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龟兹研究院院藏彩绘泥塑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丽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着重对龟兹研究院院藏彩绘泥塑造像进行初步整理。院藏保存较好的可辨识的造像共44件,有代表性的15件,按其特点分为五类:彩绘泥塑头像残件、彩绘泥塑身躯残件、彩绘泥塑手残件、彩绘泥塑花饰,动物与须弥山等归为其它类。
关键词 彩绘泥塑 龟兹石窟 文化遗产 佛教造像
下载PDF
新疆龟兹研究院藏木简调查研究简报 被引量:4
2
作者 庆昭蓉 赵莉 +2 位作者 吴丽红 王建林 台来提.乌布力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共28页
2011~2012年,新疆龟兹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对新疆龟兹研究院藏木简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根据木简的内容和形制将这批木简分为5类,并对所有木简上的文字进行了转写、转录、注... 2011~2012年,新疆龟兹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对新疆龟兹研究院藏木简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根据木简的内容和形制将这批木简分为5类,并对所有木简上的文字进行了转写、转录、注释、中译与相关分析。这批木简不仅反映了古代克孜尔石窟的寺院生活,更显示出此窟在交通形势与佛教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院 研究简报 木简 龟兹 新疆 国家一级文物 克孜尔石窟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新疆龟兹研究院藏吐火罗语文字资料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莉 台来提.乌布力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6,共3页
自1908年吐火罗语成功解读以来,研究历史已逾百年,在这方面西方学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而且由于西方人研究古代印欧语言具有先天优势。此外,吐火罗语文献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因此从事这一领域的... 自1908年吐火罗语成功解读以来,研究历史已逾百年,在这方面西方学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而且由于西方人研究古代印欧语言具有先天优势。此外,吐火罗语文献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因此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仅要受过印欧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训练,更须具备印度学乃至各种古代西域语言文字的知识。不过,国外研究吐火罗语往往出于探索原始印欧语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火罗语 文字资料 研究院 比较语言学 龟兹 新疆 领先地位 西方学者
原文传递
龟兹石窟“过去佛”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霍旭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38,共17页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诸多佛陀造像里有相当数量是"过去佛"。"过去佛"主要出现在中心柱洞窟主室券顶和方形窟主室穹隆顶上。还有在释迦牟尼佛的头光里出现"过去佛"。"过去佛"是龟兹石窟壁画中十分...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诸多佛陀造像里有相当数量是"过去佛"。"过去佛"主要出现在中心柱洞窟主室券顶和方形窟主室穹隆顶上。还有在释迦牟尼佛的头光里出现"过去佛"。"过去佛"是龟兹石窟壁画中十分重要的题材内容。本文以佛经等文献资料为据,结合龟兹石窟各种形式的"过去佛"造像,为认识部派佛教时期说一切有部的菩萨观与佛陀观,揭示龟兹石窟更深刻的佛教内涵,进而探索龟兹佛教的发展历史和思想演变,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过去佛
下载PDF
龟兹佛教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霍旭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9,共7页
龟兹是印度佛教东传重要的中转基地之一。龟兹佛教不仅承载了印度部派佛教的义理,还发展了印度佛教理论。龟兹佛教直接影响了中国内地佛教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中国佛教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百年来,对龟兹佛教及其艺术... 龟兹是印度佛教东传重要的中转基地之一。龟兹佛教不仅承载了印度部派佛教的义理,还发展了印度佛教理论。龟兹佛教直接影响了中国内地佛教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中国佛教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百年来,对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以"大乘佛教"为统治地位的中国佛教中,龟兹佛教因属于"小乘佛教"体系而长期被轻视,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表现为,在中国历来的佛教史中,龟兹佛教史的记述极其简略,轻描淡写或材料堆砌,内容雷同;用大乘佛教理念解读龟兹佛教及其艺术内涵,背离原来思想,导致长期以来龟兹佛教的真髓不能被真正揭示出来。改变这种状况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理论求新。首先要为龟兹佛教作历史定位和理论定位。找准龟兹佛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贯彻"科学发展"和"继承与发展"的方针,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展望未来,龟兹佛教史研究定会迈向更高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佛教 研究现状 历史与理论定位 学术展望
下载PDF
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新视野 被引量:1
6
作者 霍旭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100,2,共9页
本课题研究集体在对龟兹佛教与石窟开展全方位研究探索中,取得了诸多新的收获。文本主要介绍几个重要的问题: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的定位问题;"说一切有部思想文化带";犍陀罗与龟兹佛教艺术的亲缘关系;龟兹佛教与石窟"边缘... 本课题研究集体在对龟兹佛教与石窟开展全方位研究探索中,取得了诸多新的收获。文本主要介绍几个重要的问题: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的定位问题;"说一切有部思想文化带";犍陀罗与龟兹佛教艺术的亲缘关系;龟兹佛教与石窟"边缘化"原因历史探寻。这些研究成果,是突破长期束缚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的思想藩篱,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形成了新视野、新思路的基础上,经过论证从而达到新境界的结果。在上述诸问题中,也有不少历史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得以借鉴。而更新观念,重新审视某些历史问题更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文化 龟兹佛教 全方位探索 “说一切有部思想文化带” 毗昙学 新视野
下载PDF
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的新收获 被引量:1
7
作者 霍旭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9,共16页
近年龟兹石窟进入了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全方位研究的阶段。佛教艺术与佛教义理的关系问题,是佛教艺术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赵朴初先生"佛像都是表法的,佛教教义的谛,就体现在佛教美术"的纲领性论述,... 近年龟兹石窟进入了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全方位研究的阶段。佛教艺术与佛教义理的关系问题,是佛教艺术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赵朴初先生"佛像都是表法的,佛教教义的谛,就体现在佛教美术"的纲领性论述,促使石窟研究跨越了单纯艺术研究的藩篱。"龟兹石窟究竟表的是什么‘法’"就成为必须探求的命题。龟兹石窟研究只有以龟兹佛教研究为引领,才能走进最后真谛的大门。龟兹佛教与石窟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该怎样评价,文本拟从"北传部派佛教的思想宝库""中国毗昙学的探视窗口""犍陀罗佛教与艺术的东方基地""龟兹古文字的破解"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如果有志之士能在龟兹佛教史研究中取得更多的成果,那将是对中国佛教史与世界佛教史研究有益的补缺、充实、丰富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文化 龟兹佛教与石窟 历史地位与价值 新收获
下载PDF
龟兹佛教艺术研究与图像学 被引量:3
8
作者 霍旭初 《新疆艺术(汉文)》 2016年第1期19-27,共9页
龟兹佛教艺术独领风骚,享誉世界。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文化遗产中最丰富的部分,而其炫彩的图像,向来是造型艺术研究家们瞩目的对象。20世纪初,在西域考古探察取得巨大收获后,龟兹石窟图像的研究随之展开。德国学者利用所获的大量壁画,率... 龟兹佛教艺术独领风骚,享誉世界。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文化遗产中最丰富的部分,而其炫彩的图像,向来是造型艺术研究家们瞩目的对象。20世纪初,在西域考古探察取得巨大收获后,龟兹石窟图像的研究随之展开。德国学者利用所获的大量壁画,率先开展了龟兹图像的研究,取得显著的成果,奠定了龟兹石窟图像艺术研究的基础。之后,日本、法国、美国、俄国、中国学者接踵开展研究,不断将龟兹石窟图像研究推向更高水平。中国学者对龟兹石窟图像研究起步虽然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毗达磨 佛教艺术 部派佛教 过去佛 波罗蜜多 释迦牟尼 大乘佛教 龟兹石窟 菩萨道 本生故事 佛教教义 图像学
下载PDF
论龟兹石窟研究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英荣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5期125-133,共9页
龟兹石窟文化不仅是龟兹民族的文化成就,更是古代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对龟兹石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历史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实证来看,以西汉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为标志,新疆从行政区划上便已列入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区... 龟兹石窟文化不仅是龟兹民族的文化成就,更是古代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对龟兹石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历史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实证来看,以西汉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为标志,新疆从行政区划上便已列入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区域,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同时,研究还表明,古代新疆文明是在以佛教为主导并融合其他多种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与佛教文化相比,伊斯兰教文化在古代西域地区是一种晚来的宗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研究 考古 研究意义 新疆地区
下载PDF
龟兹石窟壁画佛学思想研究二题——说一切有部菩萨观、佛陀观探微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旭初 《吐鲁番学研究》 2011年第2期79-87,F0003,共10页
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的“表法”艺术形式。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是龟兹石窟的思想基础。说一切有部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意识形态。以往对龟兹石窟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佛学思想研究比较薄弱甚至有所偏颇。本文以说一切有部理论体系中的阿... 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的“表法”艺术形式。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是龟兹石窟的思想基础。说一切有部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意识形态。以往对龟兹石窟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佛学思想研究比较薄弱甚至有所偏颇。本文以说一切有部理论体系中的阿毗达磨,即“毗昙学”的观点,对龟兹石窟壁画中两则反映说一切有部菩萨观与佛陀观的故事题材,作专题考察与研究。揭示龟兹石窟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征,进而认识龟兹佛教的属性和在佛教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说一切有部 菩萨观 佛陀观
下载PDF
龟兹石窟壁画传统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艳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以古代龟兹壁画的传统材料为线索,分析了龟兹壁画的传统制作技法,探讨矿物颜料的种类、发色理论和颜料的制作工艺。通过了解古代矿物颜料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临摹壁画,继承和发扬灿烂的龟兹文化。
关键词 龟兹石窟 壁画 传统材料
下载PDF
数字化复制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应用——以新疆龟兹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伟加 《印刷杂志》 2020年第5期46-49,共4页
如今,中国的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有16项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6项位于新疆。克孜尔石窟便是其中一项。这些文化遗产都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载体。然而在中华5000年文明的历史长河... 如今,中国的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有16项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6项位于新疆。克孜尔石窟便是其中一项。这些文化遗产都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载体。然而在中华5000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而未来还将面临着消亡的威胁。该怎样更有效地监测和保护这些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文化遗产,又该怎样调和保护传承、弘扬展示和旅游开发工作之间的矛盾,将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文明唤醒,并融入现代人类文明发展中,已然成了当下文化遗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复制技术 文化遗产 数据采集
下载PDF
从龟兹石窟和出土文书看唐朝对龟兹的治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利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9,共10页
有唐一代,中央政府在龟兹设立了以安西大都护府为核心的一整套军政管理体系,保障了中国边疆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丝路的畅通,并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龟兹石窟及其出土文书保存了唐代治理龟兹的珍贵信息与资料,文本通... 有唐一代,中央政府在龟兹设立了以安西大都护府为核心的一整套军政管理体系,保障了中国边疆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丝路的畅通,并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龟兹石窟及其出土文书保存了唐代治理龟兹的珍贵信息与资料,文本通过深入研究,以期使学界对唐代治理龟兹的政策与措施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果有更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文化 龟兹学研究 唐朝 治理 石窟 文书
下载PDF
龟兹石窟佛像的艺术风格及其特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丽娅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11,共14页
根据佛像的造型、头背光以及服饰等因素的差异,龟兹石窟中的佛像风格可分为四类:印度风格、龟兹风格、汉地风格和回鹘风格。印度风格佛像出现于龟兹石窟早期,包括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两种类型,其中犍陀罗风格佛像较多。龟兹风格佛像... 根据佛像的造型、头背光以及服饰等因素的差异,龟兹石窟中的佛像风格可分为四类:印度风格、龟兹风格、汉地风格和回鹘风格。印度风格佛像出现于龟兹石窟早期,包括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两种类型,其中犍陀罗风格佛像较多。龟兹风格佛像形成于公元4世纪,延续至龟兹佛教的衰亡时期,是在龟兹本地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印度、中亚文化而发展形成的佛像类型。汉地风格佛像,是唐代汉传佛教艺术传入龟兹的产物,艺术风格接近同时期中原佛教艺术。回鹘风格佛像,约公元10世纪及以后,是回鹘人西迁后在吸收中原佛教和龟兹佛教艺术因素,形成的具有回鹘人审美特色的佛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佛像 风格 特点
下载PDF
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及其反映的思想 被引量:6
15
作者 苗利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7,共13页
佛、菩萨、缘觉和声闻是佛教的四圣,龟兹石窟中有许多的相关图像,这些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它们的演变反映出了龟兹佛教的变迁。龟兹石窟早期奉行唯礼释迦的观念,菩萨是佛修行阶段的身份,声闻是佛的弟子,辟支佛是自证成道的修行... 佛、菩萨、缘觉和声闻是佛教的四圣,龟兹石窟中有许多的相关图像,这些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它们的演变反映出了龟兹佛教的变迁。龟兹石窟早期奉行唯礼释迦的观念,菩萨是佛修行阶段的身份,声闻是佛的弟子,辟支佛是自证成道的修行者。佛的十八不共法是菩萨、缘觉和声闻不具备的。公元7世纪以后,汉传大乘佛教传入龟兹,龟兹石窟中,反映多佛、十方佛以及菩萨代佛传法度人等大乘观念图像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佛陀 声闻 缘觉 菩萨
下载PDF
新疆库木吐喇石窟壁画颜料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玉 张晓彤 +2 位作者 周智波 王乐乐 叶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为了解新疆库木吐喇石窟壁画颜料成分,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颜料主要有红色铁红、铅丹,蓝色颜料青金石,绿色颜料氯铜矿,金色的金箔,白色颜料石膏,黑色颜料... 为了解新疆库木吐喇石窟壁画颜料成分,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颜料主要有红色铁红、铅丹,蓝色颜料青金石,绿色颜料氯铜矿,金色的金箔,白色颜料石膏,黑色颜料炭黑和二氧化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 拉曼光谱 石窟壁画
下载PDF
龟兹石窟“天相图”演变初探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莉 杨波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5,共12页
龟兹石窟"天相图"大都绘于券顶两侧山峦之间,画上日、月、飞行立像等空中的诸元素。"天相图"在龟兹地区诞生伊始,就与烘托禅修氛围的菱格山水图结合在一起。构图成熟的"天相图"则以宣扬由禅定而达到的神... 龟兹石窟"天相图"大都绘于券顶两侧山峦之间,画上日、月、飞行立像等空中的诸元素。"天相图"在龟兹地区诞生伊始,就与烘托禅修氛围的菱格山水图结合在一起。构图成熟的"天相图"则以宣扬由禅定而达到的神变为重要主题。到了唐安西都护府统治时期,汉风洞窟内的"天相图"用象征净土的莲花取代了传统的天空元素。在龟兹回鹘时期,由于回鹘佛教美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天相图"的绘制也体现为汉风、龟兹风两种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天相图 演变
下载PDF
龟兹石窟的佛教思想基础与框架——对龟兹石窟的毗昙学考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霍旭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52-61,共10页
毗昙学是佛教历史上重要的思想体系。龟兹长期处在毗昙学思想的覆盖区内,毗昙学就成为龟兹石窟的主要佛教思想基础。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表法"的重要艺术形式,毗昙学的理念必然在龟兹石窟中有鲜明的体现。毗昙学应该是我们研... 毗昙学是佛教历史上重要的思想体系。龟兹长期处在毗昙学思想的覆盖区内,毗昙学就成为龟兹石窟的主要佛教思想基础。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表法"的重要艺术形式,毗昙学的理念必然在龟兹石窟中有鲜明的体现。毗昙学应该是我们研究龟兹石窟以至龟兹佛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用毗昙学理念考察解读龟兹石窟的内容,必能进一步揭示出龟兹石窟更深的内涵,将龟兹石窟和龟兹佛教的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思想基础 毗昙学 考察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佛教美术思想刍议——兼谈其在龟兹石窟中的反映 被引量:2
19
作者 苗利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说一切有部认为世俗世界是三世恒有的法体缘起聚合的结果,是无常的,只有涅槃才是最终的解脱。涅槃之道是无相的,必须借表现释迦牟尼事迹的有相之道——佛教美术来显现。佛教美术具有提供观想对象、宣传、教育、认识、供养、祈福和发愿... 说一切有部认为世俗世界是三世恒有的法体缘起聚合的结果,是无常的,只有涅槃才是最终的解脱。涅槃之道是无相的,必须借表现释迦牟尼事迹的有相之道——佛教美术来显现。佛教美术具有提供观想对象、宣传、教育、认识、供养、祈福和发愿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一切有部 佛教美术 涅槃 无相 功能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十八不共法”——兼论它在龟兹石窟中的图像表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苗利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87,共14页
十八不共法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包括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和大悲,是佛所独具的能力和功德。这种思想在说一切有部的经典和龟兹石窟的壁画中均有所反映。
关键词 十八不共法 小乘 说一切有部 龟兹石窟 壁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