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_2O排放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6 位作者 王跃思 沈壬兴 龚晏邦 张文 骆冬梅 金继生 李老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95-499,共5页
根据对华东稻麦轮作周期的N2 O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连续观测结果 ,分析了N2 O排放时间变化以及施肥、灌溉、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速效N素含量对N2 O排放的影响 ,同时还比较分析了稻田N2 O和CH4排放 .研究结果表明 ,稻麦轮作周期内 ,水稻... 根据对华东稻麦轮作周期的N2 O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连续观测结果 ,分析了N2 O排放时间变化以及施肥、灌溉、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速效N素含量对N2 O排放的影响 ,同时还比较分析了稻田N2 O和CH4排放 .研究结果表明 ,稻麦轮作周期内 ,水稻生长季的N2 O排放量仅占 30 % ,稻田持续淹水可比常规灌溉增加CH4排放量 2 6% ,减少N2 O排放量 1 1~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系统 生态系 一氧化二氮排放
下载PDF
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冬小麦田NO排放观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2 位作者 王跃思 李老土 金继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77-581,共5页
在采用基于箱法的自动观测技术对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整个小麦生育期进行NO排放全天候连续观测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华东麦田NO排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以及温度、土壤湿度、施肥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华东冬小麦田的NO排放很明显地表... 在采用基于箱法的自动观测技术对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整个小麦生育期进行NO排放全天候连续观测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华东麦田NO排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以及温度、土壤湿度、施肥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华东冬小麦田的NO排放很明显地表现为“春高、秋低、冬无”的季节变化趋势 ,温度是决定其季节变化基本形式的首要因素 ,尽管施氮肥可以增加当季NO排放 5~ 7倍 ,但却不能改变NO排放的季节变化格局 .在植物生长活动较弱的情况下 ,温度是决定NO排放日变化形式的主要因素 ,日排放极大值发生在 9 0 0~14 0 0 .植物生长很旺盛时 ,NO排放的日变化形式取决于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硝化过程竞争土壤铵态氮的结果 ,通常日排放极大值发生在傍晚 18 0 0至次日 4 0 0之间 ,白天 8 0 0~ 16 0 0出现极小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排放 季节变化 日变化 自动观测 麦田
下载PDF
吴县市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田间抗药性的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水男 马惠民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吴县市 小麦赤霉病菌 多菌灵 抗药性
下载PDF
吴县市黄泥土定位监测试验初报
4
作者 李老土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5期9-10,共2页
吴县市黄泥土面积为27265.43hm^2,占水稻土总面积的33.35%。自1987年夏种开始,为了解施肥的增产作用、作物需养量、土壤养分盈亏等情况,以指导大面积生产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特进行该试验。
关键词 黄泥土 定位监测 吴县市 土壤 监测
下载PDF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中土壤湿度对N_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0
5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6 位作者 王跃思 沈壬兴 龚宴邦 骆冬梅 张文 金继生 李老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通过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2O排放及土壤湿度进行系统观测和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研究了降雨和土壤湿度对N2O排放和产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麦田N2O排放与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但水稻田和冬季麦田的N2... 通过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2O排放及土壤湿度进行系统观测和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研究了降雨和土壤湿度对N2O排放和产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麦田N2O排放与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但水稻田和冬季麦田的N2O排放不受降雨影响.稻麦轮作周期内的N2O排放较强烈地受土壤湿度制约,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97~100%或84~86%WFPS(土壤体积含水量与总孔隙度的百分比)时,N2O排放最强,低于此湿度范围时,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反之,则呈负相关.田间N2O排放随土壤湿度的变化形式与模拟条件下培养土壤样品的N2O产生率变化非常相似,但前者的最佳湿度范围比后者窄,而且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生态系 作物生态 土壤湿度 一氧化二氮
下载PDF
水稻非温室加代技术及其应用
6
作者 郭二男 杜坚元 +11 位作者 朱金龙 王建平 钟达兴 端木银熙 孙玉英 高树人 刘震美 吴建明 钱明华 蒋伯章 汤伯玮 沈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8-36,共9页
作者在1984~1995年自然条件下,结合短光照处理,研究水稻一年二代、二年四代的加代季节安排;短光处理的时期和时间;休眠期的破除方法以及短光条件下的生育期、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性等问题。提出了水稻的非温室加代技术... 作者在1984~1995年自然条件下,结合短光照处理,研究水稻一年二代、二年四代的加代季节安排;短光处理的时期和时间;休眠期的破除方法以及短光条件下的生育期、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性等问题。提出了水稻的非温室加代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到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只要注意选配合适的亲本,灵活运用混合、改良集团或单粒种子选择方法,结合猪瘟病的同步筛选,据统计12年中共进行非温室加代的材料有1739个组合,5318份,目前,已经选育出一些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的新品种(系),并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通过试验改进和完善,提出了一套非温室加代育种程序。实践证明,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非温室加代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温室加代技术 新品种 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