文化所兼具的技术和文化特性及其社会影响。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社会影响 网络形态 文化内涵 文化特性 引导 解析
下载PDF
社会文化环境对古壮字生存、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南津 唐未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古壮字是记录壮族语言的民间文字,目前仍在民间流传。影响古壮字产生、生存、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多种多样,它的产生、生存、发展深深植根于广阔的壮族社会文化环境。在此影响下,古壮字目前虽逐渐衰落,但在一些领域内仍会长期存在。
关键词 文字 古壮字 社会文化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