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谷胱苷肽与铜/锌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茵 陈俊玲 翟亚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36-53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清 谷胱苷肽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涂片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2
作者 朱尊民 张琳 +2 位作者 杨靖 席雨人 张鲁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骨髓细胞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免疫组化ABC法。结果:正常组、初发AML、完全缓解AML及未缓解AML组,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率分别为:123±26、328±...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骨髓细胞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免疫组化ABC法。结果:正常组、初发AML、完全缓解AML及未缓解AML组,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率分别为:123±26、328±76、146±44、274±58正常组和初发AML及未缓解AML组相比较,P<001,存在明显差异,与完全缓解组无显著差别。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也存在有一定差别。结论:①AML完全缓解与未缓解其细胞增殖活性不同。②在骨髓涂片上研究PCNA表达,方法简单,结果肯定,对了解骨髓细胞动力学的变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指导AML治疗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髓性 白血病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rhG-CSF动员正常供者与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质量的比较
3
作者 商保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1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供者与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PBSC中淋巴细胞比例及单个核细胞活力。方法分别对15例正常供者和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rhG... 目的探讨正常供者与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PBSC中淋巴细胞比例及单个核细胞活力。方法分别对15例正常供者和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rhG—CSF动员剂,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单核细胞(MNC),观察有核细胞数、有核细胞分类、MNC计数及细胞活力。结果(1)正常供者组采集的PBSC有核细胞总数为(4.31±1.41)×10^8/kg,恶性血液病患者组有核细胞总数MNC数为(6.21±4.37)×10^8/kg。(2)恶性血液病组采集的PBSC有核细胞数高于供者组(P〈0.01)。(3)用淋巴细胞比值乘以有核细胞总数计算单个核细胞,正常供者组(2.82±1.03)×10^8/kg、恶性血液病患者组(2.58±1.79)×10^8/kg,正常供者组与恶性血液病组单个核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正常供者组MNC计数为(96.7±5.1)%,其中淋巴细胞占(65.9±9.4)%、粒细胞占(16.3±8.7)%、单核细胞占(16.5±4.0)%;恶性血液病组MNC计数为(92.7±15.6)%,其中淋巴细胞占(55.3±16.7)%、粒细胞占(24.3±16.5)%、单核细胞占(14.9±9.1)%。(5)正常供者组冻存前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1.5±4.3)%、(67.4±9.1)%,恶性血液病组冻存前后细胞活力分别为(82.9±11.1)%、(56.5±20.1)%;两组冻存前后细胞活力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6)rhG—CSF动员前后正常供者组及恶性血液病组T细胞在CD3单克隆抗体+rhIL-2刺激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生能力在应用rhG—CSF后下降[(68.5±15.1)%vs(52.3±12.5)%(P〈0.05)。结论单用rhG—CSF或化疗联合rhG—CSF动员均可采集到足够数量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应用淋巴细胞乘以有核细胞数作为外周血造血于细胞移植时计算输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量的指标时简便、快捷,不失为一良好的临床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MGMT与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雯 郑红 +4 位作者 连建华 齐华 游文风 宋国英 陈玉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MGMT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的改变。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31例ANLL患者、22例正常人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和MGMT基...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MGMT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的改变。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31例ANLL患者、22例正常人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和MGMT基因第1、4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结果31例ANLL中5例存在p53基因突变,4例存在MGMT基因突变,其中2例p53与MGMT同时发生突变。结论p53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生中起一定作用。MGMT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NLL MGMT P53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初诊实验室指标与儿童烧伤严重程度 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鲁淑婷 李玉龙 +1 位作者 李琳楠 廖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度以上烧伤儿童的初诊实验室特征与烧伤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中度以上烧伤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中度、重度、特重度烧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并分析差异指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和总住... 目的 探讨中度以上烧伤儿童的初诊实验室特征与烧伤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中度以上烧伤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中度、重度、特重度烧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并分析差异指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104例患者中,中度烧伤26例,重度烧伤22例,特重度烧伤56例。重度和/或特重度烧伤组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血糖、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中度烧伤组;淋巴细胞比例、钾离子(K~+)、钙离子(Ca~(2+))水平低于中度烧伤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WBC、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BUN、Cr、AST水平与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比例、K~+、Ca~(2+)水平与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严重程度和Ca~(2+)浓度是总住院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Ca~(2+)浓度也是ICU住院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烧伤后早期血细胞、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与烧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合这些指标尤其是Ca~(2+)水平的变化可以对患儿病情作出更精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儿童 钙离子载体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灶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李威 刘欣 朱尊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81-82,85,共3页
目的:分析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初诊为ALL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且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随访期间患儿预... 目的:分析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初诊为ALL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且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随访期间患儿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将无事件生存患者纳入对照组(n=68),预后不良患者纳入观察组(n=12)。收集所有患儿初诊时临床资料,检测MRD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L患儿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MRD水平、CD_(3)^(+)、CD_(4)^(+)及CD_(4)^(+)/CD_(8)^(+)比较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D、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为影响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够反映ALL患儿预后情况,MRD、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是提示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灶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定量血瘀证的诊断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同保 秦艳 +2 位作者 李丽芳 赵金枝 张海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2-112,共1页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定量血瘀证的诊断王同保,秦艳,李丽芳,赵金枝,张海峰过敏性紫对(Henoch-Schonleinpll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为了探讨本病与血瘀证的关系,我们...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定量血瘀证的诊断王同保,秦艳,李丽芳,赵金枝,张海峰过敏性紫对(Henoch-Schonleinpll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为了探讨本病与血瘀证的关系,我们检测了25例患者血液流变性并分析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血瘀证 诊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粒单系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艳艳 翟亚萍 +2 位作者 侯凤喜 席雨人 张东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0-294,共5页
为了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粒单系细胞的体外作用 ,用半固体、液体培养及APAAP法检测不同浓度As2 O3 对 2 4例MDS患者CFU GM和CD33,CD15 ,bcl 2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As2 O3 随着浓度的增加对CFU GM的抑... 为了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粒单系细胞的体外作用 ,用半固体、液体培养及APAAP法检测不同浓度As2 O3 对 2 4例MDS患者CFU GM和CD33,CD15 ,bcl 2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As2 O3 随着浓度的增加对CFU GM的抑制作用增强 ;0 .388μmol/L时对丛的抑制大于集落 ,其中低危组 70 .78%对 34.0 5 % ,高危组 86.76%对 65 .86% (P <0 .0 1) ;0 .194 μmol/L时使低危组丛减少 ,而使集落增加 ,高危组丛减少 ,集落不变。高浓度 (1.94 μmol/L)时CD33与CD15表达降低 ,bcl 2表达减少 ,细胞出现核染色质固缩 ,胞浆浓缩 ;低浓度 (0 .194μmol/L)时低危组CD33减少 ,CD15增加 ,高危组CD33减少 ,CD15不变 ,bcl 2减少 ,且出现上述细胞形态学改变。由上述结果推测 ,高浓度As2 O3 抑制MDS粒单系造血 ,促使粒单系细胞凋亡 ;低浓度诱导低危组粒单系细胞增殖分化 ,抑制高危组粒单系细胞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粒单系细胞
下载PDF
D-二聚体检测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琳 陈疏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D-二聚体 检测 肾病综合征 高凝状态 儿童 诊断 治疗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凝血指标评估非风湿性房颤栓塞危险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菲斐 沈玉祥 +4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张静 黄克钧 张嘉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和测定血浆凝血标志物用于评估非风湿性房颤 (NRAF)栓塞危险性价值。方法 :对 12 4例的研究对象全部测定血浆中凝血标志物 ,对风湿性房颤 (RAF)组 3 2例和NRAF组 3 4例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和测定血浆凝血标志物用于评估非风湿性房颤 (NRAF)栓塞危险性价值。方法 :对 12 4例的研究对象全部测定血浆中凝血标志物 ,对风湿性房颤 (RAF)组 3 2例和NRAF组 3 4例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TEE检查。结果 :①TEE的心房血栓和左房自发性超声对比 (LASEC)现象检出率显著高于TTE(P <0 0 1) ;左心耳 (LAA)血流排空速率降低 ( <2 5cm/s)与心房血栓和LASEC形成密切相关。②四种血浆中凝血标志物水平在NRAF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其中D 2聚体水平在LAA功能减退患者中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①TEE较TTE在评估NRAF栓塞危险性方面具更高的应用价值 ;心房内存在血栓、LASEC阳性 ,LAA血流排空速率下降是三项重要的TEE评估指标。②心房颤动可导致某些特异性凝血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③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NRAF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清及脑脊液砷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尊民 杨靖 +4 位作者 郭建民 秦文华 张林 臧玉柱 席雨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血清及脑脊液砷浓度的变化。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 1天、14天、2 8天血清及脑脊液砷浓度。结果 :用药前脑脊液及血清砷浓度极低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血清...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血清及脑脊液砷浓度的变化。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 1天、14天、2 8天血清及脑脊液砷浓度。结果 :用药前脑脊液及血清砷浓度极低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血清及脑脊液中砷浓度有逐步增高 ,二者之间浓度差距也在增大。结论 :三氧化二砷通过血脑屏障浓度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脑脊液 砷浓度 治疗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薇 马保根 +1 位作者 张茵 翟亚萍 《中国医药》 2008年第6期383-384,共2页
雷公藤红素又名南蛇藤醇,是从雷公藤根部分离到的三.萜类色素,近年来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备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雷公藤红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肿瘤 雷公藤红素
下载PDF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磊 鲁淑婷 +1 位作者 李玉龙 黄洲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2期2063-2066,共4页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方法根据参考文献分别选取HAV以及HEV基因组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而建立并优化双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之后评价反...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方法根据参考文献分别选取HAV以及HEV基因组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而建立并优化双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之后评价反应体系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HAV和HEV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于检测HAV核酸时检测极限可以达到1个拷贝/反应,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5次获得的Ct值的变异系数(CV)最大为1.5%,同时该体系检测HEV的最低检测极限也达到10个拷贝/反应,重复测试5次后Ct值的变异系数(CV)最大为2.6%,临床样本测试结果显示该体系能够对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临床样本中的病毒进行定量。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AV和HEV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同时准确定量HAV和HEV,为这两种病毒的分子病原学诊断提供了一种更加快速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双重荧光定量PCR 敏感性
下载PDF
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茵 翟亚平 陈俊岭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白血病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外周血干细胞内源性动员的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商保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观察扩张性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CD34-阳性的单个核细胞(CD34-positive mononuclear cells,MNCCD34)的动员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观察DCM患者外周血中不同时间段MNCCD34的数量,测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 目的观察扩张性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CD34-阳性的单个核细胞(CD34-positive mononuclear cells,MNCCD34)的动员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观察DCM患者外周血中不同时间段MNCCD34的数量,测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等5项细胞因子在血浆中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水平。结果 (1)MNCCD34从心力衰竭后便开始增加,第5-7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但在第28天MNCCD34的数目仍然较高。(2)DCM心衰组和对照组MNCCD34数目在第10天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3)外周血中的细胞因子G-CSF显著增高,且于第10天达到峰值。(4)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循环中MNCCD34的数目同血浆中G-CSF的水平密切相关(r=0.379,P<0.01)。结论 DCM心衰患者外周血中MNCCD34的数目和G-CSF水平是增高的,且二者密切相关。证明DCM心衰后机体存在骨髓动员和自我修复现象。G-CSF是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干细胞 CD34阳性单个核外因血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PCR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玉清 李琳 +2 位作者 张茵 臧玉柱 翟亚萍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9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PCR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基因重排
下载PDF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粒细胞缺乏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茵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9期711-712,共2页
目目的 观察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粒细胞缺乏患者医院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大剂量化疗导致骨髓抑制 ,引起粒细胞缺乏合并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 2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进行了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的分析以及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 目目的 观察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粒细胞缺乏患者医院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大剂量化疗导致骨髓抑制 ,引起粒细胞缺乏合并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 2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进行了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的分析以及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细菌的疗效观察。结果 感染部位以肺部为多占 2 5 %。致病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占 5 4.5 5 %。 2 8例患者除 4例死于疾病进展 ,其余 2 4例感染均得到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医院感染 革兰阳性细菌 粒细胞缺乏 疗效 副作用
下载PDF
伴有CD8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8
作者 程薇 李玉龙 +2 位作者 翟亚萍 张琳 董晓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48-3448,共1页
患者,男,2岁,因面色苍白、间断发热15 d于2013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左侧腹股沟可扪及两黄豆样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白细胞8.84×10^9·L-1,RBC 2.65×10^12·L-1,血... 患者,男,2岁,因面色苍白、间断发热15 d于2013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左侧腹股沟可扪及两黄豆样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白细胞8.84×10^9·L-1,RBC 2.65×10^12·L-1,血红蛋白77 g/L,血小板46×10^9·L-1,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数减少,幼稚细胞占26%。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明显受到抑制;淋系明显增生,原幼淋巴细胞占93%,其胞体大小不等,圆形、类圆形,可见凹陷、切迹,染色质细致,粗颗粒状,核仁1~3个,隐显不一,胞浆量少或中等,着蓝色;幼稚细胞POX染色:阴性(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稚细胞 淋巴细胞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 CD8 白细胞分类 细胞数减少 骨髓增生 骨髓涂片 入院体格检查 免疫分型
下载PDF
HA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19
作者 臧玉柱 张茵 +1 位作者 郭建民 王同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58-759,共2页
目的:观察HA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方法: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6例,应用HAA方案诱导化疗。给药方法:高三尖杉酯碱(HHT)3~4mg/日,静脉滴注(iv),连用7天;阿糖胞苷(Ara-C)150mg... 目的:观察HA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方法: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6例,应用HAA方案诱导化疗。给药方法:高三尖杉酯碱(HHT)3~4mg/日,静脉滴注(iv),连用7天;阿糖胞苷(Ara-C)150mg/m2/日,iv,连用7天;阿克拉霉素(ACR)40mg/m2/日,静脉注射,第1~3天,两疗程间休息2~3周。结果:完全缓解(CR)14例,CR率87.5%,16例中12例(75%)1疗程即达CR。结论:HAA方案是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案,该方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HTT和ACR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细胞性 药物疗法 HAA方案
下载PDF
VAA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
作者 郭建民 朱尊民 +3 位作者 杨靖 臧玉柱 张鲁芳 席雨人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6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成人 急性 白血病 淋巴细胞 VAALP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