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政策体系建设的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许浙川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96,共9页
构建科学完备的教师政策体系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运用政策工具和教师政策要素双维分析框架对《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的50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结构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师政策体系、特殊教育教师... 构建科学完备的教师政策体系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运用政策工具和教师政策要素双维分析框架对《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的50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结构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师政策体系、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标准体系,有效推动了特殊教育教师政策体系建设的系统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适应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研究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应当优化政策工具结构适配性,推进特教师资制度变革;提升政策工具使用密度,增加分类型教师政策供给;彰显政策工具生命性价值,完善教师政策服务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 特殊教育教师 政策体系 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孤独症儿童对动态情境中面孔表情社交定向的警觉与维持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林云强 申灵钰 李良秀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6,共11页
本研究以心理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各15名为被试,采用动态情境中的面孔表情作为刺激材料,借助眼动指标探究孤独症儿童对面孔表情社交定向的警觉与维持特征。结果发现:(1)普通儿童对社交情境中面孔定向区域的首进入时间... 本研究以心理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各15名为被试,采用动态情境中的面孔表情作为刺激材料,借助眼动指标探究孤独症儿童对面孔表情社交定向的警觉与维持特征。结果发现:(1)普通儿童对社交情境中面孔定向区域的首进入时间显著早于、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背景定向区域,而孤独症儿童则未表现出这一趋势;孤独症儿童对社交情境中背景定向区域的首进入时间显著早于、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普通儿童;(2)孤独症儿童对愤怒情绪类型背景定向区域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愉快情绪背景区域,且显著长于普通儿童对愤怒情绪背景区域的总注视时间;(3)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对悲伤面孔表情眼部区域的平均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嘴部区域。本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存在对动态面孔表情社交定向警觉性不足、对积极情绪面孔的注视维持倾向以及对悲伤面孔表情中眼部区域定向维持时间略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社交定向 面孔表情
原文传递
声音频率和声源性别对自闭症儿童声音性别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云强 宋安妮 +1 位作者 叶嘉城 潘彧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6,共7页
为探讨自闭症儿童在不同声音频率和不同声源性别条件下的声音性别识别能力及其听觉异常行为的具体表现,本研究选取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各24名对30段音频材料进行声音性别识别,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声音性别识别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 为探讨自闭症儿童在不同声音频率和不同声源性别条件下的声音性别识别能力及其听觉异常行为的具体表现,本研究选取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各24名对30段音频材料进行声音性别识别,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声音性别识别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两组儿童对声源的声音性别识别均受到声音频率的影响,其中自闭症儿童对女性极低频声音的性别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普通儿童。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声音性别识别能力比普通儿童弱,且在声音性别识别的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听觉局部加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声音频率 性别识别 声源性别
原文传递
注意脱离能否成为孤独症者早期预警指标?——来自空白重叠范式研究的证据分析
4
作者 林云强 王璐瑶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54,46,共9页
注意脱离是指个体的注意从当前关注的刺激离开的过程,通常能够通过空白重叠范式加以测量。证据显示,注意脱离受损最早出现在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生命的第一年,与孤独症者随后的重复行为、社交缺陷以及认知发展等有重要关联。本文从孤独症... 注意脱离是指个体的注意从当前关注的刺激离开的过程,通常能够通过空白重叠范式加以测量。证据显示,注意脱离受损最早出现在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生命的第一年,与孤独症者随后的重复行为、社交缺陷以及认知发展等有重要关联。本文从孤独症诊断标准的注意特征入手,分析注意脱离受损与孤独症症状的关系,阐明注意脱离成为孤独症者早期预警指标的可能优势。未来研究可通过增加追踪时长来明确孤独症者注意脱离的发展轨迹,设置标准化测试来统一研究程序,并深入探究孤独症者注意脱离受损的神经机制以确立注意脱离受损的基础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早期预警 注意脱离 空白重叠范式
原文传递
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特点——基于工作记忆精确度与广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付瑶 张兴利 施建农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
选取合肥市某校13-14岁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良好儿童和一般智力儿童共107名,采用Corsi组块任务和延迟反应任务考察不同智力水平儿童的工作记忆精确度及广度,从而揭示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特点。结果显示:(1)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良好儿... 选取合肥市某校13-14岁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良好儿童和一般智力儿童共107名,采用Corsi组块任务和延迟反应任务考察不同智力水平儿童的工作记忆精确度及广度,从而揭示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特点。结果显示:(1)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良好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优于一般智力儿童;(2)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精确度显著优于另两组儿童,并且抑制无关刺激干扰的能力也要显著优于另两组儿童。该结果揭示智力超常儿童工作记忆的精确度与广度均具有优越性,且精确度上体现的优越性更为突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超常儿童 工作记忆广度 工作记忆精确度
原文传递
自闭症儿童动作技能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袁玉萍 李菲菲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52,共9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技能发展通常会延迟或落后于普通儿童。该研究对主要数据库中近十年来自闭症儿童动作技能干预的24项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1.83%的研究聚焦于3到13岁的自闭症儿童;92%的研究采用对照组或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技能发展通常会延迟或落后于普通儿童。该研究对主要数据库中近十年来自闭症儿童动作技能干预的24项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1.83%的研究聚焦于3到13岁的自闭症儿童;92%的研究采用对照组或单组前后测设计;2.干预目标以运动素质(42%)和基本动作技能(37%)为主,同时涉及社交技能(33%);50%的研究使用了身体、语言或视觉上的干预支持策略;3.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技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对社交技能等方面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该研究为将来自闭症儿童动作技能干预的研究和实践都提供了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儿童 动作技能 干预
原文传递
高智低德,还是高智高德?——智力超常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冯娜 叶小红 张慧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9-64,共6页
道德发展是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智力超常儿童的道德发展方向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的意义,也影响着他们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关注与正确引导。道德发展的心... 道德发展是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智力超常儿童的道德发展方向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的意义,也影响着他们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关注与正确引导。道德发展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道德发展的三成分入手,对智力超常儿童道德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为超常儿童教育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 道德情绪 道德行为 道德发展 智力超常儿童
原文传递
孤独症个体出走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良秀 林云强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9,共8页
出走行为会威胁到个体的生命安全。孤独症个体的出走行为具有发生地点的随机性和外显动作特征的多样性,高发群体为5-12岁的孤独症儿童与60岁之后的老年孤独症个体,出走行为发生的概率与年龄大致呈现“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孤独症个... 出走行为会威胁到个体的生命安全。孤独症个体的出走行为具有发生地点的随机性和外显动作特征的多样性,高发群体为5-12岁的孤独症儿童与60岁之后的老年孤独症个体,出走行为发生的概率与年龄大致呈现“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孤独症个体的核心症状及共病表现与出走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对所处环境的感知觉异常及不良体验也容易诱发孤独症个体的出走行为。在出走行为的初期阶段,通过前事控制等应用行为分析策略能有效降低离座行为的发生概率;而在出走行为的后期阶段,使用电子屏障设备和教授安全技能等方法应对个体走出安全空间的行为,效果同样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出走行为 干预策略
原文传递
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筛查的领域、主体和策略——基于对国际筛查工具的深度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乔慧贤 金琦钦 +3 位作者 曹漱芹 王蕾 时宜 谢东杰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69,共10页
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的筛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筛查的领域、主体和策略三个维度,深度剖析11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筛查工具,以厘清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筛查的基本现状。结果发现:从领域上,风险筛查主... 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的筛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筛查的领域、主体和策略三个维度,深度剖析11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筛查工具,以厘清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筛查的基本现状。结果发现:从领域上,风险筛查主要聚焦“社会互动与交流”领域;从主体上,风险筛查倾向依靠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从策略上,风险筛查应以幼儿园为自然观察场所展开筛查程序。然而,目前的风险筛查对“社会互动与交流”的理解较为狭窄,操作性较为欠缺,适用于幼儿教师观察的筛查工具还有待开发。对筛查工具的批判性认识,为我国学前儿童“孤独症风险”筛查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孤独症风险 筛查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