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2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 文明 共生——2017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生态文明与环境美学”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洁 陈露阳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2017年2月18日下午,主题为“生态文明与环境美学”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召开,来自广东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7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武汉大学城... 2017年2月18日下午,主题为“生态文明与环境美学”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召开,来自广东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7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校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望衡发起,朱洁副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院 环境美学 生态文明 高端论坛 陈望衡 中南民族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会议综述 湖北工业大学 罗尔斯顿
下载PDF
浅析环境行为心理学下的教学楼展示空间——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展示空间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嘉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1期83-85,共3页
通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内展示空间的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分析,并结合环境行为心理学内容,对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内的展示空间进行深入探究,发现城设院专教内的展示空间存在布局不当,展品摆放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专... 通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内展示空间的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分析,并结合环境行为心理学内容,对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内的展示空间进行深入探究,发现城设院专教内的展示空间存在布局不当,展品摆放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专教内展示空间的一系列不合理运用。通过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认知和意识层面,分析专业教学楼展示区域,并提出武汉大学城设院专业教学楼展示区域的整改意向,为其他各教学楼的展示区域设计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行为心理学 展示空间 行为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匡松 翟文雅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新时代城乡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规划学科特点,本文提出人文化——以创新和协调发展理念驱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数... 新时代城乡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规划学科特点,本文提出人文化——以创新和协调发展理念驱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化——以绿色发展理念促使科学与设计结合、国际化——以开放和共享理念指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为例,解析其近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此为我国高校,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城乡规划学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城乡规划 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大学
下载PDF
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探索——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本科教学为例
4
作者 夏丽君 陈梦雪 《艺术教育》 2017年第4期239-240,共2页
文章结合文化创意与设计学专业的发展需求,参考国内外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分析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其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创意课程的建... 文章结合文化创意与设计学专业的发展需求,参考国内外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分析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其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设想。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改进文化创意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方面的问题。同时,文化创意课程建构还有助于设计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专业 文化创意 课程建构
原文传递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武汉大学“十八栋”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5
作者 童乔慧 尚林祺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红色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武汉大学“十八栋”是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郭沫若等重要历史人物居住过的建筑群,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从红色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追溯“十八栋... 红色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武汉大学“十八栋”是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郭沫若等重要历史人物居住过的建筑群,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从红色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追溯“十八栋”的革命历史,并从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十八栋”的纪念性场所功能及红色文化精神,最后总结其价值和意义,提出保护再利用的策略,既有利于校园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又对同一时期的历史文脉分析和同一类型的革命留存建筑研究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并为红色文化相关领域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栋 武汉大学 红色文化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基于活动需求的校园空间认知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
6
作者 张霞 徐思行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47-51,共5页
建筑环境更关注中等尺度维度,了解使用者对此类环境的意象,对于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集中在空间认知规律方面,缺乏对校园空间认知与其他多种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以环境行为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手绘认知地图的定量分... 建筑环境更关注中等尺度维度,了解使用者对此类环境的意象,对于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集中在空间认知规律方面,缺乏对校园空间认知与其他多种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以环境行为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手绘认知地图的定量分析,空间句法分析与POI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索校园空间认知规律,最后对校园空间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①空间结构对空间认知具有决定性影响;②必要活动需求对空间认知的影响大于自发活动需求;③环境或建筑的风格以及纪念意义可以对认知起到较大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认知 认知地图 空间句法 活动需求 POI(兴趣点)
下载PDF
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异用行为研究——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
7
作者 黄钲钰 张霞 肖奕均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环境中的异用行为是使用者真实使用需求的外化表征,对其行为规律的研究总结可深刻揭示环境与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层逻辑。该文以武汉大学校内不同场地为例,引入生态可供性理论揭示异用行为的价值正当性,形成系统的异用判断及分类流程... 环境中的异用行为是使用者真实使用需求的外化表征,对其行为规律的研究总结可深刻揭示环境与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层逻辑。该文以武汉大学校内不同场地为例,引入生态可供性理论揭示异用行为的价值正当性,形成系统的异用判断及分类流程。通过ArcGIS软件对收集到的异用行为进行时空及行为模式分析,并进一步将异用—环境可供性评价矩阵量化后的不同维度环境可供性得分与不同类型异用行为比例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从而总结出具体的异用及可供性作用元素,为不同类型场地的生态主义优化设计路径提供策略支持,为环境的更新设计改造提供分析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异用行为 生态可供性理论 异用—环境可供性评价矩阵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城市更新语境下的历史校园空间创新图景——以武汉大学近10年校园更新为例
8
作者 舒阳 尼力娜尔·阿依恒 +1 位作者 童乔慧 胡嘉渝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2期48-54,共7页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武汉大学在延续校园历史文脉、保护山水环境格局的同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校园更新。本文以多维度宏观发展脉络梳理与多层面微观空间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现了武汉大学校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10年...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武汉大学在延续校园历史文脉、保护山水环境格局的同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校园更新。本文以多维度宏观发展脉络梳理与多层面微观空间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现了武汉大学校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10年更新图景与创新空间策略,为城市更新语境下我国历史性大学校园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校园 空间创新 图景 武汉大学
下载PDF
基于高校快递驿站现存问题的设计及运行探讨——以武汉大学为例
9
作者 王瑶 王炎松 《华中建筑》 2023年第5期63-66,共4页
随着网购的普遍,大学师生的网购频率逐渐提高,这对校园快递驿站的运营效率、服务多样性、功能集约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以武汉大学校园快递驿站为例,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需求... 随着网购的普遍,大学师生的网购频率逐渐提高,这对校园快递驿站的运营效率、服务多样性、功能集约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以武汉大学校园快递驿站为例,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需求与倾向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此,探讨校园快递驿站的未来发展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总体空间策略及总体管理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为高校未来快递驿站的设计提供参考,优化高校环境与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快递驿站 现状 需求 设计及运行探讨
下载PDF
武汉大学新建筑系馆在设计层面的使用前浅析——以设计图纸为主要研究对象
10
作者 张言蹊 《四川建材》 2023年第6期57-59,共3页
截止2021年5月18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新院馆仍处于施工建设阶段并计划于2021—2022年逐步投入使用。将院馆打造成校园内显著具有专业水准、特色和明显区别于一般校园建筑是业内的惯例做法。因此一个建筑院馆所表现的成色会受到每一... 截止2021年5月18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新院馆仍处于施工建设阶段并计划于2021—2022年逐步投入使用。将院馆打造成校园内显著具有专业水准、特色和明显区别于一般校园建筑是业内的惯例做法。因此一个建筑院馆所表现的成色会受到每一个学院学生甚至业内广泛的关注。从现有建筑图纸层面表达出发,以中国现代建筑学系馆发展史为研究基础、以一些现有被广泛认可的建筑院馆为参考案例,来比较阐述武汉大学新建筑系馆在设计层面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空间 新旧对比 非正式学习空间 特色空间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公园使用评价研究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静 刘丽丽 《价值工程》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发展、文化教育及防灾减灾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武汉市三环线内的城市公园为例,使用大众点评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高频词统计,确定公众对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发展、文化教育及防灾减灾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武汉市三环线内的城市公园为例,使用大众点评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高频词统计,确定公众对城市公园的重点关注方向,使用语义分析法构建对城市公园进行满意度和重要性评价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IPA分析法,对满意度及重要性结果进行分析,测度公众对城市公园的关注重点及其满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公众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的古建筑丰富程度非常重视,但对古建筑整体满意度较低;②公众对城市公园的休闲活动及景观建设非常重视且满意度较高;③公众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关注点及满意度不同,对历史名园的古建筑丰富程度非常重视但不满意的,对综合公园的休闲活动及景观环境建设重视且满意,对生态公园、主题公园、社区公园的休闲活动和整体环境维护较为重视且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公园 社交媒体数据 机器学习 IPA分析法
下载PDF
设计学视角的公共服务研究:聚焦价值共创、技术赋能与创新设计方法构建
12
作者 楚东晓 杨帆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过去十年设计成为推动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公共服务研究领域的热点,厘清公共服务发展脉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并探讨了公共服务设计。研究发现,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公共服务的逻辑、公共服... 过去十年设计成为推动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公共服务研究领域的热点,厘清公共服务发展脉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并探讨了公共服务设计。研究发现,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公共服务的逻辑、公共服务的设计、公共服务的创新三个方面;关注价值问题、智能化问题,数字技术、设计方法、跨学科思维均对公共服务研究产生影响。深入分析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新兴话题,能帮助设计学者更深入地理解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数量化Ⅲ类 服务设计 智能公共服务
下载PDF
跨学科视野下的城市设计——向丹尼斯·斯科特·布朗学习
13
作者 程世丹 杨昕蓓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作为现代城市设计领域的杰出学者和实践者,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和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而闻名。本文通过回顾她的研究项目、学术著述和职业实践,分析其跨学科城市设计思想与方法,厘清布朗的学术贡献,并...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作为现代城市设计领域的杰出学者和实践者,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和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而闻名。本文通过回顾她的研究项目、学术著述和职业实践,分析其跨学科城市设计思想与方法,厘清布朗的学术贡献,并试图从中汲取启发,丰富我们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和实践,创造出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 城市设计 跨学科 城市形态 象征主义 社会规划
下载PDF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以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乔慧 任晨晨 《华中建筑》 2023年第3期134-138,共5页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历史建筑数字展览可视化提供信息支持,多角度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价值,实现历史建筑价值再生,在新时代为历史建筑价值再生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BIM技术 数字化 云平台
下载PDF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乔慧 魏净兰 李亦星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的数据信息,并将BIM模型导入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中进行采光分析,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光性能优化策略,旨在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保护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 学生饭厅及俱乐部 历史建筑保护 光性能优化
下载PDF
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理论逻辑与优化路径——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16
作者 赵海娟 王国恩 +2 位作者 李颖 连欣蕾 李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2-108,共7页
作为公众参与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主观判断和感知评价人居环境各种要素的平台,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价值导向。基于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提出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技术框架,通... 作为公众参与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主观判断和感知评价人居环境各种要素的平台,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价值导向。基于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提出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技术框架,通过深入识别主客观感知差异、指标优化与分析融合等方法提升社会满意度调查在城市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价值认同、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方面探讨人本视角下社会满意度调查的优化路径,从而完善人民城市治理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满意度调查 城市体检 公众感知差异 人民城市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下载PDF
空间联系视角下大城市产业新区产城融合水平测度——以武汉为例
17
作者 彭雨晴 祝芸依 +2 位作者 贺慧 郭诗怡 张森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4,共9页
功能单一和破碎化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引发了过度通勤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使产城融合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产业新区居民通勤和非通勤出行特征,从空间联系视角测度其产城融合水平,总结其产城融合模式... 功能单一和破碎化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引发了过度通勤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使产城融合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产业新区居民通勤和非通勤出行特征,从空间联系视角测度其产城融合水平,总结其产城融合模式与特征,结果显示:产城均衡型新区的职住功能匹配程度好,出行距离较短;产城错位型新区虽职住功能相对均衡,但就业与居住存在空间错位,从而导致出行距离偏长;单一功能主导型新区职住功能匹配程度低、出行距离较长。进一步提取核心建成环境指标要素与产城融合评价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产业新区公共设施配套与公交站点配置对通勤距离、通勤出行强度等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基于不同产城发展模式特征,从用地均衡、公服设施配套和交通设施布局等角度提出差异化的产城融合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新区 产城融合 空间联系 日常出行
下载PDF
修旧如旧的实践——武汉大学老理学院东南楼、西南楼修缮工程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耀斌 夏灵敏 王炎松 《华中建筑》 2007年第8期171-173,共3页
该文探讨在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中,如何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同时又最大限度体现文物建筑实际使用价值,在改造的过程中保留老建筑上每一样有价值的东西,按修旧如旧的要求,最大程度地保持建筑物原有历史风貌,真实、全... 该文探讨在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中,如何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同时又最大限度体现文物建筑实际使用价值,在改造的过程中保留老建筑上每一样有价值的东西,按修旧如旧的要求,最大程度地保持建筑物原有历史风貌,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文物建筑 不改变文物原状 修旧如旧 修缮
下载PDF
建筑设计基础中建造环节的分解与整合——以台湾淡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欣 宋立文 《新建筑》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介绍分析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学系和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在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中建造环节的教学安排和组织,详细介绍了精细化分解和有机整合的教学方法,认为建筑教育应强调通过建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解... 介绍分析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学系和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在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中建造环节的教学安排和组织,详细介绍了精细化分解和有机整合的教学方法,认为建筑教育应强调通过建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技能,以及整体思维等综合素质。通过分析双方的教学特点和差异,对大陆和台湾的建筑教育理念进行了比较,为以建造模式推进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 设计建造 分解整合 类建造 建筑学
下载PDF
宾西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教育特色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童乔慧 郭婵娟 《华中建筑》 2012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成立于19世纪末,许多著名的建筑师、理论家毕业于此,包括路易斯·康。20世纪初至少有15位中国留学生选择宾大建筑系进行深造,包括陈植、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等。宾大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研究、实践探...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成立于19世纪末,许多著名的建筑师、理论家毕业于此,包括路易斯·康。20世纪初至少有15位中国留学生选择宾大建筑系进行深造,包括陈植、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等。宾大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研究、实践探讨和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教师非常强调把这些多种学习结合在一起,注重对于问题的新思考模式研究。该文介绍了宾西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的历史沿革、教学情况、课程设置,探讨了设计学院的教学思想和课程设置特点,希望能为国内建筑教育提供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西法尼亚大学 设计学院 设计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