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探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学习”之道 |
方德佺
李凌云
|
《语文知识》
|
2016 |
2
|
|
2
|
初读,也可以出彩——例谈向名师学习初读课文的方法 |
方德佺
|
《教育视界》
|
2015 |
1
|
|
3
|
“汗”错读成“泪”以后 |
方德佺
汤传文
|
《基础教育论坛》
|
2013 |
0 |
|
4
|
引导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管见 |
方德
|
《小学语文》
|
2013 |
0 |
|
5
|
从《穷苦人》看《穷人》主题的解读 |
方德佺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2 |
1
|
|
6
|
扬长避短,追求典范——统编本和苏教版《大禹治水》课文的编辑处理比较 |
方德佺
|
《教育视界》
|
2018 |
0 |
|
7
|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比喻教学浅析 |
方德佺
|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2012 |
0 |
|
8
|
语文教材中这些说法不够科学 |
方德佺
|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2011 |
0 |
|
9
|
找准写话的生长点——《枫树上的喜鹊》读写结合教写话 |
方德佺
|
《教育视界》
|
2019 |
0 |
|
10
|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渴望 |
方德佺
|
《今日教育》
|
2015 |
0 |
|
11
|
怎样理解《猫》中的“古怪” |
方德佺
|
《新教师》
|
2015 |
0 |
|
12
|
多维观照 重点匹配——《将相和》与《晏子使楚》比较阅读 |
方德佺
|
《语文知识》
|
2016 |
0 |
|
13
|
“道”不同,亦相为谋 |
方德佺
|
《新教师》
|
2013 |
0 |
|
14
|
简略而不简单——《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AB案对比评析 |
方德佺
|
《语文知识》
|
2016 |
0 |
|
15
|
《颐和园》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
方德佺
|
《新教师》
|
2012 |
0 |
|
16
|
笔陡”怎么理解? |
方德佺
|
《新教师》
|
2013 |
0 |
|
17
|
从简单走向不简单——探寻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路径 |
方德佺
|
《新教师》
|
2017 |
0 |
|
18
|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比喻教学浅析 |
方德佺
|
《小学教学研究》
|
2012 |
0 |
|
19
|
课文中这些关于时间的句子值得推敲 |
方德佺
|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2010 |
0 |
|
20
|
聚焦“美”的表达——李吉林、薛法根《燕子》教学片段赏析 |
方德佺
|
《新教师》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