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染废水物理化学脱色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艳 赵宜江 +1 位作者 嵇鸣 仲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1-313,321,共4页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基础上 ,按混凝、氧化还原法及膜分离等几个方面 。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物理化学方法 脱色 废水处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金顺 周建峰 +3 位作者 韦长梅 朱惠琴 朱凤霞 徐继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2期94-96,共3页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将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准备实验,学生讲解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实验,学生做实验,学生论述实验,师生同评实验”6环节新方法。新方法在培养学生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发现分析...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将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准备实验,学生讲解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实验,学生做实验,学生论述实验,师生同评实验”6环节新方法。新方法在培养学生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探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基本技能 6环节实验教学法
下载PDF
9-(4,5-二硫甲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甲叉基)蒽-10(9H)-酮的合成及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6
3
作者 朱玉兰 阚玉和 +3 位作者 林元奎 潘万龙 苏忠民 崔亨波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16-1920,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D π A结构的有机分子 ,9 (4 ,5 二硫甲基 1,3 二硫杂环戊烯 2 甲叉基 )蒽 10 (9H) 酮(C19H14 OS4) .以1HNMR ,FTIR ,元素分析和UV vis进行了表征 .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 ,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D π A结构的有机分子 ,9 (4 ,5 二硫甲基 1,3 二硫杂环戊烯 2 甲叉基 )蒽 10 (9H) 酮(C19H14 OS4) .以1HNMR ,FTIR ,元素分析和UV vis进行了表征 .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 ,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 ,在 6 3 1G(d)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的基础上用TDDFT的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用TDHF的方法计算了它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与蒽醌相比 ,其第一超极化率 β较大 ,为12 .0 3× 10 -3 0 esu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4 5-二硫甲基-1 3-二硫杂环戊烯-2-甲叉基)蒽-10(9H)-酮 合成 量子化学 蒽醌衍生物 电子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壳聚糖/凹凸棒土固定联吡啶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仲慧 张莉莉 +3 位作者 徐继明 张维光 赵宜江 李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壳聚糖/凹凸棒土用离子交换将联吡啶钌成功地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化钌联吡啶的电化学以及电化学发光性质。电化学研究表明,被固定的联吡啶钌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壳聚糖/凹凸棒土固定Ru(bpy)32+的循环伏安曲线在1187 mV和... 以壳聚糖/凹凸棒土用离子交换将联吡啶钌成功地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化钌联吡啶的电化学以及电化学发光性质。电化学研究表明,被固定的联吡啶钌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壳聚糖/凹凸棒土固定Ru(bpy)32+的循环伏安曲线在1187 mV和1043 mV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研究了固定化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行为,此修饰电极对草酸电化学发光响应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壳聚糖 修饰电极 凹凸棒土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在炭黑上的固定及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国仙 仲慧 +1 位作者 陆天虹 夏永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经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测量证明,用简单的吸附法能将葡萄糖氧化酶(GOx)固定在炭黑(CB)表面.电化学测量表明,固定在CB上的GOx能进行准可逆的直接电化学反应,其式量电位(E0′)为-0.436V,在40-150mV·s-1范围内,不随扫描速率而变化.电化... 经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测量证明,用简单的吸附法能将葡萄糖氧化酶(GOx)固定在炭黑(CB)表面.电化学测量表明,固定在CB上的GOx能进行准可逆的直接电化学反应,其式量电位(E0′)为-0.436V,在40-150mV·s-1范围内,不随扫描速率而变化.电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s)为0.800s-1,比文献报道的大30多倍.而且,固定在CB上的GOx能保持其对葡萄糖氧化的生物电催化活性.即使在保存两周后,其电催化活性仅下降了5%,表明固定在CB上的GOx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炭黑 葡萄糖 直接电化学 生物燃料电池
下载PDF
一种化学复合镀层的研制及其耐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苏闽 王红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7-9,共3页
研究了以纳米材料CeO_2作为分散微粒的化学复合镀Ni-P-CeO_2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研究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对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在88~95℃,CeO_2添加量为5~15g/L.在适量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存的条件下,采... 研究了以纳米材料CeO_2作为分散微粒的化学复合镀Ni-P-CeO_2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研究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对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在88~95℃,CeO_2添加量为5~15g/L.在适量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存的条件下,采用间歇搅拌方式能够镀覆表面质量良好的Ni-P-CeO_2复合镀层。镀层表面光洁度高,耐10%NaCl溶液和1%H_2S气体腐蚀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耐蚀性 镀层 电镀 复合镀镍
下载PDF
多元复合化学镀层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苏闽 王红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70,共3页
提出了多元复合化学镀层的微观构成原理 ,揭示了复合化学镀层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镀层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如分散相颗粒的尺寸、搅拌方式、镀液中分散相粒子的含量等 ,为多元复合化学镀的配方和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 提出了多元复合化学镀层的微观构成原理 ,揭示了复合化学镀层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镀层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如分散相颗粒的尺寸、搅拌方式、镀液中分散相粒子的含量等 ,为多元复合化学镀的配方和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化学镀 应用 分散相 镀层 性能 构造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在4,5-二氮芴-9-酮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尹起范 韩文霞 +3 位作者 朱玉兰 徐继明 魏科霞 史昆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8,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细胞色素C(CytC)在4,5-二氮芴-9-酮(dafo)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ytC在dafo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峰形较好且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式电位(E0′)为13mV,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呈线性关系,该电极过程是表... 采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细胞色素C(CytC)在4,5-二氮芴-9-酮(dafo)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ytC在dafo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峰形较好且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式电位(E0′)为13mV,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呈线性关系,该电极过程是表面控制过程,电化学反应效率常数(ks)为0.89/s。固定在dafo上的CytC能促进H2O2的催化还原,响应快速而灵敏(<10s),峰电流与H2O2浓度在5.0×10-6~3.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2.5×10-6mol/L;米氏常数为1.07mmol/L,显示出较好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4 5-二氮芴-9-酮 修饰电极 直接电化学
下载PDF
赤芍超临界萃取、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尚通明 谢天柱 +1 位作者 仲慧 吕金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41,共4页
运用超临界CO2分离技术萃取野生赤芍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邻苯三酚超氧自由基产生法对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清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作夹带剂超临界CO2萃取下分离得到的萃取油中主要含... 运用超临界CO2分离技术萃取野生赤芍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邻苯三酚超氧自由基产生法对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清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作夹带剂超临界CO2萃取下分离得到的萃取油中主要含有抗菌活性的苯甲酸、苯酚和水杨醇、含有抗氧化作用很强的2-羟基苯甲醛、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苯酚和与常用的抗氧化剂BHT结构极其相似的2-甲基-5-丁基苯酚。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研究显示其IC50达到1.013g/L。野生赤芍可用作性能良好的天然抗菌和抗氧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赤芍油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5种酚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反应活性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建明 宋远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2-475,共4页
在玻碳电极上研究了苯酚、对苯二酚、邻氨基酚、间苯二酚及邻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并用量子理论计算了分子总能量及焓、熵、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对5种酚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进行了预测,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玻碳电极 苯酚 对苯二酚 邻氨基酚 间苯二酚 邻苯二酚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化学法超细粉洗涤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钟璟 赵宜江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25,共3页
介绍了陶瓷微滤膜洗涤、浓缩化学法制备的氧化锆、二氧化钛超细粉母液 ,可降低洗涤和浓缩的费用 ,提高过程的连续化和产品的收率 ,降低劳动强度。介绍了陶瓷膜洗涤、浓缩的装置及其工艺流程。比较了陶瓷膜洗涤与传统洗涤的差异。
关键词 陶瓷微滤膜 氧化锆 二氧化钛 超细粉 洗涤 涂料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在无机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继明 李伟 +1 位作者 尹起范 朱玉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0-373,共4页
采用超声辅助湿法合成的方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与碳纳米管(HAp/MWNT)无机复合纳米材料,并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上。研究了细胞色素c(Cyt c)在该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修饰材料对细胞色素c有很好... 采用超声辅助湿法合成的方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与碳纳米管(HAp/MWNT)无机复合纳米材料,并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上。研究了细胞色素c(Cyt c)在该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修饰材料对细胞色素c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其氧化还原峰峰差(ΔEp)为78 mV,式电位为15mV。在6.0×10-7-5.0×10-5mol/L浓度范围内,Cyt c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下限为3.0×10-7mol/L。关键词:细胞色素c;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羟基磷灰石 碳纳米管 HAp/MWNT复合材料
下载PDF
白苏子挥发性及半挥发性组分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金顺 邱锡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甘肃产白苏子挥发性组分(VF)和半挥发组分(SVF)进行了提取,用GC-MS对以上两组分进行了分析,用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VF的主要成分为水芹烯(相对质量分数5.72%),桉油精(6...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甘肃产白苏子挥发性组分(VF)和半挥发组分(SVF)进行了提取,用GC-MS对以上两组分进行了分析,用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VF的主要成分为水芹烯(相对质量分数5.72%),桉油精(6.58%),2-甲氧基苯酚(4.55%),丁香酚(6.13%),蒎烯(3.07%),紫苏酮(10.51%),n-十六酸(5.81%)等;SVF的主要成分为α-亚麻酸(16.21%),n-十六酸(4.11%),2-甲氧基苯酚(6.65%),α-亚油酸(4.44%)等;白苏子提取物对DPPH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呈量效关系;挥发油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的IC50值(0.030 5 g/L)比半挥发性组分IC50值(0.574 g/L)要低,存在显著性差异(t=2.93,p<0.05);挥发油对DPPH的清除作用的IC50(0.133 g/L)值比半挥发组分IC50值(2.75 g/L)要低,存在显著性差异(t=4.02,p<0.05)。研究结果表明白苏子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苏子 GC/MS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P-SiO_2镀层的XPS和AES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红艳 周苏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3-555,共3页
本文运用SEM、AES和XPS分析了Ni P SiO2 镀层的表面形貌及镀层组成。研究显示 :Ni P SiO2镀层表面光滑、均匀、光洁度好 ;其相对原子百分数为Ni 74 5 6%,P 1 2 3 8%,Si 2 77%,Fe 2 3 2 %,O6 65 %,镀层厚度为 6 40 μm ,镀层耐 1 0 %... 本文运用SEM、AES和XPS分析了Ni P SiO2 镀层的表面形貌及镀层组成。研究显示 :Ni P SiO2镀层表面光滑、均匀、光洁度好 ;其相对原子百分数为Ni 74 5 6%,P 1 2 3 8%,Si 2 77%,Fe 2 3 2 %,O6 65 %,镀层厚度为 6 40 μm ,镀层耐 1 0 %NaCl溶液和 1 %H2 S气体的腐蚀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Ni-P-SiO2 镀镍 镀层 XPS AES
下载PDF
甘肃产女贞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吕金顺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甘肃产女贞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不同产地的女贞子挥发油药用成分。方法采用常规水蒸汽蒸馏法对甘肃天水产女贞子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出57种成分,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 目的研究甘肃产女贞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不同产地的女贞子挥发油药用成分。方法采用常规水蒸汽蒸馏法对甘肃天水产女贞子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出57种成分,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638%。结论从本研究的结果知,药用成分主要是桉油精495%,苯甲醇250%,乙酸龙脑酯02%,三苯甲醇663%等;甘肃产女贞子与湖南产女贞子挥发油化学成分差距较大,其原因与生长条件、分离时的色谱柱有关。发现具有中等极性的SE-54色谱柱对极性较小的烷烃及分子量较大的醇醛类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SE-54色谱柱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微量砷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海龙 张超 吕九如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6-117,共2页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微量砷蒋海龙1张超2吕九如2(1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江苏淮阴223001;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33岁,讲师)砷的测定目前多采用光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微量砷蒋海龙1张超2吕九如2(1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江苏淮阴223001;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33岁,讲师)砷的测定目前多采用光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和催化极谱法,测定微量砷的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法 测定 废水
下载PDF
碘盐在蔬菜烹饪过程中的化学转化及对人体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远志 蒋正静 +1 位作者 周新 李格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2-353,共2页
采用电化学和化学方法研究了食盐中碘的存在形式 ,以及含碘盐加入到蔬菜中后的转化形式 ,碘盐中碘以碘酸根形式存在 ,加入到蔬菜中后 ,转化为碘离子 ,转化率为 1 0 0 %。
关键词 蔬菜 碘盐 化学转化 人体吸收
下载PDF
马鞭草烯酮衍生物电子结构与电子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阚玉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及INDO/SCI方法研究了双氰基马鞭草烯酮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以全自由度优化几何结构为基础,计算了各化合物的电子光谱.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的引入对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电子光谱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空间...  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及INDO/SCI方法研究了双氰基马鞭草烯酮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以全自由度优化几何结构为基础,计算了各化合物的电子光谱.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的引入对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电子光谱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空间结构对光谱影响较大,所讨论体系在可见波段都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烯酮衍生物 电子结构 电子光谱 INDO/SCI AM1
下载PDF
香荚蒾花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金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10-312,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香荚蒾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乙醚萃取,同时进行空白实验,并用GC/MS方法对萃取的挥发性成分和空白萃取液进行了分离、鉴定。从香荚蒾萃取液中共鉴定了含量大于或接近0.1%的化合物25个占挥发油的97.05%。其中主要化...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香荚蒾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乙醚萃取,同时进行空白实验,并用GC/MS方法对萃取的挥发性成分和空白萃取液进行了分离、鉴定。从香荚蒾萃取液中共鉴定了含量大于或接近0.1%的化合物25个占挥发油的97.05%。其中主要化合物为苯乙醇(87.8%)和苯甲醇(3.34%)。结果表明:香荚蒾花是名贵香料的又一天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蓬花 挥发性成分 GC/MS 苯乙醇 名贵香料
下载PDF
超声化学复合镀Ni-P-PTFE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苏闽 王红艳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7-1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工艺中PTFE(聚四氯乙烯)含量、表面活性剂科类及含量、温度和搅拌方式等因素对镀层中PTFE含量的影响;运用XRD、SEM和AES对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级成进行了分析;考察了镀层在10%NaCL溶液和1%H... 本文研究了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工艺中PTFE(聚四氯乙烯)含量、表面活性剂科类及含量、温度和搅拌方式等因素对镀层中PTFE含量的影响;运用XRD、SEM和AES对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级成进行了分析;考察了镀层在10%NaCL溶液和1%H_2S气体中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Ni-P-PTEE 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