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区域-学科领域-机构"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基于2014—201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的SCI论文分析NSFC资助国家重...设计"区域-学科领域-机构"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基于2014—201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的SCI论文分析NSFC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区、学科和机构的分布特征,探讨NSFC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效率、科研影响力和科研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NSFC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效果三维分析框架进行了验证。展开更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作为有效改善碳排放问题的负排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国际CCUS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作为有效改善碳排放问题的负排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国际CCUS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与研究热点,基于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重要国家/地区发布的CCUS相关政策和规划,采用战略规划解读方法对CCUS领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全球CCUS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CCUS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展开更多
目的为全面了解当前国际高致病性病原研究发展态势,为我国高致病性病原防控研究布局及生物安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我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列为危害程度为第一类的29种高致病性病原为研究对象,对...目的为全面了解当前国际高致病性病原研究发展态势,为我国高致病性病原防控研究布局及生物安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我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列为危害程度为第一类的29种高致病性病原为研究对象,对1900—2022年有关29种高致病性病原相关论文进行主题检索。采用gCLUTO、bicomb等工具对论文数据进行多维尺度的可视化分析,总结研究态势、热点和聚类主题。结果共检索得到27840篇论文,其中,黄热病毒、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相关论文分别有6970、6691、6459篇,是研究最多的前3个高致病性病原。2012—2022年高致病性病原研究热度上升,美国、英国、德国是高致病性病原领域的前3个研究国家;其中,美国在埃博拉病毒、黄热病毒、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等领域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通过高频关键词和主题聚类分析,高致病性病原领域研究热点多聚焦在疫苗、药物研发方面。结论我国需及时关注国际高致病性病原领域研究动态,针对当前研究较少、尚未在国内流行以及频发、再发风险较高的高致病性病原需加强研究布局,提升新发和烈性传染病防控及国家生物安全的科技保障。展开更多
随着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典型两用性新兴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作为一个具有显著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数据,基于期刊学科类别分析了生物安全研究的学科交叉现状和时序演化,...随着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典型两用性新兴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作为一个具有显著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数据,基于期刊学科类别分析了生物安全研究的学科交叉现状和时序演化,并采用富集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国家的学科交叉倾向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生物安全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广泛,动植物科学、环境和生态学、社会科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是其交叉融合最多的学科领域。不同国家生物安全研究的学科交融情况有所差异,欧美主要国家的学科交叉情况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之处。以期为生物安全特定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探索,并为强化我国生物安全研究领域学科交叉和探索新的科研方向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设计"区域-学科领域-机构"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基于2014—201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的SCI论文分析NSFC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区、学科和机构的分布特征,探讨NSFC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效率、科研影响力和科研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NSFC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效果三维分析框架进行了验证。
文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何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作为有效改善碳排放问题的负排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国际CCUS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与研究热点,基于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重要国家/地区发布的CCUS相关政策和规划,采用战略规划解读方法对CCUS领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全球CCUS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CCUS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摘目的为全面了解当前国际高致病性病原研究发展态势,为我国高致病性病原防控研究布局及生物安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我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列为危害程度为第一类的29种高致病性病原为研究对象,对1900—2022年有关29种高致病性病原相关论文进行主题检索。采用gCLUTO、bicomb等工具对论文数据进行多维尺度的可视化分析,总结研究态势、热点和聚类主题。结果共检索得到27840篇论文,其中,黄热病毒、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相关论文分别有6970、6691、6459篇,是研究最多的前3个高致病性病原。2012—2022年高致病性病原研究热度上升,美国、英国、德国是高致病性病原领域的前3个研究国家;其中,美国在埃博拉病毒、黄热病毒、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等领域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通过高频关键词和主题聚类分析,高致病性病原领域研究热点多聚焦在疫苗、药物研发方面。结论我国需及时关注国际高致病性病原领域研究动态,针对当前研究较少、尚未在国内流行以及频发、再发风险较高的高致病性病原需加强研究布局,提升新发和烈性传染病防控及国家生物安全的科技保障。
文摘随着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典型两用性新兴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作为一个具有显著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数据,基于期刊学科类别分析了生物安全研究的学科交叉现状和时序演化,并采用富集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国家的学科交叉倾向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生物安全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广泛,动植物科学、环境和生态学、社会科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是其交叉融合最多的学科领域。不同国家生物安全研究的学科交融情况有所差异,欧美主要国家的学科交叉情况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之处。以期为生物安全特定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探索,并为强化我国生物安全研究领域学科交叉和探索新的科研方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