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5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创新——以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1
作者 张黛静 高婷婷 吴彦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1期43-44,共2页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在校学生迈入教师职业、培养业务能力的关键阶段。一个完善健全的实习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精准地掌握和完成教育教学的精髓,而且对于合格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探讨在...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在校学生迈入教师职业、培养业务能力的关键阶段。一个完善健全的实习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精准地掌握和完成教育教学的精髓,而且对于合格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探讨在已有的教育实习模式上,采用小课题式任务驱动,去粗取精,形成新的高效教育实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习 模式创新 任务驱动法
下载PDF
河南师范大学校园鸟类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爱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对河南师范大学校园鸟类进行了调查,并与国内其他高校校园鸟类进行了比较.共调查到鸟类118种,隶属于15目41科.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有25科74种,占总种数的63.3%;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57种,占总数的48%,东洋界的种... 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对河南师范大学校园鸟类进行了调查,并与国内其他高校校园鸟类进行了比较.共调查到鸟类118种,隶属于15目41科.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有25科74种,占总种数的63.3%;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57种,占总数的48%,东洋界的种类27种,占总数的23%,广布种34种,占总数的29%;留鸟41种,占总数的35%,夏候鸟24种,占总数的20%,冬候鸟12种,占总数的10%,旅鸟41种,占总数的35%;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3种,中国特有鸟类4种,列入IUCN极危1种、近危1种;校园鸟类种类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位,每公顷种类密度约为1.04种;校园建设应配置多样化的植被类群、构建包括水域在内的异质化生态环境,从而增加校园的鸟类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师范大学 校园 鸟类 调查
下载PDF
多措并举搞好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大学生物学专业英语整合教学——以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学英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延清 陈晓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8期231-232,共2页
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是未来教育的趋势。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整合教学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在国内外一些大学的一些课程教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应用。但是,它与生物学英语课... 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是未来教育的趋势。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整合教学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在国内外一些大学的一些课程教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应用。但是,它与生物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探索和实践仅在极少的大学进行过,尚存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介绍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程演变、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英语整合教学的概况,多种举措地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生物学专业英语 大学教育 整合教学
下载PDF
统计方法在论文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课程建议——基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4
作者 张洋洋 王白雪 姜丽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4期22-25,共4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试验的开展、数据资料的获取和分析、研究论文及学位论文的写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2020—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63篇硕士学位论文为...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试验的开展、数据资料的获取和分析、研究论文及学位论文的写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2020—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63篇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统计方法在学位论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学科教学(生物)硕士学位论文中,统计推断应用较多的是纯描述性分析,而对多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较少,并且存在检验方法使用不正确的情况。因此,建议高校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引入教学案例和优化考核体系等方式,提高“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统计方法 统计课程
下载PDF
浅谈非生物类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段红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7期73-74,共2页
《生命科学导论》是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本文阐述了在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并从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非生物类专业 生命科学导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生命科学中的众多“组学”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晓琳 王歌 +1 位作者 穆春 王林嵩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1期68-68,共1页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以“组学”结尾的名词不断涌现,本文简要介绍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糖组学、脂类组学等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 生命科学 组学 研究内容
下载PDF
生命科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过治军 姜玉钦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3期194-195,共2页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对高校生命科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发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主要按照化学专业来安排,但是课时较少,且实验条件相对较差。针对这一情况,该文探索并提出采用"...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对高校生命科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发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主要按照化学专业来安排,但是课时较少,且实验条件相对较差。针对这一情况,该文探索并提出采用"微型实验"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专业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 微型实验
下载PDF
在非生物学类专业开展生命科学课程的实践
8
作者 李莉 王凤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结合在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生命科学课程的探索,本文从4个方面总结了生命科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命科学课程 教学实践 改革
下载PDF
生命科学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9
作者 郭君丽 王俊甫 《教师》 2012年第26期43-43,共1页
为了使生命科学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这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一些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例子,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关注学术动态,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生命科学 有机化学 教学质量 教学任务
下载PDF
河南某高校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晓进 毛健民 +2 位作者 卢芹 郑荣双 宛霞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7-298,共2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 9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知识问卷调查 ,内容涉及大学生性知识获得途径、性自慰发生的原因及心理因素、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年龄及心理活动等。结果 在调查的多数项目中 ,性别之间存在...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 9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知识问卷调查 ,内容涉及大学生性知识获得途径、性自慰发生的原因及心理因素、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年龄及心理活动等。结果 在调查的多数项目中 ,性别之间存在差异 ;性自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男生报告率为 61 .99% ,女生报告率为 34.0 4 % ;大学生中有过婚前性行为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 1 2 .5 0 %和8.64% ,年龄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学校应针对男女生的特点进行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知道 性行为 性心理发育 学生 高校
下载PDF
河南师大八九级普系本科学生视力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锡太 黄乃勤 +1 位作者 朱红艳 王芍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99-104,共6页
共测我校八九级普系本科生916人,视力低下者占71.3%。其中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为74.8%。入校时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视力低下率高11.8%。经过将近两年的大学学习后,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视力低下的增长率快5.5%。文科系学生视力低... 共测我校八九级普系本科生916人,视力低下者占71.3%。其中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为74.8%。入校时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视力低下率高11.8%。经过将近两年的大学学习后,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视力低下的增长率快5.5%。文科系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理科达78.9%,且重度视力低下眼数明显高于轻度视力低下眼数。这表明我校八九级普系本科学生视力减退严重,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力 大学生
下载PDF
河南伏牛山发现棘腹蛙
12
作者 王晶晶 朱艳军 +5 位作者 谭帅 马小清 毕红艳 侯银梦 陈卓 陈晓虹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9-720,共2页
2023年10月—2024年5月,在河南省伏牛山南坡西峡县开展重点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分布格局调查期间,采到7号蛙类样本,经过形态学比较(图1)和线粒体cyt b、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图2),鉴定为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 2023年10月—2024年5月,在河南省伏牛山南坡西峡县开展重点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分布格局调查期间,采到7号蛙类样本,经过形态学比较(图1)和线粒体cyt b、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图2),鉴定为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腹蛙Quasipaa boulengeri。棘腹蛙模式产地为湖北宜昌,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江西、湖北、山西、湖南、广西等地(费梁等,2012;袁智勇等,2022)。由于生存环境恶化及过度捕捞等,被列为易危(VU)(江建平等,2021)。此次发现为河南省新记录,标本现保存于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系统进化与资源保护研究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师范大学 棘腹蛙 过度捕捞 环境恶化 系统进化 模式产地 陆栖脊椎动物 伏牛山
下载PDF
基于cyt b基因分析河南省4大水系红鳍原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3
作者 吕海敏 冯慧敏 +4 位作者 汤永涛 刘如垚 丁琪琪 聂国兴 周传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1,共9页
选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4大水系的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样本共100尾,基于cyt b基因分析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等。结果显示:河南省4大水系红鳍原鲌种群整体单倍型多态性为0.909,整体核苷酸多样... 选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4大水系的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样本共100尾,基于cyt b基因分析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等。结果显示:河南省4大水系红鳍原鲌种群整体单倍型多态性为0.909,整体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 88,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个水系均有特有单倍型,这表明红鳍原鲌种群的遗传分化数值较大,遗传分化程度较高;通过构建和分析系统发育树、贝叶斯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发现河南省4大水系红鳍原鲌种群间谱系分化不明显,且无明显的地理结构;AMOVA分析显示,种群内的变异占72.11%,组间的变异占4.63%,表明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Tajima’s D和Fu’s F_S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红鳍原鲌种群近期未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本文研究和分析了河南省境内红鳍原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河南省红鳍原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原鲌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DIECA对小麦雄性育性的影响
14
作者 刘海英 孔陈源 +6 位作者 茹振钢 董娜 陈向东 陈芸 黄康兴 黄紫薇 聂莹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I0002-I0004,共14页
为探究DIECA(sodiumdiethyldithiocarbamat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小麦雄性育性的影响,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试验材料,在正常秋季播种(2021-10-13)和晚播(2021-12-01)条件下,于2022年春季小麦雌雄蕊... 为探究DIECA(sodiumdiethyldithiocarbamat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小麦雄性育性的影响,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试验材料,在正常秋季播种(2021-10-13)和晚播(2021-12-01)条件下,于2022年春季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开花期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幼穗和花药中内源MeJA含量,采用0(清水,CK)、0.1、1、5、10、20和30 mmol·L^(-1)DIECA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全株喷施处理,用I 2-KI法测定花粉可育率;用国内法和国际法测定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在正常秋季播种条件下,在花粉母细胞期后,郑麦366内源MeJA含量出现了刺激性增长,BNS366则出现不足现象;1 mmol·L^(-1)和5 mmol·L^(-1)DIECA处理对正常秋季播种郑麦366的自交结实率具有显著降低效应,5 mmol·L^(-1)DIECA处理效应较强,其国内法自交结实率和国际自交结实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9.82%和44.68%,在不同播期下,郑麦366和BNS366其他DIECA处理的花粉可育率、国内法自交结实率和国际法自交结实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DIECA可能通过抑制郑麦366内源MeJA含量的刺激性增长,影响花药发育和正常开裂,降低了郑麦366的雄性育性,内源MeJA可能参与了BNS366雄性不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DIECA 雄性育性
下载PDF
不同前茬作物和施肥水平下麦田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及其对冬小麦磷累积量的贡献
15
作者 邵云 王岚 +3 位作者 王鹏飞 侯盟 安佳慧 赵宇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F0002,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差异及对后茬作物冬小麦磷累积的影响,开展了二因素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和2个磷肥施肥水平(P_(2)O_(5)150 kg/hm^(2),常规施肥(+F);P_(2)O_(5)0 kg/hm^(2),限肥(-F))处...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差异及对后茬作物冬小麦磷累积的影响,开展了二因素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和2个磷肥施肥水平(P_(2)O_(5)150 kg/hm^(2),常规施肥(+F);P_(2)O_(5)0 kg/hm^(2),限肥(-F))处理下播种前和收获后耕层(0~15 cm)土壤全磷、速效磷以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质量分数,同时测定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运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对冬小麦植株磷积累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限肥显著降低土壤全磷、速效磷和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在常规施肥水平下,玉米前茬处理的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18.61 mg/kg,总无机磷、Fe-P和Ca_(10)-P的质量分数也最高,分别为592.55 mg/kg、41.97 mg/kg和338.77 mg/kg;大豆前茬处理的土壤全磷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972.80 mg/kg,Al-P和O-P的含量也在大豆前茬处理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43.44 mg/kg和64.37 mg/kg;花生前茬处理的土壤Ca_(2)-P和Ca_(8)-P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27.53 mg/kg和94.14 mg/kg,但与玉米前茬和大豆前茬的处理结果差异不显著.在限肥水平下,玉米前茬处理土壤的全磷、速效磷和O-P的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分别为770.47 mg/kg、13.50 mg/kg、58.99 mg/kg;大豆前茬处理土壤Ca_(10)-P的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320.62 mg/kg,总无机磷、Al-P和Fe-P的质量分数与其他前茬处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541.96 mg/kg、34.50 mg/kg和36.42 mg/kg;花生前茬处理土壤Ca_(2)-P和Ca_(8)-P的质量分数最高但与花生前茬处理的差异不显著,分别为23.04 mg/kg和78.78 mg/kg.2个磷肥水平下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均在花生前茬处理下最高,分别为33.11 kg/hm^(2)和25.14 kg/hm^(2).在常规施肥水平下,花生前茬处理与玉米、大豆前茬处理的差异不显著,而在限肥水平下显著高于玉米、大豆前茬处理.经通径分析,土壤无机磷不同形态对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的直接影响(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为Ca_(2)-P、Al-P、Fe-P、Ca_(8)-P、O-P、Ca_(10)-P.结合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表明,Ca_(2)-P是小麦磷累积的直接来源,其次是Al-P,而Fe-P和Ca_(8)-P是小麦的缓效磷源,O-P和Ca_(10)-P是小麦比较难以利用的磷源.在2种施肥水平下,前茬作物极显著影响全磷、速效磷、和无机磷的含量,进而影响冬小麦的植株磷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前茬作物 无机磷形态 磷累积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LuxS表达条件
16
作者 李祎 韩朔 +2 位作者 王玉琪 秦梦园 吴晓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I0009,共9页
群体感应是一种由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s)介导的、细菌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已经被证实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信号分子AI-2介导的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并备受关注.AI-2的合成依赖... 群体感应是一种由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s)介导的、细菌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已经被证实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信号分子AI-2介导的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并备受关注.AI-2的合成依赖于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LuxS)的催化作用,而LuxS蛋白则是由luxS基因经过转录、翻译得到的.为了探索LuxS蛋白在表达菌株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的最佳表达条件,从而获得较高产量且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的LuxS蛋白.首先对LuxS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确定E.coli BL21(DE3)作为表达菌株.其次,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优化LuxS蛋白的表达条件.在菌液浓度OD 600为0.5、诱导温度为37℃、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31 h条件下,获得LuxS蛋白的最高表达量.研究成功优化了LuxS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条件,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LuxS蛋白,并在后续的研究中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AI-2,为体外合成AI-2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AI-2 LuxS蛋白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下载PDF
“国培计划”实施效果的初步调查与分析——以河南师范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2014)”初中生物为例
17
作者 贾凤佳 刘萍 +2 位作者 刘艳 刘丹丹 杨智伟 《中学生物教学》 2016年第6X期49-51,共3页
通过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和短期培训研修项目,对来自河南各地农村初中150名生物学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培训动因、需求、方式、效果等进行初步调查与分析,为更好地了... 通过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和短期培训研修项目,对来自河南各地农村初中150名生物学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培训动因、需求、方式、效果等进行初步调查与分析,为更好地了解'国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培计划” 农村初中 生物教师 培训计划 实施效果
下载PDF
河南若干小麦品种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春喜 邱宗波 +2 位作者 姜丽娜 张霞 郭君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85-1190,共6页
1 999~ 2 0 0 0年对河南省 8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的戊聚糖进行了测定。不同品种戊聚糖的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 6%~ 9%。不同品种和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均有很大差异。 5个试点小麦籽粒戊聚糖的平均含量与千粒重、降落值... 1 999~ 2 0 0 0年对河南省 8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的戊聚糖进行了测定。不同品种戊聚糖的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 6%~ 9%。不同品种和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均有很大差异。 5个试点小麦籽粒戊聚糖的平均含量与千粒重、降落值均成负相关关系( r=- 0 .83,r=- 0 .31 ) ,而与蛋白质的含量却呈正相关关系 ( r=0 .35 )。说明戊聚糖含量与生态因素有很大关系。采用 Eberhart- Russell模型对小麦戊聚糖含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发现豫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千粒重 降落值 河南 小麦品种 籽粒戊聚糖含量
下载PDF
河南大豆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周延清 李敏 +3 位作者 贾敬芬 苑保军 耿臻 卢龙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83-1887,共5页
用ISSR标记技术对10个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4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89条带,其中有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8%,条带大小为220~1 500 bp,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条带.Shannon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 用ISSR标记技术对10个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4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89条带,其中有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8%,条带大小为220~1 500 bp,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条带.Shannon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286 5,观察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618和1.300 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为0.60~0.75,平均相似系数为0.6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大豆品种可聚成2组:第一组包括‘豫豆15’、‘豫豆11’、‘豫豆24’、‘周豆12'和‘周豆11’;第二组包括‘豫豆22'、‘周豆13’、‘豫豆6’、‘中作98-3’和‘豫豆26’;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为大豆品种鉴定和种质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相甫 王太霞 +2 位作者 李景原 李发启 韩书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9,共5页
初步探讨了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该区系有蕨类植物 1 0 4种 ,隶属于 2 3科 4 8属 ,优势成分以蹄盖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比较高级的类群为主。组成本区系的成分来源不同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与河北、山西、北京地区的蕨... 初步探讨了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该区系有蕨类植物 1 0 4种 ,隶属于 2 3科 4 8属 ,优势成分以蹄盖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比较高级的类群为主。组成本区系的成分来源不同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与河北、山西、北京地区的蕨类区系关系密切 ,与山东、秦岭、长白山、黄山、鼎湖山的相似程度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太行山 蕨类植物 区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